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著作权保护原则!涉外著作权保护期限
- 格式:docx
- 大小:43.51 KB
- 文档页数:1
著作权法适用范围著作权法的适用范围不仅指地域的适用,还包括对主体与客体的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关于我国著作权法适用范围的规定采取了国际通行的做法,即实行“国籍原则”、“互惠原则”和“地域原则”。
1.国籍原则这是根据著作权主体的国籍来确定给予著作权保护的一条原则。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从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就享有著作权。
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2.互惠原则这是根据国与国之间所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来确定给予著作权保护的一条原则。
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二款便体现了这一原则。
一个国家对著作权怎样实行保护,是国家主权的体现,有严格的国界限制,这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地域性的体现。
两个国家若签订有双边协议或者共同参加了某个国际公约,便相互给予对方国家的作者以国民待遇,在本国地域内根据本国著作权法律的规定保护他们的著作权,这便是互惠原则的体现。
1992年10月,我国参加了《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1993年4月,我国参加了《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
在此之前,我国还分别与美国和菲律宾签订过有著作权保护内容的《中美贸易协定》和《中菲文化协定》。
因此,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涉外著作权关系正常化。
现在,我国作者的作品可以在一百多个国家受到著作权保护,同样,我国也要保护与我国有著作权相互保护关系的一百多个国家作者的作品。
两个国家若没有签订双边协议或者没有共同参加某个国际公约,则不相互保护对方作者的著作权。
3.地域原则这是根据著作权主体所创作的作品的首先出版地来确定给予著作权保护的一条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三款和第四款。
第三款中的“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是指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是在中国境内第一次出版;如已在中国境外出版过,然后再在中国境内出版,就不能称为“首先出版”。
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作品的范围有哪些著作权的对象是文学、艺术作品。
因此,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文学、艺术形式,就有可能成为著作权的保护对象。
我国著作权法与各国法律的保护大同小异,主要有以下几种:1、文字作品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文字作品是指小说、诗歌、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
是用文字或等同于文字的各种符号(包括数字符号)来表达思想或情感的形式。
2、口述作品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口述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用预先创作好的作品加以口头表演,如诗歌的朗诵.则不属于口述作品。
口述作品一定是即兴创作的。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杂技艺术作品(新增的类型)。
(一)音乐作品是指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
需要注意:配词的乐曲,如果词和乐曲连在一起使用,则词包括在音乐作品之内,如果词未和乐曲连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包括在文字作品之内。
(二)戏剧作品是指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我国《著作权实施条例》第四条规定:“戏剧作品是指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三)曲艺作品曲艺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目前曲艺曲种类约有400种,其中主要的是相声,快板,数来宝评书,弹词,大鼓坠子、琴书等。
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4 条所规定的曲艺作品,指相声,快书,大鼓,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表演形式表演的作品。
可以文字形式出现,也可以口述形式出现。
(四)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
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
广义上讲,是凭借人体有组织、有规律,有组织的运动来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
(五)杂技艺术是指杂技、魔术、马戏等通过形体动作和技巧表现的作品。
一种技艺表演,我国有丰富的杂技艺术作品资源,故在修改时,明确了杂技艺术作品作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
著作权法只保护杂技的艺术成分,杂技中表现的动作难度和技巧难度,并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4、美术、建筑作品(一)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它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题目:涉外民事纠纷中,当事人可以()改变我国法院专属管辖。
选项A:书面协议选择他国法院选项B:口头协议选择我国其他法院选项C:协议选择仲裁裁决选项D:书面协议选择我国其他法院答案:协议选择仲裁裁决题目:国际商事仲裁可仲裁的事项是()。
选项A:收养、监护、抚养纠纷选项B:婚姻、家庭、继承纠纷选项C: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选项D:行政争议纠纷答案: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题目: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购买一批音像设备,与日方当事人发生纠纷,该公司在日本()。
