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的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10
实验十四血清白蛋白测定(溴甲酚绿法)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了解血清白蛋白(albumin)在人体营养学上的意义及其生理学上的重要性。
2 掌握血清白蛋白的测定方法及721分光光度计或AT648半自动生化多用仪的使用方法和现代生化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在具有表面活性剂的酸性环境中,血清中的白蛋白和溴甲酚绿结合,形成绿色。
最高吸收峰628nm,颜色强度与样品中白蛋白浓度成正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1) AT64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2)四孔恒温水浴锅1个;(3)振动摇床1台。
2 分组与仪器2人一组,每组仪器包括:(1)试管架1个;(2) 2ml试管10个;(3)可调微量加样器1个;(4) 1ml移液管1个;(5)吸耳球1个;(6)搪瓷盘1个;(7)微量加样滴头;(8)吸水纸。
3 本试剂盒内含2种试剂:(1)溴甲酚绿试剂100ml×3瓶;(2)白蛋白标准液1ml×1瓶(45.3g/L)。
四、实验步骤1 于一系列试管中,按下表加入各溶液:表141系列反应管中所加溶液的量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血清标本(μl)——5.00蛋白标准血清(μl)—5.00—蒸馏水(μl)5.00——溴甲酚绿试剂(ml)1.001.001.002 以上各管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0min。
3 于721分光光度计/ AT64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628nm处比色,以空白管校正吸光度为零,读取各管吸光度值A。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A628nm测定A628nm标准×标准血清白蛋白浓度(g/L)=血清白蛋白(g/L)线性范围:在0~60g/L范围内线性良好。
六、实验报告参照《营养学》、《生物化学》原理分析。
七、注意事项1 试剂为空白对照;2 每组样品做2~3个平行实验;3 正常参考范围: 55~75g/L。
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白蛋白(ALB)是存在于体内的主要蛋白质之一,对维持正常机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ALB测定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患者营养状态、肝功能、炎症反应和肾脏功能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ALB测定的临床意义。
1.营养状态:ALB是体内最丰富的营养蛋白,其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消瘦、肌肉萎缩、低蛋白血症等情况会导致ALB水平下降。
因此,ALB测定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营养不良,指导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
2.肝功能:肝脏是合成和分解ALB的主要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导致ALB水平的变化。
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都可能引起肝功能受损,从而导致ALB水平下降。
因此,ALB的测定可以作为评估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正常工作,并指导相应的治疗。
3.炎症反应:炎症状态会引起ALB的合成减少和分解增加,从而导致ALB水平下降。
因此,ALB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且与炎症的程度相关。
临床上,ALB常用于评估炎症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例如感染、风湿性疾病、急性胰腺炎等,也可以用于判断疾病的预后。
此外,ALB的降低还与体内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介质的水平升高相关。
4.肾脏功能:肾脏是清除和排泄ALB的重要器官,肾功能损害会导致ALB的丢失增加,从而引起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临床表现。
因此,ALB测定可以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损害程度。
尤其在肾病患者中,ALB的测定可以作为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之一,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结起来,ALB的测定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肝功能、炎症反应和肾脏功能等方面,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疾病的预后。
临床医生在正确定义和解释ALB水平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血清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白蛋白测定(缩写ALB);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测定项目组合。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
1标本采集2。
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
1。
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
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
1。
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
1。
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
1ml的血清或血浆。
2。
1。
5。
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
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2。
1。
5。
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2。
2标本保存2.2。
