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保护原则
- 格式:docx
- 大小:13.16 KB
- 文档页数:1
国际知识产权法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知识产权地域性限制的克服.特征:1.主体多元,基本主体是主权国家(间接保护)2.客体多元,首要客体:各国知识产权制度 3.内容丰富,保护制度、贸易制度、争议解决制度 4.渊源复杂5.约束力渐强。
基本原则:1.首要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各缔约国(成员)之间相互给予平等待遇,使缔约国国民与本国国民享受同等待遇。
解决“内外有别”问题2.最惠国待遇原则(TPIPS独有):任何一个国家(不限于缔约方成员)的国民在一个成员所受到的其他国家享受不到的待遇(包括任何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都应当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的国民。
解决“外外有别”问题。
3.最低保护标准原则:各缔约国依据本国法对该条约缔约国国民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能低于该条约规定的最低标准。
4.保护公共利益原则: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权利行使,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应保持公共利益和权利人利益之间的平衡。
国民待遇原则与最低保护标准原则的区别与统一性: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是对国民待遇原则的重要补充。
区别:国民待遇原则是对各条约的缔约国知识产权立法自主权的尊重;而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是对这种立法自主权的限制。
统一性: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标准,正是各国行使知识产权立法自主权的表现。
伯尔尼公约公约的保护不适用于日常新闻或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
一、基本原则1、国民待遇原则。
如何理解“起源国”:对于已出版作品,起源国即作品首次出版的国家;对于未出版作品,起源国即作者的国籍或居所所属国或建筑艺术作品的所在国。
2.自动保护原则3、版权独立原则二、作者的精神权利署名和保护作品完整三、保护期限一般和电影是50,摄影作品及实用艺术作品应少于自该作品完成时算起25年2 TRIPS协定: 基本原则有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
与伯尔尼相比在版权及相关权领域增加的内容(计算机,数据库,出租权),限制(复制权到所有权)3世界版权公约:基本原则:国民待遇,非自动保护,版权独立。
《伯尔尼公约》的3个基本原则
(原创版)
目录
1.《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概述
2.国民待遇原则
3.自动保护原则
4.独立保护原则
5.总结
正文
《伯尔尼公约》是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国际公约,旨在为创作者和版权所有者提供国际范围内的法律保护。
公约中包含三个基本原则,分别为国民待遇原则、自动保护原则和独立保护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是指公约成员国给予外国作者同本国作者相同的权利。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成员国的国民,其作品在公约其他成员国中都将受到与该国国民作品相同的保护。
这一原则体现了公平、平等和互惠的精神,有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自动保护原则是指,在公约成员国境内创作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将自动受到该国法律的保护。
这一原则保障了创作者的权益,使其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就能够得到有效保护,防止他人侵犯其独有的创作成果。
独立保护原则是指,各成员国根据本国法律对作品进行独立保护,不受其他成员国法律的影响。
也就是说,某一成员国对作品的保护力度和范围,不会受到其他成员国法律的制约。
这一原则保证了各个成员国在保护作品方面具有自主权,有助于适应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法律制度。
第1页共1页。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1.《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1)国民待遇原则适用于公约和在任何一个缔约国领域内设有或的。
(2)优先权原则在优先权期限内(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月),每一个在后申请的申请日均为(优先权日)。
(3)临时性保护原则缔约国应对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内举办的或经上展出的商品中可以取得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可以注册的商标给予。
如果展品所有人在临时保护期内申请了专利或商标注册,则申请案的优先权日不再从第一次提交申请案时起算,而从起算。
答案1.《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1)国民待遇原则适用于公约缔约国的国民和在任何一个缔约国领域内设有住所或真实有效的工商营业所的非缔约国国民。
(2)优先权原则在优先权期限内(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6个月),每一个在后申请的申请日均为第一次申请的申请日(优先权日)。
(3)临时性保护原则缔约国应对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内举办的或经官方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的商品中可以取得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可以注册的商标给予临时保护。
如果展品所有人在临时保护期内申请了专利或商标注册,则申请案的优先权日不再从第一次提交申请案时起算,而从展品公开展出之日起算。
(4)专利商标保护的独立性原则关于外国人的专利申请或商标注册,应由各成员国作出决定,不应受原属国或其他任何国家就该申请作出的决定的影响。
【注意】驰名商标的认定不以注册为前提,亦可成为认定的依据。
