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夹具设计(第2版)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38
【课后作业】2、填空题(1) 由刚体运动的规律可知,在空间一个自由刚体有且仅有六个自由度。
(2)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称为过定位。
(3) 要确定零件上点、线、面的位置,必须以一些指定的点、线、面作为依据, 这些作为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基准。
(4) 工艺基准是指在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又 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5) 在最初的每一道工序中,只能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 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经过加工的表面所组成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根据定位误差分析计算的结果,便可看出影响定位误差的因素,从而找到 减小定位误差和提高夹具工作精度的途径。
(9)实际生产中,常用几个定位元件组合起来同时定位工件的几个定位面,以 达到定位要求,这就是组合面定位。
(10)定位基准的选择应尽可能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并尽量选用精基准定位。
、选择题(1) 在机械制造中,工件的 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 唯一位置,称为【A 】定位。
A.完全B.不完全C.过定位D.欠定位(6) 工件以圆孔定位时,心轴用来定位回转体零件。
(7) 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有支承定位和定心定位两种。
(8)(2)加工时确定零件在机床或夹具中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B】基准,即确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
A.工序B.定位C.测量D.装配(3)在机械加工中,支承板与支承钉的结构已经标准化,其对工件定位基面的形状通常是【A】。
A.平面B.外圆柱面C.内孔D.锥面(4)常见典型定位方式很多,当采用宽V形块或两个窄V形块对工件外圆柱面定位时,限制自由度的数目为【D】个。
A.1B.2C.3D.4(5)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定位误差由基准不重合误差也B和基准位移纠组成。
因此,有以下【ABCD】种情况。
A.当人B =0卫丫工0时,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基准位移,故B.当 A B H 0严丫 = 0时,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基准不重合,C.当也B 工0,也丫=0时,如果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准面上,则D.当人B 工0严丫 = 0时,如果工序基准在定位基面上,则 A D = A 丫 -也B三、简答题1•简述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及过定位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
机床夹具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床夹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掌握机床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3. 了解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及选用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机床夹具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2. 提高学生运用机床夹具进行工件加工的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讨论等方式,解决机床夹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床夹具在制造业中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机床夹具的相关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学生处于本科阶段,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讲授、自主学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机床夹具的基本知识;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床夹具概述- 机床夹具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机床夹具的发展历程及趋势2. 机床夹具的组成与结构- 夹具的主体结构及其功能- 常用夹具元件的类型及作用- 夹具的连接与调整方式3. 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 夹紧力产生及传递机制-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与导向- 夹具对加工精度的影响4. 机床夹具的应用与选用- 夹具在各类机床上的应用实例- 夹具选用的原则与方法- 夹具使用中的注意事项5. 机床夹具实训- 实训项目一:认识常见机床夹具及元件- 实训项目二:机床夹具的拆装与调整- 实训项目三:机床夹具的使用操作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机床夹具概述第二周:机床夹具的组成与结构第三周: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第四周:机床夹具的应用与选用第五周:机床夹具实训(含三个实训项目)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中关于机床夹具的章节内容密切相关,涵盖了机床夹具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应用及实训等方面,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机床夹具设计夹具设计一般是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制定之后,按照某一工序的具体要求进行的。
夹具设计质量的高低应以能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达到加工的生产效率要求,成本低,排屑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维护容易等为衡量指标。
一、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一个优良的机床夹具,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关键在于正确地选定定位基准、定位方法、定位元件以及夹紧装置,确定合适的夹具尺寸、公差和计数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夹具精度分析。
同时还要注意夹具中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工艺性能好专用夹具应尽可能地采用标准元件和标准结构,力求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便于装配、检验和维修。
当夹具最终精度由调整或修配保证时,夹具上应设置适当的调整间隙和可修磨的垫片等调整或修配结构。
3、达到加工的生产效率要求专用夹具的复杂程度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应根据工件生产批量的大小选用不同复杂程度的快速高效装夹机构,以缩短辅助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使用性能好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
应尽可能采用气动、液压等快速高效夹紧装置,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夹具的操作位置应符合操作工人的操作习惯。
专用夹具应排屑方便,必要时应设置排屑结构,防止切屑破坏工件的正确定位和损坏刀具,防止切屑热量引起工艺系统变形。
5、经济性好除考虑专用夹具本身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廉外,还应根据生产批量对夹具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以提高夹具在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以上基本要求中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是最重要的。
