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六章 夹具设计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13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一填充题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b〕,〔c〕。
答案:加工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2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a〕,〔b〕,〔c〕,〔d〕等四个方面。
答案:机床、夹具、工件、刀具。
3 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a〕,〔b〕,〔c〕,〔d〕。
答案: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
4 在机械制造中,通常将生产方式划分为〔a〕,〔b〕,〔c〕三种类型。
答案: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
5 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即〔a〕,〔b〕,〔c〕。
大批量生产用〔d〕。
答案:计算法、查表法、经验估计法、计算法。
6 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通常可分为〔a〕和〔b〕两大类,定位基准属于〔c〕。
答案: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
7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那么是〔a〕,〔b〕,〔c〕,〔d〕。
答案: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
8 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1〕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拟均匀的〔a〕;〔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b〕。
答案:加工余量、相互位置精度。
9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a〕,〔b〕,〔c〕。
答案: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外表相互位置精度10 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包括〔a 〕,〔b〕,〔c〕。
答案:外表冷硬、表层剩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11 刀具磨损属于〔a 〕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后输入〔b 〕来补偿。
答案:变值系统误差、等值异号的误差12 零件的外表质量包括〔a〕,〔b〕,〔c〕、〔d〕。
答案:外表粗糙度及波度、外表冷硬、表层剩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13 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两大类即〔a〕与〔b〕,其中振幅随切削用量而变的是〔c〕。
答案:强迫振动、自激振动、自激振动14 切削加工后,引起外表剩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a〕,〔b〕,〔c〕。
夹具设计习题及答案夹具设计是机械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工件进行固定、定位和支撑,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夹具设计的习题及答案。
# 习题一:工件定位方法分析问题:某工件需要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工件的尺寸为100mm x 50mm x20mm。
请分析并设计合适的定位方法。
答案:对于该工件,可以采用以下定位方法:1. 使用两个定位销固定工件的两个对角,确保工件平面的稳定性。
2. 在工件的长边和短边各放置一个定位块,以限制工件的移动。
3. 考虑到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可以在工件的另一端使用一个定位面,与机床工作台接触,确保工件的垂直度。
# 习题二:夹具的夹紧力计算问题:若工件材料为45号钢,夹紧力需要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工件的夹紧面积为200mm²,工件与夹具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5。
请计算所需的最小夹紧力。
答案:根据摩擦力公式 \( F_{friction} = \mu \times N \),其中 \( \mu \) 是摩擦系数,\( N \) 是正压力。
为了保证工件不发生位移,夹紧力 \( F_{clamp} \) 需要大于或等于摩擦力。
因此,我们有:\[ F_{clamp} \geq \mu \times N \]\[ F_{clamp} \geq 0.15 \times 200 \times 9.8 \text{ N} \]\[ F_{clamp} \geq 294 \text{ N} \]# 习题三:夹具的刚性分析问题:在设计夹具时,如何确保夹具的刚性,以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变形?答案::为了确保夹具的刚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高强度材料,如合金钢或铝合金,以提高夹具的承载能力。
2. 增加夹具的截面尺寸,特别是关键受力区域,以提高其抗弯和抗扭能力。
3. 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如使用加强筋或肋板,以提高局部刚性。
4. 确保夹具与机床的连接牢固,避免因连接不良导致的变形。
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①机器的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②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成为工艺过程。
③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称为工艺规程。
6-2.何为工序、工步、走刀?答:①工序:一个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②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③走刀: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答:①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试切法、定尺寸道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②形状精度的获取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③位置精度的获得与工件的装夹方式和加工方式有关。
