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现代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德国现代主义设计作者:李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7期摘要: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初期,到现在对我们的生活还有较大的影响。
德国还是最早开展现代设计教育的国家,包豪斯设计学校是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及实践的中心。
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思想等方面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开创了国际现代主义设计之先河。
关键词:现代主义;包豪斯;设计教育[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7--02德国的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之一。
德国还是最早开展现代设计教育的国家,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教学体系一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了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包豪斯设计学院简介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期在德国创办的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
它的创始人是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格罗佩斯。
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
是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及实践的中心。
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思想等方面的作用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开创了国际现代主义设计之先河。
现在,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成为了一种“国际风格”,大家对包豪斯的研究,已经成为设计理论界和设计史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
包豪斯中的美术教育大量吸收了20世纪初期欧洲美术界产生的新的流派及思想,如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欧洲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和动荡时期,所以新的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层出不穷,在格罗佩斯的主持下,一些激进的现代派画家和雕塑家到包豪斯进行教学工作,一时间,包豪斯成了德国现代派艺术的中心。
包豪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1.魏马时期(1919年-1925年4月)、艰难的创业时期。
2.德索时期(1925年4月-1932年9月)、包豪斯的成熟时期。
魏玛时期:魏玛时期的包豪斯创建了很多与设计教学相关的实习工厂来作为教学实践的场所,每个工厂都有技术教师和艺术教师进行指导,目的是把“技术和艺术”完美充分结合,从而实现包豪斯的建立目标和宗旨,其中的主要工厂有:编制工厂、陶瓷工厂、木工工厂、书籍装帧工厂等。
德国现代设计德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
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等设计实验在德国的活动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战后,德国设计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取得重大发展。
1953年德国一批设计师在乌尔姆市建立乌尔姆设计学院(the Ulm Institute of Design)开始重新振作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
一方面德国人希望能够通过严格的设计教育来提高德国产品设计水平,为振兴德国战后凋敝的国民经济服务,使德国产品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新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与初衷相违背,开始向商业主义、实用主义转化。
德国人一向把设计看作是社会工程的工具,设计应该首先考虑为国家、国民的利益服务,而不仅仅是商业利益。
何况现代主义在德国开始时,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明确提出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和目的,这个设计宗旨到美国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单纯的商业推广工具。
他们希望能够重新建立包豪斯式的试验中心,把设计作为一种为国为民的学科进行严肃、认真的研究和讨论,从而达到提高德意志民族和联邦德国物质文明总体水平的目的。
这种努力是战后德国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成立的直接动因。
1949年,平面设计家奥托·艾舍(Otl Aicher,1922年)提出建立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他的这个提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1953年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德国乌尔姆(Ulm)艺术学院建立,地点就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由于准备工作的拖延,直到1955年才正式开始招生,校舍建筑是由包豪斯早期毕业生、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比尔(Max Bill,1908年)设计的,他同时担任第一任校长。
马克斯·比尔长期在瑞士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是战后平面设计影响最大的一个设计师,他具有和格罗佩斯一样的雄心大志,要把这个学院办成联邦德国最杰出的设计教育中心。
在他和教员的努力下,这个学院逐步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虽然学院已经关闭多年,但是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设计观念直到现在,依然是德国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在不同时期的设计来了解设计在德国的成熟过程,同时了解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世界的设计关键词:德国设计工业一、德国的工业设计1、背景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高速持续的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设计不仅得到重视,而且也开始出现职业的设计师。
