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273.50 KB
- 文档页数:50
给水管道布线原则一、引言给水管道布线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因此,在进行给水管道布线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合理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给水管道布线的原则,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二、布线原则1.合理布置管道路径在给水管道布线时,需要合理布置管道路径。
要避免管道与其他建筑构件的冲突,如梁、柱、墙体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管道的维修和更换,尽量选择易于维修和更换的位置。
此外,还要考虑到供水的连续性和压力稳定性,尽量避免管道的过长、过曲折。
2.保持管道坡度为了保证给水管道的正常排水和防止积水,需要保持管道的坡度。
一般来说,水平管道的坡度应为0.5%~1%,垂直管道的坡度应为2%~5%。
在布线时,要确保管道的坡度符合要求,并且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避免出现陡坡和平坡交替的情况。
3.合理安排管道的支、吊点为了确保给水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合理安排管道的支、吊点。
支点是管道的固定支撑点,应选择结实的墙体或梁柱作为支点,同时要考虑到管道的重量和压力。
吊点是管道的悬挂点,应选择强度高、结构稳定的吊杆,并按照规定进行固定。
4.避免与污水管道交叉在给水管道布线时,需要避免与污水管道交叉。
因为污水管道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和细菌,如果与给水管道交叉,可能会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布线时,应尽量避免与污水管道交叉,或者采取隔离措施。
5.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径在给水管道布线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径。
一般来说,给水管道可以选用塑料管材、铜管材或者钢管材。
在选择管径时,要根据供水量和水压确定。
过小的管径会导致供水不足,过大的管径则会造成浪费。
因此,在布线时,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径。
6.合理安排阀门和消防栓在给水管道布线时,需要合理安排阀门和消防栓。
阀门可以用于控制供水的开关,需要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便于操作。
消防栓是火灾应急设备,需要安装在易于找到和操作的位置,以便及时使用。
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1 管道布置设计基本要求进行管道布置时,应在保证安全、正常生产及操作检修方便的前提下,力求整齐美观,以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由于化工厂的生产品种繁多,操作条件不同(如高温、高压、真空及低温)同时被输送介质性质复杂(如易燃、易爆、有毒及腐蚀),因此管道布置设计应根据具体的生产特点,结合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管道布置设计基本要求如下:1.1 布置管道时,应对全装置所有管道(包括生产系统管道、辅助系统管道、电缆及电缆、仪表桥架、采暖通风管道等)全盘规划,统一考虑。
1.2 为便于安装、检修和操作管理,管道尽量架空敷设,必要时可沿地、埋地或管沟敷设。
1.3 进行管道布置设计时应避免气袋、口袋和盲肠。
1.4 管道不应挡门、挡窗,也应尽量避免从电机、配电盘、仪表盘的上方通过。
1.5 管道的布置不应妨碍设备和管件、阀门的检修,塔及容器的管道不可从人孔的正前方通过,以免妨碍人孔的开启。
1.6 管道应平行敷设,在管道应力许可范围内,尽量走直线,少拐弯、交叉,尽量做到配管整齐美观。
1.7 在螺纹连接的管道上,应适当配置一些活接头,便于安装、拆卸检修。
1.8 敷设管道时,其焊缝不得设在支架范围内,焊缝距支、吊架边缘距离一般应大于150 mm。
1.9 穿墙或楼板处的管道不得有焊缝。
1.10 管道应尽量集中敷设。
在穿墙或楼板时尤其应该注意尽可能的利用设备予留孔,以免楼面开孔太多。
1.11 管道敷设应有坡度,坡向一般与介质流动方向一致。
管道坡度一般为:蒸气2/1000~5/1000 蒸汽冷凝水3/1000冷冻盐水5/1000 压缩空气4/1000真空3/1000 清净下水5/1000生产废水1/1000 一般气体及易流动液体5/1000粘度较大的流体可根据情况选择,最大为1/100。
1.12 保温(冷)的管道应安装在不易溅湿的地方,否则,在保温或保冷层外部应采取防湿措施。
1.13 管架上的保温或保冷管道应设管托,不保温管道可直接放在管架上。
管道布置原则(1)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2)小直径、气体管道、公用工程管道直布置在省廊中间;(3)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省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工艺管道视其两端所连接的设备管口标高可以布置在上层或下层;(4)需设置“Ⅱ”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且‘Ⅱ”型补偿器宜集中设置;(5)低温介质管道和液化烃管道,不应靠近热管道布置;也不要布置在热管道的正上方;(6)对于双层管廊,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泄压总管、火炬干管、仪表和电气电缆糟架等宜布置在上层;一般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低温管道等直布置在下层;(7)管廊上管道设计时,应留10%-20%裕量。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1)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和标高系统。
(2)地下管线一般自建筑向道路中心线由近到远敷设。
