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十月革命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重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尖锐。
3、主观原因:有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直接原因:一战使各种矛盾激化。
二、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
①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任务是推翻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1)内容
①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②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
(2)影响:
①提出了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②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3、七月事件
七月事件是俄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2)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内容:
①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颁布《和平法令》
③颁布《土地法令》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高一历史十月革命知识点十月革命是20世纪俄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全球政治格局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高一历史课程的内容之一,了解十月革命的知识点对我们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洞察世界格局都非常重要。
一、俄国社会背景在谈论十月革命之前,了解当时的俄国社会背景是至关重要的。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分为各种社会阶层,从贵族到农民,从工人到知识分子,各有不同的利益和诉求。
贵族和资本家拥有大部分土地和财富,而农民则背负沉重的租税负担。
同时,工业化的发展造成了工人的日益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收入。
在这个背景下,社会紧张情绪不断累积。
二、二月革命的发生十月革命是在二月革命的基础上发生的。
二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是因为人民对沙俄政权的不满和希望改革的呼声。
在这场革命中,民众街头抗议,工人罢工,军队拒绝镇压反抗。
在这种压力下,沙俄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崩溃,临时政府掌权。
三、布尔什维克党的崛起与列宁的领导在临时政府上台后,布尔什维克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宣传和组织工人群众,争取民众的支持。
党内崛起的领袖,也是十月革命的中坚力量之一,是列宁。
列宁是一位思想家和革命家,他通过《四月提纲》等文件,提出了在农民、士兵、工人和贫穷群众的支持下,推翻临时政府的主张。
四、十月革命的爆发和结果1917年十月25日至11月7日期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以列宁为首的工人、士兵、农民等群众,在彼得格勒(即今天的圣彼得堡)发动了军事行动,推翻了临时政府,掌握了政权。
布尔什维克党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并开始推行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国有化、工厂工人控制、工人权利保护等。
五、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对全球政治格局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十月革命在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这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实验。
其次,十月革命引发了全球革命浪潮,激励了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如中国的五四运动和越南的抗法独立运动等。
最后,十月革命造就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苏联,对二十世纪的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高考知识点一: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1.经济:俄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3.俄国革命力量强大4.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促成革命的爆发5.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俄国十月革命高考知识点二:俄国十月革命主要经过1《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2.七月流血事件——教育了人民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7日)俄国十月革命高考知识点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俄国十月革命高考知识点四: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2.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
启示: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俄国十月革命高考知识点五:俄国十月革命高考常考点1、请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
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二月革命 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政权并存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临时政府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请比较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
名称领导阶级革命任务革命途径革命方向十月革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中心城市社会主义新民主革命无产阶级推翻三座大山统治农村包围城市社会主义3、请比较巴黎公社的历史,谈谈十月革命成功之处是什么?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4.毛泽东说“走俄国人的路”是何意?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走俄国的路”指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不同。
俄国是城市夺取政权,中国则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权城市政权的道路。
由于两国不同的国情。
第三课:俄国十月革命(一)原因:1.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2.思想和组织基础:有成熟的革命思想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决定性因素)。
3.一战的影响: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原因)。
(二)过程: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准备)(1)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注意: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完成的是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中央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
2.十月革命(1)列宁发表《四月提纲》(1917.4)①名称:《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革命任务:革命第一阶段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中,革命第二阶段全部政权应该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由民主主义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主张“和平过渡”)②意义:《四月提纲》为无产阶级指明了革命发展的道路。
(2)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转向暴力革命。
(导火线)(3)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
①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政权全部转归苏维埃。
②措施:发布《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和《土地法令》(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③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
(三)历史意义:1.性质与地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历史影响:(1)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十月革命讲解1️⃣ 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十月革命,又称红色十月、十月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因发生在俄国历法(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元1917年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
在革命爆发前,俄国正处于沙皇专制统治的末期,国内经济凋敝,社会矛盾激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加剧了俄国的困境,使得民众对沙皇政府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
同时,俄国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也在逐渐壮大,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奠定了群众基础。
2️⃣ 十月革命的经过十月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俄国历史的新篇章。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工人和士兵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这一事件不仅震撼了世界,也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在革命过程中,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成功地将城市工人和农村农民联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
同时,布尔什维克党还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 十月革命的意义与影响十月革命的成功不仅标志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同时,十月革命还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激发了世界各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热情。
此外,十月革命还促进了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在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下,俄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工业化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这些成就不仅为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综上所述,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十月革命的成功不仅为俄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在俄国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推动了俄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十月革命打开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个缺口。
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变为现实,在资本主义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模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十月革命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指导力量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原因:1、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机,俄国反动军队集中前线后方薄弱。
2、主观原因:①事业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1、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对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有着重要作用。
2、十月革命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成功地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实践。
它的成功,告诉人们:资本主义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3、它为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十月革命的背景l.客观条件:(1)经济条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困。
(2)政治条件: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激化。
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主观条件:(1)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2)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1.二月革命(1917年3月)(1)任务: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结果: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1)背景:临时政府继续战争,不能满足民众要求(2)内容:①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②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意义: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影响: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4.十月革命(1917年ll月)(1)经过:①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起义开始,8日彼得格勒起义胜利。