2、发展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时,德国曾派出了由建筑家哥德弗莱德·谢姆别尔率领的代表团,通过参观,谢姆别尔认识到德国设计落后的同时,认为必须改革德国的设计现状.此后,德国的设计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视,开始了改革。
1876年谢姆别尔在慕尼黑组织举办了一次国内范围的工业展览,以显示改变德国各邦过去那种粗犷,野蛮的畸形风格,而进入普遍的文艺复兴古典式样时期的高雅设计。
与此同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的发展迅速。
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第二年,G·戴慕尔发明了四轮汽车,后来两人合作成立了"本茨汽车公司",这是后来风行世界的"奔驰"汽车的缘起.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欧洲英,法等国家一样,存在着外观设计丑陋的毛病.1896年,德国政府举办了一次博览会显示出这个问题,导致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中"青年风格"设计的出现.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1、背景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
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德国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国家之一。
长期以来,德国的设计在世界设计中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设计影响到世界设计的发展,德国的设计理论也影响到世界的设计理论形成,德国对于设计的理性态度,对于设计的社会目的性的立场,使德国的现代设计具有最为完整的思想和技术结构。
从德国设计的讨论中,可以找到许多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规律和趋向来,也同时可以找到许多潜在的问题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两个部分,东德的设计发展落后,直到目前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本章将不讨论东德的设计。
德国的现代设计在1933 年前后开始遭到纳粹政权的扼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这一年4 月份包豪斯设计学院被强行关闭。
因此,德国设计在纳粹上台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由于纳粹政权的反对和压制,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基本结束,包豪斯也被强行关闭,对于国际设计运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挫折。
与此同时,现代主义运动在意大利、俄国也遭到挫折,整个现代主义运动到30 年代中期左右,基本在欧洲停顿了。
1933 年元月,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德国进人纳粹时期,也就是所谓“第三帝国”时期,这个时期从1933 年一直延续到1945 年,在德国纳粹被盟军彻底打败之时结束。
德国纳粹的极端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立场,对于德国的文化、艺术和设计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纳粹乐于提倡所谓的民族社会主义革命,这个口号不但是一个社会改革的纲领,同时也在相当深的程度上涉及到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
这个巨大的社会和政治转折,完全改变了魏玛政府时期的软弱的民主特色,而在文化上、设计上都显出德意志民族主义、古典复兴主义的强悍特色,而曾经在包豪斯一度达到国际高度的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试验,几乎全部停顿下来,即便包豪斯本身,也在1933 年4 月被希特勒下令关闭。
可以说,从总体来讲,德国的现代主义试验基本结束了。
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垄断性地位的一种设计风格,对世界各国的设计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德国是现代主义产生的发源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德国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缩影,从中能够看到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德国设计还集中体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理念、设计实践以及设计教育的形成和壮大。
一、早期的德国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源起和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等国,工业技术发展迅速,现代都市大量出现,各种工业产品、商业海报不断涌现。
面对大工业生产带来的新鲜事物,设计界却一筹莫展,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在工业、建筑、平面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法国新艺术运动囿于传统,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文明,提倡回到中世纪,提倡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没能找到正确的解决现代化大生产带来的设计丑陋的问题。
所以必须有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出现,来解决这些问题,为现代社会服务。
现代主义设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始于从20世纪初期,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德国、俄国和荷兰。
而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发展的最为完善,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体系。
(一)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萌起1907年,正当法国新艺术运动风行欧洲之时,穆特修斯、彼得·贝伦斯等人认识到功能性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意义,他们从受法国影响的“青年派”中分离出来,组成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意志工业同盟。
