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8.93 KB
- 文档页数:5
收稿日期:2009-06-04 修回日期:2009-07-05作者简介:梁新秀,女,本科,技师。
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
通信作者:沈定霞,女,博士,教授。
主要从事细菌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特征研究。
Email: shendx301@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分析梁新秀,沈定霞,罗燕萍,叶丽艳,陈 刚解放军总医院 微生物科,北京 100853摘要:目的 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
方法 回顾性收集BacT/Alert 3D 全自动血培养仪对3 035份血液培养的结果,分析血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中生长细菌的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
结果 3 035例血培养标本中596份阳性,分离到608株细菌,55株念珠菌,其中革兰阳性细菌占59.1%,革兰阴性细菌占32.6%,念珠菌占8.3%。
单纯需氧瓶培养的阳性率为16.2%,单纯厌氧瓶培养的阳性率为4.3%,同时进行需氧瓶及厌氧瓶培养的总阳性率为23.3%。
对引起血液感染细菌,仪器在24h、48h 和72h 内阳性报警率分别为54.6%、84.5%和95.2%。
结论 同时进行需氧瓶及厌氧瓶培养能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常见引起血液感染的细菌和念珠菌能在5d 内得到仪器的阳性报警。
关键词:集落计数,微生物;细菌;时间中图分类号:R 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139(2010)02-0150-03Types of blood cultured positive pathogens and equipment alarm timeLIANG Xin-xiu, SHEN Ding-xia, LUO Yan-ping, YE Li-yan, CHEN Gang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 SHEN Ding-xia. Email : shendx301@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ypes of blood cultured positive pathogens and equipment alarm time of their growth. Methods A BacT/Alert 3D automatic blood culture system was used to retrospectively collect the results of 3 035 cultured blood samples. The types of pathogens growing in aerobic and anaerobic bottles and equipment alarm time of their growth were analyzed. Results Five hundred and ninety-six Gram-positive bacteria, 608 bacterial and 55 candid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3 035 cultured blood samples with Gram-positive and negative bacteria and Candida accounted fro 59.1%, 32.6%, and 8.3%,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culture rate for the pathogens in aerobic and anaerobic bottles and both was 16.2%, 4.3%, and 23.3%,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alarm rate of BacT/Alert 3D automatic blood culture system for blood infection caused by pathogens was 54.6%, 84.5%, and 95.2 %, respectively in 24, 48 and 72h. Conclusion Culture of bacteria in both aerobic and anaerobic bottles can increase the positive blood culture rate of bacteria. Alarm of blood infection caused by common pathogens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alarming system in 5 days. Key words: Colony Count, Microbial; Bacteria; Time快速、正确的血行播散病原菌检测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和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室依据。
