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2创智坊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8.45 MB
- 文档页数:2
上海工业创意产业园案例分析文/沈芳(技术研发部)09年的春天,我去上海参观创意产业园,这些创意产业园多为上海的老厂房改建而成,这让我想到一位哲人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传说和歌曲已经沉默,它依旧诉说……”。
都市人的性情意绪和生活足音在这里凝结、沉淀,老厂房中所流传的情感又感染着当今人们的思想、趣味、观念;我在工业创意产业园区感受到了老厂房的新姿态,它们娓娓向世人述说几十年来不平常的历程。
案例一:上海建国路8号桥建筑地点:上海市卢湾区建国中路8号建筑面积:一期12000多平方米,二期8400平方米入驻企业数:40余户产业导向: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开发商:上海华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时尚生活策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日本HMA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建国路“8号桥”一期(1~8号楼)前身是上汽集团所属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改建落成,其中80%的面积为办公楼,用于出租;20%为餐饮、咖啡吧等配套服务设施。
“8号桥”二期(9号楼)前身是国营金属加工工厂,座落在一期的对面,横跨建国路,为避免工业园的人流对建国路的车流带来影响,一期、二期用横跨在马路上的“桥”联系起来。
改建后的建筑命名为“8号桥”有着特别的意义:形象上,每一座办公楼都有天桥相连,每座桥的造型均不同,极富工业感(图01、02);内涵上,它是连接国内外各创意咨询服务团队的沟通之桥。
此地渐渐成为上海设计界最具品牌价值和最时尚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以及时尚类的企业,比如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ALSOP、法国F-emotion公关公司、日本HMA建筑设计、香港风尚国际有限公司等等。
老工厂的层高有5米,与新建的传统办公空间相比,经过改造的厂房用做办公的空间自由度更大,有着别样的魅力。
此外,将那些厚重的砖墙从旧房子上拆下来重新组合,并进行一番艺术处理,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凸显了墙面的纹理(图03:9号楼立面局部),保留了原厂房里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图04:典型的厂房空间),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
上海·创智天地创智天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大型综合发展项目,占地84万平方米(84公顷),邻近众多所高等学府,为配合上海市政府“科教兴市”的发展策略,提供一个类似美国硅谷的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的环境,并配套以充满巴黎左岸气息的“创智SOHO”,以教育、科技、文化、研发及创业为基础,创造一个能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的知识型社区,让他们在这个独特环境中居住、学习、工作和交流。
1 百科概述小区名称:【上海】创智天地(创智坊)小区介绍:创智天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大型综合发展项目,占地84万平方米(84公顷),邻近众多所高等学府,为配合上海市政府“科教兴市”的发展策略,提供一个类似美国硅谷的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的环境,并配套以充满巴黎左岸气息的“创智SOHO”,以教育、科技、文化、研发及创业为基础,创造一个能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的知识型社区,让他们在这个独特环境中居住、学习、工作和交流。
2 小区信息行政区域:杨浦区域板块:五角场小区地址:大学路63弄均价:29668.0000物业类型:公寓建筑类型:多层物业费:2.353 详细信息建筑面积:50000占地面积:60000容积率:1.2%绿化率:35%楼层状况:共400套,多层车位总数:280总户数:400开发商:上海杨浦中央社区发展有限公司物业公司:上海新昌瑞安杨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4 周边配套地铁:地铁十号线公交:61,75,99,55,937,910,537,817学校:复旦大学、复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复旦成人教育学院,同济大学、财经大学城济光学院、体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医院:长海医院,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中原医院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餐饮:肯德基,芭比馒头深度延伸,令商务工作精彩无限创智天地广场是整个创智天地的中枢,以智能化办公为设计主旨,由9幢极富现代科技气息的高端办公楼组成。
创智天地广场汇集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的研发部门、设计创意中心、服务中心、科研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现代服务业企业等。
居住综合体——“创智坊”公共空间模式语言分析090592乐逸群 100504张艺洋100515陶逸 100519孙彦 100499陈嘉贤摘要:文章以庭院为切入点,通过社会性及物质性空间分析了创智坊居住综合体的公共空间模式,并对功能混合的居住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创智坊;综合体;功能混合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规划“功能分区”概念的正式提出,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善了工业化带来的城市问题,从此单一分区的地块使用规划便大行其道。
但随着中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的等特大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日趋尖锐,单一的用地性质已经不能满足功能和发展的需要。
