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机床 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6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卧式双面24轴组合钻床总体设计及左主轴箱设计(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箱体底座)学科部:理工学科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制103班学号:7011210138姓名:徐伟龙指导教师:永平填表日期:2013 年12 月20 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组合机床(如图1所示)是根据工件加工需要,以大量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之以少量的专用部件和按工件形状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的专用机床。
组合钻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状等零件。
加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锪孔、铰孔、镗孔等加工。
图1组合机床具有如下的优点:(1)主要用于棱体零件和杂件等的孔面加工。
(2)生产率高。
因为工序集中,可以多面、多工位、多轴、多刀同时进行加工。
(3)加工精度稳定。
因为工序固定,可选用成熟的通用部件、精密夹具和自动工作循环来确保加工精度的一致。
(4)研制周期短,便于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较低。
因为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程度高,通用件可组织批量生产进行预先制造或外购。
(5)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较低。
(6)配置灵活。
因结构是横块化、组合化。
可按照工件或工序要求,用大量通用部件和少量专用部件灵活组成各种类型的组合机床和自动线;机床便于改装:产品或工艺发生变化时,通用部件一般还可以重复使用。
作为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学生,通过《金属切削机床》这门课程对组合钻床的了解,结合《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对组合钻床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知,特别是对多面、多工位、多轴、多刀同时加工产生的浓厚的兴趣,组合钻床的设计对我们机械专业学生对本人也是比较大的挑战,所以我才选择组合钻床的设计作业我的毕业设计,这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我大学四年来的综合考验和考量。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1、国组合机床现状在我国,组合机床发展已有28年的历史,其科研和生产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应用也已深入到许多行业,是当前机械行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
沈阳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系部:机械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2010年 4 月 5 日
一、总体说明
在开题报告中要求给出你对课题的理解,类似的研究在国内外的进展情况,你对系统设计的初步设想,主要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思路,同时应给出课题的时间安排。
二、开题报告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课题主要工作(设计思想、拟采用的方法及手段)
3.完成课题的实验条件、预计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4.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计划(进度安排)
5.参考文献
三、撰写要求
1.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
2.报告内容一律用A4纸打印
3. 上交时间为毕业设计第三周周末。
组合机床的开题报告组合机床的开题报告一、引言组合机床是一种将多种不同功能的机床组合在一起,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多种加工工艺的一种先进设备。
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为工业制造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从组合机床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组合机床的概念组合机床是指将多种不同类型的机床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组合,形成一台具有多种加工功能的机床。
它可以实现多种复杂零件的一次性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组合机床的核心是自动化控制系统,它能够实现对各个机床部件的协调运动和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
三、组合机床的发展历程组合机床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是通过机械传动和简单的控制系统实现机床的组合。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组合机床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控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组合机床得到了快速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组合机床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工业制造的重要装备。
四、组合机床的应用领域组合机床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通信、模具制造等行业。
在汽车制造领域,组合机床可以实现车身焊接、车轮加工、发动机装配等多种工艺的一体化生产。
在航空航天领域,组合机床可以实现飞机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和装配。
在电子通信领域,组合机床可以实现电子元器件的高速加工和组装。
在模具制造领域,组合机床可以实现多种复杂零件的一体化加工。
五、组合机床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组合机床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出以下几个方向:1. 智能化:组合机床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加工过程的自动优化和调整。
2. 网络化:组合机床将与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精密化:组合机床将实现更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满足高精度零件加工的需求。
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1 绪论................................................... 1 1.1 机床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及其发展简史........................1 1.2 组合机床的国内、外现状.................................3 1.2.1 国内组合机床现状..................................3 1.2.2 国外组合机床现状..................................4 1.3 机床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6 1.3.1 设计的目的.........................................6 1.3.2 设计内容..........................................6 1.3.3 设计要求..........................................6 1.4 机床的设计步骤.........................................7 1.4.1 调查研究...........................................7 1.4.2 拟定方案..........................................7 1.4.3 工作图设计........................................72 零件分析................................................ 8 2.1 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其技术要求.............................8 2.1.1 零件结构特点.......................................8 2.1.2 技术要求...........................................8 2.2. 零件的生产批量及其机床的使用...........................9 2.2.1 零件的生产批量.....................................9 2.2.2 机床的使用条件.....................................9 2.3 零件工艺方案............................................9 1.3.1 生产工艺方案.......................................93 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 10 3.1 组合机床方案的制定....................................11 3.1.1 制定工艺方案......................................11 3.1.2 确定组合机床的配置形式和结构方案。
组合机床设计开题报告组合机床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械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而组合机床作为一种集多种加工功能于一体的机械设备,具有高效、灵活、节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组合机床在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结构复杂、加工精度不高、能耗较大等。
因此,对组合机床进行设计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以提高其结构简化程度、加工精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现有组合机床的分析和对比,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关仿真和实验验证,以期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研究内容1. 组合机床结构设计优化通过对现有组合机床结构的分析和对比,确定设计方案。
考虑到结构简化和加工精度的要求,将采用某种新型材料和加工工艺,以提高机床的整体刚性和加工精度。
2. 加工精度优化通过对组合机床的各个关键部件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优化加工精度。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机床的加工过程,以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针对现有组合机床能耗较大的问题,通过对机床动力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节能型电机和变频控制技术,降低机床的能耗,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自动调节和优化。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组合机床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 结构设计与仿真采用CAD软件进行组合机床的结构设计,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评估机床的刚性和稳定性。
3. 加工精度验证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工业实际应用,验证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并与现有机床进行对比分析。
4. 能源利用效率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和数据分析,评估组合机床的能源利用效率,并与现有机床进行对比。
五、预期成果1. 设计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具有结构简化、加工精度高和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特点。
2. 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所设计的组合机床在加工精度和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势。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工程系(院)2013届
题目生产线组合机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
课题类型设计课题来源自拟课题
学生姓名张三学号 200901010001
专业机制本科年级班 09级1班
指导教师李四职称讲师
填写日期: 2013 年 3 月 28 日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他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他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实德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了人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
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说明:1、该表每生一份,院系妥善存档;
2、课题来源填:“国家、部、省、市科研项目”或“企、事业单位委托”或“自拟课题”或“其它”;课题类型填:“设计”或“论文”或“其它”。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
而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制造水平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装备——金属切削机床的先进程度。
作为金属切削机床的主力军的组合机床是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专用部件组成的一种专用高效自动化设备,具有设计制造周期短、投资少、加工精度稳定、改装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在机械加工工业中,机械产品大批量生产中,组合机床已得到广泛运用。
一些复杂的壳体类零件,加工工艺复杂、定位夹紧困难的工件,要提高其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单凭普通机床是很难办到的,而在用普通机床加工复杂工件的过程中,对操作者的技术也提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迫切的要求生产一定数量的组合机床。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而且成本低、生产周期断,适合我国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和生产水平。
更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企业获得更多利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组合机床和自动线作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是控制、驱动、测量、监控、刀具和机械组件等技术的综合反映。
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技术性能和综合自动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生产部门产品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组织的结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所以对组合机床的设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这些技术有长足进步,同时作为组合机床主要用户的汽车和内燃机等行业也有很大的变化,其产品市场寿命不断缩短,品种日益增多且质量不断提高。
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和激励了组合机床和自动线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组合机床的研制正向高效、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柔性化方向发展。
我国的机床工业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立起来的,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起步于80年代,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低到高的逐步发展的历史时期。
进入90年代后,组合机床行业加快发展,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新产品的质量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