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舞蹈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9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舞蹈,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在做动作的同时,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活动准备:背景音乐——我的身体的音乐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勾脚、绷脚、正部位、丁步位、小八字、大八字”【幼儿做动作,教师以鼓励为主纠正幼儿的动作】。
2、引导幼儿一起做热身活动,播放背景音乐。
3、休息片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动作,让幼儿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4、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跳2---3遍,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5、请幼儿上台表演给小朋友看。
活动小结:【小朋友们真棒,一会儿爸爸妈妈来接我们的时候,表演给他们看好不好】教师引导幼儿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课。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2目标:1、会唱歌曲,能根据歌曲内容做穿大鞋的模仿动作。
2、体验在活动中的有趣、快乐。
准备:1、初步会唱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2、给每位幼儿一双成人的大鞋。
过程:1、复习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幼儿和教师一起唱歌。
2、练习穿大鞋的'动作。
幼儿穿大鞋边唱边走。
幼儿脱下鞋子,模仿出自己穿大鞋左右摇摆的样子。
3、完整地表演歌曲2―3遍。
4、幼儿穿上大鞋跟着音乐歌表演,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建议:1、在活动前让幼儿多次欣赏歌曲,并初步能跟唱。
2、多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在集体面前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请幼儿涂色“有趣的大鞋”。
评价:1、喜欢演唱,并能初步表现歌曲的有趣。
2、能初步跟随音乐表现穿大鞋走路的动作。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3【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的欢快,体验与朋友一起舞蹈、交往的愉快心情。
小班儿童舞蹈3岁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激发幼儿的舞蹈潜能;2.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肢体表现能力;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的舞蹈基本功;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3.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幼儿正确学习舞蹈动作;2.如何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节奏;3.如何培养幼儿的表演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
1.音乐播放器;2.舞蹈教学道具;3.舞蹈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活跃幼儿的身体。
2.基本功训练(15分钟)。
老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如站姿、走姿、手臂动作等。
3.节奏感训练(10分钟)。
老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4.舞蹈编排(15分钟)。
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舞蹈能力,设计一段简单的舞蹈编排,让幼儿学习并排练。
5.表演训练(10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包括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动作协调等。
6.舞蹈表演(5分钟)。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舞蹈表演,让幼儿在家长面前展示所学的舞蹈。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培养了音乐节奏感,提高了表演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在未来的教学中,老师还将继续引导幼儿学习更多的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舞蹈潜能,让幼儿在舞蹈中快乐成长。
幼儿园小班舞蹈《小鸟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小鸟飞》序列动作表演技巧,并能根据音乐节奏整齐协调地表演出来。
2.学生能够通过舞蹈学习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并提高动作协调性、感觉统合能力及肢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动作表演技巧的掌握。
2.动作协调性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整体动作的协调。
2.舞蹈即兴表演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用具
1.舞蹈音乐《小鸟飞》。
2.动作表演序列。
