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实验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86 MB
- 文档页数:1
此图为37℃时小肠的收缩曲线,前1/3部分为正常蠕动曲线,中间为加入Ach后的蠕动曲线,可以发现小肠的收缩增强了,清洗后有所恢复,但因为记录时间不足,并未恢复完全,由图中可以看出加入肾上腺素后小肠收缩减弱,中部一段近乎平台的曲线部分可能是小肠刚接触肾上腺素时的一种应激反应,适应后恢复收缩加入HCl后小肠收缩加强,清洗后恢复加入NaOH后小肠收缩减弱,清洗过程几个收缩曲线不太正常为清洗时的水流冲击所致加入CaCl2后收缩减弱加入AcH后收缩增强,再加入阿托品收缩减弱,补加AcH没有效果,清洗后小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收缩实验结果分析:1、正常情况下,我们观察到离体小肠平滑肌在台氏液中可以自动地、缓慢地收缩,但其节律性很不规则。
小肠平滑肌自律性产生的离子基础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它的产生可能与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的活动具有波动性有关,当钠泵的活动暂时受抑制时,膜便发生去极化;当钠泵活动恢复时,膜的极化加强,膜电位便又回到原来的水平;2、在浴槽中加入0.01%乙酰胆碱(Ach )2滴(约0.5ml)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增强,描记曲线出现收缩频率变快,幅度增加。
出现上述现象的机理,目前认为与消化道平滑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是Ca2+的内流有关。
乙酰胆碱可与肌膜上的M受体结合,使得两类通道开放:一类为电位敏感性Ca2+专用通道,另一类为特异性受体活化Ca2+ 专用通道。
前一类通道对Ach敏感,小剂量Ach即引起开放;后一类通道对Ach相对不敏感,只有大剂量Ach才会引起开放。
这两类通道开放都使得肌浆中 Ca2+增高,进而激活肌纤蛋白—肌凝蛋白—ATP系统,使平滑肌收缩,肌张力增加;3、在浴槽中加入0.01%肾上腺素2滴(约0.2ml)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减弱,描记曲线出现收缩频率变慢,幅度减小以及基线下移。
出现上述现象的机理,目前认为与肠肌细胞膜上存在α和β两中受体,α受体又分为α抑制型受体和α兴奋型受体有关。
实验十三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实验目的1、学习离体肠段平滑肌的实验方法。
2、观察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某些因素对它的影响。
3、加深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消化管、血管、子宫、输尿管、输卵管以及输精管等均由平滑肌组成。
哺乳动物消化管平滑肌与骨骼肌、心肌一样,具有肌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
但消化道平滑肌又有其特点,即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
这些特点对维持消化管内一定压力、保持胃肠等一定的形态和位置,适合于消化管内容物的理化变化具有生理意义。
这些特点在整体内受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家兔小肠平滑肌上存在α、β、M受体。
其作用是:α、β受体兴奋可使小肠平滑肌抑制而舒张;M受体兴奋可使小肠平滑肌兴奋而收缩。
下面是各类药品对小肠受体的分别作用:1、乙酰胆碱(Ach):M受体激活剂,乙酰胆碱可兴奋M受体,使小肠收缩幅度增加,蠕动加强。
2、阿托品(Atro):M受体阻断药,为竞争性拮抗剂,单独用药对肠管无作用,可阻断M受体,对抗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使肠管收缩幅度降低。
3、肾上腺素(Ad):α、β受体激活剂,可激活α、β受体(主要是β2受体),α、β受体激动可产生与M受体激动相反的效应,表现为肠管舒张,小肠蠕动减弱。
4、氯化钡(Bacl2):Ba2+ 进入细胞与钙调蛋白结合,使平滑肌收缩。
Ba2+可使细胞膜发生去极化。
所以加入Bacl2肠管会发生强直性收缩,Bacl2并非作用于受体,所以阿托品不能对抗这一作用。
5、盐酸(HCl):加酸可使Ca2+ 内流减少,肌浆网Ca2+ 释放减少,从而Ca2+ 与肌钙蛋白结合减少,因此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幅度都降低。
6、氢氧化钠(NaOH):加碱后[H+]降低,Ca2+ 内流增加,肌浆网Ca2+ 释放增多,从而Ca2+ 与肌钙蛋白结合增多,因此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幅度都升高。
一实验目的1、学习离体小肠平滑肌灌流的实验方法;2、证明小肠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和紧张性活动,观察若干刺激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动物的胃肠道由平滑肌组成,胃肠道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的共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之外,尚有自己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收缩,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有紧张性收缩,蠕动。