选项A:享受部分豁免选项B:不能享受豁免选项C:若设备为中央电视台购买,可享受豁免选项D:享受豁免答案:不能享受豁免题目:涉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照我国有关规定和司法解释,依()确定。
选项A:法院地法选项B:原告住所地法选项C:被告住所地法选项D: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答案: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题目:《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规定对各成员国对作者的最低保护期限为()。
选项A:作者有生之年;如作者难以确定,不少于作品的发表之日起50年选项B:作者有生之年,不论作品何时发表选项C: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如作者难以确定,不少于作品发表之日起50年选项D:作者有生之年或作品发表之日起50年,以期间较长者为准答案: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如作者难以确定,不少于作品发表之日起50年题目:仲裁机构对案件的管辖权来自仲裁协议和申请人的申请,当事人之间无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则不得将争议提交仲裁,仲裁机构也无权受理案件,这是仲裁协议()。
选项A:对当事人的法律效力选项B:对法院的法律效力选项C:对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选项D:对仲裁机构的法律效力答案:对仲裁机构的法律效力题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规定应提供给该公约缔约方的国民()。
选项A:不歧视待遇选项B:国民待遇选项C:最惠国待遇选项D:普遍优惠待遇答案:国民待遇题目: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以地域为联系因素,由该地域所属国法院行使管辖权,这是()。
版权知识点总结引言版权是指作者以其所创作的作品享有的权利。
版权法是维护知识产权的一种法律形式。
版权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作品的创作者和发行者,使其能够获得合理的报酬,并在一定的时限内享有其作品的独占权。
版权的定义、内容和保护范围很大程度上受当地法律的规范。
在全球范围内,版权涉及到文学、音乐、美术、摄影、电影、录音、广播、电视、软件、数据库、工艺品、工业设计、商标等各类作品。
一、版权的基本概念1.1版权的含义版权是指对于具有原创性的作品所享有的合法权利。
它是一种法律规定的权利,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让作者拥有独占性使用、发布、复制、表演和改编等权利。
1.2版权的内容根据国际惯例和各国家的法律规定,版权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制权:拥有对作品进行复制的权利;(2)发行权:拥有对作品进行发行的权利;(3)表演权:拥有对作品进行公开表演的权利;(4)广播权:拥有对作品进行广播的权利;(5)信息网络传播权:拥有对作品进行信息网络传播的权利;(6)改编权:拥有对作品进行改编的权利;(7)翻译权:拥有对作品进行翻译的权利。
1.3版权的保护对象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法》的规定,版权保护的对象包括: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艺术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录音作品、广播作品、电视作品等各种创作的作品。
1.4版权的保护原则版权的保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创性原则: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成果;(2)固定性原则:作品必须以某种形式进行了固定,才能受到保护;(3)合法性原则:作品的创作和发行必须合法才能受到版权保护;(4)国际公约原则: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对作品享有的权利将得到国际的保护。
1.5版权的有效期限根据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版权的有效期限一般在作者终身加50年到作者终身加70年之间。
对于企业或法人单位创作的作品,版权的有效期限则是50年。
1.6版权的转让和许可版权可以通过转让或者许可的方式,让其他人使用。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私法》机考第十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1. 在“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条规范中,“范围”部分是()。
[答案]涉外合同2. 对特派员取证,我国()[答案]原则上不允许3. 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执行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申请。
[答案]中级人民法院4. 在中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是()。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5. 我国海商法规定的关于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变更和消灭应适用的准据法是()。
[答案]船旗国法6. 采用血统原则确定子女国籍国家的夫妇在采用出生地原则确定子女国籍的国家生一子女,该子女一出生,就应()。
[答案]具有双重国籍7. 卖方负责提供货物、提供与货物有关单据、承担货物越过船舷前的一切风险,买方负责租船、货物保险,这一价格条件是()。
[答案]FOB8. 美国商人史蒂夫和英国商人俄勒尔在上海签订合同买卖中国绒毛玩具,二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纠纷在日本东京依日本法仲裁。
后果有纠纷,适用()。
[答案]日本法律9. 在物权关系上,主张动产和不动产一律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始于()。
[答案]19世纪10. 国际商事仲裁可仲裁的事项是()。
[答案]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11. 在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立法中,目前最重要的一个多边条约当属由联合国1958年通过的()。
