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
- 格式:pptx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5
三下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5.知道横画和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
6.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语言应用: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思维能力: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提示语;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观察、仿写,积累特殊词语,学会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寓言的感受和认识。
2.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3.借助拼音诵读,了解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积累这类成语,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难点:借助拼音诵读,了解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积累这类成语,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相机板书(语文园地二)二、交流平台——熟读精思,品读寓言1.这些寓言故事蕴含着哪些道理?出示图片,学生说道理。
1)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做事要靠自己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2)陶罐和铁管告诉我们人和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正确看待。
3)鹿角与鹿腿让我们知道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要因为他的长处而看不见他的短处,也不要因为他的短处而否定他的长处。
4)池子与河流让我梦懂得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
2.读寓言故事,读懂故事,明白道理,联系生活3.请你选择一个寓言故事,说一说这个寓言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些人,那些事?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
二、日结月累学步充数掩耳铃自相刻舟求画蛇添足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1.借助拼音,读一读。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知识点+同步练习一、交流平台:我发现大家交流的是寓言故事的特点(学习方法):(1)难忘的故事;(2)蕴含着道理;(3)启发联系生活。
3、读通知,注意格式,再选择一种情况,写一个通知。
这份通知告诉我们:通知的格式包括题目、内容、落款三部分。
题目写在正中间,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写正文内容。
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三、书写提示书写这些横画或者竖画较多的字,要事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才会好看。
一般来说横画之间的距离要一样宽,长短变化写出来才匀称好看。
四、日积月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自《庄子·秋水》。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自《魏书·明亮传》。
刻舟求剑:舟:船。
求:寻找。
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齐策》。
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出自《列子·天瑞》。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自《庄子·秋水》。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这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是优秀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课时目标】1、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生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
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语文园地二课型:园地学习【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5.知道横画和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
6.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寓言的感受和认识。
2.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3.借助拼音诵读,了解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积累这类成语,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课前准备】1.搜集“日积月累”中9个成语所包含的寓言故事。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相机板书(语文园地二)一、交流平台--熟读精思,品读寓言1.师: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这些寓言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既轻松有趣又发人深省。
说说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学生自由发言2.这些寓言故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学生讨论发言。
3.阅读教材中学习小伙伴的话,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说说对这些寓言的理解和体会。
学生小组讨论。
预设:《陶罐和铁罐》中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懂得尊重别人,和睦相处。
4.引导学生阅读《快乐读书吧》中《叶公好龙》的故事,并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朗读、讨论。
预设:讽刺了像“叶公”一样的人,他们只是表面上喜爱某种事物,但实际上并不喜欢,反而还害怕它。
教师小结:(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是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感悟出来的,又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加以强化的。
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整理能力,还能让学生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二、聚沙成塔,积累词句1.说说下面两组词语的特点,照样子写几个。
学生小组交流、发言。
部编版三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课件课件部编版三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课件【学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提高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通过阅读练习,巩固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培养对语文的热爱。
【学习重点】1、字词理解及运用。
2、阅读技巧的巩固和提高。
3、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学习准备】1、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笔。
2、预习本单元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复习之前学过的字词,提高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二,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更多的字词、阅读和写作技巧。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感受语文的魅力。
二、新课学习1、字词学习(1)出示重点字词,让学生朗读并理解。
(2)通过造句、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提问、解答疑惑,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2、阅读练习(1)阅读《爬山虎的脚》,回答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通过阅读文章,你有什么感受?(2)阅读《荷花》,回答问题:荷花的特点是什么?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阅读《翠鸟》,回答问题:翠鸟的外形和习性是什么?文章中运用了哪些生动的描写手法?3、写作技巧分享(1)分享如何写出好的作文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分享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3)分享如何写出好的结尾,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拓展延伸1、观察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如广告语、标语等,分析它们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2、阅读一本感兴趣的课外书籍,记录阅读心得和感受。
3、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一篇短文或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二,通过字词学习、阅读练习和写作技巧分享,相信大家对语文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所学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关键词与内容的精彩呈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是一个充满知识与趣味的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本文将围绕这一模块的关键词和内容进行阐述,带大家领略其中的魅力。
一、文章类型的判断语文园地二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各种文章类型,如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等。
这些文章类型的特点各异,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二、关键词的解读语文园地二中的关键词包括“春天”、“绿色”、“环保”、“动物”等。
这些关键词既体现了教材的核心价值,也反映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通过深入解读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三、内容的剖析语文园地二中的内容包括对春天的描绘、环保知识的普及、动物的介绍等。
这些内容既丰富多彩,又紧扣现实,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社会、了解自然。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剖析,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主题的深化语文园地二的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关注动物。
在深入剖析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五、总结与展望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是一个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模块,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通过学习这一模块,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培养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总结中,我们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关注动物,为构建美好的人类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在保持现有优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改进,融入更多的时代元素与现实题材,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园地二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1. 自相矛盾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自夸他的矛能刺穿所有的盾,又自夸他的盾能档住所有的矛。
当别人问他用他自己的矛刺他自己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便无法回答了。
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2. ①源源不断念念不忘津津有味炯炯有神窃窃私语欣欣向荣栩栩如生喋喋不休默默无闻滔滔不绝津津乐道息息相关历历在目彬彬有礼亭亭玉立……
②无忧无虑无边无际无时无刻无影无踪无穷无尽无缘无故无拘无束无法无天无依无靠无情无义无牵无挂无声无息无亲无故无大无小无头无尾……
3. (1)他双目瞪圆:“快走哇,要迟到啦!”
(2)“我终于考了100分!”弟弟眉飞色舞地大声嚷着。
4.
通知
5月27日下午3点,清华园小学参加歌咏比赛的所有同学到音乐教室集合,参加彩排。
清华园小学德育处
2018年5月26日
5.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