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至河南高速公路同仁至多福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PPT
- 格式:ppt
- 大小:36.24 MB
- 文档页数:66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篇一: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目录目录1 概述·1-11.1项目背景·1-11.2研究依据·1-31.3研究进程及内容·1-41.4建设的必要性·1-81.5建设机会·1-111.6研究的主要结论·1-111.7问题与建议·1-18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计划·2-12.1研究区域概况·2-12.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2-12.3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13 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3.1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3.2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3-153.3预测思路与方式·3-153.4交通量预测·3-17 4 现有公路评价·4-14.1评价依据·4-14.2现有公路概况及建设历程·4-14.3现有公路交通现状评价·4-24.4现有公路技术标准·4-3 中交第二公路勘探设计研究院I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目录4.5现有公路路基、路面状况·4-44.6现有公路桥涵构造物状况·4-84.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现状······················4-13 5 技术标准·5-15.1技术标准选择的依据·5-15.2技术标准论证·5-35.3服务水平分析与评价·5-85.4技术标准结论·5-105.5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5-14 6 建设方案·6-16.1建设条件·6-16.2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6-106.3备选方案拟定·6-126.4方案比选·6-186.5推荐方案概况·····················6-22 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17.1投资估算·7-17.2资金筹措·7-5 8 经济评价·8-18.1评价依据与方式·8-18.2评价方案设计·8-18.3经济费用效益分析··8-18.4评价结论·8-11 9 实施方案·9-1中交第二公路勘探设计研究院II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目录9.1实施条件及工程特点·9-19.2施工方案·9-29.3实施计划·9-39.4保通办法·9-49.5招标方案·9-4 10 土地利用评价·10-1 10.1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均占有量·10-1 10.2推荐方案占用土地、主要拆迁建筑物的种类和数量·10-2 10.3对本地土地利用计划影响·10-3 10.4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符合性·10-3 10.5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办法·10-5 11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1-1 11.1沿线环境特征··11-1 11.2推荐方案对环境的影响·11-3 11.3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11-6 12 节能评价·····12-1 12.1建设期耗能分析·12-1 12.2运营期节能·12-1 12.3对本地能源供给的影响········12-8 12.4主要节能办法··········12-8 12.5节能评价··············12-10 13 社会评价···············13-1 13.1社会评价概述·13-1 13.2社会调查·13-3 中交第二公路勘探设计研究院III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目录13.3项目社会影响分析·13-4 13.4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13-6 13.5社会风险分析·13-8 13.6社会评价主要结论···········13-9 14 风险分析·············14-1 14.1风险分析概述·····14-1 14.2风险因素识别·····14-3 14.3风险程度分析·14-5 14.4风险防范和控制办法·14-6 15 问题与建议·15-1附件1:“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委托书附件2:中共昌都地域委员会专题会议记要([XX]第9号)附件3:西藏昌都地域行政公署专题会议记要([XX]第30号)附件4: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及相关单位意见附件5:昌都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计划(XX-2030)中交第二公路勘探设计研究院IVG214线和G317线昌都镇过境段新改建工程1 概述1 概述1.1项目背景昌都地域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脉“三江”流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中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藏东地域门户重镇,由西南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又是川藏、滇藏、那昌公路的枢纽,是地域行署和县政府所在地,与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公路距离均在1000~1200千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来都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国家高速G0611张掖至汶川公路青海省扁都口至门源段公路分段分期建设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9.04.28•【字号】青交综规函〔2019〕68号•【施行日期】2019.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国家高速G0611张掖至汶川公路青海省扁都口至门源段公路分段分期建设的函青交综规函〔2019〕68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高速G0611张掖至汶川公路青海省扁都口至门源段公路项目是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内项目,也是省重点建设项目。
2018年2月27日,交通运输部出具了《关于张掖至汶川高速公路扁都口至门源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交规划函〔2018〕105号)。
2018年3月16日,你委出具了《关于国家高速G0611张掖至汶川公路青海省扁都口至门源段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青发改基础〔2018〕227号),批复项目起于扁都口旅游景区停车场东侧(对应国道227线青甘养护界),止于门源县东川镇克图口附近,路线全长为150.7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118.4亿元。
由于该项目起点青甘传统养护界至K27+700段(长27.7公里、估算投资48.9亿元),位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而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划定尚未最终审批,致使专项行政许可暂无法办理,项目无法继续推进。