当需要装夹加工时,有关表面的位置精度依赖夹具的正确定位来保证,如果工件一次装夹加工多个表面时,各表面的位置精度则依赖机床的精度来保证,如数控加工中主要靠机床的精度来保证工件各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有何特点?答: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主要特点如下表:6-5试简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答:步骤:原则:①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②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是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③设法降低制造成本。
④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设计内容及步骤:⒈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⒉确定毛坯⒊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面⒋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⒌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⒍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⒎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方差⒏确定工时定额⒐确定切削用量⒑技术经济分析⒒填写工艺文件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的工作答: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确定定位夹紧方法,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及其他辅助工序(去毛刺、倒角等)。
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定位基准是指(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3、工序基准定义为(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4、珩齿加工与剃齿加工的主要区别是( )A.刀具不同B.形成原理不同C.所用齿坯形状不同D.运动关系不同12、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 )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外圆柱面13、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 )A.定位元件B.对刀—导向元件C.夹紧元件D.连接元件14、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 )个自由度。
A.5B.4C.3D.215、下列哪一种定位不能采用(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22、工件以两顶尖孔定位时,后顶尖孔限制()自由度。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3、自位支承()。
A。
其高度方向是不可调的;B。
只用来增加刚性不起定位作用C。
随定位基准位置变化而变化D。
限制自由度数取决与工件接触点数26、工件在长V块上定位时.其限制自由度的个数为( )。
A、3B、4C、5D、628、钻套的材料常选用( )。
A、T10钢B、铸铁C、钢D、45钢19、定位基准是指()。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39、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A.矩形B.梯形C.鼓形D.鞍形43、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A.机床B.工件C.刀具D.切屑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有2-4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括号内,多填或少填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8分)8、螺旋夹紧机构具有以下特点( )。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习题及答案第六章机床夹具设计1、什么是机床夹具?举例说明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答: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机床夹具的功用:①稳定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②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举例:用V形块,用三爪卡盘,顶尖可很好的保证工件的定位精度,以及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的位置精度.如图a.b2、机床夹具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机床夹具的组成部分:1.定位元件, 2.夹紧装置 3.对刀引导元件 4.连接元件5.夹具体, 6.其它元件或装置3、常见的定位方式、定位元件有哪些?答:⑴工件以平面定位:圆柱支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辅助支承⑵工件以外圆定位:V形块、定位套、半园套、圆锥套⑶工件以圆孔定位:定位销、圆锥销、定位心轴⑷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一面两销4、辅助支承与自位支承有何不同?答:辅助支承用来提高支承件零件刚度,不是用作定位支承点,不起消除自由度作用;自位支承是支承本身在定位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是随工件定位基准位置的变化而自动与之适应,但一个自位支承只起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5、什么是定位误差?试述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
答: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由于对同一批工件说,刀具调整后位置是不动的,即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相对于定位基准是不变的,因此定位误差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⑴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一致所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Δjb⑵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及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定位误差,即基准位移误差Δjw7、工件在夹具中夹紧时对夹紧力有何要求?答:⑴方向:①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不破坏工件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夹紧力方向应使工件变形尽可能小③夹紧力方向应使所需夹紧力尽可能小;⑵夹紧力作用点:①夹紧力作用点应靠近支承元件的几何中心或几个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撑面内②夹紧力作用点应落在工件刚度较好的部位上③夹紧力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被加工表面;⑶夹紧力的大小:夹紧力的大小主要确定方法有经验类比和分析计算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一填充题 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b),(c)。