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周,普通冰箱中(2~8℃)稳定一个月。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
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
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血清中的白蛋白与溴甲酚绿在PH=4.2的条件下结合生成绿色复合物,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其颜色深浅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通过在63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可得出白蛋白的含量。
PH=4.2白蛋白 + 溴甲酚绿—-—-—-------———绿色复合物4 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出品.4。
2试剂盒保存:保存于2~8℃,不开盖情况下至标签的失效期。
开盖后放于仪器的冰箱中至少稳定14天.开盖后避免污染。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4.3试剂盒准备:液态单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4.4试剂盒主要成分:缓冲液(pH 4.2)50 mmol/L,溴甲酚绿0.25 mmol/L,其中含有稳定剂与保护剂<0.1%。
血清白蛋白标准操作规程血清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液蛋白,其浓度的检测对于评估肝功能和营养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血清白蛋白标准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试剂和仪器准备1. 检测血清白蛋白的试剂包括: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标准品、去离子水等。
2. 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细管离心机等。
二、标本的取样和处理1. 选取新鲜、无血液溶血和降脂等异常的血清样本作为检测对象。
2. 血样采集后,立即置于无菌离心管中,以4,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将血浆分离。
3. 将血浆分装在无菌离心管中,分别标注,冷藏保存。
三、试剂的使用及准备1. 将试剂盒中的白蛋白测定试剂平均摇匀,按每次检测的样本数量和所需要的试剂量计算,避免过量使用试剂。
2. 准备好所需标准品的稀释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建议的浓度稀释标准品。
四、试验操作步骤1. 均衡室温为20-25摄氏度。
2. 试剂和样本准备:a. 在试验前半小时,将试剂和样本从冰箱中取出,适应室温。
b. 将待测样本和标准品平均搅拌均匀,避免生成气泡。
3. 试剂预热:取足够的试剂和样本,在试剂的使用温度下预热15分钟。
4. 光度计的调整:a. 打开分光光度计,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适用于试剂盒中所使用的测量波长。
b. 将白色比色杯放入试槽中,调零,使显示屏上的光吸收值为0。
5. 基线测定:a. 将预热的白色比色杯置于试槽中,按下基线的按钮,待显示屏上的光吸收值稳定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b. 注意每次操作前都要进行基线测定,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 样本和标准品的检测:a. 在预热的白色比色杯中,加入1.0mL的试剂,再加入0.01mL的样本,立即搅拌均匀。
b. 取45秒后的吸光度值作为测量值。
c.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标准品的吸光度值,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的白蛋白浓度。
7. 结果的记录计算:a. 将吸光度值记录在结果表格中。
b. 根据标准曲线的结果,计算样本中的白蛋白浓度。
测定白蛋白的方法有哪些测定白蛋白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定白蛋白的方法。
一、比色法。
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白蛋白含量的方法。
通过在特定条件下,白蛋白与某些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利用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白蛋白的含量。
常用的试剂有比溴酚蓝、铜离子等。
比色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是实验室常用的测定方法之一。
二、免疫测定法。
免疫测定法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测定免疫反应产物的数量来确定白蛋白的含量。
常用的免疫测定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
免疫测定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的特点,适用于测定白蛋白含量较低的样品。
三、电泳法。
电泳法是利用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差异来分离和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常用的电泳方法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2D-PAGE)等。
电泳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蛋白质的分离情况,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四、质谱法。
质谱法是利用质谱仪对蛋白质进行分析和测定的方法。
常用的质谱方法有质谱联用技术(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
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五、光散射法。
光散射法是利用蛋白质溶液对光的散射特性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和分子量的方法。
通过测定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和分子量。
光散射法操作简便,适用于测定大分子蛋白质的含量。
综上所述,测定白蛋白的方法有比色法、免疫测定法、电泳法、质谱法和光散射法等多种多样。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白蛋白吸光度标准值一、引言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清除代谢废物等重要生理功能。
