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反渗透操作维护手册范本
- 格式:doc
- 大小:730.50 KB
- 文档页数:64
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反渗透系统运行维护手册(参考版)编制:校对:审核:审定:目录1.原理2.膜元件3.反渗透装置及清洗装置的操作程序和步骤4.反渗透装置加保护液的操作5.反渗透系统药剂的配制和加药操作6.反渗透有关监测指标计算方法7.维护说明事项8.反渗透系统的标准化反渗透系统运行维护手册1.原理反渗透系统根据逆渗透原理去除水中离子。
滤膜在一定压力下进水或溶液。
在滤膜两面分成二部分,一部分通过反渗透的渗透膜净化,另一部分盐分却被滞留和浓缩。
以下说明能使您进一步了解此设备原理:产水量――〔Qp〕等于通过RO膜的水量(gpm或m3/h)浓水量――〔Qc〕等于RO膜排走的水量(gpm或m3/h)原水量――〔Qf〕等于RO膜给水量(gpm或m3/h)Qf=Qp+Qc回收率等于产水量除以给水量,并用百分比表示。
如回收率为75%是指在所给水里所分离出来的75%是纯水(产水)浓水的浓度等于溶液总的溶解物的浓度Cf=给水浓度(mg/l或电导率)Cp=产水浓度(mg/l或电导率)Cc=浓水浓度(mg/l或电导率)Cavg=平均溶液浓度(mg/l或电导率)脱盐(离子)率等于膜脱离出来的溶解盐百分率,其一般当作超出薄膜的平均浓度来计算。
盐(离子)的通过率等于(100%-脱盐率)通过薄膜的溶解盐之百分率以下是一个脱盐率和回收率的计算公式:(C f)mg/L+(C c)mg/L平均浓度(C avg)=2(C avg)mg/L-(C p)mg/L脱盐率=C avg(C p)mg/L通盐率=C avg(Q p)gpm回收率=(Q f)gpm2.膜元件本系统采用的膜是日本东丽公司研制开发的架桥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TM720-400,它具有低压运行、产水量高、除盐性能好的特点。
由于可低压运行,可大幅度降低电耗。
另外,它具有很高的去除溶解性盐类的性能,并且从膜元件构成材料中溶出的物质少,因而可缩短超纯水的比电阻上升的初期起动时间。
反渗透装置操作维护手册反渗透简介反渗透技术是近二十多年来新兴的膜分离高新技术,它利用反渗透原理,采用具有高度选择透过性的反渗透膜,将给水的一部分沿与膜垂直的方向通过膜成脱盐水,水中的盐类和胶体物质将在膜表面浓缩,剩余一部分给水沿与膜平行的方向将浓缩的物质带走,在运行过程中自清洗。
此法可使水中的无机盐和硬度离子以及有机物、细菌等去除率达到97-98%,且具备操作简单、能耗低、无污染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食品、化工等行业。
反渗透系统是整个水站的核心工艺,其主要功能是对经过预处理的水进行脱盐。
本系统包括高压泵、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清洗装置。
反渗透和高压泵放置在反渗透膜组机架上,是一体化成套设备。
成套设备本体上有各种手动阀门并留有各种仪表接口,便于用户现场维护和实现水站运行自动化。
经过预处理的水经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渗透装置,由反渗透膜分离H2O和可溶性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及极细小颗粒。
97%以上的可溶性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及极细小颗粒随小部分浓水排入下水沟。
本系统的核心设备---反渗透装置(简称RO装置),其能否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生产装置能否正常运行。
因此必须悉心管理、认真操作。
高压泵采用多级立式离心泵。
过流件材质为不锈钢,该泵为反渗透装置配套泵,具有绝缘等级高,运行效率高的特点。
膜元件选用代表当今国际最高水准的美国DOW公司提供的芳香聚酰胺复合膜,该组件由三层薄膜复合,表面层为芳香聚酰胺材质,并由一层微孔聚砜层支撑,可承受高压力,对机械张力及化学侵蚀具有较好抵抗性,该组件具有较大的膜面积,超低的工作压力,对NaCl、CaCl2、MgCl2具有99.5%的脱盐率。
BW30-400系列低压复合膜元件具有脱盐率高、产水量大、操作压低、抗压密性好、耐生物分解力强等诸多优点。
但对进水有严格要求(见表1),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指标执行。
