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学大家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XXX年全国经济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排名校名等级1中国人民大学 A2北京大学 A3中央财经大学 A4浙江大学 A5上海财经大学 A6厦门大学 A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8辽宁大学 B9复旦大学 B10南开大学 B11东北财经大学 B12暨南大学 B13山东大学 B14西北大学 B15西南财经大学 B二、区域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南开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兰州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东北师范大学6厦门大学7北京大学8复旦大学9暨南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吉林大学12东北财经大学13河南大学14中央财经大学15西南财经大学三、财政学专业财政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厦门大学2上海财经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东北财经大学6中央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北京大学10复旦大学11南开大学四、统计学专业统计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 1厦门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上海财经大学4浙江工商大学5天津财经大学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北京大学8复旦大学9南开大学10东北财经大学五、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复旦大学2北京大学3南开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厦门大学6上海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苏州大学10暨南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中央财经大学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南京大学15湖南大学六、产业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复旦大学 2山东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北京交通大学6江西财经大学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西南财经大学9暨南大学10东北财经大学11厦门大学12北京大学13南开大学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5武汉理工大学16中央财经大学七、国际贸易学专业国际贸易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浙江大学3湖南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南开大学6中国人民大学7东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厦门大学10北京大学11复旦大学12暨南大学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4西南财经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八、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中国人民大学 2浙江大学3上海财经大学4厦门大学5北京大学6复旦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南开大学9暨南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中央财经大学13西南财经大学九、数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清华大学2吉林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华侨大学6东北财经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上海财经大学9厦门大学10北京大学11复旦大学12南开大学13暨南大学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16西南财经大学下面是有关经济学专业一些参考资料。
[经济人物]--中国经济学四小龙(京城四少)简介来源:会计学会的日志中国经济学四小龙,也称京城四少,指钟朋荣、樊纲、魏杰、刘伟四个人。
学教授。
曾在我国乡、区、县、中央四级党政机关工作。
一九八八年初,因在《经济日报》发表两篇较有分量的文章,被中央领导点名调入北京,参与中央书记处组织的关于工资、价格改革方案的研究工作,随后留在中央办公厅工作。
1993年,他与北京一批经济学家一起创办北京视野信息咨询中心。
10年来,在他的主持下,视野咨询中心专家团队制订了大庆、三九集团、海南机场股份公司、北京东安集团、河南华信资金市场、级市和河南济源、新郑、湖北老河口、温州平阳、苍南、瓯海、河北遵化、福建福安、云南罗平、山东寿光、山西潞城、浙江武义、河南滑县、山西左权等20多个县级市的发展战略方案。
樊纲,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男,汉族,祖籍为上海市崇明县,1953年9月生,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5年转到河北省围场县;1978年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七七级)政治经济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专业;1985年至1987年赴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92至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4-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996年起任现职。
魏杰,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1952年生于西安市西郊的西江渡村。
1974年西安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曾在西安市教育局及西安师范工作。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979年大学未毕业提前考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1982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留西北大学任教。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最新)本文中列出的中国十大经济学家,主要参考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因为炒作和名气,“真才”者主要是为中国政策制定做出过真正的贡献,是中国重大政策的思想提供者,“实学”者主要是建立了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或是在某一方面达到了中国的最高水平。
本文不以论文为据,发再多的论文只能称为经济学工匠,或是论文写作机器,而非学者,世界上很多知名经济学者,他们只有几篇论文而已,关键是独立的思想,成体系的思想,邹恒甫,郎咸平、邹至庄发了不少的论文,但是缺乏独立的思想体系,因此不能算是大经济学家。
张维迎,吴敬琏,陈志武,许小年等对中国并无贡献,而学术水平一般,主要靠媒体炒作,也只能被称为媒体经济学家,而不能算是真正的大经济学家。
目前在中国形成了独立完整思想体系的经济学家只有三个,分别是林毅夫、滕泰和高连奎,其余均没有自己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但考虑到对中国政策的贡献或是学术专长,可以评出以下十位。
一,刘鹤,中国财经政策的最高智囊,中国经济50人论坛发起者,中国很多经济学者均为其成员,因起草中央一系列重大决定而引起瞩目,其实早已经成名。
二,陈锡文,中国农业政策的最高智囊,中国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农业经济学专家,中国农业变革是中国最核心的变革,关系中国改革的成败,也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变革,中国近年退休的农业合作社等制度,其实比周其仁等人主张的土地私有化效果更好,土地私有化只是一锤子买卖,而农业合作社则是农民长期受益,长期保障。
三,厉以宁,中国改革最核心贡献“股份制”改革的提出者,这是中国改革区别于其他国家私有化道路的核心,国企改革基本上分为两派,一派是私有化,一派是股份化,在国际上私有化者基本上以失败告终,比如英国,拉美,而股份化者全部成功了,比如法国,德国,中国没有采取吴敬琏,高尚全等人的私有化路径,而是采取了厉以宁的股份化路径是中国之福,不然中国的国企全部沦为了外国资产。