弗雷德里克·瑙曼起草了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宣言,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提倡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业。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
从宣言的内容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工业设计的统一化与标准化的雏形。
贝伦斯风格名词解释贝伦斯风格是指德国设计师彼得·贝伦斯的设计风格。
贝伦斯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他的设计风格受到新艺术运动和青年风格的影响,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贝伦斯的设计风格强调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注重从功能出发,基本抛弃了繁琐的装饰,强调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
他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坚持理性主义美学原则。
在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上,贝伦斯敢于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并注重标准化和批量生产。
贝伦斯的设计作品涵盖了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
他的建筑设计代表作品包括德国通用电器(AEG)的厂房建筑设计等。
在工业产品设计方面,他设计了诸如电风扇、电水壶等一系列现代工业产品,同时他还为AEG公司设计了标识,这被认为是CIS系统设计的先河。
在平面设计方面,他的作品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他的功能主义设计理念。
贝伦斯风格是一种注重功能、简洁、技术和美学的设计风格,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和世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伦斯的设计风格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注重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坚持理性主义美学原则。
这种设计理念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践中,贝伦斯的设计风格被广泛应用。
他的建筑设计代表作品包括德国通用电器(AEG)的厂房建筑设计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设计理念,对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和工业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设计理念也影响了德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发展,推动了德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
总之,贝伦斯的设计风格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设计理念成为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工业设计和平面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31 引言欧洲是工业设计的故乡,在现代工业设计诞生的过程中,英国、法国和德国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手工艺运动”和“新古典主义运动”拉开了近代设计革命的帷幕并为工业设计史谱写了第一篇章,但只有德国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才真正将设计引上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后者,从理论、实践和教育体系三个方面将工业设计最终完善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宣告了现代工业设计的诞生。
从此,设计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着,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设计不但成了一种职业,而且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文化。
相对于领尽风骚的新兴国家的时尚设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设计历史的设计也许更值得我们思考,因为设计所创造的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它在现摘 要:德国是理性主义设计的发源地,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使德国一度成为世界设计的中心。
本文主要从德国设计发展过程中具代表性的方面,论述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以德国设计中特有的理性功能主义指导思想为线索,提出设计的发展规律是功能主义和样式主义围绕着“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波动,今天德国设计仍是世界主流设计文化之一,对当今设计理念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德国工业设计 理性功能主义 以人为本Abstract:Germany is a stronghold of the rationalistic design. Especially the spring-up of the modernistic design oncemade Germany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design. The study based on the mainly representative aspect from thedevelopment process of German Design; discuss the point worthy of studying lessons from German design. Based onthe golden rule of rationalism of German Design, It raised the point of view that the developing rule of design is theebbing and flowing of Functionalism and Formalism encircling the axis of “based on the people and serving thepeople”, Today German design is still one of the major designing cultures of the world and it has greatly influencedthe present designing ideas.Key words: German industrial design, rationalism and functionalism, based on the people Internet 检索:www.artdesign.org.cn从德国设计发展看现代设计An Analysis of the Modern Design of German Design Development∷刘 潇 LIU Xiao∷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代设计还处在酝酿阶段的时候就是设计界最亮的一颗明星,“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成为标志着现代设计诞生的里程碑。
