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12.00分)A.“诗言志”,但“志”不等于“诗”。
B.“诗言志”最早出现在《左传》和《尚书》。
C.王夫之区分了“诗”和“志”的界限。
D.以上说法都正确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2.00分)A.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
B.道是有和无,虚和实的统一。
C.道不具有规定性。
D.以上说法都正确3、以下对波普艺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12.00分)A.它20世纪50年代萌发于英国。
B.杜尚是观念艺术的发起者。
C.它指的是流行艺术、通俗艺术。
D.它否定了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2.00分)A.艺术品除了具有审美层面,还具有知识层面、经济层面等。
B.杜尚的《泉》否认了艺术品与现成物的区分,否认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
C.艺术的生命不是“物”,而是内蕴着情意的象。
D.以上说法都正确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2.00分)A.持肯定美学观点的人认为自然美不能按照等级区分。
B.纯审美的眼光是不存在的。
C.美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是由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意象世界。
D.自然美是形式大于内容,社会美是内容大于形式。
判断题(40分)1、审美态度是一种积极主动追求对象的态度。
(8.00分)是2、《哈利·波特》的整理是罗琳。
(8.00分)是3、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一种与理性生命直接关联的生命的需要。
(8.00分)是4、“自由女神像”的整理是巴第。
(8.00分)是5、人的快乐来自于生命运动的自由和谐。
(8.00分)是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22道题)收起1.(2.5分)大观园里有一个人,从宝玉到丫鬟,几乎人人都讨厌她,林黛玉也叫她“老背晦”,这个人是:•A、赵嬷嬷•B、李嬷嬷•C、马道婆•D、赵姨娘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2.(2.5分)“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
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
这个老仆是:•A、张道士•B、净虚•C、葫芦僧•D、焦大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3.(2.5分)有关探春反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探春反抄,实际是在以歹攻歹,以毒攻毒。
•B、对于这种残暴而愚蠢的抄检,晴雯和探春都不惜冒着极大的风险,表现了强烈的反抗。
•C、探春站在维护贾家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对贾府的黑暗势力,明争暗斗,危机四伏,败在旦夕的现状痛心疾首。
•D、探春打了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却得到了凤姐的微妙的赞许,可见,“反抄”不过是凤姐事先设计好的把戏而已。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4.(2.5分)《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指()•A、王熙凤•B、林黛玉•C、贾宝玉•D、王夫人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5.(2.5分)就宝钗、黛玉探望宝玉一节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毫不避讳别人在场,并且交待调剂之法。
显示了她的稳重安详,也暗含着她急切地表现自己对宝玉感情的成分。
•B、黛玉未见被打的宝玉,却早已“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这“无声无泣”充分说明黛玉的爱是摒弃世俗、强烈真挚的。
•C、“你放心,别说这样话。
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既表现宝玉誓死不向贾政屈服的决心,也可看出他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
•D、这节内容,曹雪芹以生动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青年男女纯洁美好的爱情,也表现了反动腐朽的势力对这种爱情的摧残。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作业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当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但我们也可以认为,《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贾宝玉(还可加上他的知己林黛玉)的生命体验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作者的思想观点,体现着作者的人生态度。
此外,来往于仙界和尘世的一僧一道与出入于贾府的刘姥姥,作为另两个代表作者审视人生的视点,从不同的侧面,与宝黛的视点和合在一起,构成作者曹雪芹的一个多元的矛盾思想体。
我们读《红楼梦》,常常感到有几个不同的开头:从第一回一僧一道开始,交代那块石头的背景,展开它的传奇经历;从第三回黛玉进贾府开始,主要人物宝玉、黛玉等一一登场,以丰满生动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从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开始,网状结构的贾府衰亡史似乎才从一个芥豆之微的小小人家开始编织。
而前五回都是在交代小说旨意、创作缘起和人物关系及他们的结局等,似乎只是小说的纲领。
何以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这当然和《红楼梦》的独特结构有着密切关系,但也和本文提出的作者观照人生的三个视点紧密相连。
正因为一僧一道、宝黛和刘姥姥分别代表了作者审视人生的三个观照点,因此和他们有关的最先描写,便成为从不同层面观照人生的小说的开始。
这里不妨借用《红楼梦》第一回提及的概念,来对这三种不同的视点作一简单的概括。
佛教有所谓“色空"观,但小说写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从而把“情"作为联结“色”与“空"的中介。
这样在《红楼梦》里,实际就存在着色、情、空三个概念。
而一僧一道、宝黛和刘姥姥这三个视点正和小说中的这三个观念相对应:一僧一道是立足于“空”来观照人生,宝黛是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而刘姥姥则是着眼于“色”来看待周围一切。
在情节的具体展开中,这三种视点并没有为其中的“空"观所一统,而是交相映射,这使作品的思想内涵呈现出异常丰富复杂以致相互矛盾的情形,也是《红楼梦》之所以会产生见仁见智的根本原因。