厂商名称的保护不以注册为条件。
2.《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1)“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①公约成员国国民和在成员国有惯常居所的非成员国国民,其作品无论是否出版,均应在一切成员国中享有国民待遇——。
②非公约成员国国民,其作品只要是在,或者在一个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也应在一切成员国中享有国民待遇——。
答案(4)专利商标保护的独立性原则关于外国人的专利申请或商标注册,应由各成员国根据本国法律作出决定,不应受原属国或其他任何国家就该申请作出的决定的影响。
一、单选题1.(A )对版权实行附条件的自动保护原则。
A. 《世界版权公约》B. 《美洲国家间版权公约》C. 《伯尔尼公约》D. 《巴黎公约2.以当事人国籍为确定管辖权标志的管辖权原则叫做(D )A. 专属管辖B. 平行管辖C. 属地管辖D. 属人管辖3.《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规定对各成员国对作者的最低保护期限为(A )。
A. 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如作者难以确定,不少于作品发表之日起50年B. 作者有生之年;如作者难以确定,不少于作品的发表之日起50年C. 作者有生之年或作品发表之日起50年,以期间较长者为准D. 作者有生之年,不论作品何时发表4.我国在批准加入海牙《域外送达公约》的决定中,指定有权接受外国通过领事途径转递的文书的中央机关是( A )。
A. 司法部B. 公安部C. 外交部D. 最高人民法院5.我国唯一的行业性涉外仲裁机构是(B )。
A. 中国海运仲裁委员会B.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C.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D. 中国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院6.在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立法中,目前最重要的一个多边条约当属由联合国1958年通过的(C )A. 《华盛顿公约》B. 《关于承认仲裁条款的日内瓦议定书》C. 《纽约公约》D. 《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日内瓦公约》7.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外国人的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D )天内在中国境内也出版的,视为在中国境内首先出版,也作为中国作品受法律保护。
A. 3B. 90C. 15D. 30E. 1F. 2G. 608.涉外民事纠纷中,当事人可以(A )改变我国法院专属管辖。
A. 协议选择仲裁裁决B. 书面协议选择他国法院C. 口头协议选择我国其他法院D. 书面协议选择我国其他法院9.《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规定,对于录音制品制作者给予的保护期最低为不短于( B )。
A. 录音制品完成之日起50年B. 录音制品载有的声音首次被固定之年年底,或从录音制品首次出版之年年底起20年C. 录音制品完成之日起20年D. 录音制品载有的声音首次被固定之年年底,或从录音制品首次出版之年年底起50年10.外国人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适用(D )。
《伯尔尼公约》――原则与作品的概念1.0 简介本单元对《伯尔尼公约》的主要条款进行解释。
本公约对于在国际背景下讨论版权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单元篇幅比较长,与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加起来,大约占本课程的三分之一。
本单元首先概述本公约的基本原则,然后更详细地介绍上一单元中提到的“作品”的概念。
2.0 基本原则《伯尔尼公约》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伯尔尼公约》的目标是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各缔约方的版权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公约提出了保护作者的最低标准。
这意味着缔约方至少要向作者提供《伯尔尼公约》规定的保护。
具体的保护方法通常由缔约方依据国内法和传统自行决定。
如果缔约方愿意,它可以向作者提供更有利的保护。
但是,它不能对外国作者提供相对较差的保护。
由于公约在这方面的规定并不十分具体并给缔约方留出了较大的酌情处理的空间,因此缔约方可在实施公约时相机处理。
通过国民待遇原则的实施,这一水平的保护扩大到所有的成员国。
由于《伯尔尼公约》是国家之间的协定,它要求每个缔约方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公约的适用。
(第36条第(1)款)采取这些措施的方式和程序,由缔约方依据宪法适用其国内法自行决定。
但是,它们应当保证在公约生效时就要受到公约的约束,同样,它们要通过国内法使公约条款产生法律效力。
(第36条第(2)款)《伯尔尼公约》中有三个基本原则,具体是:1、国民待遇原则;2、自动保护原则;3、独立保护原则。
让我们依次探讨这些原则。
2.1 “国民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意味着外国作者(其他联盟成员国的作者)将被视为国民受到同等的待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作者都不受任何限制地被赋予所有本国国民所享有的权利。
依据《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1)款的规定:“根据本公约得到保护的作品的作者,在除作品来源国外的本联盟各成员国,就其作品享受该国法律现今或今后将给予其国民的权利,以及本公约特别授予的权利。
”从这一条款可以得出如下3个结论:1,只有实际创作受《伯尔尼公约》保护的作品的作者才享有国民待遇。
伯尔尼公约自动保护原则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话题——伯尔尼公约的自动保护原则。
乍一听,这名字就让人有点头大,对吧?不过别担心,我会把它拆开讲,让你听得懂,也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这个法律的宝贝。
2. 伯尔尼公约是什么?首先,咱们得搞明白什么是伯尔尼公约。
简单说,就是一份保护著作权的国际协议。
想象一下,如果你写了一首歌、画了一幅画,或者拍了个视频,伯尔尼公约就是为了确保你的创作不会被人随便拿去用。
就像你辛辛苦苦做的一碗面,别人不能随便端走,是吧?2.1 自动保护的好处接下来,自动保护原则就是这个公约的亮点。