答案:加工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2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a),(b),(c),(d)等四个方面。
答案:机床、夹具、工件、刀具。
3 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a),(b),(c),(d)。
答案: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
4 在机械制造中,通常将生产方式划分为(a),(b),(c)三种类型。
答案: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
5 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即(a),(b),(c)。
大批量生产用(d)。
答案:计算法、查表法、经验估计法、计算法。
6 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通常可分为(a)和(b)两大类,定位基准属于(c)。
答案: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
7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则是(a),(b),(c),(d)。
答案: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
8 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1)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较均匀的(a);(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b)。
答案:加工余量、相互位置精度。
9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a),(b),(c)。
答案: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 10 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包括(a ),(b),(c)。
答案: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 11 刀具磨损属于(a )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后输入(b )来补偿。
答案:变值系统误差、等值异号的误差 12 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a),(b),(c)、(d)。
答案:表面粗糙度及波度、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 13 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两大类即(a)与(b),其中振幅随切削用量而变的是(c)。
答案:强迫振动、自激振动、自激振动 14 切削加工后,引起表面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a),(b),(c)。
机械制造工艺考试救星该文档由1200110224提供,仅供参考(以下为要考的题目)1-11在图1-30中,注有加工符号的表面为待加工表面,试分别确定应限制的自由度。
1-12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用总体分析法和分件分析分析法,分别分析图1-31中6种定位方案所限制的自由度,并分析是否有欠定位和过定位,其过定位是否允许?三个角v 形块只屜制X 个自函匡X YZ Y Z X •分处分护:丽方两块组合限刮:X z X Z4i貶对"一稠沿2移动;保匹卿战通酬跚找平制 曲移动 廉证孔诩线与龜垂頁一1闕報转保证尺寸1一艮窟沿I務初 俣证尺寸——骗沿為动 保迁酿与做平行jg c )翩亢个自張 医证旳l ・h. I L 翻三个禹讥 駝穗淮冋厅良一1&制瀚做 馳与貶平行T 制默的型d )瞒ffi 个自服肝胛2 舷寸]—罰勵蘇唸附平啓一弼擬 I. Y 馳範对釀一H 溜矚训02转动:d)b>b )询后减尖 一总体分析法: 丽后顶尖XY ZY Z 分件分析址3三爪I •盘 Yz l 同定后顶尖 X Y 2两者起ftl 制Ji 个口山度X Y Z Y7无过定位.欠定位思体分析法:—— Y ZY Z 分件分Wil : riVKMm 裂制 XYZ薛功后Wlttm 眼制斤Y分件分析法:烦顶尖限制XYZ.浮动后顶尖——限制XY悶者 宓限制血个白山皮•无过定位,欠定位C )弹件夹头限制I 件四个n 山度: YZ Y Z(前后顶尖隈制沖H •夹头五个口由度:x YZ Y Z无过定位.欠定位XYZXYb )夫个自酿都峻艰制 fe —时•BtWv形块垠总V :与俞后v形块组合®si:y •无过定位.无欠定位答:设主轴箱支反力为© ,尾座支反力为尸粒100F9 = 3O 6x F r = 33.33N 9忙P益"叫〃2- 4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2-80“ b. c 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可采 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答:a )主要原因是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弯曲变形, 产生鼓形圆柱度误差。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答案: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工艺规程。
1.3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什么是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答案:基准是指用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
设计基准是指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在加工中或加工后,用以测量工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在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1.6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什么是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什么是欠定位与过定位?各举例说明。
答案: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布置的6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就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称为过定位。
(举例在课本page12、13)。
1.10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套装、组装、部装、总装和装配?答案: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它是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构成的。