《红楼梦》自主阅读任务单一、理清人物关系1.请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关系2.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一节,实际是借林黛玉的眼睛,从内部写贾府及贾府众人。
请据此绘制荣国府结构布局简图,标画出林黛玉的行走路线,并说说有何发现。
二、梳理主要情节《红楼梦》重点情节梳理:请在下面空白处填上重点情节对应章节和情节概括。
要求:言简意赅,写清楚主要人物和事件即可。
1. 木石前盟(第回)2. 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第回)3. 王熙凤初次出场(第回)4. 宝黛相会(第回)5. 探微恙互看金玉(第回)6.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第回)7. “大观园”的建造(第至回)8. 元春省亲(第至回)9. 共读西厢花纷纷(第回)10.黛玉葬花(第回)11.晴雯撕扇(第回)12.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第回)13.宝玉挨打(第回)14.宝玉挨打后众人反应(第回)15. “海棠社”或“菊花社”(第回、第回)16. 钗黛互吐剖心语(第回)17.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第回)18. 香菱学诗(第回)19.探春勇斗赵姨娘(第回)20.探春理家(第回)21.尤三姐殉情(第回)22.抄检大观园(第回)23.晴雯之死(第回)24.调包计(偷梁换柱、宝玉成亲)(第回)25.黛玉焚稿(第回)26.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第回、第回、第回、第三回)27.宝玉出家(第回)三、探究人物命运1.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为他(她)写一个人物简介,要求包括人物身份、性格特点和四、品味文字魅力有人评价《红楼梦》,“大师的笔触,处处惊人”,请从《红楼梦》中挑选一处“笔触”(情节设。
《红楼梦》阅读练习(统一做在读书笔记本上。
背诵并写好回目)第一回:1、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个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曾含了四句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此诗后两句在文中所指何事?2、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甄家的丫环娇杏曾无意回头看了两次,在此曹雪芹为后文埋下了什么伏笔?第二、三回1、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王夫人生下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说说此玉的来历?2、贾雨村被革职,后来凭借什么关系又官复原职了?3、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反映了黛玉什么心理?4、宝黛初次见面,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这和前文的哪个神话有关联?第四回1、联系《红楼梦》中门子拿给贾雨村的“护官符”,试做简要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
2、根据贾雨村在英莲一案中的表现,简要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第五回1、《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两个人物的命运?请对判词加以具体解释。
2、《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两个人物的命运?请对判词加以具体解释。
3、请写出《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姓名。
第六回1.请简析刘姥姥在本回的作用。
第七回1.请简析第七回所涉及到的人物及主要信息。
2.谈谈第七回在过渡方面的特点。
第八回1、在《红楼梦》第八回中,写道:“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请问这个情节体现了贾宝玉什么性格?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该回清洁加以分析。
第九、十回1.《红楼梦》中,有好些个恋童癖者,薛蟠便是此中最突出的一个。
尔雅红楼梦作业答案【篇一:尔雅通识课四大名著鉴赏答案】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a、贾宝玉b、王熙凤c、林黛玉d、薛宝钗我的答案:b2《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
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b、成书过程经常有很多人参与c、年代太过久远d、古代政治影响我的答案:a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判官是()。
a、甄士隐b、贾琏c、贾宝玉d、贾雨村我的答案:d4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a、胡适b、鲁迅c、朱自清我的答案:b5《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写法属于()。
a、历史主义写法b、现实主义写法c、古典主义写法d、理想主义写法我的答案:c67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我的答案:√《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下)已完成1林黛玉父亲病危时是由谁带她回去奔丧的?()a、贾琏b、贾宝玉c、贾政d、贾雨村我的答案:a2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a、客死他乡b、远嫁他乡d、流落风尘我的答案:c3《水浒传》是版块结构的古典小说。
()我的答案:√4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故事。
()脂评、脂本与脂砚斋批书人(上)已完成1程高刻本系统又叫()。
a、脂本系统b、刊本系统c、甲寅本d、庚辰本我的答案:b2曹雪芹的逝世时间是()。
a、1780年b、1774年c、1864年d、1764年我的答案:d3蔡义江经过考证认为畸笏叟是曹雪芹的什么人?()b、情人c、父亲d、妻子我的答案:c4尤三姐因为什么而自杀?()a、柳湘莲要退婚b、贾琏要娶尤二姐c、贾珍的觊觎d、贾宝玉的不喜欢我的答案:a51“三春去后诸芳尽”中“三春”指的是()。
a、元春、迎春、探春b、元春、惜春、探春c、元春、迎春、惜春d、迎春、惜春、探春我的答案:a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脂砚斋实际上评了()。
a、一次b、两次d、四次我的答案:d3下列哪个章节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红楼梦》的章节?()a、秦可卿淫丧天香楼b、刘姥姥进大观园c、卫若兰射圃文字d、警幻情榜我的答案:b4现存的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有多少回?()a、一百二十回b、一百回c、八十回d、六十回我的答案:c5脂评本能够提供给我们关于《红楼梦》后半部分的写作情况。
《红楼之梦》练习题(含答案)
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答案: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他三部是什么?