什么是自动保护呢?就是说,一旦你创作了什么,不需要申请,作品就自动受到保护。
真的是“心安理得,腰杆子直”啊!想象一下,你写的小说没出版,但你在写的时候,就已经享有版权,这简直是给创作者的福音嘛。
2.2 保护的范围那么,这种保护到底覆盖了哪些方面呢?无论是文字、音乐、绘画,还是电影,基本上都在这个大伞之下。
而且,保护的范围还不止于此,甚至一些表演、录音也可以纳入其中。
换句话说,创作者只要有创作,基本上就有了保护,谁敢轻举妄动!3. 国际化的意义再说说伯尔尼公约的国际化。
这个公约成立于1886年,至今已经有超过170个国家参与。
试想一下,全球范围内都在遵守这个规则,这就像是大家都在玩同一个游戏,没谁能偷偷改规则。
这样一来,不同国家的创作者就能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互相竞争。
3.1 促进文化交流这种国际化不仅保护了创作者的权益,还促进了文化交流。
你看,一个日本的漫画在美国风靡,一个法国的电影在中国大热,这些都是在伯尔尼公约的庇护下实现的。
就像大家在大联欢上,分享自己的拿手好戏,谁都不想让别人吃亏,对吧?3.2 解决版权纠纷当然,版权纠纷也总是如影随形。
不过,有了伯尔尼公约,争论就变得相对简单了。
各国之间有了一定的法律框架,哪怕真的发生了争执,也能在法律的“仲裁”下找到解决的办法。
全国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技术贸易管理制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 《知识产权协定》对专利的获得和享有规定了 ( )A.平等要求B.互利要求C.时间要求D.非歧视要求正确答案:D解析:《知识产权协定》对专利的获得和专利权的享有规定了非歧视要求。
对于专利的获得和专利权的享有,不因发明地点、技术领域、产品是进口或是在当地生产而受到歧视。
知识模块: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技术贸易管理制度2. 《知识产权协定》增加了专利人许诺销售权和 ( )A.制造权B.使用权C.销售权D.进口权正确答案:D解析:专利权人,对于专利产品,享有制止第三方未经其同意进行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为这些目的进口该产品的行为的专有权。
《知识产权协定》增加了专利权人许诺销售权和进口权。
知识模块: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技术贸易管理制度3. 在《知识产权协定》规定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中,不违法的是 ( )A.为商业目的进口布图设计B.销售受保护的布图设计C.在没有理由指导的情况下分售含有受保护布图设计的集成电路D.销售含有受保护的布图设计的集成电路的物品正确答案:C解析:未经权利人许可,下列行为非法:为商业目的进口、销售或以其他方式分销受保护的布图设计、含有受保护布图设计的集成电路,或者含有上述集成电路的物品(继续含有非法复制的布图设计)。
但对于含有非法复制的布图设计的集成电路或含有该集成电路的物品,如果从事上述行为的人或命令从事上述行为的人,在获得集成电路或含有集成电路的物品时,实际不知并且也无合理理由知道包括了非法复制的布图设计,不得认定这些行为非法。
知识模块: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技术贸易管理制度4. 对布图设计的保护期不少于( )A.5年B.10年C.15年D.20年正确答案:B解析:对布图设计的保护期不得少于10年,自申请之日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首次进入商业利用之日起计算。
知识产权法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人身权与一般人身权的比较(1)权利的产生依据及功能不同(2)权利的存续时间不同(3)权利的专属性程度不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1.复制权2.发行权3.出租权4.展览权5.表演权6.放映权7.广播权8.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的限制著作权的限制,是指对著作权人专有权利行使的限制1.合理使用2.法定许可3.强制许可著作权的归属,即著作权归谁所有。
著作权来源于作品的创作,而作品又是作者创作完成的,因此,作品的著作权应归属于创作作品的作者。
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也确立了这项原则: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著作权的限制1.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2.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3.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4.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5.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6.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7.其他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著作权的取得著作权的取得,亦指著作权的产生,是公民或法人依据一定的法律事实或客观事实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享有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1.自动取得原则2.登记取得原则3.以物质形式固定取得原则4.以著作权标记取得原则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参照各国的通行做法,采用“自动取得”作为我国著作权取得的基本原则。
著作权的保护期著作权的保护期,是指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专有权的有效期限,即国家确认文学、艺术等作品的著作权,并依法予以保护的法定期限。
1.保护期限的计算方法2.人身权利的保护期3.财产权利的保护期(1)一般作品保护期(2)特殊作品保护期(3)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保护期著作权的终止著作权的终止即著作权的丧失,这里所说的著作权的终止,一般是指著作财产权的终止。
著作权终止最直接的法律后果是作品由“专有领域“进入“公有领域”,成为全社会公有的财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而不必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和支付报酬。