四,林毅夫,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荣誉院长,新结构主义经济学创始人,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代表人物。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排名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有:
1、梁实秋:他是著名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他主要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涉及经济发展研究、改革开放研究等,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杰出贡献。
2、蔡元培: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
他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开拓者。
他从事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他的研究和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3、费孝通: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他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西方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他的著作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4、王义桅: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他主要从事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在中国经济学史上有重要贡献。
5、杨振宁: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也是中国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创始人。
他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学研究,他的研究实践,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国内外知名教授与学者介绍在大学经济学专业中,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与学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他们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为学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著名的国内外经济学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影响力。
1. 弗朗西斯·卡普拉弗朗西斯·卡普拉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和货币政策等。
卡普拉曾为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经济政策建议,他的研究成果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学界的发展。
2. 杨洪涛杨洪涛是中国经济学界的知名学者,他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兴趣涵盖了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和创新经济学等领域。
杨洪涛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3. 拉加布·巴纳吉拉加布·巴纳吉是印度经济学家,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发展经济学和贫困问题上。
巴纳吉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减贫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的著作《贫困经济学》被广泛引用,对国际发展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丹尼尔·卡恩曼丹尼尔·卡恩曼是以行为经济学而闻名的美国经济学家。
他注重研究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经济决策背后的心理因素。
卡恩曼的工作对个人和组织的决策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促进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
5. 夏洛特·罗马尔夏洛特·罗马尔是法国经济学家,以她对劳动市场和不确定性经济学的研究而闻名。
她的研究主要围绕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展开。
罗马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深刻地影响了劳动经济学领域,并为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以上只是介绍了几位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教授与学者,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排名前1000名中的华人经济学家及其教育背景华人著名经济学家很多人都不是国内前三的高校毕业的,看来大陆高考选择的并不是最有学术天赋和学术野心的。
另外天国强曾说,相对与日本学生,中国学生更加IMPA TIENT。
没有学术毅力是做学问的大忌。
世界排名前1000名中的华人经济学家及其教育背景排名顺序根据Tom coupe(2000)“1990-2000发表论文世界排名”,该项目是受欧洲经济协会(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支助的严肃认真的科研项目,有较高的权威性。
现将有关华人经济学家的情况整理如下。
本人非经济学专业人士,因此本排名不代表本人的观点,仅供各位参考。
1.石寿永:1984年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资管理工程专业本科,1988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1991年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
2.林毅夫:1971年国立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肆业,1978年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82年北大经济系政治经济学硕士,1986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
3.钱颖一: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本科,耶鲁大学管理科学与运筹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4.田国强:1980年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本科,1982年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硕士。
5.王平:(台湾人)。
曾任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经济系教授。
资料暂缺6.李其:1982年北京大学天体物理本科,1985年南开大学物理学硕士,1991年德州农机大学经济学博士。
7.周林:(音译),复旦大学数学系本科,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
8.徐文:(音译),香港大学毕业,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博士。
9.李龙飞:1971年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本科,1972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经济学硕士,1976年获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硕士,1977年获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
10.朱敬一:1978年国立台湾大学法学院商学系工管组本科,1985年获密西根大学经济学博士。
区域经济学案例分析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和地区发展的学科领域。
通过对特定区域内的经济现象、结构、关系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区域发展差异为例,分析区域经济学在解决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上的应用。
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地域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思路。
