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烧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
95护理干预在手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辛拴梅(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9)摘 要:综述了护理干预在手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干预措施包括康复护理、人性化护理和综合护理等,认为手部烧伤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手部烧伤;康复护理;人性化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辛拴梅,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
手在人体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并且是最有可能发生烧伤的部位,烧伤患者中手部烧伤的发生率为45%~50%。
虽然手部烧伤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深度灼伤可能导致严重的瘢痕挛缩畸形,而这些畸形往往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除了对手烧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外,还需要适当地进行护理干预。
1 康复护理在手部烧伤中的应用部分学者分析了康复护理对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包括手指活动、弹力压迫治疗功能锻炼、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对比两组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均有明显恢复,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升高。
同时,研究对患者出院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随访,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有研究表明,康复护理干预对手部烧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该研究观察组也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包括组织高年资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相关康复护理知识宣传和教育,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干预,增加患者治疗的信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先被动,逐渐过渡到主动的手部锻炼,观察康复护理干预2个月后的效果。
结果显示,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5.0%和77.5%,康复护理组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康复护理组患者手部握力、手指关节总活动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烧伤患者健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者:张菲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08期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概念需要有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
烧伤在平时是一种常见伤,多数属于意外伤害,由于患者缺乏烧伤护理的相关知识,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惧。
这种伤害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是对心理的一种挑战。
因此,明确烧伤患者的健康需求,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并分析健康需求影响因素,针对患者不同的特点,向患者传播健康信息,这是发展新健康理念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烧伤患者的健康需求的影响因素做了很多研究,现将其综述如下。
关键词烧伤健康需求相关因素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1烧伤患者健康需求总结分析根据查阅文献结果,国内外学者对烧伤患者健康需求的研究较多。
国内外学者大多都是从单一方面去研究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很少系统地分析影响患者需求的相关因素。
那么,是不是手术前后的烧伤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呢?2一般信息2.1性别据统计,烧伤病人以男性居多,女性偏少。
因此,在医护人员为病人做健康教育时需要考虑到男女差别,应有针对性地进行。
L.Carini等研究结果表明,烧伤损伤发病率最高的是妇女和儿童,有一个明显的性别差异是在成年(15岁以上)。
2.2年龄、性格王怀奇认为,烧伤的主要人群是小儿和青壮年。
学龄前的儿童活跃,但是缺少生活经验,20-30岁青年多在第一线劳动,因此容易发生烧伤。
而在小儿烫伤中,男孩烫伤发生明显高于女孩,这与男孩生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有关,而女孩子相对较胆小有关。
小儿看护者要有责任心,有烧伤安全意识;护士有也有责任、义务为家长进行烧伤危险意识教育。
对老年人的研究中,王粤湘认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自我健康意识差异不显著,而且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来源和月收入水平等因素对其医疗服务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Beth McCampbell, MD的研究中,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的占84%)更可能发生浴缸或淋浴水烫伤。
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为了匡助烧伤病人更好地恢复和适应,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
一、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1. 烧伤基础知识:向病人介绍烧伤的定义、分类、病因、症状和常见并发症等基础知识。
通过了解烧伤的相关知识,病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提高对治疗和康复的参预度。
2. 伤口护理:详细介绍烧伤伤口的护理方法,包括清洁伤口、更换敷料、预防感染等。
同时,提醒病人避免用手触摸伤口,以免引起感染或者疼痛加剧。
3. 疼痛管理:解释烧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浮现的疼痛,并介绍相应的疼痛管理方法,如药物镇痛、物理疗法、心理疏导等。
教育病人正确使用镇痛药物,避免滥用或者依赖。
4. 营养指导:指导病人合理的饮食搭配,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热量的饮食。
强调补充足够的水分,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5. 康复训练:介绍烧伤病人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包括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和心理康复等。
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和关节的活动度。
6.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匡助病人应对烧伤后可能浮现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教育病人积极面对难点,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
二、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1. 面对面教育:由专业医护人员亲自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通过口头讲解、图示演示等方式传达信息。
医护人员应耐心回答病人的问题,确保病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书面资料:为烧伤病人提供书面资料,包括烧伤教育手册、康复指南、饮食建议等。
这些资料可以匡助病人在家中进一步学习和回顾相关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3. 多媒体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视频等,将烧伤教育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病人。
这种方式可以更生动地展示烧伤的知识和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4. 社区讲座: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组织烧伤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解和互动。
