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锚结安装及检修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69.50 KB
- 文档页数:14
中心锚结的安装第一节中心锚结的安装在两端装有补偿器的锚段里,必须加设中心锚结。
在锚段中部,接触线对于承力索、承力索对于锚柱(或固定绳)进行锚固的方式称为中心锚结。
一、中心锚结的作用及布置原则安设中心锚结后,由于接触线和承力索在锚段中部进行了锚固,温度变化时,锚段两端的补偿器只能使线索由中心锚结处分别向两侧移动,保证了线索张力及弛度均匀,使接触线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当中心锚结一侧发生事故时,在中心锚结的作用下,不影响另一侧的悬挂、缩小了事故范围,以利于抢修。
因此,中心锚结的作用是:两端补偿时防止接触悬挂向一侧滑动,缩小事故范围。
中心锚结布置的原则是:使中心锚结两边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
直线区段,一般设在锚段中间处;曲线区段,一般设在靠曲线多、半径小的一侧。
二、中心锚结的结构(一)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结构形式。
中心锚结用GJ-50钢绞线作为锚结绳,中部用中心锚结线夹和接触线固定,两端分别用相互倒置的两个钢线卡子固定到承力索上,形成接触线在中心锚结线夹处相对于承力索是锚固不动的。
(二)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1.区间全补偿中心锚结全补偿链形悬挂除接触线设中心锚结外,承力索也必须设中心锚结。
全补偿链形悬挂的接触线中心锚结与半补偿链形悬挂相同,承力索中心锚结采用GJ-70钢绞线作为锚结绳,一般由三跨组成。
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在两悬挂点中间位置,用三个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定,悬挂点的两侧,分别在距悬挂点200mm处用两个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定,锚结绳的两端通过绝缘子串硬锚到锚柱上。
2.站场全补偿中心锚结站场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安装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与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形式相同,即将承力索中心锚结绳锚固到支柱上;另一种是将中心锚结绳在悬挂点处与承力索固定,依靠上部固定绳对承力索起到锚结作用,该种形式称为防串中心锚结。
心锚结绳用GJ-70钢绞线(长约1m)在悬挂点处通过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定,在两侧的跨距中心位置安装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并将锚结绳(每根长约11m)向承力索中心锚结方向通过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定。
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2023年9月10日发布2023年9月20日实施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作业指导书一、适用的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广铁职院铁道供电技术综合实训中心项目接触网专业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
二、作业准备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1)承力索架设落锚已完成,补偿装置工作正常;(2)中锚下锚拉线及下锚底座已安装,锚柱顺线路倾斜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技术要求(1)承力索中心锚节应在承力索架设后尽快安装;(2)承力索中心锚结绳的最低点应不低于该跨承力索的最低高度,张力应严格按中心锚结安装设计图表中的张力安装;(3)中心锚结柱的腕臂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4)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至腕臂中心距离为200mm;(5)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固定承力索与承力索中锚绳)的螺栓由线路侧穿向田野侧,长螺栓在上,短螺栓在下;固定承力索与接触线中锚绳的螺栓从上向下穿向;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及产品安装说明书要求。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安装中心锚结绳→结束。
5.2工艺流程五、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提前测量辅助承力索绳,剪断盘好,并将起锚侧承力索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按《承力索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拆卸)》作业指导书安装好,为安装做好准备,如下图所示:将承力索依次穿入锥筒螺栓和楔子孔内,线头露出楔子大端面约2~3mm。