白蛋白的吸光度标准值在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围绕白蛋白吸光度标准值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白蛋白吸光度标准值的建立白蛋白的吸光度标准值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测定得出的,具体步骤如下:1.样本收集:采集健康人群或特定疾病患者的血浆样本,确保样本质量和数量满足实验要求。
2.样本处理:对血浆样本进行预处理,如去除红细胞、离心分离等,以获得清澈的血浆液。
3.吸光度测量:将处理后的血浆液与特定波长的光源进行比色,测量其吸光度值。
通常选用500nm、540nm、570nm等波长进行测定。
4.标准曲线制备:采用已知浓度的白蛋白标准品,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测定各浓度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5.样本分析:将血浆样本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白蛋白的浓度。
为了保证准确性,需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结果报告:根据实验数据,整理并报告每份血浆样本的白蛋白吸光度标准值。
在建立白蛋白吸光度标准值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实验操作规范,避免误差的产生。
2.选择适宜的光源和波长,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3.对标准品和样本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无杂质干扰。
4.进行重复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三、白蛋白吸光度标准值的影响因素在实际操作中,白蛋白吸光度标准值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源和波长:不同波长的光源对白蛋白的吸光度值有不同影响。
此外,光源的稳定性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需选择合适的光源和波长进行测量。
2.样本质量:血浆样本中若有溶血、脂血、黄疸等情况,会对白蛋白的吸光度值产生干扰。
因此,需对样本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干扰因素。
四、白蛋白吸光度标准值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白蛋白吸光度标准值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肝脏疾病: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当肝脏受损或病变时,白蛋白的合成能力会降低,血浆中白蛋白的浓度也随之降低。
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溴甲酚绿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血清白蛋白含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溴甲酚绿与白蛋白混合后的光度变化来测定血清白蛋白的含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具体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血清中的白蛋白可以与溴甲酚绿形成复合物,形成的复合物的光学密度与白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
测定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溴甲酚绿溶液将溴甲酚绿加入缓冲液中,制备浓度为0.01mg/mL的溴甲酚绿溶液。
步骤二:制备标准工作液将0.01mg/mL的溴甲酚绿溶液和1%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以1:5的比例混合,制备出浓度为0.002mg/mL的标准工作液。
步骤三:制备比色管取6mm x 100mm的试管,标出标准液和待测液的填充线,分别用吸管将标准液和待测液分别加入比色管中。
步骤四:光度测定将加入标准液和待测液的比色管分别放入分光光度计中,设置波长为628nm,测定各试管的吸光度值(OD值)。
步骤五:计算白蛋白含量比较标准工作液和待测液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液中白蛋白的含量。
实验要点1、比色管的选择:使用6mm x 100mm的试管即可。
3、比色管中待测液的加入:待测液的加入应加到标记线上方。
4、比色管中标准液和待测液的混合:比色管中标准液和待测液的混合应该彻底,避免混合不均导致误差。
5、波长的设置: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波长一般定在628nm。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所有实验仪器和试剂必须在实验前检查是否正常。
3、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4、实验结束后要保持实验环境整洁,清洁仪器和试管。
总结溴甲酚绿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血清白蛋白含量的测定。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细节和准确性,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白蛋白检测操作程序白蛋白(albumin ,ALB )是一种仅含有氨基酸的单纯蛋白质,在血浆中发挥多种生理功能。
溶于水和中性盐,易与阴离子染料结合,故本试验采用溴甲酚绿(阴离子染料)法测定,在反应中加入丁二酸缓冲液能够避免溶液混浊,降低空白吸光度。
主要用于肝、肾等疾病的诊断。
实验原理在pH4.2条件下,白蛋白与溴甲酚绿结合形成蓝绿色结合物,蓝绿色结合物与样本中白蛋白浓度成正比,在630nm 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求得样本中白蛋白的浓度。
试剂与仪器1. 试剂1.1. 白蛋白试剂盒(由上海复兴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化学组成:溴甲酚绿0.35mmol/L 丁二酸缓冲液50mmol/L工作参数:在开展项目之前或更换试剂品牌时,将以上工作参数输入到仪器内,并按要求进行调整后,方可进行实验。
技术性能指标:试剂空白起始吸光度(630nm37℃)≤0.20A 。
线性范围:50g/L ±10%。
准确度:相对偏差(RE%)≤±10%。
精密度: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5%;批间精密度相对极差(%)≤5%。