经我厅认真研究,为不影响项目其他路段正常建设,拟将项目分段分期建设,起点受影响路段暂缓建设,视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和功能分区划定情况再行安排,但对本项目总规模和总投资暂不作核减。
妥否,请审示。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2019年4月28日。
夏河至青海同仁公路改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委托单位:夏河至青海同仁公路改建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单位:甘肃环境保护新技术开发公司完成时间:二〇一八年九月前言夏河至青海同仁公路是G316线福州至青海同仁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省与青海省之间重要的省级通道,也是藏传佛教圣地拉卜楞寺与周边藏区联系的主要交通道路。
改建该路段对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高省级间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促进夏河与同仁县及周边地县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夏河至青海同仁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甘发改交运(2013)539号》和《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发改交运(2013)1238号关于夏河至青海同仁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进行批复,全线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建。
主线起点位于夏河县城东南侧浪格塘,与S312K28+880处相接,经夫地、西科、甘加贡玛、斯柔、甘加乡、仁青,终点位于甘青交界甘同桥桥尾,主线长37.981公里。
另设2条支线,支线1起点顺接S312线K31+200处,终点位于主线K1+340处,长1.417公里;支线2起点接主线K1+340处,终点与S312线K30+320处顺接,长0.469公里。
路线全长39.867公里。
路基宽10米,行车道宽7米。
路面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共设1处养护工区及管理站(合建),自救车道400米/2处,紧急停车带14处,渡槽1座,制动车道1处,新建中桥2座,小桥18座、完全利用1座,103道涵洞及完善的防护设施,设计行车速度分别为60公里/小时和40公里/小时,前期初设批复概算总投资为4.73亿元。
根据省、州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夏同公路建设的全面管理,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夏河至青海同仁公路改建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下设质量监督科、安全管理科、工程技术科、征地拆迁科、综合办公室“四科一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
复杂地质环境下G0611张掖至汶川高速扁都口(甘青界)至门源(克图)段公路工程BMTJ-SG5标隧道施工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11-28T03:01:45.065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7月第14期作者:刘海洲[导读] 在G0611张掖至汶川高速扁刘海洲青海第二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摘要:在G0611张掖至汶川高速扁都口(甘青界)至门源(克图)段公路工程BMTJ-SG5标隧道(以下简称“扁门5标)”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规模大、工期长、工序多、不可预见因素多等特点,增加了隧道建设的隐患和难度。
因此,与一般工程项目相比,隧道施工风险很大,必须综合考虑,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提高隧道施工的技术水平。
本文对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复杂地质环境下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解决了复杂地质环境对隧道工程的影响,促进了隧道工程的健康发展,切实提高了我国隧道施工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复杂地质环境下;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引言公路工程中的隧道多用于穿越山川河流,工程所经过的不同路段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工程量大、隐蔽范围广的特点。
虽然地质勘探技术日益进步,但不同地段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多变,受勘探设备、技术和频率的影响,地质揭露数据不够准确。
因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隧道施工特点1.1未知地质条件:穿越岩层过程中的未知地质条件可能导致意外情况和安全事故,如勘测数据不完整,勘测设备、频率和勘测技术相对落后,可能导致无法准确掌握地质条件,或因局部工程地质条件而存在安全隐患。
1.2山体开挖扰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山体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山体基岩会受到压力的影响,局部地质结构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及时调整技术措施。
本工程的特殊性增加了隧道施工的难度。
探讨强化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有效措施发表时间:2015-09-11T13:57:34.64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5月总第198期供稿作者:李懂生[导读] 广东泛珠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了解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报告,创建安全性评估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后续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前提保障。
李懂生(广东泛珠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3)【摘要】近些年,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对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针对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可靠性;安全性前言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开始走进家家户户,汽车在方便了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交通拥挤、车祸频发已成为常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高速公路施工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流量需要。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高速公路适应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就必须从强化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方面入手。
