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06.15 KB
- 文档页数:1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词语盘点:学生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多义词和短语。
2. 课文回顾: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话练习:通过仿写、补全句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园地中出现的新词、多义词和短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3. 通过写话练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和写话练习。
2. 教学重点:课文回顾和词语盘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引入新课。
2. 词语盘点: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学习园地中的新词、多义词和短语。
3. 课文回顾: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4. 写话练习:给出写话题目,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词语运用和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列出园地中出现的新词、多义词和短语。
2. 课文回顾:简要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写话练习:展示写话题目及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词语填空:用园地中学到的词语填空。
(2)阅读理解:阅读一篇短文,回答问题。
(3)写话练习: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如查找更多新词、阅读更多文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写话练习的指导;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的深度与实用性。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在安排与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教学反思、备课素材)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四季词语,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平竖直的书写方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秋天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习作:写日记)一、例文导入:1.课件出示日记范文。
2.和同学交流:(1)写日记有什么好处?(2)日记里可以写什么?(3)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3.教师小结:(1)写日记能为我们习作提供素材,让我们记住过去的时光,珍藏回忆;写日记能让人学会思考……(2)日记可以记录生活中的人、事和他们的喜怒哀乐等。
(3)写日记时要先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情况。
4.学生交流自己写日记的内容。
5.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
1.回顾《秋天的雨》一文中,是怎样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2.小组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看哪个组总结得多。
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这样做:①查字典;②联系上下文;③找近义词;④请教老师和同学……二、词句段运用。
1.我会写。
(1)和同学交流,描写四季的词语有哪些?(两个字、四个字都可以)(2)写一写:春:暖和春暖花开春风拂面百花盛开桃红柳绿夏:炎热烈日炎炎挥汗如雨绿树成荫骄阳似火秋:凉爽秋风落叶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秋风瑟瑟冬:寒冷北风呼啸冰天雪地鹅毛大雪银装素裹(3)读一读,记一记。
2.我知道。
(1)学生读句子,交流对句中带点词语的理解。
(2)说说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
(查词典;联系前后句子意思)三、书写提示。
1.观察图中小学生书写的姿势(身体端正、握笔姿势正确)。
2.正确书写田字格的字(横平竖直、把字写端正)。
【导语】⽆忧考整理了⼈教版三年级上册语⽂《语⽂园地⼆》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语⽂园地⼆》教案⼀ 【教学⽬标】 1、选择⼀个课外读到的名⼈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篇习作,介绍⾃⼰熟悉的⼈的⼀件事。
3、⾃主发现引⽤⼈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名⾔。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准备讲的名⼈故事中涉及的名⼈图⽚、名⼈像,准备讲名⼈故事时⽤。
【教学课时】4课时。
第⼀课时⼝语交际讲名⼈故事 〖课时⽬标〗 1、培养学⽣⼤胆、⼤⽅和他⼈进⾏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听明⽩;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流程〗 ⼀、谈话导⼊ 最近在语⽂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课外⼤家也在读名⼈故事、寻找名⼈资料,今天我们以⼩组为单位举⾏⼀个故事会。
⼆、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听明⽩;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组内交流 1、各⼈先在组内展⽰⾃⼰所画(或收集到)的名⼈像或图⽚,简要介绍⾃⼰要讲的故事的主⼈公。
2、各⼩组内学⽣试讲、教师巡视。
3、⼩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
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 3、挑选⼀、⼆名“故事⼤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仪态是否⾃然⼤⽅、语⾔是否流利、有声有⾊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故事、“故事王”讲的名⼈故事,⼤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文学鉴赏方法,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2. 培养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拓展词汇量,提高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词的意境理解和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诗词的朗读与欣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词欣赏:a. 朗读《静夜思》和《山行》,让学生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美。
b. 分析诗词的意境,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语文天地:a. 学习《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b. 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词语。
4. 阅读欣赏:a. 朗读《秋天的雨》,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b.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a. 诗词填空,检测学生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b. 词语运用,检测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诗词欣赏:a. 《静夜思》b. 《山行》2. 语文天地:a. 词语盘点3. 阅读欣赏:a. 《秋天的雨》七、作业设计1. 诗词默写:《静夜思》和《山行》。
2. 词语运用:用所学的词语编写一句话。
3. 阅读理解:阅读短文《秋天的雨》,回答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布置学生收集秋天的诗词,进行课堂分享。
