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783.52 KB
- 文档页数:28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与自测一、复习目标:1、说明传染病的病原体、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3、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4、免疫的概念及类型5、人体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6、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7、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二、知识整合:三、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A 患乙型肝炎的人B 家里健康的猫、狗C 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D 带有疟原虫的蚊子2、下列分泌物中,具有免疫作用的是( )A 泪液B 胰液C 胆汁D 激素传染病 传染源:能散播 的 或 。
传播途径:指 由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以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 缺乏 而易感染该病的人。
流行的基本环节 控制传染源:如:切断传播途径:如: 保护易感人群:如 预防措施 定义:由 引起,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具有 性和 性。
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 免疫 免疫 第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组成: 和 功能: 第二道防线 组成: 和功能:组成: 和功能: 免疫的功能 抵抗侵入,防止疾病产生 清除体内 、 和损伤的细胞监视、 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细胞,(如 )计划免疫 疫苗:杀死或减毒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
定义: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 目的。
意义: 。
传染病和免疫3、免疫的功能不包括()A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B受伤后的组织修复C清除体内衰老细胞 D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4、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可有效避免因输液而引起的疾病的传播该项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对5、皮肤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这主要是因为病人()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6、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7、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A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人体内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C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D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8、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目的是让全社会理解母乳喂养的价值和意义,使更多的婴儿能得到母乳喂养,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第1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9•菏泽)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细菌性痢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痢疾杆菌是病原体B.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是传染源C.患细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D.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2.(2019•绍兴)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B.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病原体C.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遗传性疾病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3.(2019•菏泽)某同学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抗体,在学习了免疫与健康的知识后,他主动注射了乙肝疫苗。
注射的乙肝疫苗和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4.(2019•广元)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B.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C.接种乙肝疫苗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5.(2019•南充)以下关于免疫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C.特异性免疫是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D.计划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6.(2019•泰安)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流感病毒,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B.侵入的流感病毒靠人体细胞的遗传信息和物质制造出新病毒C.对流感患者的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这种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7.(2019•南充)下列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是()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都是8.(2019•杭州)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三个根本环节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保护易感者: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二. 免疫与方案免疫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功能: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2、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功能:阻挡、杀死、清扫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功能: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特异性免疫:出生后产生的,促进白细胞吞噬抗原,或使病原体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失去活性物起作用。
免疫器官:1)胸腺:产生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激素(促使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2)淋巴结:有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3)脾:产生白细胞,内有吞噬细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细胞或异物免疫细胞:淋巴细胞3、方案免疫:有方案地进行预防接种。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第二章用药和急救1、平安用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正确效果,尽量防止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响或者危害。
初中生物—传染病及免疫专项复习一、 传染病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 。
2.引起传染病的 、 和 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是指能够散播 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它存在于患者和带病毒着的 等中,主要通过 、 等传播。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源、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二、免疫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机理抗体是指 侵入人体后,刺激了 细胞,它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 。
而抗原则是指引起人体产生 的物质(如 等异物)4.免疫的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 和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 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 细胞和 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注意:疫苗通常是用 的或 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 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 传染病的抵抗力。
三、 当堂检测1.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2.在防御病原体时,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D.皮肤和黏膜3.近期,山东省红十字会对外宣布,已将某县冯某捐献的多个器官成功移植给了五名等待移植的重病患者,使他们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移植的器官相当于()A.病原体B.抗体C.抗原D.传染源4.十堰市创建安全卫生城市活动中,各部门和市民大力整顿环境,大搞卫生扫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创卫”活动主要起到了哪项预防措施()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是5.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属于()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C.抗原和抗原 D.抗体和抗体6.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是7.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中考热点
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人体内的三道防线;4.免疫的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计划免疫:传染病免疫流行的基本环节:预防措施:
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的
功能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
抵抗抗原侵入,防止疾病产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组成:本章知识构架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功能:组成: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皮肤和黏膜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
易感人群。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
质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组织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免疫的功能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死亡细胞;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3.计划免疫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称为计划免疫。
中考生物复习提纲:传染病和免疫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6.计划免疫、意义:第二章用药和急救安全用药处方药(R)非处方药(OTC)1.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
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
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5.人工呼吸6.胸外心脏挤压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2。
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