路线设计能够满足车对公路环境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使问题得到解决。
1.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1.1 设计初期应遵循的原则现场考察是初期必须进行的工作,只有将现场的位置、地形以及人流量等基本情况观测清楚之后才能做出更为科学严谨的设计。
设计者应对现场的情况做充分的调查,如该区域的交通量、行驶条件、行驶特征、行车速度,除此之外,还要将近几年发生交通事故较多的路段做好综合分析,如路段发生车祸的原因以及有哪些不利的因素等。
通过了解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报告,创建安全性评估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后续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前提保障。
1.2 设计方案应遵循的原则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确保设计程序的规范性,设计方案能够有充分的技术论证与数据支持,设计方案首先要具有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具有客观性和参考价值。
对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能否满足运行速度以及运行协调性等方面的指标进行检查,在达到指标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实际应用中能否满足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要求。
温州张掖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温州市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有“中国小商品之都”、“中国皮鞋之都”、“中国服装之都”等美誉,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张掖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本报告旨在探讨温州和张掖两地合作开展的可行性,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温州与张掖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潜力1. 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温州和张掖之间地理位置相距较远,但随着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两地之间的交通已经变得非常便利。
目前,温州和张掖之间已经建成了多条高速铁路,包括温州至兰州高铁、温州至张掖高铁等,使得两地之间的往来更加便捷。
2. 产业衔接和合作潜力温州作为中国的小商品之都,拥有丰富的制造业资源,其中包括纺织、鞋业、服装、电子和机械。
而张掖则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特色农产品和鲜果等,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两地产业有着较好的衔接性,可以通过合作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温州和张掖都是中国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城市。
在温州,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雁荡山、南麂列岛以及灵光寺、雁荡山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而张掖则有着世界级的自然景观,如丹霞地貌、峡谷、雪山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胜地。
两地在旅游资源上相辅相成,可以进行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共同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温州张掖合作的政策支持和前景分析1. 政策支持温州和张掖的合作是政府支持的重点项目,两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都有着合作的政策支持。
在交通、商贸、旅游等领域,两地政府都鼓励合作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和扶持措施。
2. 合作前景在产业合作方面,温州和张掖可以进行制造业、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多方面的合作。
两地可以共同开发新型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温掖”产业品牌。
在旅游业方面,两地可以联合推广,开发跨省旅游线路,加强旅游资源共享,共同促进行业合作和发展。
分部工程开工报告都匀至新寨高速公路项目第十二合同段项目位置:K261+670—K262+005 项目名称:隧道总体工程申报日期:2008年月日批复日期:2008年月日都匀至新寨高速公路项目第十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目录注:①详见《监表-01 施工放样报验单》;②包括附件:测量纪录副本;③表明人员数量、姓名、性别及分工(包括职务、职责及工种);④表明需要的各种材料的规格、数量及相应的每批采购进场数量,以及来源、产地、厂家、进场时间或预计进场时间(或预计进场时间)及其用途(使用在何工程或部位);⑤表明应进行的试验及其试验规程和标准;⑥包括抽检试验表;⑦包括自检试验表。
贵州公路建设项目都匀至新寨高速公路工程分部开工申请批复单监表-02承包单位: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局合同号:12监理单位:贵州科达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DX12-060分部工程开工通知编号(NO.): DX12-033:NO. 报告收悉,同意K + 至K + , 工程于于200 年月日开工,兹委派先生为该项目驻地工程师, 先生为该项目工程师助理。
都匀至新寨高速公路第12 合同段驻地高监签名:年月日分部工程开工申请表项目名称:隧道总体工程合同段:12承包人: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局日期:2007年9月23日制表: 监理工程师:进场材料检验单进场材料检验单进场材料检验单承包人进场机械设备报表贵州省都匀至新寨(黔桂界)公路改扩建工程进场人员一览表承包单位: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局合同段:12监理单位:贵州省科达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日期:2007年3月18日制表:监理工程师:K261+670~K262+005段省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本隧道起讫桩号K261+670~K262+005全长335m,按新奥法组织施工,隧道工程施工开挖的出渣,进料采用无轨运输方式,实施掘进(钻、爆、装、运),喷锚砼(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针对本座公路隧道地质条件差,施工中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早封闭”等施工技术措施,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及时修正设计参数,调整施工方案和指导隧道施工,确保安全,达到均衡,高效生产,优质工程,按期完成投资任务,早日竣工验收和交付业主运营。
第1篇一、G4221沪武高速公路姥桥枢纽互通路面铣刨修复工程该工程位于安徽省,旨在对G4221沪武高速公路姥桥枢纽互通部分匝道进行封闭施工,以修复路面病害。
封闭施工时间为2024年11月6日6时至2024年11月6日18时,封闭姥桥枢纽互通滁州往合肥方向匝道;2024年11月8日6时至2024年11月8日18时,封闭姥桥枢纽互通合肥往滁州方向匝道。
为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相关部门已提前发布绕行方案,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二、河南省栾川至卢氏高速公路这条全长约75.3公里的高速公路,起于洛阳市栾川县,止于卢氏县,是河南省高速公路双千工程和13445工程重点项目。