1、反渗透原理膜透过操作方式:表12、反渗透装置的安装2.1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必须按下列条件执行2.2.1装置运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最低不得低于5℃,最高不得高于38℃。
1超滤+反渗透 操作说明书一工艺流程中间水箱 超滤供水泵加盐酸压缩空气 除碳器 除碳器水箱超滤反洗泵反渗透供水泵二超滤的操作1,超滤的介绍当超滤的过滤通量较低时,超滤膜的过滤负荷低,膜面形成的污染物容易被清除,因而长期通量稳定;当通量较高时,超滤膜发生不可恢复的污堵的倾向增大,清洗后的恢复率下降,不利于保持长期通量的稳定。
因此,针对每种具体的水质,超滤都存在一个临界通量,超滤的清洗方式包括水的正洗、反洗,气洗,分散化学清洗,化学清洗等。
其中正洗、反洗可以清除膜面的滤饼层,而气洗则利用气水混合液的强力湍动,更有效地清除膜表面的污染层。
分散化学清洗和化学清洗则通过化学药剂来清除胶体、有机物、无机盐等在超滤膜表面和内部形成的污堵。
清洗频率提高、清洗强度增大都有利于更彻底地清除各类污染物。
22. 超滤技术术语1)不对称膜(Anisotropic Membrane)人工合成聚合中空纤维,由一层均匀致密的、很薄的外皮层及起支撑作用的海绵状内层结构构成。
这层均匀致密的外皮层起真正截留污染物的作用。
2)原水(Feed)进入超滤系统的水。
3)产水(Permeate)正常工作时透过滤膜的那部分水,基本上无胶体,颗粒和微生物等。
4)通量(Flux)产水透过膜的流率,通常表达为单位时间内单位膜面积的产水量,其单位多用L/m2.h。
5)透膜压差(Trans-membrane Pressure)简称T MP,即产水侧和原水进出口压力平均值差异,即膜两侧平均压力差。
膜两侧平均压力=进水压力+浓水排力2- 产水出口压力3如全流过滤,则:膜两侧平均压力差= 进水压力-产水出口压力6)反洗(Backwash)从中空纤维膜丝的产水侧把等于或优于透过液质量的水输向进水侧,与过滤过程的水流方向相反。
因为水被从反方向透过中空纤维膜丝,从而松解并冲走了膜外表面在过滤过程中形成的污物。
7)气洗(Air-wash)让无油压缩空气通过中空纤维膜丝的进水侧表面,通过压缩空气与水的混合振荡作用,松解并冲走膜外表面在过滤过程中形成的污物。
超滤系统操作维护手册超滤系统操作维护手册一、安装指南1.准备工作1.1 确认超滤系统的安装位置,并确保空间充足。
1.2 确定超滤系统的进水和出水口的位置,确保其与水源和输水管道相连通。
1.3 准备所需的安装工具和材料,如扳手、螺丝刀、密封胶等。
2.超滤系统的安装2.1 将超滤系统的主机固定在安装位置,并确保其稳固。
2.2 将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配管连接到水源和输水管道上。
2.3 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密封良好,如有泄漏现象需及时处理。
3.启动与停用超滤系统3.1 启动超滤系统3.1.1 确保超滤系统已正确安装并连接好电源。
3.1.2 打开进水口的阀门,让水流进入超滤系统。
3.1.3 确认进水和出水口的连接处无任何泄漏情况。
3.1.4 打开超滤系统的电源开关,启动系统运行。
3.2 停用超滤系统3.2.1 关闭超滤系统的电源开关。
3.2.2 关闭进水口的阀门,停止水流进入系统。
3.2.3 定期清洁和维护超滤系统,并做好相应记录。
二、操作指引1.超滤系统的日常操作1.1 检查水质指示器1.1.1 定期检查超滤系统的水质指示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1.1.2 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更换水质指示器。
1.2 清洗滤芯1.2.1 根据超滤系统的使用情况,定期清洗滤芯。
1.2.2 参考超滤系统的说明书,按照指导进行滤芯的清洗步骤。
1.3 更换滤芯1.3.1 根据滤芯的使用寿命,定期更换滤芯。
1.3.2 参考超滤系统的说明书,按照指导进行滤芯的更换步骤。
2.故障排除2.1 超滤系统无法启动2.1.1 检查电源是否正常连接。
2.1.2 检查进水口的阀门是否打开。
2.1.3 检查进水和出水口的连接处是否有泄漏。
2.2 水质指示器不正常2.2.1 检查水质指示器是否损坏或未正确安装。
2.2.2 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或重新安装水质指示器。
2.3 滤芯堵塞2.3.1 检查滤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
2.3.2 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滤芯清洗或更换操作。