其一般的顺序为:电讯管、缆一电力电缆一热力管线一煤气管线一给水管线一雨水管线一污水管线(3)为了便利管线综合和管理工作,对各种管线在市政道路下的位置,大中城市一般均有基本定位,各城市可以统一规定各类管线在道路上的方位。
如规定电力电缆、煤气、污水管线布置在道路的东侧或南侧;电讯、热力、给水、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的西侧和北侧。
在作小区管线综合时,规划设计单位宜遵循当地的上述规定,并结合小区实际,统一合理地解决各类管线的位置。
这是小区工程管线综合的关键。
(4)各类地下管线在处理竖向位置时,由地面向下的顺序一般为:电讯管、缆一热力电缆一电力管线一煤气管线一给水管线一雨水管线一污水管线其中,要点是电讯管缆应在其他管线之上,而污水管线则应在其他管线的最下方。
(5)所有管线均应力求短捷,少转变、少交叉,尽量和道路平行或垂直敷设;当管线必须转弯敷设时,其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规定。
(6)当几条管线交叉布置发生矛盾时,一般应以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小管径管道让大管径管道;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新建管线让已建的永久管线。
(7)所有管线提倡直埋,除明沟排(雨)水外,一般不做地下管沟如电缆沟、暖气沟等:地下管线的上部覆土深度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表(见表2 -3 - 21)的要求。
管道布置设计原则1 管道布置基本原则1.1 管道布置设计是将工艺管道及附属公用管道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空间定位的过程。
GB50160、GB50136及一些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已给出了这方面的准则。
本附录无意就管道的布置设计作出详细的规定,而仅仅从安全角度对管道布置设计给出了一些规定及一些指导性的实践经验。
1.2 管道布置基本原则:a) 符合管道及仪表控制流程设计的要求;b) 应符合有关的规范、标准;c)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整齐美观;d) 满足施工、操作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e) 在确定进、出装置的管道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f) 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g) 永久性的地上、地下管道不得穿越或跨越与其无关的工艺装置、系统单元或储罐组;h) 管道布置应满足管道柔性及设备、机泵管口允许的作用力和力矩要求,且应使管道短,弯头数量少;i) 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否则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或放净。
管道布置应减少死区。
j) 管道布置中应能承受各种动力荷载,控制管道的振动,如:风荷载、地震引起的水平力、压力脉动、机器共振等,在地震区设计的管道应符合国家现行抗震标准规定;k) 管道布置和支承点设置应同时考虑所能承受外部或内部的动力荷载。
支承应可靠,不应发生管道与其支承件脱离、管道扭曲、下垂或立管不垂直等现象;l) 管道的净空高度、净距及埋设深度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m) 阀门应布置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和检修的地方。
成排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设置操作平台及梯子。
应尽量减少阀门延伸杆或链轮操作。
如要采用,不能阻挡操作通道;n) 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o) 安全喷淋洗眼器应根据腐蚀性介质或有毒介质的性质、操作特点和防护要求等设置,其服务半径范围不应大于15m;p) 软管站应根据需要设置,站内可包括蒸汽、新鲜水、装置空气和氮气,其服务半径的范围宜为15m~20m;q) 金属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需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
建筑工程中的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在建筑工程中,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合理有效的排水系统不仅能够顺畅排除污水和雨水,还能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增加居住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以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
一、排水管道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排水管道的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1 正确施工和材料选择: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及地方建筑规范和标准,选用合适的材料例如PVC、铸铁或者钢材,确保其质量达标。
1.2 与建筑物结构相协调:排水管道应与建筑物结构相协调,不得对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避免管道穿越承重墙体或柱子。
1.3 正确的坡度和排水能力:排水管道应根据设计情况确定合适的坡度,以确保排水能力,避免积水或堵塞。
二、排水管道的尺寸和形状2.1 管道直径的选择:在选择排水管道的直径时,需要根据所需排水量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住宅的排水管道直径可选用110mm的管道,而商业建筑或者大型公共建筑可能需要更大直径的管道,具体视情况而定。
2.2 弯头和接头的设计:排水管道中的弯头和接头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尺寸和半径。