首先,区域经济学通过研究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为地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为例,区域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开放政策的推动,产业结构更加完善,外资进入和外贸出口也更加活跃。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和产业结构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学家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建议,如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推进产业升级、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等。
这些政策建议有助于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再次,区域经济学通过研究和分析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以中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差异为例,区域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如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移和扩大内需等。
这些政策建议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均衡发展。
总之,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科,对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分析区域内的经济现象、关系和结构等,可以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中国经济区域发展差异问题上,区域经济学为地方政府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
全球华人经济学家排行榜经济学家排行榜对各种影响排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尽量剔除了一些主观和随机因素带来干扰,因此其排名为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可。
根据排名,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在所有11种方法中是经济学文献最大产出者。
芝加哥大学排在美国哈佛大学之后。
两者之间差距很大,哈佛大学文章超过17000页,而芝加哥大学不足11000页。
宾夕法尼亚、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位于前五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是前十名。
在排名中第一所非美国大学是伦敦经济学院,排在16名,到第42名是第一个非英语语言大学,荷兰提尔堡大学。
前100名机构中,有64个机构在美国,22个在欧洲,加拿大8个,亚洲2个,澳大利亚2个,以色列2个。
实际上,如果再加上经济学家排名,就会发现美国和加拿大有更多顶尖大学。
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
他们分别是:石寿永(ShiShouyong),全球排名第48位,在所有华人经济学家中位居第一。
目前任教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
石寿永1965年出生,1984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系管理学院物资管理工程专业,后到加拿大多伦多学习,1998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任加拿大文森大学助理教授,1994?1997年任加拿大皇后大学主力教授,1998-1999年在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任访问学者;1997?2000年任加拿大皇后大学副教授,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
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国际经济理论、货币理论与政策。
他主要贡献是建立了一套能够修正原有货币理论不足新货币基础理论。
钱颖一(QianYingyi),全球排名第71位,华人经济学家中排名第二。
目前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他198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之后到美国耶鲁大学获得管理科学与运筹学硕士学位。
他同时取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1999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9-2001年任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
第一章:导论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
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
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
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伴随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区域经济学家——朱翔佚名【摘要】@@ 朱翔.湖南9币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级督导,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府长株潭智力办公室副主任,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府经济规划专家组成员,湖南省政府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政府院士专家咨询组成员,湖南旅游学会首席专家团专家,教育部课程改革核心组成员,国家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度全国模范教师.【期刊名称】《当代经济》【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1页(P1)【正文语种】中文朱翔。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级督导,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府长株潭智力办公室副主任,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府经济规划专家组成员,湖南省政府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政府院士专家咨询组成员,湖南旅游学会首席专家团专家,教育部课程改革核心组成员,国家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1年度全国模范教师。
简历。
1978—1982年,湖南师范大学学习;1985—1988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
1993—2000年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院长,2000年至今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底起担任湖南省政府长株潭智力办公室副主任。
主要著作。
《区域综合开发理论与实践》,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城市地理学》,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推进湖南城市化进程研究》,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国家初中地理教材》(第1—4册),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003年;《国家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册,选修7册),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004年;《中学地理地图册》(初中4册,高中8册),主编,星球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004年;《三峡工程与洞庭湖关系研究》,合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合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研究》,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地理大谋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土地资源学》,主编,气象出版社,1995年;《城市与开发区规划》,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洞庭湖治理与开发》,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构筑中部发展轴心》,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省会城市地图集》,合著,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年;《国土与房地产辞典》,合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湖南——名人的星空》,合著,外文出版社,2006年;《长江开发开放与湖南经济发展研究》,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沙漠之谜》,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排名第一篇嗨呀,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排名!要说这排名啊,那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像厉以宁老爷子,那绝对是大名鼎鼎!他在经济领域的见解,那叫一个深刻,为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出了不少好点子。