套件是在一个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
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3)工艺规程——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6-2何谓工序、工步、走刀?(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3)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1)零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2)零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3)零件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找正法、装夹法。
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p222-223表6-4.6-5试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步骤。
(1)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
4注意减轻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工艺规程的设计内容及步骤:1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
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工时定额。
10技术经济分析。
11填写工艺文件。
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那些工作?拟定工艺路线须完成的工作:1确定加工方法。
2安排加工顺序。
3确定夹紧方法。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班级:机制076姓名:xxxx 学号:8指导老师:xxxx成绩:日期: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ZJKJXY-8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076学号:8学生姓名:张赫指导老师:叶岳松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0 年7 月16日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一、设计任务1.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丝攻M4螺纹孔专用夹具设计3.生产纲领:大批量生产4.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1套4)夹具装配图1张5)夹具零件图若干张6)设计说明书1份二、设计说明书目录序言 (5)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6)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6)2、基准选择原则 (7)3、定位基准选择 (7)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8)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 (8)6、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 (9)7、确定切削用量 (9)二、夹具设计 (12)1、问题提出 (12)2、家具设计 (13)三、小节 (15)四、参考文献 (17)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机械制造工艺学局部习题解答第六章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第3版教材P309〕6-1 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机器的总装?〔P270〕答:零件——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它是由整块金属或者其他材料制成的。
套件——在一个零件的根底上,装上一个或假设干零件构成的,它是装配的最小单元。
组件——在一个零件的根底上,装上假设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
部件——在一个零件的根底上,装上假设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
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
总装——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成为总装。
6-2装配工艺规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经过哪些步骤制定的?〔P271-272〕答: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1)分析产品图样,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方法;2)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3)计算装配时间定额;4)确定各工序装配技术要求、质量检查方法和检验工具;5)确定装配时零、部件的输送方法及所需的设备和工具;6)选择和设计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夹具和专用设备。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4)划分装配工序;(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6-3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
〔P277-278〕答:装配精度一般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
零件加工精度是指一个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而装配精度是装配以后零件之间的位置或者运动精度。
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之间的关系是:第一种情况是关键零件的精度直接影响装配精度〔单件自保〕,如P278的图6-17;第二种情况是装配精度与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等有关,如P278的图6-18.6-4装配尺寸链是如何构成的?装配尺寸链封闭环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有何区别? 〔P278-279〕答:(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装配尺寸链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构成。
1、a)必须限制、、3个自由度。
b)必须限制、、、4个自由度。
c)必须限制、、、4个自由度。
d)必须限制、、、、5个自由度2、齿轮毛坯在端面心轴上定位(心轴与孔为间隙配合)车削大端面,如图2-39所示。
