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识读截断体与相贯体
- 格式:ppt
- 大小:5.97 MB
- 文档页数:46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机械类各专业学生掌握机械图样表达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具备识读和绘制图样的能力,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机械基础》《机械加工实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26学时+实训2周,11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识图绘图基础知识、测绘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机械专业类行业面向与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思维、规范运用工程语言和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机械专业类技能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识图、绘图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兼顾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所需基础知识为主线,结合制图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基本几何形体→复杂几何形体→零件和装配体的表达与识读”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应用课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明确制图规范,能在制图过程中正确应用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形成严谨规范的作图习惯。
2.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作图与识图,理解表面质量要求、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等技术要求的基本含义,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机械制图》苏州大学出版社第一单元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1、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及尺寸注法的规定。
2、初步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为学习投影作图打下基础。
【知识要点】1.《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比例的概念、种类。
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组成以及标注的基本方法。
4.圆弧连接的概念、步骤。
5.平面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
6.平面几何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画图步骤。
一、填空题:1A.比例是指与的之比,比例有、、三种,某图样的比例为2:1,该比例是比例,其图形是实物的倍。
答:图样中图形其实物相应要素线性尺寸原值放大缩小放大 2 2A.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为依据,与及无关。
答:所注的尺寸数值图形的大小绘图的准确度3A.标注尺寸一般包括、和三个要素。
答: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4B.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方或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处。
在同一图样上,数字的注法应。
注写线形尺寸数字时,如尺寸线为水平方向时,尺寸数字规定由向书写,字头向;如尺寸线为竖直方向时,尺寸数字由向写,字头朝;在倾斜的尺寸线上注写尺寸数字时,必须使字头方向有向的趋势。
答:上左中断一致左右上下上左上5B.标注角度时,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处;尺寸界线应沿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答:水平中断径向圆弧6B、直径符号“Φ”用于标注圆或的圆弧;圆弧符号“R”用于标注圆或的圆弧。
答:整圆大于半圆的圆弧半圆小于半圆的圆弧7A、锥度是指与之比。
答:正圆锥体底圆直径锥高8A.圆弧连接的三个步骤是:、、。
答:求圆心求切点画连接圆弧9B、凡确定图形中各部分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 称为尺寸。
如确定图形中各个组成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尺寸; 基准是标注尺寸的。
答:定形定位起点10B、定形、定位尺寸均齐全的线段,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而缺少另一定位尺寸的线段。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二)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机械加工专业学生(三)学时数本课程学时总数14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72学时,实践教学学时72学时。
通过《机械制图》课程或活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正投影法来分析、表述机械工程问题、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水平和空间想象水平,同时、它又是学生后继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并为机修钳工等职业资格证书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为发展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要求(一)第一章有关技术制图的国家标准介绍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2、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及其画法、尺寸注法和GB/T。
(二)第二章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2、掌握绘图工作方法。
(三)第三章常用几何图形画法教学重难点:1、学会等分圆周和作多边形;2、能说出斜度和锥度的概念;3、知道怎样连接圆弧;4、学会画椭圆及平面图形的画法。
(四)第四章正投影法和三视图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的投影法的种类;2、会做直线和平面形的投影,能说出它们投影的特性;3、能说出三视图的组成及与物体的关系;4、会三视图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五)第五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教学重难点:1、学会点、直线的投影方法,及两直线相对位置的判断;2、能说出各种位置的平面投影的特性;3、能说出直线和点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和投影特性;4、知道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六)第六章基本体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基本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的体型特征;2、三视图特点;3、学会基本体的尺寸标注法;4、知道草图的基本画法。
(七)第七章轴测投影教学重难点:1、知道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2、学会平面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圆、半圆、圆角的正等轴测图画法;3、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及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第4章截切体与相贯体的投影前面提到:各种形状的机件虽然复杂多样,但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基本体经过叠加、切割或相交等形式组合而成的。
那么,基本体被平面截切后的剩余部分,就称为截切体。
两基本体相交后得到的立体,就叫相贯体。
它们由于被截切或相交,会在表面上产生相应的截交线或相贯线。
了解它们的性质及投影画法,将有助于我们对机件形状结构的正确分析与表达。
4.1 截切体4.1.1截切体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如图4-1示,正六棱柱被平面P截为两部分,其中用来截切立体的平面称为截平面;立体被截切后的部分称为截切体;立体被截切后的断面称为截断面;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图4-1 立体的截交线尽管立体的形状不尽相同,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相对位置也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截交线的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所有的截交线都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共有性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既在截平面上,又在立体表面上,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共有点的集合。
2.封闭性由于立体表面是有范围的,所以截交线一般是封闭的平面图形(平面多边形或曲线)。
根据截交线的性质,求截交线,就是求出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一系列共有点,然后依次连接即可。
求截交线的方法,即可利用投影的积聚性直接作图,也可通过作辅助线的方法求出。
4.1.2平面截切体由平面立体截切得到的截切体,叫平面截切体。
因为平面立体的表面由若干平面围成,所以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时的截交线是一个封闭的平面多边形,多边形的顶点是平面立体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多边形的每条边是平面立体的棱面与截平面的交线。
因此求作平面立体上的截交线,可以归纳为两种方法:(1)交点法:即先求出平面立体的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然后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即得截交线。
连接各交点有一定的原则:只有两点在同一个表面上时才能连接,可见棱面上的两点用实线连接,不可见棱面上的两点用虚线连接。
(2)交线法:即求出平面立体的各表面与截平面的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