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79.00 KB
- 文档页数:2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目标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特点、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2、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3、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区别抗原和抗体。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一、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3.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
4.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5.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病原体结核杆菌霍乱弧菌脑膜炎双球菌HIV病毒流感病毒水痘病毒蛔虫血吸虫(二)传染源: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三)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的人所经过的途径。
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途径(四)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上该病的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三、传染病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焚烧掩埋患病动物 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消毒等。
——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某家庭中,哥哥患了细菌性痢疾,并且传给了弟弟,请分析:(1)痢疾杆菌是引起该病的,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弟弟很快就染上了此病,说明他是该病的 。
(2)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传播。
(3)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对哥哥打针治疗属于;对他们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属于 ;禁止其亲人随便去医院探望属于 。
病原体 哥哥 易感者 饮食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二、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4.计划免疫 3. 免疫的三个功能2.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一)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3、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入侵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的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溶菌酶溶解细菌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区分抗体和抗原抗体: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