项目面临地形复杂、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大的挑战,但中交路建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手段,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桥梁、路基、绿化、隧道、路面等,其中象君山特长隧道全长5508米,是河南省近年建设完成的最长隧道。
三、淮南至桐城高速公路合肥段路基路面施工工程该工程位于合肥市经开区、蜀山区、高新区、肥西县,路线起于合肥市经开区新桥国际机场西北侧合肥与淮南市界南小河处,途经多个区域,最终到达肥西县丰乐镇新仓社区东南侧合肥与六安市界丰乐河处。
工程技术标准为设计速度120km/小时,全线设特大桥7座,大桥13座,中小桥11座;设新桥西互通、高刘枢纽、大柏互通、紫蓬山互通、花岗西互通、花岗南互通、新仓枢纽7处互通立交,匝道收费站5处;服务区1处;短隧道2座;养护工区1处;监控通信分中心1处。
四、苍泰高速桥墩枢纽高云岭隧道该隧道位于浙江省苍南县,是主线分离式隧道,左线长1205米,右线长1195米,是苍泰高速的控制性工程。
施工采用单端掘进方式,项目团队提前规划、科学组织,成功应对了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问题,保障了隧道的安全生产。
五、天山胜利隧道这条隧道是世界在建高速公路中最长的,全长22.1公里,预计于2025年10月底通车。
甘麦公路工程土建四标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河南高速发展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十月目录1 编制依据---------------------------------------------------------22 编制原则---------------------------------------------------------23 安全管理目的-----------------------------------------------------24 工程概况---------------------------------------------------------45 隧道总体施工方法-------------------------------------------------46 隧道施工危险源分析-----------------------------------------------57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17.1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117.2特种作业人员和机械安全管理-----------------------------------137.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37.4开挖和爆破安全管理-------------------------------------------147.5用电安全管理措施---------------------------------------------157.6防尘安全管理措施---------------------------------------------168 隧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防止措施----------------------------------168.1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成员职责-----------------------------------16 8.2隧道坍塌应急预案 --------------------------------------------18 8.3高处作业坠落-------------------------------------------------188.4触电事故-----------------------------------------------------198.5机械伤害事故-------------------------------------------------208.6防火应急预案-------------------------------------------------208.7应急联系方式-------------------------------------------------218.8应急人员安全及善后解决---------------------------------------218.9现场恢复-----------------------------------------------------218.10防止措施----------------------------------------------------229 雨季施工措施----------------------------------------------------2210 文明施工--------------------------------------------------------25 结束语-------------------------------------------------------------26琥珀隧道安全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393号。
K25+037-220路基防护开工报告青海省张掖至河南公路牙什尕至同仁段公路工程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第号)合同段:牙同公路C标工程名称:路基防护里程桩号:K25+037-K220+220项目经理部(盖章):申报日期:年月日目录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承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C标监理单位:湖南湖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编号: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承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C标监理单位:湖南湖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编号: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承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C标监理单位:湖南湖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编号:青海省张掖至河南公路牙什尕至同仁段公路工程分项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表合同段: C标编号:青海省张掖至河南公路牙什尕至同仁段公路工程分项工程进场机械设备表合同段: C标编号:青海省张掖至河南公路牙什尕至同仁段公路工程分项工程进场材料表合同段:C标编号:第一章工程概况山尕滩特大桥横跨一泥石流沟,大桥起迄桩号位K24+155~K24+247, 测设里程中心桩号K24+203,桥长92m。
桥梁下部采用单幅双柱墩、挖孔灌注桩基础。
该桥共有桩基12根,均为摩擦桩,共计304米,其中桩径为140cm的12根。
第二章自然条件2.1地形与地貌本桥位于化隆县牙曲滩村,桥梁横跨越泥石流沟而布设,桥位区交通较为便利。
桥位区为坡洪积沟谷地貌区,桥位区地形高程一般为2072.02~2113.58,最大地形相对高差约41m。
两岸桥台处均为陡坎,牙什尕岸桥台自然坡度约70°左右,植被不发育:隆务峡岸桥台自然坡度约50°左右,植被不发育。
桥位区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坡洪积堆积松散层,下伏基岩为第三系上新统(N)泥岩。
2.2水文与气候桥址区平时地表水水量较小,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水量季节性变化大。
坡面在雨季有暂时性汇流。
据地表水水质分析结果,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据附近工点水质分析结果,桥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