将锥筒螺栓轴向移动并使楔子外锥面与锥筒螺栓内锥面贴合,轻轻敲击楔子大端面,以迫使楔子握紧承力索,承力索端头露出楔子大端面 2~3mm。
当紧固力矩达到80N.m时,锥筒螺栓有部分螺纹裸露在外属于正常情况。
接触网的中心锚结中心锚结中心锚结是指在锚段中部,接触线对于承力索、承力索对于锚柱(或固定绳)进行锚固的方式,称为中心锚结。
即是要求在两端装有补偿装置的锚段里,必须加设中心锚结。
一、中心锚结的作用和安设1.中心锚结的作用接触网锚段安装中心锚结后,线索在中心锚结处相当于死固定方式,因此当温度变化时,锚段内线索的热胀冷缩便发生在中心锚结与两端的补偿器间,有效缩短了线索的伸缩范围。
中心锚结具有以下作用:⑴锚段线索张力比较均匀,保证接触悬挂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⑵设立中心锚结后可以缩小事故范围,即当一侧发生断线事故时不至影响中心锚结另一侧悬挂线路,有利于抢修事故和缩短事故抢修时间。
⑶可防止线索在外力作用下向一侧串动,如风力、受电弓摩擦力、因坡道和自身重力引起的串动力。
2.中心锚结的安设中心锚结布置的原则是:使中心锚结两边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
直线区段一般设在锚段中间处;曲线区段一般设在靠曲线多、半径小的一侧。
在两端装设补偿器的接触网锚段中,必须加设中心锚结。
每个锚段中心锚结安设位置应根据线路情况和线索的张力增量计算确定。
一般布置原则是使中心锚结固定点两侧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并尽可能靠近锚段中部。
当锚段全部在直线区段或整个锚段布置在曲线半径相同的曲线区段时,该锚段中心锚结应安设在锚段的中间位置。
当锚段布置在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且曲线半径不等时,该锚段的中心锚结应设在曲线多、曲线半径小的一侧。
在特殊情况下,锚段长度较短时(一般定为锚段长度800m以下),可不设中心锚结,视为半个锚段,可将锚段一端硬锚,另一端线索安装补偿器,此时的硬锚就相当于中心锚结。
二、中心锚结的结构和要求中心锚结的安装形式有多种,对于不同的悬挂形式,中心锚结的结构形式也不同。
一般分为半补偿中心锚结、区间全补偿中心锚结、站场全补偿中心锚结和简单悬挂中心锚结。
1.半补偿中心锚结半补偿中心锚结辅助绳采用GJ一50镀锌钢绞线(19股)制成,辅助绳中间用中心锚结线夹与接触线固定,辅助绳两端分别用正反两个钢线卡子紧固在承力索上。
编号:版本号:高速铁路防窜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实施××供电段(章)高速铁路防窜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防窜中心锚结的全面检查保养。
1.2检查保养周期:12个月。
2 编制依据2.1《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4]221号)2.2《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5]362号)2.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总科技[2014]172号)2.4《上海铁路局供电处关于公布供电系统班组专业管理台账样张的通知》(供安设函〔2016〕47号)2.5设计文件、安装图和设备说明书3 检查保养项目3.1外观检查3.2参数测量3.3检调与更换4 关键安全风险卡控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落实好触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作业车运行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风险项点的防控措施,对该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安全风险提示如下:4.1作业人员不宜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并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
4.2 中锚偏移较大的情况下,检查中锚处吊柱支持装置底座、定位管定位钩有无变形现象。
4.3 使用手板葫芦作业时,要有防止滑脱的安全措施。
5 作业流程图1 防窜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流程图6 工具材料和人员表1 人员要求:注:其他作业人员未一一列出。
表2 携带工具:表3 材料准备7 作业内容及标准7.1外观检查7.1.1 中锚柱检查(1)中心锚柱腕臂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无断裂、烧伤;两支撑腕臂无变形;(2)承力索中心锚结绳辅助线无断股、散股,安装在承力索座靠近支柱侧槽内;(3)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外观良好,无裂纹、锈蚀等现象;7.1.2接触线中心锚结(1)中心锚结绳安装位置及状态①如“图2”接触线中心锚结应安装在腕臂与第一根吊弦间,中心锚结线夹距离最近吊弦或腕臂距离为150mm,中心锚结绳露头50mm;②中心锚结线绳两边张力相等,不得松弛或高度低于接触线;锚结绳处于受力状态,但不改变相邻吊弦受力和导线高度。
一、施工准备二、操作程序2.操作方法(1)测量①检查锚段两边承力索、接触线补偿坠砣高度是否符合标准,中心锚结两转换柱是否垂直于线路中心,调整中心锚结处接触线高度达到设计标准。