储存条件、有效期:储存于2~25℃,避光可稳定18个月。
以蒸馏水为空白在630nm 处光吸收值高于0.3A时,则不能使用。
计算公式: 白蛋白深度(g/L )= ×校准液浓度(g/L )样品管吸光度校准管吸光度以上是依据化学实验计算测试结果的公式,全自动分析时将校准液浓度值(Conc值)输入仪器即可。
1.2. 英国郎道(RANDOX)质控品,每次采用正常和异常两个水平,并参照质控品测试要求进行。
1.3. 校准液2. 仪器采用日立(HITACHI)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选择波长340-800nm之间,能对终点、速率、两点、免疫比浊等方法的实验进行测定。
标本测定程序1. 开机:开机前要加清洗液、上打印纸、接蒸馏水等。
然后打开电源及中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2. 试剂准备:开机后将所需试剂置于试剂盘相应位置。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白蛋白测定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清白蛋白的测定
3、试剂仪器
3.1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装试剂盒
3.2未开启的试剂盒避光保存于2℃—8℃有效期一年。
试剂不可以冰冻。
4、操作程序
4.1方法原理
溴甲酚绿(B CG)在P H4.2环境中,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颜色的深度与样本中白蛋白浓度成正比。
4.2样本要求
新鲜血清或肝素血浆,样本收集后应尽快测定,必须避光保存,避免使用溶血样本。
4.3上机操作
4.3.1试剂装载、校准、样品和质控血清分析操作详见“《迈瑞BS-2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4.3.2校准“
4.3.2.1 标准液的准备:校准品使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稀释后分装,-20℃冷冻保存,用前提前15分钟从冰箱取出,复溶到室温后上机检测。
4.3.2.2校准程序:每30天需要定标一次。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重新定标:
1)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
2)当仪器做完保养后;
3)仪器进行零件更换时。
每次试验前用准备好的校准品进行定标,定标通过后进行检测。
白蛋白(ALB)测定方法操作程序【产品名称】通用名称:白蛋白(ALB)测定试剂盒(溴甲酚绿法)使用说明书【预期用途】该试剂盒采用溴甲酚绿法,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白蛋白的活力。
【检验原理】溴甲酚绿(BCG)在PH4.2的条件下,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与白蛋白结合生成蓝绿色复合物,颜色的深度与样本中白蛋白浓度成正比。
【主要组成成份】R:柠檬酸盐缓冲液30mmol/L溴甲酚绿BCG 0.26 mmol/L表面活性剂 1.5mmol/L校准品:白蛋白溶液。
*不同批号试剂盒各组分请勿混用。
【储存条件与有效期】未开启的试剂盒在2℃~8℃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试剂开瓶后应避光保存,在2℃~8℃可稳定28天。
试剂不可冰冻。
【适用仪器】迈瑞B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P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AU6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若需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参数,请随时和公司联系。
建议用户在不同仪器上使用本产品时,根据实验室情况进行验证。
【样本要求】新鲜血清,采集后及时测定,应避免污染和溶血。
血清样本于2℃~8℃避光保存可稳定20天。
15℃~25℃避光保存可稳定5天。
【检验方法】试剂准备R:即用液体试剂测定条件波长578nm,汞灯546nm温度37℃分析类型终点法反应方向上升反应操作步骤* ΔA=A校准品或样本管—A空白管* 试剂和样本量可根据不同生化分析仪要求按比例适当增减。
校准校准品类型S1:生理盐水S2:迈瑞配套校准品推荐进行2点线性校准校准周期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更换试剂批号时仪器关键零部件更换时室内质控失效时质控每批样品检测时,建议使用迈瑞公司提供的配套质控品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质控品测定值应该在规定的范围内。
若超出规定范围,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联系生产厂家。
白蛋白检测方法一、背景简介白蛋白(Albumin)是血液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占血液中蛋白质总量约 60-70%,主要由肝脏合成,用于维持血液循环及悬浮脂质,参与水溶性和油溶性物质的转运,和作为激活素,如激素和维生素辅助物质。
此外,白蛋白还参与病毒抗原的转移以及病毒抗体结合,在细胞外前列腺素合成反应中起调节作用。
由于白蛋白的重要性,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可以用来衡量患者的健康情况和疾病的早期发现。
1.血清定量测定法:血清定量测定法是目前常用的检测白蛋白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采用改良型琼脂(Agarose)橡胶电泳法,在43℃温度下,就可达到白蛋白最佳分离的活性,使血清中的白蛋白分离出各种糖蛋白和其它血液蛋白,准确测定白蛋白含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免疫比浊的方法,检测细胞外的白蛋白含量。
2.尿液检测:尿液分析中,白蛋白可采用肝脏松来检测,该试剂可以检测尿液中的低浓度白蛋白。
此外,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通过尿液中含有白蛋白的亚硝酸钠氮反应,来测定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
3.免疫分析技术:采用免疫分析法可以准确检测白蛋白含量,例如通过直接免疫吸附法(DIA)、反转阴性聚苯胺吸附-放射免疫分析(IRIA)和免疫化学法(ICA)。
另外还可以采用双抗体特异性抗原反应(SPR)、酶标法(EIA)和免疫钻取技术(IFCT)等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快速测定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
4、纳米生物传感技术:最近,科学家利用纳米技术来实现高灵敏度和快速的白蛋白检测。
例如采用纳米金粒子和金色葡萄球菌抗原作为特异性结合剂,可以快速灵敏地测定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