简述德国现代设计的开展以及对国际设计的影响德国现代设计的开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二战之前阶段,包括穆特修斯倡导的 "德国工业联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 等发展现代设计的理论探讨和设计实践,为现代设计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根抵,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为现代设计思想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这一阶段的德国现代设计思想既是德国的,也是世界的,成为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
此间也遭受了重大挫折,主要是纳粹对包豪斯的迫害。
二、二战后十余年,是德国现代设计的恢复阶段,主要表现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以及它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结合,把包豪斯思想推向新的高度,并大力推行"系统化设计"思想。
德国的产品到处表达着新理性主义、新功能主义、极少主义特征,形成为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
"系统化设计"思想虽然早在1927 年由格罗佩斯已经提出,但真正实现是在乌尔姆与布劳恩的结合过程中,其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再加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三、 60——70 年代,德国的现代设计在世界市场上占领重要位置,其产品以理性、高质量、可靠的性能而著称。
布劳恩公司的一些设计人员,如汉斯 . 古格洛特〔Hansgugelot〕、迪特.兰姆斯( Dieter Rams ) 等把乌尔姆设计学院强调的设计的人体工学原那末、理性主义原那末、系列化设计思想表达在产品设计之中,影响到的德国其他企业的设计,既而影响到其他国家企业的设计。
现代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 地区的设计,其中的人体工学人机适应的特点,都是 "乌尔姆——布劳恩"设计思想的表达。
四、 80 年代之后,德国现代设计面临世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流行趋势、消费观念等的影响,德国设计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采用双重的设计战略。
德国设计在美国的"有方案废止制度"为中心的消费主义设计原那末的影响下,一些德国公司也放弃了德国以不变应万变的"理性、刻板、功能主义"的设计原那末,发挥形式主义的力量,设计出新潮的产品来,以在世界市场上与美、日产品发展竞争。
在二十世纪初期,随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产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世界范围内所奉行的设计理念并没有把多数的普通大众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而只是认为设计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当时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以及欧美国家的“新艺术运动”都把定位于为权贵服务的精英主义。
后来在欧美国家同时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是一次真正的设计上的革命,通过这次运动,设计才第一次成为为大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服务的活动。
在这一次带有民主主义性质的设计革命中,德国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设计特征为德国的设计发展乃至世界的设计发展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德国现代设计特征引言历史上每一次设计改良都伴随着设计思潮的改良而进行,就有如革命一般。
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万国博览会”带给人们的是对于机械化产品美学质量的下降的担忧和不满,随之而来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使设计家能够静下心来思索如何才能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但是很可惜,这场运动从实质上使反对工业化时代的大机器生产特征的,因此并没有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后来的一些运动也没有很好地探索出一种设计改良的方法。
直到一战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出现才使这种现象有了本质上的改观,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而工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一些设计探索与纳粹政权的“种族清洗”计划有所抵触,因此在1933年被强行关闭。
但是包豪斯设计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德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他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理念和具体的方法。
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魏玛,这是一个闻名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名城。
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经十多年的努力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德式设计风格知识点德式设计风格,也被称为德国设计风格,是一种以简洁、实用和功能性为核心特征的设计风格。
它融合了德国工艺传统和现代设计理念,注重品质、细节和持久性。
下面将介绍德式设计风格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简洁和功能性德式设计风格注重简洁和功能性。
它强调形式的简约和功能的实用性,追求设计的纯粹与舒适。