“功能混合”的用地方式,旨在创造综合的、有机的、多功能的环境,以适应城市对于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创智天地”地块位于上海市东北角的杨浦区五角场市级副中心核心地带,属于杨浦知识经济建设的“创智天地”大型创新知识型社区的一部分,其规划目的就是要为今后居住、工作、生活在这里的年轻创业者提供一个开放的高品质的居住创业社区,分为四大部分:以智能化办公楼及具备各种商业服务设施为主的“创智天地广场”;及住宅、办公、零售、休闲、娱乐等多功能设施于一身的“创智坊”;以江湾体育场为中心,包括各类休闲体育设施的“江湾体育中心”;和着重推动高科技研发的“创智天地科技园”。
“创智坊”是SOHO模式的“功能混合”的现代中国实践,旨在通过功能的叠加,为居住者创造更多更精彩的生活方式。
1.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的考察,利用访谈、实际感受、图解思考和总结的方法,以有特色的庭院空间为切入点讨论创智坊的空间模式,并通过相关文献查阅与其它住区案例或综合体实例以及社区空间理论进行对比,从而对现有的模式进行再认识和再判断,提出改进意见或设想。
2.现状分析2.1物质性特征:一、交通系统对庭院空间的影响1)创智坊居住模式的特殊性源于建设初期的定位:打造成杨浦区的创新人才聚集地,集办公、商业和居住功能为一体。
所在区域整体规划(此章节由王诗卉负责整理编辑)一、五角场大区域的规划定位创智坊商业综合体位于创智天地中,地处上海杨浦区五角场区域。
对于创智坊的形成建造,离不开对其所在区域的整体规划的分析。
1、区域位置五角场,因其周围有五条主干道而得名,它们分别是邯郸路、淞沪路、翔殷路、四平路和黄兴路。
该板块坐落于上海东北角,指的是三门路、政立路以南,国和路以西,内环线以北的杨浦区域,它与徐家汇、花木、真如并称为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区之一。
区域内集中了复旦、财大等上海主要高等院校,是上海的文化教育中心。
规划中的五角场核心地区,未来将形成商业、体育、文化、办公四大活动圈。
2、规划定位虽然五角场的发展晚于徐家汇,但在规划起点上要高于当时的徐家汇。
随着外环线隧道的竣工,大连路隧道的通车,以及北外滩的开发、翔殷路隧道工程等一系列有利于杨浦区大发展的市政工程的建设,五角场地区的整体区位优势已经凸现,未来五角场的发展潜力将不亚于徐家汇。
和徐家汇有所不同的是,五角场的开发并非是单一的商业中心,而是和构筑以复旦、同济等名牌高校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城相结合,形成校区、知识产业园区、现代生活社区和商业商务区融为一体,相互呼应的发展新模式。
3、总体区域优势五角场副中心的区位优势尽显,商办楼物业市场直逼徐家汇。
按照规划,五角场地区将建成上海城市副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和公共文化活动中心。
该区域规划范围是:邯郸路、翔殷路以北,殷高路以南,淞沪路两侧,总占地面积218公顷。
五角场开发的第一轮锣鼓就是建设与城市副中心相匹配的“商业商务区”:创建以知识创新区公共活动为特色,融商业、金融、办公、文化、体育、高科技研发以及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型市级公共活动中心;以科教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繁荣繁华为标志的市级商业中心。
五层立体交通五角场呈现的五层立体交通网络:由高架道路、车行道、人行地道、下沉式广场及地铁10号线五层立体构筑而成。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联接将成为这一地区的显著特征。
三区融合创新型住宅方案研究——以创智天地为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于各个行业,房屋建筑行业也迎来了科技化、智能化的浪潮。
绿色环保建筑与科技融合,结合房屋特色与城市发展结构,因地制宜地创新出新型住宅方式。
本文针对绿色环保建筑和智能化理念,结合三区融合的设计方案,以创智天地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该类型建筑方案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三区融合;绿色环保;创新型住宅1.引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城市里的人们开始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追寻更高质量的生存环境。
基于这个发展目标,新型的建筑物也朝着高标准且绿色环保的方向进化。
同时又因为国家高度重视绿色生态的住宅建设,并且颁发实施了相关政策要求,也让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3】。
1.项目概况杨浦区的创智天地项目位于上海市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中部,南部是五角场商业中心,北部为生态主题的新江湾城,西侧接邻复旦大学、财经大学等校区,地块东侧为江湾体育场。
地块总用地面积10.2万平方米,其中规划道路用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公共绿地约0.6万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约7.8万平方米(其中街坊道路约1.5万平方米,可建设用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29.4万平方米,产品包括办公楼、住宅、酒店以及公寓式办公楼。
本次报建范围为C3地块(C3-04、C3-05、C3-07、C3-08地块),用地面积约319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7993.2平方米。
2.1地理位置五角场地处上海杨浦区北部,是指由国定路、政立路、国和路围成的约3平方公里多的环形地区,以邯郸路、四平路、黄兴路、翔殷路、淞沪路五条发散型的主干道在这里交会而得名。
五条马路中,邯郸路是通向市中心的主干道,贯穿复旦大学,四平路直通外滩,紧邻同济大学,黄兴路上有大量住宅小区,接杨浦大桥直达浦东,翔殷路和淞沪路则是中原社区和在建的新江湾城通向市中心的主干道。
杨浦坐拥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十大商业中心之一的江湾五角场;上海第三代国际社区新江湾城;产值丰厚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世界500强汇集的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以及东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