总之,测定血清、尿液等体液中白蛋白含量的方法,有血清定量测定法、尿液检测、免疫分析技术和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血清定量测定法,而近年来,采用纳米生物传感技术来检测白蛋白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测定白蛋白的方法有哪些
测定白蛋白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光度法、比色法、免疫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首先是光度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白蛋白浓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测定白蛋白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确定其浓度。
操作步骤为首先准备白蛋白标准溶液,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浓度的白蛋白溶液的吸光度,建立标准曲线,最后通过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确定其白蛋白浓度。
其次是比色法,这是一种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标准溶液的颜色深浅来测定白蛋白浓度的方法。
操作步骤为首先准备标准溶液和试剂,然后将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反应,最后使用比色皿比较其颜色深浅并根据标准曲线确定白蛋白浓度。
免疫电泳法是一种利用电泳技术分离和测定白蛋白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待测样品在电场中进行电泳分离,然后使用免疫染色法或银染色法对白蛋白进行定量测定。
操作步骤为首先准备电泳仪和免疫染色试剂,然后进行电泳分离,最后根据染色结果确定白蛋
白浓度。
最后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这是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白蛋白浓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待测样品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然后使用检测器检测白蛋白峰的面积来确定其浓度。
操作步骤为首先准备色谱柱和色谱柱平衡液,然后进行样品进样和洗脱,最后根据检测器的信号确定白蛋白浓度。
综上所述,测定白蛋白的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验需要和仪器设备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人血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实验原理:(溴甲酚绿法)人血白蛋白在 pH 4.1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在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与带负电荷的燃料溴甲酚绿结合形成蓝绿色的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白蛋白标准比较,即可求的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pH白蛋白溴甲酚绿复合物白蛋白+溴甲酚绿−−→−1.42.试剂主要组成成分3.样本要求:新鲜无溶血血清,勿使用肝素抗凝血浆。
22~25℃保存8小时,2~8℃保48小时,-20℃保存7天,样本不可反复冻融!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范围;6.检验结果的解释6.1线性范围:在给定的样本/试剂比例和条件下测定时,本试剂线性范围可达60g/L。
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0.9%(W/V)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
最大稀释5倍。
6.2单位换算:g/dL=g/L×0.17检验结果的局限性7.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630nm处吸光度大于0.300时不能使用。
8.产品性能指标8.1试剂外观: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物。
8.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8.3空白吸光度:在630nm处,光径1cm时,空白吸光度A≤0.300。
8.4分析灵敏度:在630nm处,光径1cm时,测量40g/L的总蛋白,吸光度差△A≥0.0028.5线性区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10.0-60.0]g/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b)[10-20]g/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4.0g/L;(20.1-60)g/L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8.6精密度8.6.1重复性:重复测试(40.0±5.0)g/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2.0%8.6.2批间差:重复测试(40.0±5.0)g/L的样本,所得结果批间相对极差(R)应≤5.0%8.7准确性:相对偏差应不大于±6.0%。
血清白蛋白测定方法
白蛋白在血液里挺重要的,就像咱们身体里的“小助手”。
想知道白蛋白有多少,就得测一测。
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颜色。
用专门的试剂跟血液混一混,如果颜色变深了,那就说明白蛋白多了。
这种方法挺直观的,就是得靠眼睛估摸,可能不太准。
还有种方法更高级点,就是用抗体去找白蛋白。
抗体就像个“猎人”,专门找白蛋白这个“猎物”。
找到了就做个标记,然后数数有多少个标记,就知道白蛋白有多少了。
这种方法比较准,但得在实验室里弄。
还有一种方法是看白蛋白在电场里怎么跑。
给血液通个电,白蛋白就会跟着电流跑。
跑得快还是慢,就能看出白蛋白有多少。
这个方法就像看比赛,看哪个跑得快,就知道谁赢了。
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为了知道白蛋白多不多,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这样医生就知道咱们的身体情况了,该怎么调理就心里有数了。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白蛋白浓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和试剂的配制。