②在现场用钢卷尺(50m)测量中心锚结两个跨距的实际长度。
(2)预制①裁承力索中锚绳:在驻地选好场地,用线盘支架支好承力索中锚辅助绳(GJLC-120)线盘,然后展放承力索辅助绳盘。
从端部起以实测数据(跨距长)减4米用钢卷尺测量出断线位置再做好记号。
接触线中锚辅助绳为每根4米长不锈钢丝绳,辅助绳连接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的一端由中心锚结线夹供货商出厂前压接好。
②在所标记号两边各10mm处用Φ1.6铁线绑扎2圈。
在记号位置用断线钳剪断承力索中锚辅助绳。
③承力索中锚辅助绳的起锚侧按GLJC-120/35终端工艺制作好终端。
④分别盘好承力索及接触线中锚辅助绳,运至现场。
(3)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安装①一人带小绳、安全带攀上中心锚结的一处锚柱,扎好安全带。
②放下小绳,上下配合,将中心锚结绳已做好终端的一端与中心锚结锚柱的杵环杆、绝缘子串相连接。
③在中心锚结另一端锚柱将滑轮组等紧线装置如图1安装好。
图1④现场防护员与驻站防护员联系,线路空闲(行车间隔30分钟以上)或封闭时,车梯上线路,用作业车进行施工时,作业车运行至施工地点。
梯子上的人放下中心锚结绳,下面的人以记号为中心,按GLJC-120梯子上的人把中心锚结绳及终端用小绳吊上来。
紧葫芦的人与梯子上的人配合再紧一紧中心锚结绳,使终端线夹能与下锚绝缘子串相连接,然后装好弹簧垫片。
或作业车上人员直接将终端线夹与下锚绝缘子串连接。
慢慢松掉葫芦,逐件卸下滑轮组、紧线器、滑轮和钢丝套子,放倒梯子。
经防护员同意,车梯上线路,推到中心柱下,两人爬上车梯。
或作(4)安装接触线中心锚结绳①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安装位置为中心柱第一整体吊弦内200mm位置(图3)②用A型铝包钢线卡子将接触线中锚辅助绳与承力索上紧。
中心锚结检调一、周期12个月。
二、适用范围用于防断、防窜型中心锚结的检调作业。
三、作业项目检查中心锚结绳有无断股,两侧张力、长度是否相等,是否有松弛情况。
四、技术标准1、中心锚结绳范围内承力索不得有接头和补强。
2、“V”型中心锚结在跨距中部与承力索用3个线夹固定在悬挂点两侧各用2个线夹固定;“人”字型中心锚结在悬挂点两侧各用2个线夹固定;线夹间距80—120mm。
3、中心锚结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联结器。
4、中心锚结绳不应松弛,两边长度和张力力求相等。
5、中心锚结绳两端与承力索各用2个线夹连接,绳头伸出线夹100—150mm。
6、中心锚结线夹应安装牢固,直线上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上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7、中心锚结处的接触线高度比两侧吊弦点高出0—20mm。
8、防窜式中心锚结的防窜绳两端各用2个线夹连接,线夹间距30—50mm,绳头伸出线夹20—50mm。
五、作业组织人员:6—8人(不包括接地线、防护人员)。
工具:激光测量仪、校正扳手、工具包、钢卷尺、锦纶绳、单滑子、力矩扳手等。
材料:承力索中锚线夹、中心锚结线夹、中心锚结绳、悬吊滑轮、Ф3.5软态不锈钢丝、Ф1.6铁线、黄油等。
六、作业程序1检查中心锚结绳有无断股,两侧张力、长度是否相等,是否有松弛情况,不符合要求时,进行调整或更换:1.1更换防断型中心锚结绳(接触线):⑴打开中锚线夹,使两边的中心锚结绳充分松弛。
⑵两人在作业车平台上拆卸旧中心锚结绳及线夹。
⑶在预制的锚结绳中间位臵,将锚结绳用手做出中心锚结线夹的弧线。
⑷将接触线中心锚结绳的中心(即做出的弧线部分)用中心锚结线夹在接触线上确定的中心位臵安装好。
⑸作业车上人员分别拉紧中心锚结绳的两边端部,用承力索中锚线夹将中心锚结按技术要求在承力索上固定。
⑹测量中锚线夹接触线高度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则进行调整。
1.2更换防窜型中心锚结绳:⑴两人上车梯工作台,其中1人带大绳、滑子上车梯,拆卸旧承力索中心锚结绳。
第十二章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接触网中心锚结检修作业。
二、作业准备1.人员准备(1)梯车作业人员不少于6人(2)作业车作业组不少于3人2.仪器、仪表准备3.工具、材料准备6 可调式力矩扳手20-100N.m 套 27 钢丝钳200 把 18 大绳16m 根 19 滑轮 1.5T 个 110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H型套 111 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各种型号套 212 接触线中锚辅助绳JTMH-70 米213 承力索中锚辅助绳各种型号米12014 中锚压接套装套 13.劳保用品:序号工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安全帽-顶62安全带双钩根2三、技术标准两跨式防断中心锚结安装示意图1——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2——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3——中锚绳钳压管,4——接触线中锚辅助绳,5——承力索中锚辅助绳,6——双槽承力索座,7——吊弦软横跨两跨式防窜中心锚结安装示意图1——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2——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3——中锚绳钳压管, 4——接触线中锚辅助绳,5——悬吊滑轮,6——承力索中锚辅助绳,7——吊弦三腕臂两跨式防窜中心锚结安装示意图1.承力索中心锚结(1)承力索中心锚结辅助绳应安装在平腕臂上的双槽承力索座内,承力索在悬挂点必须安装有承力索预绞式保护条,在悬挂点两侧各安装2个承力索中锚线夹,线夹距悬挂点中心距离为200mm ,两线夹间距100mm 。