不同种类微生物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分析赵亚楠;赵建平【摘要】当前血流感染(BSI)发病率、病死率高,是临床面临的重大难题,故血流感染的及时准确报告,对于临床抗感染的治疗极其重要,而血培养是当前血流感染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全自动血培养仪是临床血培养快速有效的工具,分析不同种类微生物生长曲线在血培养仪的表达情况以及TTP对临床的意义,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类型进行初步判断、有效区分病原菌与污染菌、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以及评估疾病危险程度,第一时间指导临床快速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51)001【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血流感染(BSI);全自动血培养仪;TTP【作者】赵亚楠;赵建平【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导管滞留术的大规模开展、各种侵入性检查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增大了临床血流感染的几率。
目前关于血流感染的诊断已经提出许多有效方法,但血培养仍然是其检测的金标准[1]。
故监测血培养分离菌的不同阳性报警时间(TTP)并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血培养1.1 血培养临床指征 (1)发热(≥38℃)或低温(≤36℃);(2)寒战;(3)白细胞增多(>10.0×109/L)或粒细胞减少(<1.0×109/L);(4)血小板降低,皮肤黏膜出血;(5)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下降等;(6)呼吸加快(呼吸频率>20次/min)以及肝脾肿大,C反应蛋白、降钙素升高等。
1.2 血培养仪的工作原理微生物在培养基生长过程中,会代谢基质产生CO2,引起血培养瓶底部的传感器颜色发生改变,从而激发发光二级管反射发光,仪器发出报警。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对临床病原菌鉴别的意义目的:研究与分析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对临床病原菌鉴别的意义。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发热患者送检病原微生物室的血培养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对鉴别临床病原菌的应用。
结果:7226份血培养标本检测阳性率为5.83%(421/7226),在421份血培养阳性瓶中,同时为阳性标本的厌氧瓶与需氧瓶共377份(89.55%),仅报阳性的厌氧瓶为21份(4.99%),仅报阳性的需氧瓶为23份(5.46%)。
421份报阳性瓶中,共检出菌株205株,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阴沟肠杆菌为主;阳性报警时间平均为(24.53±2.47)h。
而需氧瓶与厌氧瓶的平均阳性报警时间分别为(18.60±1.29)、(17.30±1.31)h,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原菌以及污染菌的平均阳性报警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有助于初步鉴别临床病原菌及污染菌,为临床明确诊断提早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
目前在對血流感染进行临床诊断以及确诊的过程中,血培养是最主要的手段,然而临床工作中血培养标本存在一定的污染率,对判定血流感染存在一定的困难,容易误导临床。
然而菌血症的病情复杂严重,早诊断有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因此,判断血培养阳性菌株是病原菌或污染菌显得尤其重要。
血培养菌株的阳性报警时间(Time-to-positivity,TTP)是较具临床价值和意义的指标,同时也是血流感染诊断的参考标准,因此也逐渐成为了病情监测以及血流感染诊断的关键手段[1-3]。
研究表明,根据全自动血培养仪的报警机制、不同病原菌的生长特点以及观察其TTP值可对临床病原菌的种类进行鉴别[4-5]。
因此本文针对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对临床病原菌鉴别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病原菌种类及报警时间分析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
方法:用BD 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共计2180份血标本,分析血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中生长细菌的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
结果:2180例血培养标本中报警阳性282例,其中真阳性263例,阳性率为12.1%。
分离出细菌26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0.1%,革兰阴性杆菌占57.2%,真菌占2.6%。
其中仅需氧瓶报阳的阳性率为6.3%,仅厌氧瓶报阳的阳性率为2.8%,需氧瓶及厌氧瓶均报阳的阳性率为2.9%;最快阳性检出时间为5.02 h,24 h内检出的阳性数占69.1%,48 h检出的阳性数占92.5%,72 h检出的阳性数占97.0%;假阳性率为0.87%,假阴性率为0.09%。
结论:应用BD 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同时进行需氧瓶及厌氧瓶培养能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了阳性检出时间。