[答案]《纽约公约》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2条规定:“有双重或者()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答案]多重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73条规定: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适用()。
《知识产权法学》综合复习资料(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A.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2.刘某从画家孙某处购买了一幅画,刘某在对该画享有物权的同时,对该画还享有()D.展览权3.甲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一篇杂文,没有任何版权声明,乙将其推荐给《读者》文摘杂志,《读者》文摘杂志登载这篇杂文时()B.不用经甲同意,但应向甲支付稿酬4.发明专利新颖性判定中的冲突申请(抵触申请)是指()B.在申请日以前,他人向中国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5.赵某于2002年4月1日申请一项外观设计专利,2003年2月8日获得授权,这项专利权的保护期限终止于()A.2012年4月1日6.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构成的要素有()C.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组合、三维标志7、电影制片厂甲擅自将乙发表在《文学季刊》上的小说《红尘》拍摄成电影,则甲()A、侵犯了乙的著作权,但未侵犯《文学季刊》的著作权8、“云雾飞”是某公司的注册商标。
某一天,该公司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其注册商标“云雾飞”连续三年未被使用为由,责令其限期改正。
对此,该公司不服,同时列举出了几种使用证据,其中符合商标法规定的“使用”方式是()A、公司的名称中包含了该商标,且其名称—直在使用,并在相应的商标上做了标记“R”9、杭州娃哈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了“娃哈哈”、“娃娃哈”、“娃哈娃”和“哈哈娃”等商标,这有利于其驰名商标“娃哈哈”得到有效保护。
此四件商标构成()C、联合商标10、陈某在取得丁某同意后,将丁某的100篇论文筛选出有代表性的20篇编成《丁某论文选集》,李某在未取得任何人许可的情况下将其复制发行。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李某的行为既侵犯了丁某的著作权也侵犯了陈某的著作权11、邓某于1970年4月1日创作了一幅国画,1973年6月22日将该画的原件出售于曹某。
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法律原则负载着法律制度的价值,是各个具体规则的来源和依据,是对上述制度价值与制度规则的抽象和概括。
依据法律原则的普适性与层次性,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原则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构建该项法律制度而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准则;二是存在于该项法律制度之中且本身可以直接适用的原则。
在前者的意义上,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国家主权原则、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国际合作原则;1或者表述为:国家主权原则、国际协调与合作原则、公平正义原则。
2在后者意义上,学者们多将其归纳为:国民待遇原则、最低标准原则、独立性原则(工业产权)、独立保护原则(著作权)、强制实施专利发明原则(专利权)、优先权原则(工业产权)等。
3笔者主张在后者意义上来说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原则。
这种原则应是规定在国际公约之中,其本身具有直接适用性,但是不应是某一专门制度所特有,而应具备整个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普遍适用性。
基于上述理由,笔者认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应包括国民待遇原则、最低保护标准原则、公共利益原则。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基本原则之内容(一)国民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是众多知识产权公约所确认的首要原则。
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各缔约国(成员)之间相互给予平等待遇,使缔约国国民与本国国民享受同等待遇。
所谓国民待遇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各缔约国依本国法已经或今后可能给予其本国国民的待遇;(2)各该条约所规定的特别权利,即各该条约规定的最低保护标准。
关于缔约国国民与本国国民享有同等待遇,国际公约对此有不同的表述,或称为“不低于”、“不歧视”,或称为“不应较为不利”,但总的说来,并不意味着只能给予其他缔约国国民“等同于”本国国民的待遇。
换言之,缔约国可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给予其他缔约国国民高于本国国民的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能接受的一项原则。
这一原则既不要求各国法律的一致性(不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问题),也不要求适用外国法的规定(不涉及国家主权的地域限制问题),只是要求每个国家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独立适用本国法律,不分外国人还是本国人而给予平等保护。
中国国际私法法规汇编一、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方面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进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注:有关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定,在国内法上是由我国宪法第18条和第32条规定和各种基本民事法律中有关这方面的规定构成的。