3. 了解实验误差的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白蛋白是血清中的一种主要蛋白质,其含量对于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双缩脲法测定白蛋白浓度,原理如下:白蛋白分子中含有肽键,与双缩脲结构相似,故蛋白质与碱性硫酸铜也能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最大波长位于540nm处。
通过测定吸光度,参照已知含量的标准蛋白质的比色标准曲线,可确定待测样品的白蛋白浓度。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分光光度计、移液器、试管、吸管、比色皿、磁力搅拌器等。
2. 实验试剂:a. 0.1 mol/L NaOH溶液:称取NaOH 4.0 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约800 ml 中,定容至1 L,贮于有盖塑料瓶中。
b. 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结晶(CuSO4·5H2O)0.5 g溶于新鲜制备的蒸馏水500 ml中,加入酒石酸钾钠(NaKC4H406·4H2O)1.5 g和KI 0.5 g。
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0.1 mol/L NaOH溶液50 ml,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 L,置塑料瓶中盖紧保存。
c. 10 mg/ml白蛋白标准溶液:称取白蛋白标准品10 mg,溶于0.1 mol/L NaOH溶液中,定容至100 ml。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a. 取7支试管,分别加入0、0.2、0.4、0.6、0.8、1.0、1.2 ml的10 mg/ml白蛋白标准溶液。
b. 向各试管中加入0.1 mol/L NaOH溶液至2.0 ml。
c. 加入双缩脲试剂0.5 ml,充分混匀。
d. 静置10 min,待溶液显色。
e. 以540 nm波长,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光度。
f. 以白蛋白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a. 取待测血清样品2.0 ml,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进行操作。
知识十八白蛋白测定教学目的:1、掌握白蛋白测定(溴甲酚绿法)的基本原理;2、熟悉溴甲酚绿法的试剂组成;3、掌握白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4、了解白蛋白测定的方法学评价。
重点:白蛋白测定(溴甲酚绿法)的基本原理及临床意义。
难点:掌握白蛋白测定(溴甲酚绿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实验教学巩固强化。
授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及组织:一、测定原理溴甲酚绿(BCG)在pH4.2的环境中,在有非离子去垢剂(Brij-35)存在时,可与清蛋白结合形成蓝绿色复合物,颜色的深浅在一不定范围内与清蛋白含量成正比。
BCG与蛋白结合的特异性较低,它不仅与Alb结合呈色,还可与其他蛋白质呈色,其中α1-球蛋白,TRF、Hp最明显,但反应速度不同,Alb可立即反应(快反应),其他蛋白质反应慢(慢反应)。
二、试剂1. 10mmol/L BCG贮存液BCG1.75g,溶于5ml 1 mol/L NaOH溶液中,加蒸馏水至250ml。
2. 0.5mol/L在琥珀酸缓冲贮存液(pH4.0)NaOH10g,琥珀酸56g,溶解于800ml蒸馏水中,用1mol/L NaOH溶液调pH至4.10±0.05,加蒸馏水至1L。
3. 叠氮钠贮存液叠氮钠40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4. Brij-35溶液Brij-35 25g,加蒸馏水80ml,置60℃左右水浴使其溶解,然后加水至100ml。
5. BCG试剂于IL容量瓶内加蒸馏水400ml,琥珀酸缓冲贮存液100ml,BCG贮存液8ml,叠氮钠贮存液 2.5ml,Brij-35溶液2.5ml,加蒸馏水至刻度,配好的BCG试剂的pH应为4.15±0.05。
Brij-35可提高蛋白质与染料的结合力及溶解度,提高呈色稳定性,如无Brij-35可用吐温-20代替,叠氮钠有防腐作用。
三、正常参考范围:35~5.5g/L。
四、临床意义1.血清清蛋白(1)增高常见于严重脱水所致的血浆浓缩。
白蛋白测定的标准程序【目的】体外检测血清白蛋白(ALB )的含量。
【职责】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标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1.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
孕妇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3个月后检验。
此外,有无服用影响的药物以及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
2.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仪器设备】东芝TBA-FX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速离心机一、检测原理本试剂采用澳甲酚绿染料结合法,即在PH4.2条件下,白蛋白与澳甲酚绿结合形成蓝绿色络合物。
反应形成的蓝绿色络合物与样本中白蛋白浓度成正比。
通过在630nm处测定吸光度值的变化值,即可测得样本中白蛋白的浓度。
二、试剂1.试剂本科使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ALB试剂盒,为液体单试剂,其各组分如下:试剂组分澳甲酚绿0.35 mmol/L丁二酸缓冲液50 mmol/L2.校准要求2.1校准品:使用与试剂配套使用的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校准血清(货号:449 5 0/4 5 9 5 0对测定进行校准。
2. 2校准间隔2. 2. 1试剂批号变更时使用与试剂配套使用的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校准血清对测定进行校准后再对临床病人样本进行测定。
2. 2. 2室内质量控制出现问题时使用与试剂配套使用的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校准血清对测定进行校准并确认问题得到解决后方可对临床病人样本进行测定。
三、操作按生化分析仪操作要求结合长征试剂说明书输入测定参数,并按校准、质量控制、样本测定的顺序进行常规测定。
四、计算白蛋白浓度(g/L ) 五、质控程序1. 建议采用朗道水平2(正常范围质控)和 水平3 (病理范围质控)两个水平的血清进行室内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