3.舞蹈服装。
五、教学过程
1.热身舞蹈
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来预热肌肉,使学生身体有一定的舒展性,便于后续的学习活动。
2.舞蹈教学
(1)基本动作训练
让学生对下蹲、转身、弯腰等基本动作进行简单的训练,加深学生对基本动作的感觉。
(2)学习舞蹈动作
学生学习《小鸟飞》舞蹈的动作,先将整支舞蹈的动作分解成小节进行教学,每完成一个小节进入下一个小节的学习,直到整个舞蹈动作的学习结束。
(3)练习舞蹈动作
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练习为认真做到每个动作的韵律性和连续性,确保各个动作间无间断状态。
(4)整合学习成果
学生通过整个舞蹈动作的演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个动作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对音乐韵律感的把握。
3.真枪实弹的表演
学生在舞台上服装整齐矫健地演练整个舞蹈动作,顺利通过考核后,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六、教学总结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基本动作的掌握和技巧,而且
还培养了音乐感、肢体协调能力和动作协调性,这些都是十分受用的综合性能力。
幼儿园小班儿童舞蹈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节奏。
2.提高小班儿童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灵活性。
3.增强孩子们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舞蹈音乐2.教学舞蹈的视频或者图片3.大型音响系统4.泡沫垫三、教学步骤第一步:身体热身1.让孩子们站在泡沫垫上,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如摇手臂、扭腰、甩腿等动作,以预热身体。
2.让孩子们按节奏轻轻拍打自己的身体,洒脱积极。
第二步:舞蹈动作1.将学生分为几组,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动作练习。
然后再加上转身和弯腰等动作。
2.老师邀请孩子们模仿老师表演的示范,学习基本的掌心向前推、侧滑、懒腰、踢脚等舞蹈动作。
3.复习所有的基本动作,加入一些跳跃、转圈等花样,全班一起练习,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
4.每个学生跳舞课程结束时都应该学习到一个全新的舞蹈动作。
第三步:学习舞蹈节奏1.让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尝试唱歌或跳舞动作。
2.孩子们可以尝试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如铃铛、木琴等来跟随节奏打击,并在节奏变化处增加一些花样动作。
3.让孩子们以两人一组的形式,互相模仿对方的舞蹈动作,并在音乐的多个节奏点上转换舞伴。
第四步:表演1.将所有的舞蹈动作和节奏串联起来,让孩子们按顺序表演每个舞蹈动作并配合音乐。
2.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他们所学的舞蹈动作给全班同学欣赏。
3.让孩子们自由发挥,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进行个人或小组表演。
四、教学要点1.引导孩子们以积极洒脱的态度进行舞蹈训练。
2.利用音乐节奏来解释舞蹈动作。
3.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五、巩固练习1.利用信任建立,让孩子们彼此鼓励,进行复习练习,巩固其学到的所有舞蹈动作和基本舞蹈节奏。
2.让孩子们在任何无聊或疲倦的情况下都能够回想练习过的舞蹈动作。
六、教学总结1.老师应当关注孩子们的发展和进步,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2.应鼓励孩子们分享其舞蹈技巧和经验,以达到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的目的。
小班两岁幼儿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建立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培养其音乐和舞蹈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身体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基本舞蹈动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
2. 如何引导幼儿在舞蹈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舞蹈教学用具(如彩带、小鼓等)。
3. 舞蹈教学辅助道具(如彩色图卡等)。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摇摆身体、拍打手腿等,让幼儿的身体得到放松,并且对音乐产生兴趣。
2. 音乐感知训练(10分钟)。
老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如摇摆、踏步等,让幼儿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 基本舞蹈动作练习(15分钟)。
老师向幼儿示范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手臂挥舞、踏步等,然后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引导幼儿掌握基本舞蹈动作。
4. 舞蹈表达训练(15分钟)。
老师选择一首富有情感的音乐,引导幼儿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是快乐、悲伤等,让幼儿在舞蹈中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且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