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腕臂 支撑装置 接触线承力索 中锚辅助绳承力索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承力索中心锚结辅助绳承力索双槽承力索座(2)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螺栓穿向:承力索座处螺栓由线路侧穿向田野侧。
(3)承力索中心锚结辅助绳不得有断股、散股现象,应与中心锚结范围内承力索同型号,该区段处承力索不得有接头和补强,(4)承力索中心锚结辅助绳驰度应略高于该处承力索的驰度,同时弛度应满足在最低温度时不致使腕臂存在抬高趋势,与附加导线绝缘距离满足要求。
两跨式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指导书规范了中心锚结检调工作,减小事故范围。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客运专线接触网防断、防窜型中心锚结的检调作业。
3、所需人员、机具、材料:3.1 组织3.2 主要工机具3.3 主要材料设备4.1 流程图4.2 方法4.2.1 作业准备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4.2.2 完成安全措施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完成安全措施后,通知各作业组开工。
4.2.3 测量检查①测量中心锚结线夹处的接触线弛度。
A 测量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H1B 测量该中心锚结线夹处两侧吊弦的高度H2,H3C 弛度为△H。
△H=H2-H1,△H=H3-H1,该弛度应为负值。
②检查中心锚结绳受力状态。
A 检查接触线中心锚结绳受力是否均匀B 检查接触线中心锚结绳、承力索中锚绳有无补强、接头情况。
③检查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状态A 检查接触线中锚线夹有无偏斜。
B 检查接触线中锚线夹内线索有无烧伤④检查钢丝卡子状态。
检查钢线卡子安装状态,相互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⑤螺栓紧固力矩用力矩扳手对线夹螺栓进行复核检查。
4.2.4 调整图4.2.4 中心锚结4.2.4.1 中心锚结绳状态①中心锚结接触线辅助绳两侧弛度不均:A 首先测量该中心锚结接触线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B 根据测量值,确定调整的位臵。
需调整时,将辅助绳松弛的中心锚结线夹打开,一人抽拉辅助绳头,当两侧辅助绳弛度达到一致时停止抽拉,另一人用扭矩扳手将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扭至设计要求力矩即可。
C对该处中心锚结接触线线夹处高度进行复测。
②接触线中心锚结绳存在断股或散股现象:更换接触线中心锚强绳。
具体更换步骤如下:A 在要更换的中心锚绳处,在承力索及接触线中锚线夹附近打上紧线器,并通过手扳葫芦将导链拉紧受上力,使接触线中锚绳松弛。
B两边锚结绳充分松弛后,拆除中心锚结绳,并在承力索上与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相对位臵做好标记。
正线两跨式承力索中心锚结的安装一、施工准备1、劳动组织2、工机具二、工艺流程图三、操作方法1、检查①中锚下锚拉线已安装,各连接件连接牢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②承力索已架设完毕。
2、施工准备①安装中锚工机具及所用材料齐全、完好。
②在放线车上提前做中锚绳回头。
③将耳环悬式绝缘子与接地跳线固定板和4片杵头悬式绝缘子连接为一体。
3、安装中心锚结绳①将作业车停在中锚起锚处 2.5m左右,升起作业平台,旋转至起锚处。
上杆一人安装30型杵环杆,平台操作人员接过连接好的杵环杆,与上述步骤3完成的组装体连接。
②从线盘拉出已做好的回头,将回头上的单联碗头挂板与组装体杵头悬式绝缘子相连,插好弹簧销。
③作业台回转正常位置,放线车以5km/h的速度展放承力索中心锚结绳至中锚中心柱。
④作业人员拧下组合承力索线夹上盖上的螺母,拿出上盖,将滑轮内的承力索放在靠近支柱侧槽内,承力索中锚绳放在另一槽内,带上上盖,预拧上螺母。
⑤放线车以5km/h的速度展放承力索中锚绳至落锚处2.5m左右停车,一人上杆安装30型杵环杆。
作业平台旋转接近锚柱,连接连接体,将尼龙套套在耳环绝缘子钢帽后,2人将中锚绳拉起,一人在适当位置安装紧线器,连接倒链葫芦、拉力计,开始紧线。
⑥当拉力计显示达到设计值时,停止紧线,断线落锚。
⑦落锚完成后,将余线收盘,拆卸工具。
⑧放线作业车以5km/h的速度返回中心柱,作业人员使中心柱腕臂垂直于线路中心线,用梅花搬手拧紧组合承力索线夹上盖上的螺母。
⑨安装好中心锚结线夹。
4、结束收回工具,降下作业台,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放线车返回车站。
四、技术标准1、材料按《施规》5.7规定检查,回头500mm,绑扎100mm。
2、张力应大于等于承力索额定张力值。
3、用扭力矩搬手检测紧固力矩,应达到设计要求,未达到应再拧使其达到标准。
4、中心锚结线夹至腕臂中心距离按设计要求施工。
5、中心锚结线夹从线路侧穿向田野侧,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