超滤系统操作维护手册超滤系统操作维护手册一:引言超滤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通过膜过滤技术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去除,适用于各类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处理。
本手册旨在为使用者提供超滤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指南,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水质处理效果。
二:系统概述1. 系统组成:超滤系统主要包括水源处理单元、膜组件及膜元件清洗单元、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
2. 工作原理:超滤系统利用半透膜对水进行过滤,将水中的杂质拦截,而纯净水则通过膜孔流出。
3. 系统特点:超滤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设备结构紧凑等特点,适用于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处理。
三:系统操作1. 系统启动a. 确认电源和水源连接正常。
b. 打开供水阀门,使水源进入系统。
c. 打开系统控制面板电源开关。
d. 按照操作界面提示,选择合适的处理模式,启动系统。
2. 运行状态监测a. 观察运行面板上的指示灯,确保系统各部分正常运行。
b. 检查压力表和流量计,确保系统运行参数处于正常范围。
3. 放水操作a. 当系统需要停机或维护时,先将系统处于待机状态。
b. 关闭供水阀门,停止水源进入系统。
c. 打开系统排水阀门,将系统内的水排出。
4. 清洗维护a. 根据使用情况和建议,定期进行膜元件清洗操作。
b. 选择合适的清洗液,并根据清洗液操作步骤进行清洗。
c. 清洗完成后,将清洗液排出,再进行后续的启动操作。
四:系统维护1. 定期检查系统管路、连接部分,确保无泄漏现象。
2. 清洗系统过滤器,保证其通畅。
3. 定期更换膜元件,避免其老化和堵塞。
4. 维护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5. 记录系统运行参数和维护记录,便于后期参考和故障排查。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超滤系统操作界面图示附件2:膜元件清洗液配方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膜过滤技术:一种通过膜对物质进行分离的技术,基于物质分子尺寸的差异进行过滤。
2. 半透膜:具有一定孔径的膜,能够选择性地通过溶质溶剂,而拦截其他较大分子的物质。
操作使用手册caozuoshiyongshouce超滤+反渗透设备北京惠源三达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Beijing Huiyuans Sinmem water treatment equiment CO .,LTD一、技术概述1.1、超滤技术概述超滤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项膜分离新技术,由于超滤过程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分离,在操作过程中无相应变化,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其次超滤设备的操作比较简单,滤膜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因而超滤膜已应用面非常广泛,小至家用净水器,大到现代工业生产,从普通民用到高新技术领域都有不同规模的应用,甚至于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极大的使用潜力,超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途的膜法分离技术。
超滤膜是一个压力驱动过程,其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且三者之间无明显分界线。
一般来说,超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300000之间,而相对的孔径在5-100nm之间,操作压力一般为0.05-0.5MPa,主要用于截留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粒、大分子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