车削后发现大端面与孔同轴度超差,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齿轮以孔及小端面定位,由于小端面与心轴端面成环形接触,是3点定位;而心轴与孔配合,是4点定位,其中和(心轴轴向方向为Z方向)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又夹紧力垂直于端面,若孔与小端面存在垂直度误差,则夹紧后会使孔轴线与心轴轴线不同轴。
在这种情况下加工大端面,将会使大端面与孔轴线不垂直。
解决办法是在端面处加球面垫圈(图2-40)。
3、a)a 三爪卡盘限制、、、4个自由度;前、后顶尖限制、、、、4个自由度。
b 、、、4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c 去掉三爪卡盘,改为拨盘+鸡心卡拨动。
b)a 圆柱面限制、、、4个自由度;端面限制、、3个自由度。
b、2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c 在端面处加球面垫圈c)a 大平面限制、、3个自由度;圆柱销限制、2个自由度;V形块限制、2个自由度。
b 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c 将V形块改为在方向浮动的形式。
d)a 大平面限制、、3个自由度;固定V形块限制、2个自由度;活动V形块限制自由度。
b 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c 将两V形块之一改为平板形式。
5、ΔJB = 0.1+0.1 = 0.2ΔJW = 0ΔDW = 0 +0.2 = 0.26、现逐项分析如下:(1)槽宽尺寸由铣刀的相应尺寸来保证。
(2)尺寸20h12,其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且又是平面定位,故ΔDW = 0。
(3)槽底位置尺寸34.8h111)设计基准是外圆最低点,定位基准是内孔圆心,故存在ΔJB,且ΔJB = ΔK/2 + ΔT= 0.016/2 + 0.02 = 0.028mm2) 由于心轴与定位孔是间隙配合,故存在ΔJW,且ΔJW = D max– d min = 0.021 – (-0.020) =0.041 mm3) 定位误差为:ΔDW =ΔJB +ΔJW = 0.069 mm分析:定位误差占加工允差0.16的1/3以上,但是由于该工序尺寸精度不高,还有0.16 - 0.069 = 0.091 mm可留给其它加工误差,因此,一般总是允许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习题及答案第六章机床夹具设计1、什么就是机床夹具?举例说明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答:机床夹具就是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就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机床夹具的功用:①稳定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②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举例:用V形块,用三爪卡盘,顶尖可很好的保证工件的定位精度,以及工件相对于刀具与机床的位置精度。
如图a、b2、机床夹具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机床夹具的组成部分:1.定位元件, 2.夹紧装置 3.对刀引导元件 4.连接元件 5.夹具体, 6.其它元件或装置3、常见的定位方式、定位元件有哪些?答:⑴工件以平面定位:圆柱支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辅助支承⑵工件以外圆定位:V形块、定位套、半园套、圆锥套⑶工件以圆孔定位:定位销、圆锥销、定位心轴⑷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一面两销4、辅助支承与自位支承有何不同?答:辅助支承用来提高支承件零件刚度,不就是用作定位支承点,不起消除自由度作用;自位支承就是支承本身在定位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就是随工件定位基准位置的变化而自动与之适应,但一个自位支承只起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
5、什么就是定位误差?试述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
答:定位误差:就是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由于对同一批工件说,刀具调整后位置就是不动的,即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相对于定位基准就是不变的,因此定位误差就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⑴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所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Δjb⑵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及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定位误差,即基准位移误差Δjw7、工件在夹具中夹紧时对夹紧力有何要求?答:⑴方向:①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不破坏工件定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②夹紧力方向应使工件变形尽可能小③夹紧力方向应使所需夹紧力尽可能小;⑵夹紧力作用点:①夹紧力作用点应靠近支承元件的几何中心或几个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撑面内②夹紧力作用点应落在工件刚度较好的部位上③夹紧力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被加工表面;⑶夹紧力的大小:夹紧力的大小主要确定方法有经验类比与分析计算法。
采用分析计算,一般根据切削原理求切削力F,算出惯心力,离心力,列出平衡方程式,算出理论夹紧力Q’,为安全起见,考虑安全系数K,因此实际夹紧力Q=KQ’,K取值范围1、5~3,粗加工2、5~3,精加工1、5~2,由于加工中切削力随刀具的磨钝、工件材料性质与余量的不均匀等因素变化,因而实际生产中常采用类比的方法估算夹紧力。
8、试分析3种基本夹紧机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答:基本夹紧机构有:⑴斜楔夹紧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机械效率低,很少直接用于手动夹紧,常用在工件尺寸公差较小的机动夹紧机构中;⑵螺旋夹紧机构:螺旋升角小于斜楔的楔角,扩力作用远大于斜楔夹紧机构,结构也很简单,易于制造,夹紧行程大,扩力较大,自锁性能好,应用适合手动夹紧机构。
但夹紧动作缓慢,效率低,不宜使用在自动化夹紧装置上;⑶偏心夹紧机构:操作方便,夹紧迅速,结构紧凑;缺点就是夹紧行程小,夹紧力小,自锁性能差,因此常用于切削力不大,夹紧行程较小,振动较小的场合。
9、钻模板的形式有几种?哪种的工作精度最高?答:钻模板的形式:1 固定式2 铰链式3可卸式;其中固定式的工作精度最高。
10、试分析分度装置的功用、类型及其应用范围?答:分度装置功用:当工件一次装夹后,需要按一定角度或一定距离加工一组平面。
类型:回转分度装置与直线移动分度装置应用范围:回转分度装置:主要加工有一定回转角度要求的孔系,槽或多面体。
直线移动分度装置:主要加工有一定距离要求的平等孔系与槽。
11、影响分度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分度精度?答:影响分度精度的因素有:分度对定机构的选择,防尘措施。