德国设计师通常倾向于去除多余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表达设计的本质。
这种简洁和功能性的特点使德式设计成为了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工艺与细节德国工艺传统世界闻名,德式设计风格充分融合了德国的工艺技艺和注重细节的传统。
德国设计师追求卓越的质量和精湛的工艺,注重产品的细节处理和使用感受。
无论是家具、建筑还是产品设计,德式设计都在细节处理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艺实现。
三、自然与可持续性德式设计风格强调与自然的联系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人普遍关注环保和可持续性问题,德式设计体现了这种理念。
设计师通常采用天然的材料,如木材、麻布和皮革,并注重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此外,德式设计也倡导室内外的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使设计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四、兼具美感与实用性德式设计风格注重兼具美感与实用性。
设计师强调“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追求设计的美感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德式设计追求简约而美妙的形态,同时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为用户提供舒适、便利的使用体验。
五、人性化与舒适性德式设计风格注重人性化和舒适性。
设计师充分考虑人体工学和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产品。
无论是家居家具、办公室设施还是城市规划,德式设计都追求贴合人体需求和提供舒适的使用感受。
六、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德式设计风格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也融入了现代元素。
设计师不断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将古老的工艺和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
这种融合使得德式设计既具有历史的底蕴,又具备了现代的时尚感和时代性。
总结德式设计风格以简洁、功能性、工艺和细节、自然与可持续性、兼具美感与实用性、人性化与舒适性、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等特点为核心。
德国现代建筑的创新设计德国,作为欧洲现代建筑的重要发展地,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在德国的城市景观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富有个性和时代特色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德国现代建筑,并探讨其创新设计背后的原因。
1.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Bavarian State Opera)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是德国慕尼黑市的一座重要文化地标,也是国际歌剧舞台上备受赞誉的建筑之一。
该建筑由德国建筑师彼得·佩里设计,于1998年完工。
它采用的新文艺复兴式风格和现代建筑元素的结合,使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了一座完美的桥梁。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设计旨在传达对音乐的热爱与尊重,通过创新的设计元素,营造出一个既宏伟又温馨的音乐殿堂。
2. 柏林联邦国会大厦(Reichstag Building)柏林联邦国会大厦作为德国政治和历史的象征,是柏林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该建筑由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于1999年重新开放。
福斯特的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的建筑概念,采用玻璃圆顶和钢结构的组合,使整座建筑富有现代感和透明感。
此外,大厦内部还加入了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设计元素,如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
这些创新设计为柏林联邦国会大厦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球游客的关注。
3. 汉堡爱国厅(Elbphilharmonie)汉堡爱国厅是一座位于汉堡港口的音乐厅,也是德国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
该建筑由瑞士建筑公司赫尔佐格与德·穆龙(Herzog & de Meuron)设计,在2017年对外开放。
爱国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帆船和冰山,建筑外观呈现出流线型的造型,使其与周围海洋环境融为一体。
而内部的音乐厅则采用超现代的设计手法,如“葡萄簇”状的座席布局和独特的声学系统。
汉堡爱国厅的创新设计使其成为一处独特的音乐场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
德国现代建筑的创新设计源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传统。
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德国的设计先驱已经从建筑设计着手,从事现代设计的探索和试验。
在纳粹取得政权之后,德国这批现代设计的先驱都基本移民到美国,从而在美国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国际主义设计的发展和兴盛,现代设计与德国是分不开的。
战后德国的设计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很大的发展,1953 年联邦德国一批设计教育家在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进行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出新一代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对于促进德国总体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这所学院得到斯图加特市政府的支持,从50 年代到1968 年关闭为止,迅速完善了设计教育的体系,提出理性设计的原则,与企业联系,发展出系统设计方法,形成了所谓的“乌尔姆哲学”,它的作用有如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在战前的作用一样,不仅仅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中心,同时对世界设计也起到推动作用。
