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60.19 KB
- 文档页数:4
《局部解剖学》习题答案【篇一:局部解剖学试题及答案(删减版)】>某患者女性23岁,突然发生上腹部疼痛,10小时后局限于右下腹,伴有呕吐、发热和白细胞增高,右下腹部压痛明显。
诊断:急性阑尾炎。
问:(1)触诊何部位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为什么?(3分)(2)需立即手术,行右下腹部麦氏切口进人腹腔,需经过哪些层次结构?(3分)(3)打开腹腔后,寻找阑尾最可靠的标志是什么?(2分)(4)在手术中,必须结扎阑尾动脉,叙述其动脉来源?(2分)(5)阑尾炎腹痛部位需与哪些器官的病变及疾患的牵涉痛相鉴别?(2分)三、名词(12分,每题3分)1.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1分)额、顶、颞、蝶四骨在此相接,多呈“h”形的缝。
(1分)此处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前支,形成硬膜外血肿。
(1分)2.斜角肌间隙:由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构成,(1分)内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1分)臂丛锁骨上麻醉时可注射麻药至此间隙。
3.calot三角:又称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组成,(1分)是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2分)4.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1分)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指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
(1分)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变扁平,紧贴屈肌支持带桡侧端的深面,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征。
(1分)四、简答(30分,每题5分)1.腮腺和面神经的关系?面神经穿经腮腺分为三段:第一段为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此段长1~1.5cm,在腮腺覆盖下,向前经过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腮腺。
(1分)第二段为腮腺内段,面神经进入腮腺内分为颞面干和颈面干,自干再发出9~12条分支,彼此交织成丛,(1分)最后形成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五组分支。
(2分)第三段为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的部分,面神经的五组分支,分别由腮腺浅部的上缘、前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至各相应区域,支配面肌。
局部解剖学中常见三角区及临床意义【关键词】局部解剖学;三角区;临床应用在人体内有许多三角区,它们是局部解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
有的三角区是手术中寻找血管的标志,有的是穿刺部位,有的用作鉴别疾病,有的为危险区等。
因此掌握三角区对系统学习局部解剖学,指导临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头部三角危险三角为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
面静脉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也可经面深静脉、翼丛等与海绵窦交通。
学海网口角平面以上的面静脉常无静脉瓣,当面部感染引起疖、痈时,可经上述途径至海绵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脑膜炎等,故该处感染应避免挤压。
磨牙后三角由下颌骨内斜线和外斜线向上延伸相交而成。
其基底部是最后磨牙的远中面,为下牙槽神经传导麻醉时穿刺点的重要标志之一。
颊脂体三角位于颊粘膜下,底位于颊部,尖端靠近翼下颌韧带,相当于下颌孔平面。
亦为下牙槽神经传导麻醉时穿刺点的重要标志之一。
外耳道上三角(Macewen三角)位于外耳道上棘(Henle棘)的后方。
上界为颧突后根的水平延长线(颞线),前界是骨性外耳道后缘的切线,后下界为自颧突后根的延长线引至外耳道下缘之斜线。
乳突凿开术时应以此三角和Henle棘为标志,开放鼓窦和乳突小房。
但应注意勿向上误入颅中窝或伤及硬脑膜,向后易伤及乙状窦。
脑桥小脑三角脑桥臂、延髓与小脑交界的三角形区域。
前庭蜗神经根和面神经根恰连于此,在其上方有三叉神经根,下方与舌咽神经根和迷走神经根邻近,后方为小脑。
因此,当此处有炎症或肿瘤时,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为脑桥小脑角综合征。
最常见的是听神经瘤和蛛网膜炎等,随着病灶的扩大逐渐影响周围结构,从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此三角的血管、神经走行较为复杂,在其内手术时应注意避免伤及上述结构[1??3]。
2 颈部三角颏下三角为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围成的三角区,此区内有1~3个颏下淋巴结,为颏下恶性肿瘤、颏下区结节性筋膜炎的好发处[1]。
枕下极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付爱军;朱军;李建珉;程爱国;陈通;刘清军;刘刚;张云鹤【摘要】①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各结构毗邻关系,为临床安全处理颅颈交界区病损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②方法将15具(30侧)国人成年连颈尸体头颅湿性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③结果枕下段椎动脉测量左右两侧直径有显著性差异,以左侧大于右侧为主.上、下枕下三角是保护椎动脉第三段的重要标志.头外侧直肌是确认颈静脉孔后外侧缘的标志、二腹肌后腹是保护面神经的标志.枕髁后1/3~1/2的磨除可获得对枕骨大孔腹侧和腹外侧的满意显露.颈静脉结节的磨除对于增加枕骨大孔上方病变的显露非常重要.④结论颅颈交界区结构毗邻关系复杂,掌握该区的显微解剖特点和解剖学标志,可增加该区手术的安全性.枕髁和颈静脉结节的磨除可增加手术视野.【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13)004【总页数】3页(P464-466)【关键词】颅颈交界区;椎动脉;枕髁;显微外科解剖【作者】付爱军;朱军;李建珉;程爱国;陈通;刘清军;刘刚;张云鹤【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1颅颈交界区包括下斜坡、枕骨大孔及上位颈椎等部位,有延髓、上颈髓、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后组脑神经等重要结构穿行,是颅底解剖结构中最复杂的区域,故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处理是神经外科领域极具挑战性的难题。
本文通过对颅颈交界区显微外科解剖的研究,旨在为手术处理此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
枕下三角名词解释
枕下三角,又被称为三角区,指的是人体颈部后面的三角形区域,位于枕骨、斜方肌和舌骨两侧骨头之间的区域。
枕下三角通常是指人的头颈部后面的区域。
枕骨是头部后部的一个骨头,位于头顶与颈部之间,是连接颅骨和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
枕骨后面的区域被称为枕下三角,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斜方肌是位于颈部和肩部的一块大肌肉,起源于颈椎和胸椎,插入于锁骨和肩胛骨之间。
斜方肌是人体中最宽的肌肉之一,经过枕骨后缘,与枕骨之间形成了枕下三角。
舌骨是人体结构中位于舌下的一块骨头,呈马蹄形,位于下颌骨的后部。
舌骨上缘与枕骨之间形成了枕下三角。
枕下三角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为脑部提供血液和氧气,同时也是颈部的淋巴结聚集区,具有淋巴引流的作用。
枕下三角还是颈部神经的分布区域,通过枕下三角的神经传输,人体可以感受到后颈部的刺激和感觉。
枕下三角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由于枕下三角丰富的血管,当颈部发生损伤时,可能导致出血和淤血,引发颈部疼痛和肿胀。
枕下三角是淋巴引流的通道,在感染性疾病中,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并引起病变。
此外,由于枕下三角的丰富血管和神经分布,该区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疼痛来源,如颈椎病、颈肩痛等。
总之,枕下三角是人体颈部后面的三角形区域,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它是脑部提供血液和氧气的通道,也是颈部的淋巴引流区域。
枕下三角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