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心里护理烧伤,包括由火焰、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的损伤,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意外伤害,患者一般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受到严重烧伤,烧伤后剧烈的疼痛,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瘢痕增生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以及烧伤后所经历的一系列特定的临床期,给烧伤患者的治愈与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婴幼儿在烧伤后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不配合,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烧伤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促进疾病好转的重要环节。
对于烧伤患者,首先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主动热情,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作好解释,争取家属及密友的配合,共同参与治疗和护理。
在护理中,根据不同的烧伤原因、病人年龄等情况的特殊性,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帮助病人增强信心,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对于小儿烧伤患者,应与小儿频频接触,建立感情,不能让其产生害怕,要用怀抱、抚摸等方式与小儿交往接触,从而进一步了解病情,加强护理,注意小儿口味,加强营养,满足烧伤创面营养的需要。
对于整形病人,从病人入院开始就做好护理宣教,通过我们的言谈举止及稳准的工作态度及工作作风,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使病人对术后的效果充满信心。
对疼痛的患者态度要和蔼,以同情安慰的语言鼓励病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值,转移注意力,应用暗示疗法等。
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疤痕粘连与挛缩,鼓励病人增强自信心和自强心,激发病人自尊心,消除自卑感。
烧伤病人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及护理,创面愈合,但在康复的后期,皮肤的护理仍然很重要,我们要做好宣教,教会患者和家属如何护理新生皮肤。
共有以下几点:1、新愈合的表皮薄嫩,应避免外伤,瘙痒时不可过度摩擦和搔抓,勤剪指甲,小水泡形成后不能挤压,让其自行吸收或用干净针头刺破充分排出泡液,如破溃,可喷消毒保护剂,暴露保持干燥或电吹风吹干,或使用远红外线烤灯,勿涂油性药膏增加感染机会。
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烧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伤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结合临床经验,探讨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在急救措施方面,及时有效的处理对烧伤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伤情评估则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伤情程度;伤口处理和疼痛管理是烧伤患者护理中的重点,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和病情情况进行处理;感染预防是烧伤患者护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讨论,本文总结出了一些护理体会,并强调了这些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为烧伤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烧伤患者、临床护理、急救、伤情评估、伤口处理、疼痛管理、感染预防、护理体会、临床实践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烧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创伤,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
严重烧伤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损伤,不仅影响皮肤功能,还可能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临床护理中,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涉及到急救、伤情评估、伤口处理、疼痛管理以及感染预防等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和细致的护理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实现患者的康复。
本文旨在总结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护理体会的总结和结合临床实践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对严重烧伤患者护理工作的认识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1.2 研究目的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总结和分享在护理严重烧伤患者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以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康复率。
通过深入探讨急救措施、伤情评估、伤口处理、疼痛管理和感染预防等方面的护理内容,希望能够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具体和实用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严重烧伤患者的护理挑战,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和技能。
烧伤病人护理教学设计方案烧伤病人护理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烧伤病人护理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2. 掌握烧伤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
3. 培养临床操作能力,确保病人的安全与舒适。
二、教学内容1. 烧伤的分类和特点。
2. 烧伤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
3. 烧伤伤口的护理技术。
4. 烧伤病人疼痛管理。
5. 烧伤病人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理论讲解,向学生介绍烧伤的分类、特点以及烧伤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教学生学习烧伤伤口的护理技术和疼痛管理方法。
3. 模拟操作:设置模拟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自操作烧伤病人的伤口护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讨论,分享经验和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考试:安排理论考试,检查学生对烧伤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模拟实验:观察学生在模拟实验中的操作是否规范、熟练。
3. 临床实习:考察学生在实际临床环境中对烧伤病人的护理实施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包括烧伤分类、特点、护理原则等内容。
2. 模拟实验室:配置适量的烧伤模拟人、护理工具和药品等。
3. 病历资料:收集真实烧伤病人的病历资料,用于讲解和案例分析。
六、教学时序1. 第一周:讲授烧伤的分类和特点,介绍烧伤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
2. 第二周:案例分析,讲解烧伤伤口的护理技术和疼痛管理方法。
3. 第三周:模拟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烧伤伤口护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第四周:讲解心理支持和安慰的方法,进行讨论和总结。
七、教学效果评估1. 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堂互动和实践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考试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对烧伤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技能应用能力:通过模拟实验和临床实习的评估,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以上是烧伤病人护理教学设计方案的概要,具体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