12、用双镗套引导镗杆的镗模工作时,镗杆与机床主轴应如何联接?机床主轴的工作精度就是否影响加工精度?答:用双镗套引导镗杆的镗模工作时,镗杆与机床主轴用浮动接头联接,由于镗杆与接头体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浮动,接头体的锥柄安装在机床主轴的锥孔中,能自动补偿镗杆与机床主轴之间的偏差,因此,机床主轴的工作精度不影响加工精度。
13、镗床夹具可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其应用场合就是什么?答:镗床夹具的引向支架可分为:1.单面前导向:单个导向支架布置在刀具前方,适于加工孔径D>60mm,加工长度L<D 的通孔。
2.单面后导向:单个导向支架布置在刀具后方,适于加工盲孔或D<60mm的通孔,装卸更换刀方便。
3.单面双导向:刀具后方两个导向镗套,镗杆与机床主轴浮动联接。
4.双面单导向:导向支架分别在工件的两侧,适用于加工孔径较大,工件孔的长径比大于1。
5的通孔。
14、镗套有几种?怎么使用?答:镗套有:1.固定式镗套:开有油槽,设有压配式油杯,外形小,结构简单,适于低速镗孔。
2.回转式镗套:在镗孔过程中,随镗杆一起转动,只有相对移动无相对转动,从而减少了镗套的磨损,适用于高速镗削,当加工孔径大于镗套孔径,需要在回转镗套上开引刀槽,同时必须在镗杆与旋转导套间设置定向键。
15、决定铣床夹具U型耳座尺寸的原始依据就是什么?答:决定铣床夹具U型耳座的尺寸的原始依据就是先铣床工件台的形状结构以及T型槽的距离。
16、铣床夹具与铣床工作台的联接方式有哪几种?答:铣床夹具与铣床工作台的联接方式:1.定位健与铣床工作台的T型槽配合2.在夹具体的侧面加工一窄长平面作为夹具安装时的找正基面。
17、在铣床夹具中,对刀块与塞尺起什么作用?这种情况下,对刀尺寸如何计算?答:铣床夹具中,对刀块与塞尺就是对刀装置,更迅速准确地确定铣刀与夹具中的相对位置。
其尺寸塞尺厚度或直径一般为3—5mm,公差为h6,设计时夹具图上应标明塞尺的厚度及对刀块工作表面与定位元件之间的尺寸与公差。
18、车床夹具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答:车床夹具分类:1.心轴类车床夹具:适用于工孔定位,加工套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
2.角铁类车床夹具:结构不对称,用于加工壳体,支座,杠杆接头等零件的回转面与端面。
3.卡盘类车床夹具:加工的零件大多以外圆及端面定位的对称零件,多采用定心夹紧机构,结构基本对称,回转时的平衡影响较小。
4.花盘类车床夹具:夹具体一般为圆盘形零件,装夹工件一般形状较复杂。
19、车床夹具与车床主轴的联接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车床夹具与主轴的联接方式:1.夹具通过锥柄安装车床主轴锥孔中,优点:定心精度较高,适于径向尺寸D<140mm或D<(2~3)d小型夹具2.夹具通过过度盘与机床主轴联接,适用于径向尺寸较大的夹具,使用过渡盘,增强夹具的通用性。
3.没有过渡盘多采用过渡盘与夹具体合成一个零件设计。
20、车床夹具设计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夹具使用的安全问题?答:设计夹具时,应以下几方面考虑安全问题:车床夹具的夹具体,应设计成圆形机构,夹具上各元件不应突出夹具体的轮廓外,当夹具上有不规则的突出部分,或有切削液飞溅及切屑缠绕,应设计防护罩。
9、如图所示零件以平面3与两个短V形块1、2进行定位,试分析该定位方案就是否合理?各定位元件应分别限制哪些自由度?如何改进?6-1、分析6-83图所示的定位方案,①指出各定位元件分别限制了哪些自由度,②判断有无欠定位与过定位,③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2-2 分析图2-95所列加工中零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选择定位甚准与定位元件,并在图中示意画出;确定夹紧力作用点的位置与作用方向,并用规定的符号在图中标出。
图a) 过球心打一孔;图b) 加工齿轮坏两端面,要求保证尺寸A及两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图c) 在小轴上铣槽,保旺尺寸H与L图d) 过轴心打通孔,保旺尺寸L图e) 在支座零件上加工两通孔,保证尺寸A与H。
6-3 在图2-96a所示套简零件上铣键槽,要求保证尺寸φ54-0、14mm,及对称度。
现有三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b、c、d所示。
计算三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已知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02mm)解:(1)V形块定位情况,(只计算槽深方向误差)以外圆定位(圆心为定位基准),有基准不重合误差与基准位置误差021.0)12sin 21(254(3014.0.=-=∆-αT w d(2)心轴定位情况以圆心为定位基准,无基准不重合误差,但有基准位置误差.max min 320.03(320.03)0.020.08d w D d δ∆=-+=+--+=13.002.005.097.3103.322)60(01.0min max .=++-=++-=∆-δT d D w d (3)平面定位情况无基准不重合误差,但有基准位置误差05.02)60(01.0.==∆-T w d 4、如右图所示齿轮坯、内孔与外圆均已加工合格(d=Φ8001.0-mm, D=35025.00+mm),现在插床上用调整法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h=38、52.00+,定位方法如图,试求尺寸h 的定位误差;并分析能否满足加工要求(要求定位误差不大于工件尺寸公差的1/3)。
(忽略内外圆同轴度误差)。
解:基准位置误差:2sin 2)(.=∆αd T w J 基准不重合误差:2)(.=∆D T B J 071.0...+=∆+∆=∆b j w j w d 067.0312.0)(31=⨯=H T 不能否满足加工要求6-5 图2-98所示零件,锥孔与各平面均已加工好,现在铣床上铣键宽为b -△b 的键槽,要求保证槽的对称线与锥孔轴线相交,且与A 面平行,还要求保证尺寸h -△h 。
图示定位方案就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如何改进?6-6 图6-88所示工件,用一面两孔定位加工A 面,要求保证尺寸18±0、05 mm 。
若两销直径为mm 01.002.016--φ,两销中心距为80±0、02mm 。
试分析该设计能否满足要求?(要求工件安装无干涉现象,且定位误差不大于加工尺寸公差的二分之一),若满足不了,提出过改进办法。
6-7 指出图2-100所示各定位、夹紧方案及结构设计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意见。
6-8 用鸡心夹头夹持工件切削外圆,已知工件直径 d=60mm(装夹部分与车削部分直径相同),工件材料为45钢,切削用量为:a p =2mm,f=0、5mm/r,摩擦系数u=0、2,安全系数k=1、8,α=90°,试计算鸡心夹卡上,夹紧螺栓所需作用的力矩为多少?解:查表:高速钢车刀车削45钢,C FP =180,x FP =1、0,Y FP =0、75,n FP =0切削力:N HB n y f x a C p F p F p F p F p F p 2140)(75.05.02180HB =⨯⨯⨯==)()1(.2cos 2J F N F =α 查表:当量摩擦半径 r ’=0,螺纹中径 d 0=15mm,螺距为p=2mm,螺纹升角 043.2)152()0(===ππβarctg d parctg03.11)2.0()(1===arctg arctg μφ )2(2222d p F d J F d N F =+μμ 由(1)(2)式得:N p F J F 443)045cos 1(2.0214045cos )2cos1(2cos=+⨯=+=αμα 由: 2''10)(2φγφαtg tg d M F J ++= m N tg dJ F k M tg .46.12015.04438.1)1(20)3.1143.2(=⨯=+⋅=+⨯⨯φβ6-10图2-103所示钻模用于加工图a 所示工件的两孔,试指出该钻模设计不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