b. 开展“秋天的故事”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确保目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重点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掌握重点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眼中的秋天,引出本课主题。
2. 阅读课文(15分钟)a. 自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
b.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c. 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例题,讲解题目要求。
b. 学生自主完成例题,老师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生字词。
b. 学生完成练习题,老师批改并讲解。
5. 课堂小结(5分钟)b. 强调课后复习和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二》2. 主要内容:秋天的雨、黄山奇石、读读写写、我会认、我会读、趣味阅读3. 重点词语:丰收、金黄、美丽、神奇、形状、颜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3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秋天的画。
c. 家长协助,用手机或相机拍摄秋天的景色,下节课分享。
2. 答案:a. 生字词:丰收、金黄、美丽、神奇、形状、颜色b. 画秋天:自由发挥,符合秋天特点即可。
c. 拍摄秋天:真实记录秋天的景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秋天的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生字词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对阅读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关于秋天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天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美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确保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熟练掌握三年级上册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4.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课本知识点及相关习题。
2.阅读材料。
3.写作训练。
三、教学重点1.三年级上册课本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2.阅读材料的认真阅读和理解。
3.写作训练的指导和规范。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
2.学生讲解。
3.分组讨论。
4.互动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导入环节1.通过问候学生来营造课堂氛围。
2.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熟练掌握三年级上册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
2. 学习内容11.讲解三年级上册课本的知识点以及相关习题。
2.替学生整理出最常出现的做题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3. 学习内容21.老师介绍阅读材料,提供相关背景信息。
2.学生阅读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材料的意义和理解。
4. 学习内容31.老师讲解写作训练,并提供相关示范。
2.学生尝试进行写作训练,并交流作品。
5. 提问环节1.提问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及相关技巧。
2.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发现并改正错误。
6. 作业布置1.布置本节课课后作业: 完成指定的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2.布置下节课预习内容: 课本相关知识点和习题。
第二节课1. 学习内容11.老师讲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及问题解决方法。
2.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2. 学习内容21.学生阅读所布置的阅读材料。
2.学生进行回答相关问题。
3. 学习内容31.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素材,展示如何进行优秀的写作表达。
2.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4. 课堂反馈环节1.老师采用表扬及建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反馈,让学生成长更快。
5. 作业布置1.布置本节课的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语文园地二》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能力要求:1.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能准确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速朗读模仿;3. 能将课文和自身经验相联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创作。
二、教学重点1.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创作。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语文园地二》。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一份教案;- 教具:课件、黑板、音箱、小纸片等。
2. 学生准备- 学生应熟悉《语文园地二》的课文内容;- 学生应带上课本、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在黑板上写下“语文园地二”四个字,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学习内容。
然后,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温习已学知识。
2. 课文学习分段教学课文,每读完一段后进行讲解,重点突出每段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模仿朗读带领学生逐段进行模仿朗读,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韵律。
4. 课文理解提问学生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 你喜欢写诗吗?- 这首诗讲了什么?- 你对这首诗有什么理解?-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5. 创作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创作,可以是续写诗句、写自己的经历等。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尽量写下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绪。
学生可以在纸上先草拟,再逐渐完善。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语文园地二》的内容,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进行简单创作,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后作业1. 继续朗读课文,增强语音语调练习;2. 续写课文内容,写出自己的经历或感受;3.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完整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语文园地二》的内容,并通过朗读、模仿以及创作,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堂安排和教学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二》优质课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一、揭题导入
二、交流平台
在交流平台板块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思考: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应该怎么做?