超滤膜常用的有醋酸纤维素膜和聚砜膜,膜组件分为板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纤维膜式。
其中中空纤维膜是现代水处理生产常用膜。
在单位体积膜组件中,中空纤维膜的有效膜面积最大,过滤分离效率高,容易清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
超滤膜的物理结构具有不对称性,实际上可分为两层,一层是超薄活化层,约0.25μm,孔径为5.0-20.0nm,对溶液的分离起主要作用;另一层是多孔层,约75-25μm,孔径约0.4μm,具有很高的透水性,只起支撑作用。
超滤组件选用三达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中空纤维膜元件,该膜元件属内压型超滤膜,具有结构紧凑,产水量特别大,操作压力低,耐余氯侵蚀性好,适用PH范围广的优点。
1.2、反渗透技术概述我国自七十年代引进反渗透膜脱盐技术,至今有三十几年的历史。
随着反渗透膜元件性能的不断提高,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电子、食品、饮料、医疗、制药、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
XXX工程反渗透装置(LXMRO-100)运行维护手册目录1 安全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电气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机械设备 (3)1.2.1组件泄漏 (3)1.2.2离心泵 (3)1.2.3管线与阀门 (4)1.3停机 (4)1.4通道 (4)1.5安全防护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安全检查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概述 (5)2.1 超滤膜过滤的简介 (5)2.2中空纤维滤膜和组件 (5)2.3 V1072-35-PMC 膜组件 (6)2.4 V1072-35-PMC 膜组件的操作条件 (6)2.5 V1072-35-PMC 膜组件的特点 (6)3 超滤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装置基本使用条件 (7)3.2 装置主要运行参数 (7)3.3 装置反洗参数 (8)3.4 V1072-35-PMC 装置组成以及运行参数 (8)4 超滤装置的运行、反洗、快冲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超滤装置概述 (9)4.1.1超滤系统的组成 (9)4.1.2超滤装置配套加药系统 (9)4.1.3 超滤单元主要设备及自动阀门编号 (10)4.2启动前的检查内容 (11)4.3超滤启动前的准备 (11)4.4超滤设备的运行操作说明 (11)4.4.1超滤运行状态 (11)4.4.2供水泵运行 (11)4.4.3反洗水泵运行 (12)4.4.4 超滤过滤状态 (12)4.4.5超滤反洗 (12)4.4.6超滤快速冲洗 (12)4.4.7超滤化学清洗 (13)4.4.8 超滤系统各设备和阀开关状态表 (13)4.4.9 反洗协调 (14)4.4.10超滤控制说明 (14)4.4.11超滤系统运行中的监督和调整 (14)5运行装置的停机程序 (15)5.1手动操作模式下的停机 (15)6 运行监控内容 (16)6.2 流量监控 (17)6.2.1产水流量 (17)6.2.2浓水排放流量 (17)6.2.3 反洗流量 (17)6.2.4 正洗流量 (17)6.3 反洗间隔时间 (17)6.4操作压力 (18)6.4.1 进出水压力差 (18)6.4.2 进水压力 (18)6.4.3 反洗水压力 (18)6.5进水水温 (19)6.6运行数据的记录 (19)7 超滤装置的过程控制 (19)7.1简介 (19)7.1.1 手动控制模式 (20)7.1.2 自动控制模式 (20)7.1.3装置关闭条件 (20)7.2杀菌剂溶液注入装置 (21)7.3装置内锁或者报警 (21)8 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分析 (22)8.1 系统的日常维护 (22)8.2系统的故障分析 (22)9 超滤装置的清洗 (24)1 安全注意事项1.1电气设备1.按照规定检查各端子连接是否正确,是否牢固;2.在维修或更换故障电气单元时,必须把该部分从系统中断开。
反渗透装置操作维护手册反渗透装置操作维护手册1、反渗透原理膜透过操作方式:反渗透技术是近二十多年来新兴的膜分离高新技术,它利用反渗透原理,采用具有高度选择透过性的反渗透膜,将给水的一部分沿与膜垂直的方向通过膜成脱盐水,水中的盐类和胶体物质将在膜表面浓缩,剩余一部分给水沿与膜平行的方向将浓缩的物质带走,在运行过程中自清洗。