还有吴敬琏,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观点总是那么独到,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毅夫也不能不提呀!他在发展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那可是为咱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张维迎也是个厉害角色,他的很多想法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推动了经济领域的思想碰撞。
还有樊纲,在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对经济形势的分析那叫一个准。
这些经济学家们,就像是一群智慧的星星,在经济的天空中闪闪发光,为咱们国家的繁荣发展出谋划策,指引方向。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贡献,真是让人忍不住要为他们点赞!小伙伴们,你们对他们有啥看法不?第二篇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扯扯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排名呗!先来说说郎咸平,他可是个敢说敢言的主儿,观点常常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再看看李稻葵,那也是相当有分量的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还有许小年,他的分析总是那么理性和冷静,让人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经济问题。
周其仁也是很牛的哦,他对农村经济的研究,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思路。
钱颖一也是经济界的大咖,在教育和经济的结合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
其实啊,这个排名也不是绝对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认为厉害的经济学家。
他们就像一群聪明的军师,为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出主意、想办法。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咱们才能对经济有更多的了解,也对未来更有信心。
不知道在你们心里,谁才是最厉害的那个经济学家呢?快来跟我唠唠呗!。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5.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哪些内容?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现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0.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6.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4. 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35.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是什么?38.产业布局指向的指向的概念如何表述?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型?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42.新产业的基本概念是如何表述的?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易是如何实现的?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外?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域贸易利益?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的?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态贸易利益?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易条件?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中国的运用。
中国区域经济学大家
第一部分是我久闻大名,并读过其专著或文章的专家;
第二部分是我不太熟悉的,或出道事件比较短的,其中有些人是第一次听说的。
受本人阅读及学识的限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划分难免有很大的不妥之处,请大家再接再厉,增减之、修改之、完善之。
第三部分是我认为比较有成就的专家,但大家没有提的。
第一部分:
1、吴传钧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陆大道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李文彦:工业经济、区域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胡序威:城市规划、区域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毛汉英:环境经济、区域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郭焕成:农村经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郭来喜:旅游规划、区域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8、张文尝:交通经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9、樊杰: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金凤君:交通经济、区域规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1、杨朝光:区域政策、区域战略、区域规划国家发改委国土所
12、肖金成:区域政策、区域战略;国家发改委国土所
13、王青云:区域政策、区域经济、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国土所
14、崔功豪:区域规划、城镇规划南京大学
15、顾朝林:城市地理、区域规划南京大学
16、宁越敏:华东师大
17、严重敏:华东师大
18、李小建:河南财经大学
19、吴必虎:旅游地理北京大学
20、保继刚:旅游地区中山大学
21、阎小培:区域经济、区域规划中山大学
22、魏清泉:区域规划中山大学
23、陈烈:区域规划中山大学
24、李泊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5、李善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6、陈栋生: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7、魏后凯: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8、孙久文:区域经济理论城乡区域规划中国人民大学
29、陈宗兴:
30、曾刚:华东师大
31、刘盛佳:华中师大
32、曾菊新:城乡发展与规划华中师大
33、胡兆量:北京大学
34、杨吾杨:北京大学
35、郭振淮:中国人民大学
36、刘君德:华东师大
37、陈才:东北师大
38、周一星:城市地理、城镇体系规划北京大学
39、王辑慈:区域创新北京大学
40、杨开忠:区域经济北京大学
41、郝寿义:区域经济南开大学
42、陈秀山:中国人民大学
43、张可云:中国人民大学
44、叶裕民:中国人民大学
45、安虎森:南开大学
46、李国平:北京大学
47、吴殿廷:
47、沈玉芳:华东师大
49、覃成林:河南大学
50、栾维新:大连海事大学
51、姚士谋:城市地理、区域经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52、艾南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
53、方创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第二部分:
汤茂林、张小林、张京祥、陆林、曹有挥、韩增林、高新才、聂华林、李国璋、郭志仪、周述实、侯永志、刘勇、刘峰、陈耀、高国立、张庆杰、石培华、史育龙、许庆明、赵曦、曹阳、白永秀、赵弘、连玉明
第三部分:
许学强:中山大学
王一鸣:发改委宏观院
魏心镇:
王峥:中科院政策所
陆玉麒:南京大学
绕会林:东北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