2.小组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并派
代表做汇报发言。
3.教师评议: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议,并进行小结。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教师评议等。
通过课件出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运用换词法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等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提高语文水平。
在课程的词句段运用板块中,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来积累词语。
例如,可以让小组成员用实物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并记录下来,最后进行交流和评议。
同时,还可以通过课件出示形容不同季节的词语,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汇报。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词语,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在书写时,学生需要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笔顺,按照提示“横平竖直”书写。
老师可以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并给予个别指导。
在评议优秀作业时,要特别注意规范、正确和整洁。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秋天常用的成语及其含义,并通过自由朗读和积累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课后作业设计了分类写词语和补充词语的练,以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在书写方面,我们强调了横平竖直、规范正确、整洁的写字要求。
语文园地二(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运用能力,丰富词汇量。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创作兴趣。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交际能力。
5.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阅读课文《小摄影师》。
2. 学习词语:捕捉、构思、拍摄、瞬间、珍藏、感悟、独特、美妙、创意、角度。
3. 写作练习:以《我的摄影师梦》为题,进行创意写作。
4. 口语交际: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介绍拍摄过程和感悟。
5. 课后阅读推荐:《国家地理》杂志摄影专辑。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词语运用、写作能力、口语表达、文学欣赏。
2. 教学难点:词语的辨析与运用、创意写作、口语交际、文学欣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文具、摄影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摄影艺术。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小摄影师》,教师提问,检查阅读理解。
3. 词语学习:讲解词语,引导学生运用词语造句。
4. 写作练习:教师指导写作技巧,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5. 口语交际:学生分享摄影作品,介绍拍摄过程和感悟。
6. 课后阅读推荐:推荐《国家地理》杂志摄影专辑,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二2. 内容:阅读、词语、写作、口语、摄影欣赏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摄影作品分享:拍摄一张照片,写一段感悟,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时解答疑问。
2. 在写作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写作水平。
3. 口语交际环节,注意引导学生表达清晰、流畅。
4. 课后阅读推荐,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步骤,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四季词语,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平竖直的书写方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秋天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2)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3)
听了老师这番话,我憧憬
..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如“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然后再思考“憧憬”的意思,就能领会“憧憬”在这里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的意思了。
3.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忐忑不安”一词,“忐忑”有心神不定的意思,“不安”是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的意思,“忐忑不安”就可解释为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
(三)书写指导。
(出示课件11)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笔顺。
2.学生按照提示“横平竖直”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
(板书:横平竖直)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板书:规范正确整洁)
(1)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
(2)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12)文中的词语。
shuǎng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词语都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成语?(秋天)(板书:秋天的成语)
4.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13、14)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五谷丰登:登:成熟。
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
指秋天的天空。
金桂飘香:金桂,是桂花的一种,颜色是黄色,所以称“金桂”。
而桂花开在九月,也就是秋季,所以“金桂飘香的季节”就代指秋季,“金桂飘香”就象征着秋天。
果实累累:累累,连续成串。
形容果实多。
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吹动的样子。
用于晚秋的景色。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春华秋实:华,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分别写几个描写不同季节的词语。
(1)形容春天的词语。
(2)形容夏天的词语。
(3)形容秋天的词语。
(4)形容冬天的词语。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秋()气()天()云()()()习习
()()知秋金桂()()层林()()
()谷()登果实()()()华()实
参考答案
1.(1)春暖花开春风送暖春风拂面满面春风春光无限四季回春绿草如荫
春风和气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意盎然花红柳绿鸟语花香(2)赤日炎炎绿树成荫挥汗如雨烈日当空电闪雷鸣暑气逼人酷暑难耐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中天鸟语蝉鸣万木葱茏枝繁叶茂(3)秋高气爽金秋时节层林尽染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风萧瑟秋色宜人一叶知秋秋雨绵绵秋意深浓枫林如火秋风习习春兰秋菊(4)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傲雪凌霜寒风刺骨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寒冬腊月漫天风雪雪花飞扬寒风怒号鹅毛大雪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傲雪凌霜2.高爽高淡秋风一叶飘香尽染五丰累累春秋【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理解词语:查字典组合法换词法
联系上下文同义词法
书写提示:横平竖直规范正确整洁
秋天的成语
春夏秋冬的词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练习的一个重点是学会理解词语。
教学时,采用先让学生自主交流、小组展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教学“书写提示”时,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
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总结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是交流积累四季的词语,实践练习如何理解词语;书写提示部分,出示了8个字,学会把字写得横平竖直;日积月累部分学习9个表示秋天的成语。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描写秋天的成语有哪些?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去淡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秋高气爽秋风萧瑟
秋色宜人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风过耳丹枫迎秋
秋风习习秋高气爽秋风过耳枫林如火
2.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夕
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每日课外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
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