5. 团队合作训练(10分钟)。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编排,让幼儿学会在团队中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段舞蹈,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6. 游戏活动(5分钟)。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舞蹈游戏,如跳绳舞、彩带舞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舞蹈动作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音乐感知训练、基本舞蹈动作练习、舞蹈表达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和游戏活动等环节,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舞蹈动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还可以结合不同的音乐和舞蹈形式,继续培养幼儿的音乐和舞蹈能力,让幼儿在快乐的舞蹈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五篇第1篇、小班音乐活动黛西的舞蹈教案活动目标:1、在好玩的玩耍情境中,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力气。
2、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能随音乐边说边做简洁的动作。
3、情愿与教师、同伴一起欢快地唱唱跳跳做玩耍。
活动预备:相关媒体制作小动物头饰假设干铃鼓活动过程:一、听听走走做玩耍--听辨音源!1、师:今日,小朋友们都戴上了小动物的头饰,真秀丽。
提问:你是什么小动物?你会仿照它的动作吗?2、玩玩耍:天黑了3、铃鼓停下来,幼儿摘下头饰,提问:我们到哪里啦?二、说说跳跳一起来--我跟黛西学本领!1、师:米奇异妙屋里有我们的好朋友,它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喊三、二、一把米老鼠请出来好吗?2、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3、来到妙妙屋,〔1〕妙妙屋有客人来了〔2〕提问:是谁来了呀,她在干什么呀?她跳的舞好看吗?黛西是怎么跳的呀?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出动作〔3〕来看看黛西是怎么说怎么跳的呀?〔4〕教师用铃鼓给小朋友伴奏,幼儿来说一说跳一跳。
〔5〕让我们跟着黛西一起再跳一遍。
〔6〕请幼儿自己拿铃鼓,拍拍节奏,边拍边跳一跳。
三、大家一起跳起师:小朋友们跳的太棒了,让我们和黛西一起表演吧!看动画一起跳,自由发挥让我们跟米奇再见吧。
第2篇、小班音乐扭扭虫的舞蹈教案反思目标1.能参与活动,初步产生亲近教师、接纳同伴的心情。
2.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身体,体验身体接触的欢快。
3.在学习歌表演的根底上,结合玩耍情节,留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情愿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快。
预备1.活泼欢快的音乐,如《安康歌》的伴奏音乐。
2.一处较大的场地。
3.毛毛虫毛绒玩具。
过程1.扭扭抱抱。
教师出示毛毛虫毛绒玩具,表演扭扭虫扭动的样子。
请幼儿观看教师用肢体动作表演的扭扭虫。
请幼儿用肢体动作仿照表现。
带着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全身,教师在每一乐句完毕处拥抱每个幼儿。
2.爬爬碰碰。
教师伸出食指、中指,随音乐节奏“爬”到幼儿身上,如“爬”到幼儿的背上、肚子上、屁股上等。
《挠痒痒》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挠痒痒的基本动作及舞蹈动作。
2.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力与音乐欣赏力。
3.提高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协调能力。
4.培养幼儿的表现欲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动作准备
幼儿在音乐的启发下,进行身体热身运动和肌肉拉伸。
(音乐:欢乐的身体启发)
2.教学重点
1)挠痒痒的基本动作。
2)舞蹈动作的基本步伐。
(音乐:《挠痒痒》)
3.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学习挠痒痒的基本动作
教师演示挠痒痒的基本动作,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学习。
2)教师进行操练,引导幼儿模仿学习。
教师进行基本动作的组合运动,引导幼儿模仿学习。
3)教学舞蹈动作步伐
(1)幼儿进行两排排站。
(2)教师进行示范,将音乐与动作结合起来。
幼儿模仿练习。
(3)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整体动作练习
4)巩固练习
将基本动作和舞蹈动作进行抽样组合,进行练习。
4.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的动作是否规范、灵活、协调。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够配合音乐,演绎出自己的动作。
3)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反应。
5.教学总结
通过这次《挠痒痒》幼儿园小班舞蹈教学,我们明白了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喜爱和参与热情。
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幼儿能够既开心游戏,又锻炼了自己的体魄,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水平和表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多关注幼儿的参与和体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学教案《跳一跳》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跳舞的基本姿势;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觉;3. 通过跳一跳这个舞蹈,增强幼儿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舞蹈姿势的正确性;2. 音乐节奏的感受;3. 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
