技工学校公开课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2
(新)培训公开课评分表
本文档旨在为批评、评估和记录培训公开课的内容和质量提供一个评分表。
以下是评分表的不同方面和标准。
1. 课程内容(共计40分)
2. 讲师表现(共计30分)
3. 教学方法(共计20分)
4. 教学环境(共计10分)
评分细则:根据每个评分标准,给予相应的分值。
每个标准的分数越高,表示该方面表现越优秀。
总分满分为100分。
请按照以上标准,在每个评分标准下填写对应的分值,并计算总分。
感谢您对培训公开课的评价!我们将根据您的反馈持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质量。
公开课教学评价表授课教师班级课程课题总分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及评分标准权值得分扣分原因教师素养(30分)教学准备充分,教学目标具体、明确,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价值观三维目标。
5教学任务明确,容量恰当。
教学过程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
注意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灵活处理教材,具有“用教材”的思想。
10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选用恰当。
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注意综合素质培养,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8教师基本功扎实,普通话标准,教态亲切、自然、端庄、从容、精神饱满,衣着整洁大方。
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且操作熟练。
恰当使用板书,板书要求工整、美观大方,板书设计脉络清晰。
5知识传授与操作示范科学、准确,无知识性错误。
具有教学智慧,机智、灵活处理课堂随机问题。
2学生参与(40分)学生全员参与。
100%学生参与记10分,90%以上8分,80-90%记6分,70-80%记4分,60-70%记2分,50%以下记1-0分。
10学生全程参与。
100%学生参与记10分,90%以上8分,80-90%记6分,70-80%记4分,60-70%记2分,50%以下记1-0分。
10学生深度参与。
围绕目标和任务,积极思考,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协作学习,步步提升。
100%学生参与记10分,90%以上8分,80-90%记6分,70-80%记4分,60-70%记2分,50%以下记1-0分。
10学生时间分配。
学生有效自主学习时间30分钟以上5分,20-30分钟3分,10-20分钟2分,5-10分钟1分,5分钟以下0分。
10教学效果(30分)教师教学任务完成,难点突破。
全部记15分,90%以上12分,70-90%10-6分,60-70%完成记4分,50%以下0分。
15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全部掌握本节课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沟通能力、学习习惯等得到培养与提升。
100%以上学生达标记15分,90%以上12分,80-90%8分,70-80%6分,60-70%4分,50%以下0分。
课堂教学与技能评价表参赛教师: 课题: 评委签名: 优秀=90~100分; 良好=8 0~89分;一般=70~79分; 合格=60~69分。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分数 教师素质 (5分)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有感染力;语言精炼,普通话标准。
2.专业知识深厚,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能娴熟,板书规范正确,课堂驾驭能力强。
教学目标(5分) 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可操作性强。
2.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35分) 1.教学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构思新颖。
无知识性错误,容量适中。
2.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环节衔接流畅,过渡自然;能有效地实践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师生的“双主”地位均得到很好的体现。
3.重点、难点突出,分析讲解到位。
课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课件内涵丰富、能恰当、有效地辅助教学。
4.依据新课程标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整合教材,设置教学情景,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5.知识讲解准确无误,无意识形态问题。
教学效果(20分) 1.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教学针对性强、有效度高,各层次的学生均学有所得。
3.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学科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4.能有效地运用多种形式(师评、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的评价手段,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后说课(5分) 结合新课标理念和教学内容,说课要求紧扣新课标,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施过程、课后教学反思三个环节。
教学技能(30分) 项目一:观摩示范课,并撰写评课稿(500字以内)。
要求:评课简明扼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过程的有效度、凸显的亮点、教学中的不足、意见和建议、体现学科的特色。
项目二:试题设计要求:原创试题,题型自选。
附创作要素(含命题依据、试题立意、能力测量目标、学业质量标准、难度归类等)、并附参考答案。
公开课课堂教学评价表等级按优、良、中、差进行评价关于开展“道真自治县高中数学科示范课”的申请报告道真自治县教育科技局教研室:为了推进传统教学向新课程改革转变,尽快适应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真正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把时间真正还给学生,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教学观念,以课堂教学来落实新课堂教学理念,更好推进贵州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