此外,胃还有明显的容受性舒张,小肠还有分节运动及摆动。
如果将动物的小肠平滑肌离体,放置在各种化学成分、渗透压、pH、温度以及气体供应等因子十分接近机体的内环境的溶液中时,可保持离体小肠段长时间地存活下来,并可以观察到小肠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紧张收缩性、伸展性和对机械牵拉、温度刺激、化学刺激十分敏感,而对电刺激和切割刺激不敏感等一系列特性。
通常用台式液做灌流液,将小肠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张力换能器,即可通过一定的记录装置记录下小肠肌的收缩曲线。
三使用仪器、材料1、仪器:细线,注射器,恒温平滑肌槽,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万能支架,螺旋夹,双凹夹,温度计,橡胶管,制氧机等。
2、材料:台氏液,1:5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1%CaCl2溶液,1mol/LHCl溶液,1mol/LNaOH溶液,阿托品等。
四. 实验步骤1、开启恒温平滑肌槽电源,使其恒温工作点定在37摄氏度。
2、猝死兔子,剪取2-3cm长的十二指肠,用台氏液漂洗,置于低温台氏液中备用。
3、连接各种仪器,将小肠的两端分别与标本固定钩和张力换能器连接,让制氧机正常为台氏液供氧,进入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4、先后观察、记录37摄氏度台氏液中的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待中央标本槽内的台氏液温度稳定在37摄氏度后,停氧1min ,记录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恢复供氧,待台氏液中的小肠稳定后,分别换成22℃,45℃的台氏液,记录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
再灌流37℃台氏液待肠段活动恢复后,依次滴加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1%CaCl2溶液1:5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阿托品观察肠段收缩曲线的改变。
实验报告说明:1、实验报告务必独完成,对抄袭者将按不及格处理;2、实验报告的格式请按下面的各项要求来填写,不要改动;3、正文字体统一用“仿宋-GB2312”、,小四号,单倍行距,小标题加黑;4、下面的“替换这里”字体底纹在完成后去除;5、实验报告按时上传,上传时文件名统一按照网上说明来命名;实验名称:离休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同组姓名: 实验日期: 室 温: 气 压: 成 绩:教 师:一、实验结果图一 37℃小肠平滑肌的正常收缩曲线姓名: 学号:图二无氧图三恢复图二、图三为小肠平滑肌由缺氧→恢复状态下的收缩曲线缺氧时小肠收缩频率降低,幅度明显减小;恢复供氧后,收缩恢复正常小肠平滑肌收缩加强,产生持续的收缩小肠平滑肌收缩减弱小肠平滑肌收缩有明显减弱小肠平滑肌收缩加强,幅度明显加大图八加入阿托品- Ach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加入阿托品小肠平滑肌收缩减弱,再加入Ach无明显效果二、分析与讨论哺乳动物小肠平滑肌具有肌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
但也有其特点,即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
将离体组织器官置于模拟体内环境的溶液中,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功能。
本实验以台氏液作灌流液,在体外观察及记录家兔离体肠段的生理特性:1、图一,在正常状态下,离体小肠平滑肌在台氏液中收缩,这主要是由于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肌肉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发的节律性去极化波,但由于其阈电位接近于零,兴奋性较低,因此收缩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所占时间比骨骼肌长得多。
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是一种自动的、缓慢的收缩,但其节律性不如心脏规律。
平滑肌动作电位的发生依赖于Ca2+,而不是Na+。
在动作电位的上升相,膜除极化过程中,开放的是Ca2+通道,产生Ca2+调节的动作电位。
2、图二、图三,停止给小肠平滑肌供氧后,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显著减弱;恢复供氧后,收缩恢复正常。
这主要是由于在缺氧状态下,小肠平滑肌代谢活动减弱,ATP的浓度下降,而小肠平滑肌收缩与骨骼肌一样需消耗ATP,能量缺乏,平滑肌收缩显著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