答案:其他三部是《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3. 红楼梦描述了哪个朝代的社会生活?
答案:红楼梦描述了清朝时期的社会生活。
4. 红楼梦中的主人公有哪些?
答案: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两人之间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
6. 红楼梦的故事以什么为背景?
答案:红楼梦的故事以贾府为背景,展现了贾府内外的生活和
人物关系。
7. 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红楼梦的主题包括人生无常、名利虚幻、情感纷扰等。
8. 红楼梦中的描写手法有哪些?
答案:红楼梦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包括对景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等。
9. 红楼梦的结局是什么?
答案:红楼梦没有完整的结局,留下了很多悬念和未解之谜。
10. 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案:红楼梦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对社会风貌的生动描绘,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生智慧,具有深远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以上是关于《红楼之梦》的练习题及答案。
《红楼梦》前五回课后作业(第一课时)
根据书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曾经教过林黛玉读书的人是()
A. 贾雨村
B. 贾代儒
C. 贾政
D. 冷子兴
2.演说荣国府的人是()
A.贾宝玉
B.贾赦
C.冷子兴
D.甄士隐
3. 以下判词中,探春的判词是()
A.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B.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C.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D.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4.“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一段文字描写的是()
A. 薛宝钗
B.林黛玉
C.王熙凤
D.李纨
参考答案:1. A 2. C 3. B 4. B。
高一普高期末作业1名著阅读《红楼梦》:基础知识1.薛宝钗和薛宝琴的关系是()A.亲姐妹B.表姐妹C.堂姐妹D.无血缘关系2.《红楼梦》中海棠社的社长是()A.李纨B.林黛玉C.湘云D.迎春3.在传统社会中,同一宗族的人不按年龄而按辈分高低来确定人伦秩序,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的情形。
下列是祖孙关系的一组是()A.贾赦和贾蓉B.贾代儒和贾芸C.贾珍和贾兰D.贾敬和贾琩4.以下关于《红楼梦》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中秋之日,元春归宁省亲,在轿内见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度,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最后正式赐名为“大观园”。
大观园楼阁中,贾元春极爱潇湘馆和蘅芜苑,次爱怡红院和稻香村。
B.曹雪芹借门子抄给贾雨村“护官符”一事,为我们展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彼时的兴盛之势。
这四家皆联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其中,“珍珠如土金如铁”和“白玉为堂金作马”两句分别形容的是宝钗所在的薛家、宝玉所在的贾家。
C.《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位女性,分别为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李纨、秦可卿、香菱,其中年龄最小的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惜春。
D.《红楼梦》以“女娲补天”和“木石前盟”的故事开篇,这两个神话传说为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面纱,文中还多次写到“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其目的不过是给作品增添神秘气息,吸引读者阅读。
5.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秦可卿、妙玉()A.李纨、史湘云、香菱B.贾巧姐、平儿、史湘云C.贾巧姐、李纨、史湘云D.袭人、李纨、史湘云6.下列不是《红楼梦》别名的一项是()A.《情僧录》B.《风月宝鉴》C.《金玉良缘》D.《石头记》7.下列对《红楼梦》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熙凤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因而成了荣国府的管家媳妇。
《红楼梦》人物品鉴作业
以下是《红楼梦》中几位重要人物的品鉴作业:
1. 贾宝玉:贾宝玉是小说中的男主角,他是贾府的少爷,聪明、敏感而富有创造力。
品鉴作业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描述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贾府和贾家命运的影响。
- 分析贾宝玉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如林黛玉、薛宝钗等,以及这些关系对他的成长和命运的影响。
- 探讨贾宝玉在小说中所象征的意义,以及他在文化背景下的形象塑造。
2. 林黛玉: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她是一个敏感、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女子。
