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气中的水分
- 格式:pptx
- 大小:11.45 MB
- 文档页数:106
第四章水分一、名词解释题: 1. 饱和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
2. 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3. 饱和差(d):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4. 露点温度(td ):在气压和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5. 降水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
6. 干燥度:为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内降水量之比。
7. 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8. 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
9. 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10. 辐射雾:夜间由于地面和近地气层辐射冷却,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所形成的雾。
二、填空题: 1. 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1) 。
2. 蒸发量是指一日内由蒸发所消耗的(2) 。
3.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3) 。
4. 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有(4) 冷却、接触冷却、(5) 冷却和(6) 冷却。
5. 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7) 。
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则相对湿度是(8) 。
答案:(1)减少, (2)水层厚度, (3)相反,(4)辐射,(5)混合,(6)绝热,(7)高,(8)100%。
三、判断题: 1. 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饱和差则等于零。
2. 相对湿度在一天中,中午最大,早上最小。
3. 甲地降水相对变率较乙地同时期的相对变率大,说明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多。
4. 形成露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上,出现霜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下。
5. 当干燥度小于0.99时,为湿润,大于4为干燥。
答案:1. 错, 2. 错, 3. 错, 4. 对, 5. 对。
四、选择题: 1. 当饱和水汽压为8hPa,相对湿度为80%,则水汽压为( )。
①6.4hPa,②4.6hPa,③8.0hPa,④4.0hPa2. 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