②莫斯科等城市的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2)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三、十月革命的结果: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917年11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选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
2.措施(1)政治上: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外交上:通过了《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经济上: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3.意义:这次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意义:(1)对人类历史: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点总结《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必考知识点1、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政治①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②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
③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2、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2)、《四月提纲》的发表 (列宁)内容: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结果: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
4)、十月决议内容:举行武装起义,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5)十一月起义攻打东宫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具体内容P128)内容:《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第一也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意义:苏维埃政权在俄国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
3、意义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历史俄十月革命的知识点
一、二月革命
1. 时间: 1917年3月
2.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 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 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 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 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 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 意义:
⑴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历史俄十月革命的知识点】。
小结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爆发背景:1、经济:19世纪60年代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阶级基础:俄国工业比较集中,无产阶级组织性和战斗性强;并有农民同盟军。
3、有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比较成熟的革命政党领导。
(布尔什维克)4、矛盾尖锐: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矛盾尖锐。
(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广大劳动人民同沙皇专制制度和垄断资本之间,农民阶级同贵族地主之间,资产阶级同沙皇统治之间,俄罗斯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
)5、一战影响:战争激化了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
(战争引起了革命)二、革命过程:1、二月革命:1917.3(俄历二月),发生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新政权,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四月提纲”:1917.4 列宁“四月提纲”,提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主张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布尔什维克党内有分歧,党内有人反对该提纲)3、七月流血事件:1917.7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示威群众,(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战争政策,进攻失败后人民不满。
)公开反对革命。
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4、十月革命:1917.11(俄历十月),彼得格勒发生了起义,工人、士兵攻占冬宫,起义取得胜利。
5、建立政权(1)列宁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通过《和平法令》建议停战,苏维埃同德、奥签《布列斯特和约》割走大片土地(“一战”后,大片土地被收回),(作用:争取了和平的外界环境。
)(3)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目的是消灭俄国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作用:争取农民支持)(4)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即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
高一历史第五章知识框架梳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导读:本文高一历史第五章知识框架梳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本课知识框架(一)条件:1、客观条件:具有帝国主义基本特征(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保留农奴制残余(历史条件);一战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外因)2、主观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二)过程:1、二月革命:结果、性质2、《四月提纲》:内容3、七月事件:影响4、十一月起义:结果、性质5、建立政权:名称、措施、性质(三)特点:1、走城市带动乡村的革命道路;2、采用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3、在经济政治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4、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四)意义:1、对俄国:政治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国家,经济上为其成为欧洲强国奠定基础;2、对世界历史: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对人类社会进程:开始了世界现代史——社会主义探索史与两种社会制度斗争史。
四、核心知识点、重点难点1、十月革命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特点、意义;2、十月革命的主要史实: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一月起义----建立政权3、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五、本课相关的基本历史规律宏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确立。
具体如下: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共产党宣言》到巴黎公社),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俄国到中国、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实践中不断发展。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曲折。
高一历史十月革命的知识点十月革命是20世纪俄国革命的关键事件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高一历史课程中关于十月革命的各个知识点,并对其历史背景、原因、结果和影响等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在讲解十月革命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其历史背景。
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家经济遭受巨大破坏,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同时,民主运动思潮在国内逐渐崛起,对沙皇专制统治提出强烈批评。
这种历史背景为十月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二、十月革命的原因1.社会矛盾的激化: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
工人阶级的不满、农民的贫困和军队的不稳定都为十月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原因。
2.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分裂:社会民主工党在十月革命前后经历了分裂。
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布尔什维克派的斗争,使得工人和农民的力量逐渐集中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成为十月革命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十月革命的过程十月革命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二月革命,即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其次是十月革命,即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布尔什维克党在推翻临时政府后,迅速组建了苏维埃政权。
四、十月革命的结果1.建立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结果是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俄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开始,也奠定了苏联的基础。
2.结束临时政府统治:十月革命后,临时政府被推翻,结束了沙皇的统治。
这一事件对俄国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十月革命的影响1.国际影响:十月革命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浪潮。
世界各国纷纷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加速了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
2.国内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苏维埃政权成为俄国的新政权,但随之而来的国内战争和经济困境也给苏联国内带来了诸多问题和不稳定因素。
六、十月革命的启示通过学习和了解十月革命,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俄国十月革命:1.彼得格勒起义开始的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
2.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
3.结果:攻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
4.历史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世界1/6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辛亥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对比:1、相同点:(1)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2)都推翻了原有的封建统治;(3)都是以革命的方式完成的变革;2、不同点:(1)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集团窃取,二月革命的革命果实被克伦斯基反动政府窃取;(2)辛亥革命后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二月革命后同时存在两个政府;(3)辛亥革命后,没有形成无产阶级政权或政党。
二月革命后,无产阶更具有优势,为十月革命留下了伏笔。
十月革命的性质及影响:1、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2、影响:(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2)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3)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帮助了中国近代社会革命,毛泽东在1949年写了一段这样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高一历史十月革命知识点
期末即将来临,你的历史复习得怎么样了?为方便大家复习。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重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尖锐。
3、主观原因:有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直接原因:一战使各种矛盾激化。
二、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
①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任务是推翻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1)内容
①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②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
(2)影响:
①提出了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②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3、七月事件
七月事件是俄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2)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内容:
①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颁布《和平法令》
③颁布《土地法令》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高一历史十月革命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