在此前提下,要处理好其他要求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机床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1、明确设计要求,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工艺人员在编制零件的工艺规程时,提出了相应的夹具设计任务书,对其中的定位基准、夹紧方案及有关要求作出说明。
夹具设计人员则应根据夹具设计任务书进行夹具的结构设计。
为了使所设计的夹具能够满足上述要求,设计前要认真收集和研究如下有关资料。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课程类别:先修课程:学时:考试方式:制订人:审核人: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本课程主要研究机床夹具的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机床夹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计算方法,能对机床夹具进行结构设计和精度分析。
2、会查阅有关夹具设计的标准、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
3、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一般复杂程度夹具的基本能力。
4、了解现代夹具设计的一般知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机床夹具的基本组成及作用,理解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专业技能。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夹具是为满足机械加工工艺要求而进行的一种工装设计,同时它又是一项较为独立的生产实用技能。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有机床、刀具、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等机械专业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做支撑。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老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全课程采用PPT多媒体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的目标。
(五)教材与参考书建议使用教材:《机床夹具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参考书:《机械制造工程》,郧建国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要求第一章夹具设计概论1、内容:机床夹具的分类;工件的装夹与找正;机床夹具的组成;加工误差的组成;课程教学内容、目的、安排及要求。
第二章工件的在夹具中的定位1、内容:定位基准的概念;定位的基本原理;定位单个典型表面的定位元件;组合定位中各定位元件限制自由度分析;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2、重点:工件的在夹具中的定位第三章工件的夹紧1、内容:夹紧装置的组成和基本要求;设计夹紧装置的基本准则;典型夹紧机构;联动夹紧机构;定心夹紧机构。
机床夹具设计第三章机床夹具设计教学时数:计划14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定位误差计算2、掌握夹紧力计算3、掌握专用夹具设计要点,灵活运用定位元件和夹紧机构,根据生产实际和可能设计专用夹具。
教学重点: 1、工件的定位及定位误差计算2、工件的夹紧及夹紧力计算3、夹具的设计及装置合理选择。
教学难点: 1、定位误差计算中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的计算和分析2、工件的受力分析及夹紧力的计算。
第一节概述一、夹具的功能和分类1.机床夹具的功用:实现工件定位和夹紧;使工件加工时相对于机床刀具有正确的位置;以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图3-1:异形杠杆简图图3-2:车床夹具异形杠杆加工需限制的自由度?工件用何定位元件限制了哪些自由度?为何V型块2固定,V形块6可调?且V型块2和V型块6开口方向不同?图3-3:盖板简图图3-4:钻床夹具盖板钻孔(通,盲孔)应限制自由度?夹具用何定位元件来限制各自由度?这里圆柱销,挡销,菱形销,各起什么作用?这里用左侧面和后侧面定位,是否用右侧面和前侧面定位?为什么?机床夹具在加工中的作用: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人劳动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工艺范围。
2、机床夹具的分类和发展(1)分类图3-5: 机床夹具的分类按使用范围和特点分:通用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可调夹具按使用的机床分: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
(2) 发展应适用于产品品种和更新换代快的要求,其方向为柔性化、精密化、高效、自动化。
二、夹具的组成1.定位元件定位: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位置。
2.夹紧装置压紧夹牢:使工件不应受力而脱离已占据的正确位置。
3.夹具体基础件4.其它装置分度装置、对刀装置、导向元件、连接元件。
第二节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具设计的任务:首先是选择和设计相应的定位元件来实现工序图上(工艺文件)所要求的定位方案。
主要定位面:主要限位面:一、工件以平面定位1.主要支承:限制工件自由度,起定位作用。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夹具设计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目录1 引言 (2)2 课程设计的目的 (2)3 支架的工艺分析 (3)3.1支架的结构及其工艺性分析 (3)3.2支架的技术要求分析 (3)4 毛坯的选择 (3)5 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 (4)5.1定位基准的选择 (4)5.1.1 精基准的选择 (4)5.1.2 粗基准的选择 (4)5.2拟定工艺路线 (4)5.2.1 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阶段的划分 (4)5.2.2 工艺路线的拟定 (5)5.3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拟定 (6)5.3切削用量的确定 (7)6 夹具设计设计 (15)6.1确定设计方案 (16)6.2选择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16)6.3确定导向装置 (16)6.4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16)6.5设计夹紧机构 (16)7 致谢 (16)参考文献 (17)1 引言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内容覆盖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机械加工方法及设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工艺装备等,因而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我们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因此,工艺综合课程设计应运而生,也成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
2 课程设计的目的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旨在继承前期先修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让我们完成一次机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典型夹具设计的锻炼,其目的如下。
(1)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基础等前期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培养我们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使我们熟悉机械制造中的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特别是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夹具设计方面的资料,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正确使用这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