教学难点1. 教学内容的互动;2. 如何让幼儿感知节奏。
教学教具音乐设施,舞蹈区。
教学步骤1. 游戏启蒙老师引导幼儿一起动作,练习脚部运动和手部动作,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跟随音乐的节奏感动。
2. 舞蹈基础动作老师向幼儿展示跳舞动作,每个动作进行2-3次的练习,帮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跳舞姿势,保证动作的正确性。
3. 舞蹈热身老师根据教学歌曲的节奏引入幼儿体操,引起幼儿的热情,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4. 学习音乐节奏老师让幼儿听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教授各种不同的音乐节拍,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
5. 舞蹈动作学习老师向幼儿分阶段教授舞蹈动作,每次教授3-4个动作,保证幼儿能够掌握;在跳舞时,加入俯仰、转身等活动,以增加幼儿的舞蹈风格。
6. 舞蹈组合学习老师将所有学习过的舞蹈姿势组合起来,让幼儿在舞蹈中流畅地完成,增强幼儿的耐力和协调能力。
7. 舞蹈个人展示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每个幼儿将跳一跳进行展示。
老师指导评价,鼓励幼儿放开身心,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活动中,我使用了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让幼儿在动感的音乐中学习跳舞技巧,提高了幼儿的个人能力、协调能力、自信心等各方面素质,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建立了幼儿与音乐的联系,还增强了他们的协调能力,并让他们体验到了舞蹈的魅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指导幼儿正确的动作,增加互动环节,让幼儿在更加愉快和积极的气氛中学习,并要让他们体会到跳舞中的自然感觉和成就感。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五篇《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五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班音乐优秀教案《黛西的舞蹈》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能随音乐边说边做简单的动作。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相关媒体制作小动物头饰若干铃鼓活动过程:一、听听走走做游戏--听辨音源!1、师:今天,小朋友们都戴上了小动物的头饰,真漂亮。
提问:你是什么小动物?你会模仿它的动作吗?2、玩游戏:天黑了3、铃鼓停下来,幼儿摘下头饰,提问:我们到哪里啦?二、说说跳跳一起来--我跟黛西学本领!1、师:米奇妙妙屋里有我们的好朋友,它是谁呀?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让我们一起喊三、二、一把米老鼠请出来好吗?2、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3、来到妙妙屋,(1)妙妙屋有客人来了(2)提问:是谁来了呀,她在干什么呀?她跳的舞好看吗?黛西是怎么跳的呀?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出动作(3)来看看黛西是怎么说怎么跳的呀?(4)老师用铃鼓给小朋友伴奏,幼儿来说一说跳一跳。
(5)让我们跟着黛西一起再跳一遍。
(6)请幼儿自己拿铃鼓,拍拍节奏,边拍边跳一跳。
三、大家一起跳起师:小朋友们跳的太棒了,让我们和黛西一起表演吧!看动画一起跳,自由发挥让我们跟米奇再见吧。
活动反思: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节奏的同时,用手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物体。
并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学习创编。
在表演歌曲时我尽量引导幼儿用更多动作去表演,关注每位幼儿,使他们能更加大胆的参与。
(2)小班音乐优秀教案《秋风吹》含反思秋风吹,树叶摇。
片片叶子落下来。
好象蝴蝶在舞蹈。
目标:1.会唱歌曲,感受秋风吹、树叶舞的意境。
2.能分辨音乐的快慢,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并大胆地用动作表现。
准备:每人一片秋叶。
活动反思: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小班舞蹈教学需求,选取教材《快乐舞蹈》中的第3章《小动物舞蹈》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小鸡舞、小鸭舞和小熊舞三个部分,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让幼儿感受舞蹈的乐趣,培养其节奏感和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小鸡舞、小鸭舞和小熊舞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鸡舞、小鸭舞和小熊舞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器、镜子、舞蹈道具(小鸡、小鸭、小熊的头饰)。
2.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教室,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如小鸡啄米、小鸭摇摆、小熊走路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舞蹈课堂。