经过道真中学教务处、教研处同意,特推荐道真中学数学教师韩洪福、韩克俊、王更新进行一次示范课教学活动,现特向拟具教研室提出申请,诚请批准。
此致道真中学数学组2013年3月8日附执教教师说明:韩洪福,男,41岁,道真中学数学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二十余年,指导和培养多位年轻教师,现道真中学数学组教师。
韩克俊,男,49岁,道真中学数学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二十余年,指导和培养多位年轻教师,现道真中学数学组教师。
王更新,男,48岁,道真中学数学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二十余年,指导和培养多位年轻教师,现道真中学数学组教师。
道真自治县示范课教案学科:数学授课人:韩洪福授课时间:2013年4月21日举办单位:道真自治县教育局教研室示范课程序一、执教老师与课题确认程序经县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决定由韩洪福老师(中教一级)执教一节示范课,课题分别是“对数的运算法则”。
二、说课程序(一)说课及要求:①说出教学内容的核心;②说出教学内容的地位;③说出教学的课题(能力的培养、提高);④说出教学过程。
三、备课程序(一)教案策划:①策划出明确的教学目标;②策划出“选例经典而丰富,具有代表性”;③策划出能结合实际的一节好课;④策划出目标控制线。
(二)教案评议,由县局教研室和学校组织专门小组提供改进意见后确认施教。
四、上课程序选定任课班级按备课设计和思路进行教学。
五、评估程序(一)评议机构及成员:由县局教研室,学校教研处和数学组组长由周其国老师,冉卫生校长,韩兴跃老师,王成朴主任,李兴术老师,文德康老师,韩洪福和张梅锡老师等组成评价小组。
学校公开课评分表评分标准评分细则课堂内容- 5分:课堂内容丰富,涵盖了重要知识点和实例,并提供了足够的案例和练材料。
- 4分:课堂内容较为全面,但有时缺乏一些关键知识点或相关实例。
- 3分:课堂内容基本涵盖了教学计划中的要点,但缺乏深入或细节。
- 2分:课堂内容较为简单,涵盖的知识点不够全面。
- 1分:课堂内容不足,缺乏重要知识点和相关实例。
教学方法- 5分:教学方法多样化且高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并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4分:教学方法较为灵活,能够应对一定程度的学生需求,并保持良好的教学流程。
- 3分:教学方法基本能满足教学需求,但缺乏一些创新和互动性。
- 2分:教学方法较为死板,缺乏对学生不同研究方式的适应性。
- 1分: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师生互动- 5分:师生互动频繁且有效,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 4分:师生互动较为频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参与度和课堂氛围。
- 3分:师生互动一般,有部分学生参与,但缺乏一定的引导和互动氛围。
- 2分: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低且缺乏积极性。
- 1分:师生互动几乎不存在,学生无法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参与度- 5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问题并主动回答问题。
- 4分:学生较为主动参与课堂,能够积极回答问题。
- 3分:学生基本参与课堂,但缺乏主动性。
- 2分:学生参与度较低,很少提问或回答问题。
- 1分:学生基本不参与课堂,缺乏回答问题的意愿。
课堂氛围- 5分:课堂氛围活跃且积极,学生专注且乐于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 4分:课堂氛围较为积极,学生多数专注且愿意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 3分:课堂氛围一般,学生能够保持基本的注意力但缺乏积极性。
- 2分:课堂氛围较为被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且缺乏合作意愿。
- 1分:课堂氛围低迷,学生无法保持注意力且缺乏互动。
评价方式- 5分:评价准确公正,能够客观评估学生的表现并给予及时反馈。
(更新版)学生公开课评分表一、评分标准为了确保学生公开课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分为五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分,总分为50分。
1.1 课程内容(10分)- 内容完整性:是否覆盖了课程大纲的所有要点(2分)- 内容深度:对课程要点的讲解是否透彻、深入(2分)- 内容逻辑性:课程内容是否条理清晰,逻辑严密(2分)- 创新性:是否能提出新的观点或案例,启发思考(2分)1.2 教学方法(10分)- 互动性:是否能有效地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2分)- 实用性:是否能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应用能力(2分)- 趣味性:是否能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2分)- 技术运用:是否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增强教学效果(2分)1.3 表达能力(10分)- 语言表达:是否能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观点(3分)- 肢体语言:是否能恰当使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2分)- 情绪感染:是否能传达出对课程的热情和信心(2分)- 应变能力:遇到突发情况是否能迅速、恰当处理(3分)1.4 组织纪律(10分)- 课堂秩序:是否能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5分)- 时间控制:是否能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课程顺利进行(3分)- 学生参与:是否能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活力(2分)1.5 课程反馈(10分)-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5分)- 自我反思: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3分)- 同行评价:积极听取同行的评价和建议,提高教学质量(2分)二、评分方法1. 评分者需在课程结束后,根据观察和记录,对学生在五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
2. 每个方面的分数范围为0-10分,评分者可根据学生表现,给出适当分数。
3. 评分者需在评分表上签字,以确保评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评分表四、评分说明1. 评分表中的各项评分均为匿名,以确保评分公正、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