依据这些规定我国赋予在中国的外国人按国民待遇原则可享有人身权、亲属权、财产继承权等。
)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方面的立法1、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8条:“凡民事关系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的,民事关系的标的物在外国领域内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的,均为涉外民事关系。
“2、涉外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8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通则》第142条,《海商法》第268条,《民用航空法》第184条,《票据法》第9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3、反致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8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案件时,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8章的规定来确定适用的实体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是指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和程序法。
不适用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什么?一、不适用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什么?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著作权法》第四条规定,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
其中“依法”,是指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200 第八章广播影视作品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其中的“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即含有法律禁止的内容而被政府主管机关明令禁止的作品。
此处“禁止”必须作严格理解,作品因内容不当而被传播媒介拒绝采用,不属此列,电影、电视剧未经审查或者审查未通过,也不是被“禁止”,都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2、立法、行政和司法性质的文件。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都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其目的在于使这些作品尽可能广泛地、不受阻碍的传播,以利于公众使用,规范公民的社会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时事新闻。
是指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由于缺乏独创性,并且需要迅速在全世界传播,也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但如果在新闻内容中融进了作者的思想观点或者形象描写,如新闻综述、新闻评论、报告文学等则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及公式。
这类作品通常没有创造性特征或只具有社会一般常识性特点,属于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不能为任何人所专有,故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二、著作权保护的基本原则1.“国民待遇”原则。
即一个缔约国把其他缔约国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当作本国国民的作品加以保护。
这是双边和多边协定中几乎普遍采用的原则。
2.一个缔约国给予其他缔约国的作品以“起源国待遇”,即给予这些作品以相当于作者所属的国家或作品首次出版的国家给予的版权保护。
一些泛美公约曾实行过这一原则。
3.一个缔约国给予其他缔约国的作品以“第三国待遇”,即甲国给予乙国的作品以丙国作品享有的版权。
根据这一原则,所有缔约国国民的作品都享有同等的版权保护。
一休知识产权: 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涉外著作权保护原则!涉外著作权保护期限
涉外著作权,是指含有涉外因素的著作权,依据的是我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和相关的国际条约。
在我国,涉外著作权保护原则有哪些?涉外著作权保护期限,一休小编为大家整理。
一、涉外著作权保护原则
国际著作权保护的情况主要体现为几个重要的国际著作权公约,特别是我国参加的国际著作权公约,以及相关的重要的国际文件,最常见的是伯尔尼公约。
1、国民待遇原则,该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公约成员国的国民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可以在任何公约成员国内享有该国给予其本国国民作品的同等保护;
(2)非公约成员国的国民,只要其作品的第一版是在公约的某个成员国首先出版的,或者在某个成员国及其他非公约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则可以在公约成员国内享受到本公约所提供的保护;
(3)非公约成员国的国民如果在某个成员国有经常住所,须视其为该成员国的国民而提供版权保护。
2、自动保护原则,指获得公约所规定的著作权,无须任何手续。
换句话说,只要作者创作出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来,就自动获得著作权,而不需要履行登记、缴纳样本等手续。
3、独立保护原则,指作者享有公约所规定的各项权利,不依赖于作品在来源国所受到的保护;除公约的规定外,受保护程度及为保护作者权利所提供的司法救济方式,完全适用提供保护的国家的法律。
二、涉外著作权保护期限
一般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五十年。
这是最低的标准,公约成员国的著作权立法不得低于这个标准。
但只有几种类别的作品有例外的规定,如电影作品的保护期自作品公映后五十年,如果尚未公映自作品摄制完成后五十年;摄影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的最低保护期是作品完成后的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