标签:血培养;微生物;细菌;报警时间血培养已经成为菌血症及败血症诊断和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对临床针对性抗菌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医院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标本的培养,不仅提高了阳性率,也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为了解血培养阳性细菌的种类、仪器报警时间及阳性率,就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共计2180份血培养标本进行了临床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本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门诊或住院患者的血培养标本2180份。
1.2 仪器与试剂美国BD BACTEC 912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及配套的培养瓶,包括成人含树脂需氧瓶、成人含树脂厌氧瓶、儿童专用瓶。
美国BD 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及各种配套鉴定/药敏试剂。
1.3 方法将血培养标本按照操作说明放入仪器中,仪器每隔10 min自动监测一次,检出阳性则报警并屏幕显示该标本位置。
血培养标本阳性报警时间分析孙静【摘要】目的分析本院检验科血培养仪检测阳性标本报警时间,寻找缩短血培养阴性报告时间的方法.方法收集长治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住院时间为8个月患者的4318份血液培养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 6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统计阳性标本,记录所有阳性标本的阳性报警时间(TTP)并计算中位值,统计病原菌的种类及构成比.结果血培养阳性标本共475份,阳性率为11.0%;其中革兰阳性(G+)菌112份(占23.6%),革兰阴性(G-)菌361份(占76.0%),真菌2份(占0.4%).G+菌中,葡萄球菌89份(18.7%)〔包括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51份(10.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8份(8.0%)〕,中位时间36.00 h;肠球菌17份(3.6%),中位时间14.40 h;链球菌6份(1.3%),中位时间36.48 h.G-菌中,大肠杆菌163份(34.3%),中位时间11.04 h;肺炎克雷伯菌91份(19.2%),中位时间11.43 h;非发酵菌99份(20.8%),包括铜绿假单胞菌67份(14.1%)、鲍曼不动杆菌32份(6.7%),中位时间17.04 h;其他G-菌8份(1.7%),中位时间26.32 h.真菌2份(0.4%),中位时间55.20 h.TTP最早为0.4 h,最迟为86.4 h,97.68%病原菌在72 h 内阳性报警,100%病原菌在96 h内阳性报警.结论血培养阳性病原菌TTP由快到慢依次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非发酵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所有病原菌均在4 d内报阳,因此考虑可将血培养阴性报告时间缩短为5 d,以节约医疗成本.【期刊名称】《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年(卷),期】2019(011)001【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阳性;报警时间【作者】孙静【作者单位】046000 山西长治,长治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1]。
不同种类微生物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意义探讨顾海彤;黄艳飞;孙宇峰;丁楠楠;鲁辛辛【摘要】Objective To research for the positive alam ing tim e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m icroorganian s on autom atic bbod culti- vator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ositive atom ing tin e .M ethods Totally 5516 bbod specin ens w ere cultured by B acT /A lert 3D au- tom atic bbod culture system .Results Enterobactericene,Staphybcoccus,norrfementers,Streptococcus enterococci and fungus had different types of grow fth characteristic .The positive atom ing tin e of Enterobactericene was the shortest,which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other species of m icroorganian s ( P<0 .05 ) ,exceptStreptococcus .C onclusbn The species of m icroorganisn s can be judged in shorter tin e by the grow th curve ,tin e to show positivity on the cultivator and bbchem ical features of m icroorganian s ,w hich can guide the clinictons to select different types of antibbtic reasonably.