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小鸡舞、小鸭舞和小熊舞的动作,让幼儿跟随学习。
(2)教师逐一指导幼儿动作,纠正不规范的地方。
(3)组织幼儿进行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组幼儿进行示范,讲解动作要领,让其他幼儿观摩并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舞蹈练习,要求动作规范、节奏准确。
(2)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展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六、板书设计1. 小鸡舞、小鸭舞、小熊舞的动作要领。
2. 课程目标:节奏感、协调性、团队协作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舞蹈,并让家长帮忙录制视频。
2. 答案:舞蹈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家长参与舞蹈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共同培养幼儿的舞蹈兴趣。
幼儿园小班舞蹈班教案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如何把这种天性发挥到一个受益的层面上,使幼儿在动的过程中得到各种有利身心健康的体会。
而舞蹈正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下面是分享的幼儿园小班舞蹈班教案的相关教案,老师们快来看看吧!幼儿园小班舞蹈班教案范文一《小蜜蜂》【设计思路】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如何把这种天性发挥到一个受益的层面上,使幼儿在动的过程中得到各种有利身心健康的体会。
而舞蹈正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让幼儿在身体动起来的同时,又培养其对音乐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得到一种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情感体会。
舞蹈《小蜜蜂》。
以学习舞蹈动作中基本动作小碎步为课题设计的中心,让幼儿在体验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勤劳采蜜的快乐情景中,学习舞步小碎步,当一只快乐采蜜的小蜜蜂。
能感受音乐节拍做动作,并获得一种对小蜜蜂勤劳不懒惰表示认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1、了解小蜜蜂的基本外形,愿意用动作表现小蜜蜂采蜜。
2、感受2/4拍的节奏并体验小蜜蜂勤劳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蜜蜂服装、蜜蜂头饰、蜂蜜。
【活动过程】一、引出兴趣。
1、讲述故事: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花园里有许多小蜜蜂飞过来了,嗡嗡嗡、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采蜜忙。
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小蜜蜂都很勤劳的,不停的在工作,不停的在采蜜。
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小熊慢慢吞吞地走过来,他看到小蜜蜂采了很多的花蜜,肚子有点饿了嘴有点馋了,想吃蜂蜜。
于是小蜜蜂说:“小熊,如果你肚子饿了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
”小熊难为情地说:“我知道了,我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的。
2、你们喜欢小熊还是小蜜蜂?幼:小蜜蜂。
师:为什么呢?幼:因为小蜜蜂很可爱。
回应:是呀,小蜜蜂很可爱,很勤劳。
那小熊自己改正了错误,我们也给小熊拍拍手好不好。
过渡语:小蜜蜂不但可爱,长得还很漂亮的。
3、出示图片:小蜜蜂长得什么样子?幼:小小的翅膀。
幼:有一根小针。
追问:针在哪里?幼:在屁股后面。
回应:屁股后面有一根小针。
幼:还有黑色的花纹、黄色的花纹。
回应:有黑色和黄色的条纹,黑黄黑黄排排队的是不是。
幼:还有两根须须头。
回应:这两根叫什么,叫触须。
小结:小蜜蜂有两根细细长长的触须,黑黑的、亮亮的眼睛,有一对透明的翅膀,身上的条纹黑黄黑黄排排队,身后还有一根小针。
二、感受小蜜蜂采蜜的快乐。
过渡语:你们想不想变成小蜜蜂?1、教师换装变成小蜜蜂,并示范动作。
小蜜蜂飞在花园里。
飞得挺高的,踮起脚尖,你们也学给我看看,像了我们就变成小蜜蜂。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学小蜜蜂飞的动作。
(播放音乐)过渡语:我都找到了很多漂亮的小蜜蜂,现在我们一起来变一变。
2、幼儿变装成小蜜蜂。
;;播放音乐,集体表演飞的动作,拿着小桶去寻找花朵采蜜。
过渡语:妈妈来看看,你们采了多少花蜜,香不香,我们再去采一点。
3、自主表演(教师指导)三、品尝蜂蜜。
过渡语:品尝过蜂蜜吗?什么味道?幼:很甜的。
;;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蜂蜜。
四、延伸我们到外面的花园再去采一点花蜜好不好。
【活动反思】首先在课的内容上我并没有实行“拿来”主义,而是对原有内容进行了提炼。
音乐方面的取舍。
我舍弃了原来的音乐,重新剪辑了一首新的节奏显明的音乐,更有利于孩子掌握小碎步的练习。
课的具体环节是:图片小蜜蜂的导入;;知道小蜜蜂长什么样,初步体会小蜜蜂的勤劳精神;;学习蜜蜂采蜜的动作;;创编采蜜动作;;花园采蜜;;品尝蜂蜜。
在课的导入时由于我的问题问的不是很规范,导致幼儿一直重复回答一个问题,是语言的引导不到位而引起的混乱。
我没有明确提出小蜜蜂长什么样子?而是他们来看。
而只是说了你在图片上看见了什么。
所以我觉得在调整后的教案里我应该在图片出示时,直接提出:“小蜜蜂长什么样子?”这个问题。
能通过幼儿看到图片表达出蜜蜂的形态及主要特点。