此法可使水中的无机盐和硬度离子以及有机物、细菌等去除率达到97-98%,且具备操作简单、能耗低、无污染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食品、化工等行业。
反渗透系统是整个水站的核心工艺,其主要功能是对经过预处理的水进行脱盐。
本系统包括高压泵、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清洗装置。
反渗透和高压泵放置在反渗透膜组机架上,是一体化成套设备。
成套设备本体上有各种手动阀门并留有各种仪表接口,便于用户现场维护和实现水站运行自动化。
经过预处理的水经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渗透装置,由反渗透膜分离H2O和可溶性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及极细小颗粒。
97%以上的可溶性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及极细小颗粒随小部分浓水排入下水沟。
本系统的核心设备---反渗透装置(简称RO装置),其能否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生产装置能否正常运行。
因此必须悉心管理、认真操作。
高压泵采用多级立式离心泵。
过流件材质为不锈钢,该泵为反渗透装置配套泵,具有绝缘等级高,运行效率高的特点。
膜元件选用代表当今国际最高水准的美国DOW公司提供的芳香聚酰胺复合膜,该组件由三层薄膜复合,表面层为芳香聚酰胺材质,并由一层微孔聚砜层支撑,可承受高压力,对机械张力及化学侵蚀具有较好抵抗性,该组件具有较大的膜面积,超低的工作压力,对NaCl、CaCl2、MgCl2具有99.5%的脱盐率。
BW30-400系列低压复合膜元件具有脱盐率高、产水量大、操作压低、抗压密性好、耐生物分解力强等诸多优点。
但对进水有严格要求(见表1),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指标执行。
2、反渗透装置的安装2.1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必须按下列条件执行2.2.1装置运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最低不得低于5℃,最高不得高于38℃。
深度回用反渗透操作及维护手册一、正常开停机操作1.1开机操作开机前确保反渗透入口阀,反渗透进水阀,RO膜进水阀,快冲进水阀,产水阀,浓水阀;关闭清洗进水阀,化学清洗入口阀,清洗回流阀,一段清洗回流阀,二段清洗回流阀开启开启还原剂阻垢剂计量泵,开启超滤提升泵及反渗透高压泵,调节浓水出水阀开度,控制其产水率75%(回用水流量/总进水量)。
1.2停机操作关闭反渗透高压泵,再关闭超滤提升泵及还原剂阻垢剂计量泵。
1.3注意事项1.3.1开机操作时,反渗透高压泵在反渗透提升泵开启5s之后且其出口达到0.2MPa以上,方可开启反渗透高压泵。
1.3.2 开机操作时,电动排污阀会自动开启2min,目的在于冲洗掉浓水侧膜表面杂质。
1.3.3停机操作时,设备开启顺序与开机时相反,设备停机顺序为反渗透高压泵—超滤提升泵—还原剂计量泵—阻垢剂计量泵二、反渗透各项参数控制记录保安过滤器压力(P0),保安过滤器出口压力(P1),高压泵出口压力(P2),反渗透膜入口压力(P3),反渗透入口流量(Q1),回用水出口流量(Q2),浓水出口流量,回用水电导率(λ)。
各项参数的范围:P0:0.2-0.5MPa P1: 0.2-0.5MPa P2:0.8-1.3MPaP3:0.8-1.3MPa Q1:30m³/h Q2/Q1=75% λ<300μs/cm三、反渗透化学清洗3.1反渗透化学清洗的条件:为了使清洗工作取得最好的效果,膜元件必须在产生大量污垢前时行清洗。
如果清洗工作延误太晚,那么将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从膜表面上彻底清除污垢并重新恢复膜性能至初始的状态。
当进水和浓水之间的标准化压差上升了15%,或标准化的产水降低了10%,或标准化的盐透率增加了5%时,应该对膜系统进行清洗。
3.2污垢类型的确定在清洗之前确定膜表面污垢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进行污垢类型确定的最好方法是对SDI测试膜片上所收集的残留物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的主要类型,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化学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