%目的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微生物在全自动血培养仪中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意义.方法用BA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计5516份血标本,观察细菌阳性检出率及报警时间.结果 5516份血标本中.BA报警阳性819例,分离出细菌797株,阳性率为14.0%;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非发酵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和真菌各有不同的阳性报警时间,以肠杆菌科的阳性报警时间出现最早,与其他类型微生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链球菌属除外.结论通过全自动血培养仪对微生物生长曲线的不同表达、阳性报警时间,根据微生物相对特有的生长特点,可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生长和类型,第一时间指导临床医师准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1(015)011【总页数】3页(P1882-1884)【关键词】微生物全自动血培养仪;报警时间【作者】顾海彤;黄艳飞;孙宇峰;丁楠楠;鲁辛辛【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菌血症和败血症是临床上严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应用
作者:段京京宁永忠赵雪张婉周显航
感染性疾病领域中,菌血症或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以及由其导致的脓毒症是重症感染。
随着血管内插管的广泛应用,需要插管的患者中部分患者病情危重,而插管又将皮肤黏膜屏障破坏,后续处置不当会成为感染源,导致血流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
因此对插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和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防控、诊断和处置也日益成为临床的焦点。
在BSI和CRBSI的诊断试验中,血液细菌/真菌培养是最重要的检查,诊断的金方法。
在一般的CRI中,血培养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一、TTP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报告方法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ime to positivity,TTP)指血液离体那一刻开始(一般当时就注入血培养瓶中),到血培养仪器阳性报警为止的一段时间。
密切相关的一个衍生参数是阳性报警时间差(differential time to positivity,DTTP)。
DTTP是CRBSI的一个参数,指同时经血管内插管留取血液和经皮穿刺留取血液,同时做血培养时,两者的报警时间差。
如果是相应导管导致的CRBSI,则经该导管采集的血液培养TTP必然比经皮标本短。
利用DTTP,可以判断该导管是否是CRBSI的感染源。
而TTP的决定性因素包括2点:微生物种属和数量。
种属是内因。
不同菌种,生长速度客观上有差异,进而导致TTP不同。
第二个决定性因素是注入培养瓶的微生物的数量。
因为检查的是血液中的微生物,所以微生物数量转换为血液体积、血液中微生物的浓度。
规范操作时,血液体积成人患者应该是7~10 ml,新生儿是1 ml。
体积少,TTP会假性延长。
而血液中微生物的浓度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这是TTP这个参数在临床应用的原理之一。
而经导管、经皮采集的血液中微生物浓度不同,也是DTTP的原理。
除了采血体积外,操作环节两个影响结果的因素是采集时间和上机前时间。
目前国际指南要求护士采集血液标本后,以手写方式将时间写在检查单或培养瓶上,精确到分。
而上机前时间,则成为现实操作环节影响TTP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延迟送检,会导致TTP假性缩短,还会影响温度。
极端情况下,延迟送检会导致假阴性结果。
此时就不仅影响TTP,甚至逆转结果,影响培养可信性。
此外,实验室没有及时上机,也会影响结果。
确定和报告TTP的方法:(1)采集血液时,在检查单或培养瓶上写明采集时间,精确到分;(2)立即送检,立即上机;(3)记录上机时间,精确到分,延迟时间越短越好;(4)血培养有阳性报警时,记录仪器培养的时间;(5)延迟时间加仪器培养的时间即TTP;(6)报告单上注明TTP数值。
确定和报告DTTP的方法:(1)经皮肤和经导管同时采集血液,体积相同,在检查单或培养瓶上写明采集时间,精确到分;(2)立即送检,立即同时上机;(3)分别记录二者的TTP(同上);(4)经皮肤标本TTP减去经导管标本TTP为DTTP;DTTP≥2 h为阳性;(5)报告单上注明DTTP数值。
二、真实可信的TTP、DTTP结果在临床中的作用
1.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菌血症短TTP组和长TTP组相比,病死率有显著增加(25.6%和7.6%, 0.001P<>P<>[1]。
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研究显示,TTP还是该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测指标[2]。
判断预后不良的TTP阈值在不同微生物种属是不同的。