在模仿蜜蜂采蜜环节时,在这一环节,孩子们结合着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蜜蜂的基本形态和活动规律,引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探索的同时,幼儿通过演一演,个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
并且在最后一个环节品尝蜂蜜时,老师指导语是“请你们常常你们自己采的蜂蜜”,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幼儿的情绪更加高涨。
有反思才会有进步。
在这节课中所出现的问题,希望通过我的反思行为,尽量避免在以后的课中出现同样问题,共勉进步!幼儿园小班舞蹈班教案范文二毛毛虫跳舞【活动目标】1、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2、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能在音乐中快乐地舞蹈。
(重点)3、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现毛毛虫跳舞。
(难点)4、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音乐、毛毛虫的头饰、叶子、蝴蝶的翅膀。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角色导入(自己是蝴蝶,小朋友们是毛毛虫)师:我可爱的宝贝们!来!转转我们的小脑袋……展展我们的小胸……伸伸我们的胳膊……踢踢我们的小腿……扭扭我们的腰……最后扭扭我们的小屁股……伸个懒腰!恩,真舒服!(课前热身)2、引导幼儿了解生长过程。
师:妈妈把你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你们开心呀吗?幼:开心!师:现在宝贝们都和妈妈长得不一样。
那只小虫虫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幼:因为我们还没长大呢……师:那宝宝们怎么才能长大呢?幼:各抒己见3、出示成长图片,帮助幼儿了解。
师:请小虫虫们仔细看,你们到底是怎样长大的?4、教师小结:卵→蚕→(小、中、大)→蛹→蛾→卵二、欣赏音乐。
1、师:咦?是什么声音?2、幼儿欣赏。
师:宝宝们,觉得刚才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你能听出什么?幼:开心,快乐……/像一个故事。
师:原来宝宝们的感受这么多啊!那我们再来听一次音乐。
这次啊,妈妈要和着音乐给你们讲个故事。
师:当你们还是卵的时候,你们使劲地摇晃自己的身体,可就是动不了。
于是你们累了,便香香地睡了一觉……当你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能动了,你们变成了一条条很小很小的毛毛虫……你们想快快长大,和妈妈一样。
所以拼命地吃叶子……慢慢地,长啊长……长啊长……终于,你们长大了!你们长大了,便好开心!扭扭圆圆的身体跳起了舞……跳累了,你们就又要睡一觉……为了安全,你们便钻进了茧里,变成了蛹……过了一段时间,当你们千辛万苦再钻出茧的时候,你们的身体两边已经长出了翅膀,变成了会飞的蝴蝶……于是,你们又开心的起舞了……3、第三次倾听音乐,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初步根据音乐创编动作。
三、师幼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动作并示范。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编并示范。
3、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提炼,加入一些难度不太大的基本功,穿成小组合。
最后示范,再逐一分解教授给幼儿。
4、集体练习。
四、集体表演。
五、结束活动:师:森林里要召开文艺晚会了,狮子大王见宝宝们这么棒,便邀请我们去参加演出,你们愿意去吗?幼:愿意!师:那好!我们现在出发吧!活动延伸: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等好爱好爱我们的人……幼儿园小班舞蹈班教案范文三手的舞蹈活动目标:1.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体验手的灵活性。
2.倾听并熟悉音乐乐意随着音乐自由表演小鱼游的情景。
活动准备:两段音乐、录音机、宝宝袜20双。
活动过程:一、游戏“小手变变变”引起兴趣1.老师:小朋友,我的小手会变魔术哦,看我变了什么呀?(小鸡)再看看这次变什么呢(蝴蝶)2. 那你们的小手会变什么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二、回忆已有经验,扮演动物初步感受手部跳舞的快乐教师小结:你们的小手真灵活,能变出这么多的小动物。
那下面我们让这些小动物来跳跳舞怎么样?合着音乐的节奏,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来表现手部舞蹈。
老师:原来你们的小手能跳这么好看的小动物舞蹈呀。
三、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教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在这音乐里是谁在跳舞。
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幼儿自由发挥相像。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是谁在跳舞呢?2.教师出示袜子小鱼:这是小鱼在跳舞。
3.小鱼是怎么跳舞的呢?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问:小鱼怎么跳舞的呀?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小鱼在水里可以翻身,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游,可以蜷缩身体,还可以吐泡泡做好多的动作四、学习小鱼游,感受新奇,快乐感1. 小朋友徒手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2. 小朋友戴上袜子,跟随音乐表演一遍五、创编小鱼游动作1.请个别幼儿尝试。
2.倾听音乐单手表演小鱼游两遍。
3.倾听音乐尝试两只手表演小鱼游一遍。
六、结束延伸今天我们用小手跳了小鱼的舞蹈,我们还可以用小手跳什么呢?对了,小手还能跳很多很多的舞,小朋友们可以想一想,下次来教我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