弯头和接头的尺寸越大,排水能力越强,但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
2.3 管道的形状:排水管道一般采用圆形或卵形,这能够减少水流阻力,提高排水能力。
在特殊情况下,如排水管道需要穿越狭窄的空间,可能会采用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管道。
三、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支撑3.1 布置原则:排水管道的布置应尽量简洁、直线和垂直,避免多余的弯头和接头。
排水管道应避免与电缆、电线等设备过于接近。
3.2 支撑和固定:排水管道应有足够的支撑和固定,避免管道振动和松动导致破裂或漏水。
支撑材料应选用防腐蚀和耐用的材料,例如不锈钢或者钢丝绳。
四、排水管道的斜率和坡度4.1 斜率的选择:排水管道的斜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以确保水流畅通。
一般情况下,公共建筑的排水管道斜率为1:50到1:100,而住宅建筑的排水管道斜率为1:80到1:100。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它涉及到管道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技术等一系列工程技术,因此,设计规范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基本原则
1、建立适当的设计准则,严守管道设计标准,确保管道设计质量。
2、管道设计原则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合理性。
3、管道设计要考虑抗震性能,防腐蚀及抗腐蚀设计,地质地貌条件等因素。
4、管道设计的过程要求完整、系统、合理,同时注意步骤间的衔接及交叉检查。
二、材料选择
1、管道材料选择应根据气体的一般特性、输送压力、流量及其它条件来确定。
2、根据气体的化学性质、使用温度及输送流量等,确定选用的材料。
3、根据地质地貌条件及输气管道工程使用环境,确定管道材料的抗腐蚀能力。
三、管道布置
1、管道布置要尽可能避免管道变形,符合地质地貌条件,满足工艺要求。
2、管道布置要重视管道的抗震性能以及环境保护,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管道应考虑施工难易程度、费用、工期及管道设计时气量要求等,在制定管道布置计划时应把握好。
四、其他要求
1、管道连接应采用冷攻牙、热攻牙或焊接的方式,要求连接牢固可靠,以保证运行的可靠性。
2、每个节点的气路要确保流畅,设备的安装要求严格准确,以保证管道系统的可靠运行。
3、管道的接地位置要准确,接地安装须符合有关标准,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总之,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旨在有效地确保管道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从而确保管道工程的顺利实施与良好运行。
外线管道方案范文一、引言外线管道是指从建筑物外部输送液体、气体或其他物质的管道系统。
它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用于输送饮用水、消防水、污水、气体等。
本文将讨论外线管道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二、设计原则在设计外线管道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安全性:外线管道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安全要求,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可靠性:外线管道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正常运营。
3.经济性:外线管道系统的设计应尽量减少资金投入,降低运营成本。
4.环保性:外线管道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环保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方案设计1.管道选材在设计外线管道方案时,应根据具体的输送介质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常见的管道材料包括铸铁、钢管、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2.管道布局在外线管道的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地形和地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避开高地势、水体等障碍物,减少管道的敷设长度。
(2)管道直径和流量:根据实际流量需求和压力损失计算确定管道的直径,合理选择管道材料,以减少能量损失。
(3)管道井室:根据需要设置管道井室,方便对管道进行检修和维护。
3.管道支撑及固定为了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应进行管道支撑和固定。
常用的支撑方式包括管槽、吊架和托架等。
4.管道绝缘对于输送冷热介质的管道,应进行绝缘处理,以减少能量损失和保护周围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常用的绝缘材料包括石棉、橡胶和聚氨酯等。
5.管道防腐为了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管道的维护和修复成本,应对管道进行防腐处理。
常见的防腐方法包括涂层、镀锌和包裹层等。
四、实施方案在设计方案确定后,需要进行实施。
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立项和审批:根据设计方案编制立项报告,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2.施工准备:准备所需材料、设备和人员,并进行施工计划的制定和组织。
3.施工过程: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包括挖掘、敷设管道、连接管道和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