品鉴作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描述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探讨她为什么被认为是一个代表了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的女性形象。
- 分析林黛玉与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的复杂关系,探讨她对贾府命运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 探讨林黛玉在小说中所象征的意义,以及她所代表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角色定位。
3. 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府的侄女,她是一个温柔、聪明且品行端正的女子。
品鉴作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描述薛宝钗的性格特点,与林黛玉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 分析薛宝钗与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关系,探讨她在贾府命运和故事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 探讨薛宝钗在小说中所象征的意义,以及她所代表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角色定位。
这些品鉴作业旨在通过分析和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探索小说的文化内涵和主题,并对不同人物在情节发展和主题阐述上的作用进行思考和评估。
红楼梦作业
1、我看:贾宝玉本是神瑛侍者转世。
又是女娲炼石补天时候练出来的一块石头。
这就充分表现了贾宝玉的神性以及灵性。
而他又恰恰是多出来的那块,这就注定了他无法补天,无法进入这个天地,做到入世。
这石头是我们的的故事的主人公。
雪芹先生说这是一块顽石,性情乖张。
可见其又是有愚性的。
在我看来贾宝玉是一个活生生的作者自己的理想模型。
也就是说我认为作者是把自己想成了贾宝玉。
于是才会有这么多有些有肉入木三分的刻画的。
让我们截取几个片段来分析一下宝玉这个人物形象吧。
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他有一些独特的习惯,他喜欢吃女生的胭脂。
他喜欢帮女生化妆。
但是对于比如说他的奶妈就不会这样了,他会对奶妈毫不留情的斥责。
这又表现了什么呢?这又表现了他是个凡人。
这就是有些有肉的描写。
一些书上都说宝玉的反封建性。
一开始我是看不懂宝玉有什么反封建性的。
小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也是个好色之徒,而且喜欢一次和那么多女生玩。
宝玉还不尊重那些对于自己小时候有过恩情的人。
毕竟那个老女人是自己吃她奶长大的。
他是如此的骄奢淫逸。
他一点也不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
后来随着年龄的渐渐长大,为了表达这个角色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作者必须这样写!宝玉与这么多女生每天混在一起,这些女生,凡是有名有姓的,全都是在金陵12钗里面的,或者副册。
这次女生是神一般的存在。
不是凡人。
宝玉并不是好色。
庸脂俗粉是无法进入大观园这个美丽的地方的。
宝玉藐视的那些人全都代表了封建的势力封建的内容。
但他终于输了,遍体鳞伤。
他长大了。
他不可能永远生活在那个无忧无虑的大观园了。
后来他做了和尚。
他从未进入那些污浊的东西,终于他的泪水与那些女儿的泪水,至少洗涤了作为读者的我们的内心。
终于他回到了他来的地方。
就像那首诗说的:落了个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2、与红楼梦有关的一本书籍。
我推荐《唐诗研究》,因为红楼梦里面很多有内涵的东西在里面的“诗”体现的。
这无疑是雪芹先生的功力体现所在。
以及他的心血凝结所在。
读这本书,有利于我们对于诗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中的诗,从而更好地理解红楼梦。
3、
黛玉葬花。
红楼梦是唯美的。
因为那些女子。
最先知道的是黛玉,她永远是那么冰清玉洁。
他是花中的芙蓉。
红楼梦的场景很多,大多是吃吃喝喝玩玩的场景。
让人动情的场景很多,但唯有这个场景是最美的。
是的这个女子不时凡人,只有天上的仙子。
暮春,桃花枝头闹着风与蝶。
或者还有些露水,在一个午后。
黛玉手把花锄。
好吧,容许我用诗来描绘一下: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个场景历来被奉为经典,是因为他是红楼梦里最纯洁柔软的地方。
这里没有尔虞我诈,不施粉黛。
这里是一个人在季节里凋落的伤感。
没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到现在为止我的理解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
夜里下过一阵雨。
那枝头上开的杏花被雨打落了一地,静静躺在青石板的小径上。
一位桃花面容美丽的姑娘清晨起床,看到窗外被雨大落一地的桃花,不忍心生怜惜。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如此美丽的存在就这样凋落了吗?无人怜惜。
好美的花……于是,她就拿起花锄与布囊一片一片,边埋边唱。
一开始我在想是否黛玉会觉得她葬的不是,桃花,而是自己呢?一位被肺结核折磨又寄人篱下的女性,在充满希望的春节看到这么美好的东西凋零。
而她自己又有如此的爱美之心。
必然啦。
但是深层呢?就需要从她的歌词中来找了.这里我尝试着把这首诗翻译出来,大家感受一下:
悲歌——桃花*祭
凋落了于枝头的不是花,是漫天飞舞的春愁。
落花中凋落了谁的容颜?
花落于雨中,那是女儿洒下的泪滴。
望帝渴望春天,化为杜鹃在季节里悲鸣。
给我一个妄想啊。
我要生出一对翅膀,
跟着这漫天飞舞的桃花,
飞到天的尽头。
那里是蜂儿与鸟儿自由歌唱的地方。
桃花永远散发着芬芳。
青春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