大肠埃希菌菌血症时TTP判断住院病死率的阈值分别是:7、9.38和10.25 h。
因为诊断标准、纳入病例等不同,不同研究的阈值结果有差异。
而其他菌种报告的阈值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2 h、肺炎克雷伯菌7 h、阴沟肠杆菌16.3 h、铜绿假单胞菌18 h[3]、假丝酵母菌24 h[4]。
有研究报道革兰阴性杆菌阈值为11 h,每缩短1 h,病死率增加10%[5]。
2.鉴别分离株是否是污染菌:
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等皮肤定植菌造成的血培养污染,至今为止,尚无单一技术手段能够明确区分污染和感染。
但TTP为其判断提供了新的角度。
研究显示,TTP<16 h时感染可能性大,ttp="">20 h时污染可能性大。
国内研究显示,对新生儿血培养CNS分离株,区分感染和污染的阈值是24.1 h,此时敏感度51.9%、特异度90.9%[6]。
3.分离株菌种判断:
在几种常见假丝酵母菌菌种中,光滑假丝酵母菌的研究显示,TTP >56.5 h预测光滑假丝酵母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分别是47%、88%、36%、92%[7]。
另有国内研究显示,TTP>45.17 h可以预测为光滑假丝酵母菌,≤33.17 h可以预测为热带假丝酵母菌[8]。
细菌学领域有研究显示,无氧瓶报警时,TTP≤18 h可以区分肠杆菌科和绝对厌氧菌;有氧瓶报警时,TTP≤13 h可以区分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他革兰阴性杆菌[9]。
4.分离株耐药性判断:
我国台湾地区有研究通过TTP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10]等的耐药性。
相同菌种耐药性不同导致TTP不同,反映了微生物获得耐药性后的适应性改变。
5.对治疗效果的判断:
我国台湾地区的报道显示,MRSA治疗时,TTP缩短标志着治疗失败。
同一研究小组后续研究显示持续性菌血症治疗期间,第2次血培养TTP和第1次血培养TTP的比值<><12>12>[11]。
由此说明,TTP缩短,病死率增加,说明治疗效果欠佳。
6.对治疗药物调整的辅助:
研究显示,和培养5 d相比,培养48 h可以检测出98%的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所致BSI。
该研究认为,48 h没有病原分离时,可以考虑抗生素的降阶梯(de–escalation)调整[12]。
7.应用DTTP确诊或排除CRBSI:
如果经皮肤和经导管采集血液进行血培养,分离株菌种相同,而
TTP显著不同,可以认为该导管是CRBSI的感染源,提示拔管。
这一点目前已经取得公认,阈值是2 h。
2007年研究显示,DTTP对诊断CRBSI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和准确性分别是96.4%、90.3%、61.4%、99.4%、91.2%。
NPV如此之高,单一证据即可排除该导管所致CRBSI。
DTTP对CRBSI的确诊地位已经明确。
2009年美国《血管内插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与处置临床实践指南》明确列为确诊证据(AII)。
2014年发表的德国《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感染诊断、处置、预防指南》也列为确诊证据(AII)[13]。
DTTP另外一个优势是不用拔管。
人体可以置入中心静脉插管的位点非常有限,如果某中心静脉插管不是感染源,盲目拔管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的影响比较大。
目前国际上推崇用DTTP诊断CRBSI,除了其方法学参数良好之外,不用拔管也是很大的优势。
8.感染源:
国际上也有文献通过TTP来判断假丝酵母菌血症的感染源是否是血管内插管。
该研究显示,以30 h为阈值,区分导管源和非导管源假丝酵母菌血症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51.4%、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4]。
9.了解血培养阳性的流行病学分布,减少判断CRBSI时的培养瓶数:
国际上判断CRBSI时,往往一套中从导管采集1瓶,经皮采集2瓶或多瓶。
研究显示,结合DTTP,可以只各采集1瓶,从而减少患者血液损失,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成本消耗[15]。
三、国内TTP应用的现状和不足
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TTP的影响因素以及不足之处。
国内血培养不符合国际规范,会导致TTP参数假性升高或减低,国际上的阈值(疾病严重性判断阈值、CNS污染判断阈值、DTTP阈值)适用性会受到影响。
除了国内特有的一些情况外,TTP参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TTP参数不适用于有多种分离株、多微生物感染的情况。
(2)注意已用抗生素的影响。
研究显示革兰阴性菌TTP在用抗生素时似乎不受影响,而革兰阳性菌的TTP会因抗生素使用而延长[16]。
(3)DTTP的前提
是操作规范,配套血培养同时采集、体积相同、同时送检上机。
二者不同步,则结果可信度低。
(4)评价DTTP的方法学参数中,NPV高而PPV低。
这意味着不能仅仅通过DTTP来确诊CRBSI。
(5)DTTP参数是通过插管采集血液确定的。
如果微生物在插管外表面,则该参数的应用会受到影响。
综上,TTP对BSI、CRBSI有重要临床价值,能够辅助确定诊断、判断污染和感染源、辅助判断治疗效果,既有临床意义,又有科研价值。
该参数在国际上的研究已经近15年,少有综述。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大家对TTP、DTTP等参数的重视。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