但这并不是绝对自由的。
公有作品的使用和保护著作权的转让概念: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转让,即著作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将著作权中财产权利的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使受让人在该期限内成为新的著作财产权(全部或部分)所有者的法律行为。
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自1883年制订、1884年生效以来,已历经数次修订,形成了若干个文本,最新的文本是1967年斯德哥尔摩文本。
该公约1985年3月19日起对中国生效。
《巴黎公约)是目前工业产权保护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条约,确定了各成员国在保护工业产权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规则及最低标准。
一、《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一)国民待遇原则在《巴黎公约》中,国民待遇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在工业产权的保护中,各成员国必须在法律上给予其他成员国以本国国民能够享受的同等待遇;第二,非成员国国民,只要在成员国有惯常住所或者实际从事工商活动的营业场所,也应享有同该成员国国民的同等待遇。
(二)优先权原则公约规定,享有国民待遇的人,就一项发明首先在某一成员国提出专利申请,或者就一项商标提出注册申请,自该申请提出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12个月,商标或外观设计6个月),又就同样的申请向其他成员国提出的,该其他成员国必须以第一个申请日作为本国的申请日。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国际优先权”。
(三)专利权、商标权独立原则专利权独立原则,是指享有国民待遇的人就其同一发明而在不同成员国内申请及享有的专利权,彼此独立,互不影响。
这一原则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一成员国批准的一项专利,并不能决定或影响其他成员国是否就相同发明的申请案批准专利;第二,一成员国驳回一项专利申请,不影响其他成员国就相同的发明批准其专利;第三,一成员国撤销一项专利,或宣布一项专利为无效,不影响就相同技术在其他成员国的专利继续有效。
商标权的独立原则,是指如果一个商标没有能够在本国获得注册,或者在本国的注册被撤销,不影响其在其他成员国的注册申请。
不过,商标独立原则有一个重要例外,即如果一个商标在其本国获得了注册,在一般情况下,其他成员国不应当拒绝注册申请。
(四)临时性保护《巴黎公约》规定,各成员国必须依本国法律,对于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内举办的、经官方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的商品中可以申请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以及可以申请注册的商标,给予临时保护,保护期限与优先权相同。
自动保护原则是指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第1款:"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此法规定了我国著作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即自动保护原则。
自动保护原则,使著作权的保护不同于其他知识产权。
比如说,专利要申请注册,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异议期和争议期,到最后还会不被认可的可能;商标与专利也一样,也需要申请注册,需要经过审查和相当时间的异议期。
如果商标与专利不经过申请注册和公告异议,将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有时会受到适当的保护,那也仅是很低程度的保护,对专利和商标的保护都会很麻烦。
但是,作品的保护就不一样了。
只要作品一经完成,不管它公布与世没有,都会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自动保护原则,源于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是《伯尔尼公约》五项原则的第二项。
《伯尔尼公约》第五条第二项规定,享有和行使这些权利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也不论作品起源国是否存在保护。
按照该原则,公约成员国国民及在成员国有长期住所的其他人,在作品创作完成时即自动享有版权;非成员国国民又在成员国无长期住所者,其作品首先在成员国出版时即享有版权。
因此,除本公约条款外,保护的程度以及为保护作者权利而向其提供的补救方法完全由被要求给以保护的国家的法律规定。
用更通俗的话讲,就是作者依国民待遇原则在其他同盟成员国享有和行使其作品的著作权,但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即使作者的所在国要求这种手续也不例外。
所谓“不需要经过任何手续”,既包括无须注册(或登记)、无须交纳样书等,也包括无须在作品上加注任何版权保留的标记。
但是,“伯尔尼公约”允许成员国保留“固定要求”,即虽不能以履行手续为获得版权的前提,但仍旧可以“将作品固定在有形物上”作为获得版权的前提。
这等于把这些类型的作品,如口头作品,排除在版权保护之外。
自动保护原则对于作品的保护很有利,但也使作品的著作权侵犯变得更加的容易与繁多。
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如果一件作品没有发表,无法找到确定的权利人,其他人就会有更强的侵权冲动。
因为自动保护原则,权利人的利益很容易会保护。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侵权行为随意都会出现,可能会出现在各种地方,权利人却无法找到侵权者,或者确认侵权行为地,或者确认其他事情。
2)证据保全问题。
如上所言,侵权行为容易出现,权利人自己也容易判定别人侵权。
不过,这仅保留在主观上,而法律的保护更倾向于客观,也就是证据。
因为在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之前,有一个著作权权利人锁定的问题。
如果著作权权利人无法锁定的话,自然无法确认被侵权者,侵权人的行为就会被放纵。
因此,作品完成后一定要保存相当的证据,证明自己就是作品的作者,作品的著作权利人。
比如说,手稿、原件、作品署名、备案登记等,不然即使有自动保护原则,作品的权利一样得不到很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