德国著名灯具公司艾科(Erco Linghting Company) 的总经理克劳斯?容根?马克(Claus -urgen Maack)曾经说: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包括一些甚至不知道乌尔姆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在这个或者那个方面受到乌尔姆传统的影响。
到底是德国传统形成了乌尔姆,还是乌尔姆传统铸造了德国设计品味,这个问题迄今依然是理论家争议的主题之一。
把乌尔姆精神变成设计现实的是德国通用电器的重要企业布劳恩公司(Braun)。
这家公司早在50 年代就已经开始与乌尔姆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设计交流关系,它的设计人员,比如汉斯? 古格洛特(Hans Gugelot)、迪特?兰(Dieter Rams)都与学院有密切的教学关系,他们建立了把学院的思想灌输到布劳恩产品设计的渠道,在设计中灌输了乌尔姆强调的人体工程学原则,从而发展出高度理性化、高度秩序化的产品,影响德国其他企业的设计,继而影响到其他西方国家的设计。
现在的工业设计,无论是美国还是香港的产品,都具有明显的人体工程学人一机适应的特点,这应该说是乌尔姆一布劳恩体系的成功。
促进这个原则的最主要人物就是布劳恩公司的设计领导迪特.兰姆斯。
兰姆斯不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家,德国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的民主特色,反复提倡“好的造型”( gute form,是德国设计理论的先驱赫尔曼?穆特修斯H.Muthesius提出的),造成整整几代德国设计家对干设计责任的高度重视,因而,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原则、功能原则对他们来说是设计上天经地义的宗旨,不能因为商业主义的压力而放弃。
这与其他西方国家常常出现的那种在商业压力下放弃设计基本原则的情况大相径庭。
德国的工业企业一向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世界,德国产品代表优秀产品,德国的汽车、机械、仪器、消费产品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品质。
这种工业生产的水平,更加提高了德国设计的水平和影响。
意大利汽车设计家乔治托?吉奥杰罗为德国汽车公司设计汽车,德国生产的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汽车,却比同一个人在意大利设计的汽车要好得多,因而显示出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产品质量对于设计水平的促进作用。
德国不少企业都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同时有非常杰出的质量水平,比如克鲁博公司(Krups)、艾科公司、梅里塔公司( Melitta)、西门子公司等等。
德国的汽车公司的设计与质量则更是世界著名的。
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特征。
德国的企业在80 年代以来面临进人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德国的设计虽然具有以上那些优点,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德国设计在以美国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为中心的消费主义设计原则造成的日新月异、五花八门的新形式产品面前,已经非常困窘了。
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独立设计事务所,以为企业提供能够与美国、日本这些高度商业化的国家的设计进行竞争的服务。
其中最显著的一家设计公司,就是上面提到的“青蛙设计”。
这家公司完全放弃了
德国传统现代主义的刻板、理性、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发挥形式主义的力量,设计出各种非常新潮的产品来,为德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对于“青蛙设计”的这种探索,德国设计理论界是有很大争议的,其中比较多的人认为:虽然“青蛙设计”具有前卫和新潮的特点,但是,它是商业味道浓厚的美国式的设计的影响产物,或者受到前卫的、反潮流的意大利设计的影响,因此,“青蛙设计”不是德国的,不能代表德国设计的核心和实质。
这个问题依然在争论之中,而德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走两条道路:一是德国式的理性主义,主要为欧洲和德国本身的市场;二是国际主义的、前卫的、商业的设计,主要为广泛的国际市场。
在平面设计方面,德国也同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德国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平面设计也是从乌尔姆设计学院发展起来的。
乌尔姆学院的奠基人之一德国杰出的设计家奥托?艾舍在形成德国平面设计的理性风格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他主张平面设计的理性和功能特点,强调设计应该在网格上进行,才可以达到高度秩序化的功能目的。
他的平面设计的中心是要求设计能够使使用者有最短的时间阅读,能够在阅读平面设计文字或者图形、图像时具有最高的准确性和最低的了解误差。
1972 年,艾舍为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全部标志,他运用自己的这个原则,设计出非常理性化的整套标志来,功能非常好。
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他的平面设计理论和风格影响了德国和世界各国的平面设计行业,成为新理性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基础。
德国的几个重要的设计中心,比如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科隆、法兰克福等等,都有非常强有力的平面设计集团。
这种情况,使德国的平面设计具有明快、简单、准确、高度理性化的特点,但同时也有沉闷的、缺乏个性的倾向。
德国平面设计与德国的工业产品设计一样,虽然杰出,但是毫无幽默感、毫无文化个性可言。
长期处于前民主德国内部的西柏林对于前联邦德国的这种设计原则非常不满,因为西柏林的孤立环境,造成了西柏林平面设计的特殊发展。
西柏林设计强调人情味道,强调设计的风格特点,强调个性和文化品味,具有艺术的、幽默的特色,在沉闷的德国设计之中,西柏林平面设计非常突出。
比较重要的西柏林平面设计家有伯纳德?斯坦恩(Bernard Stern)、斯皮克曼( Spickermann)和尼古拉?奥托等。
从西柏林平面设计的探索开始,一批以西柏林为中心的设计家创造出一个新的设计流派来,称为“新德国设计”( New German Design) ,以非正统德国理性主义为中心,他们的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都具有生动的特点。
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是克里斯提安?邦格拉博(christian Borngraber),他以他的设计事务所“设计工作室”( Designwerkstatt)作为宣传新设计思想的论坛,公开反对沉闷的主流德国现代设计。
他曾经说:“我反对的不是兰姆斯,而是那种说德国设计必须像兰姆斯的刻板教条。
”重要的以西柏林为中心的“新德国设计”组织和个人包括有加布利尔?康莱舍、安德里亚斯?布兰多里尼、斯提列多设计事务所等等。
这个流派的设计常常充满了放荡不羁的戏谑成份,利用一些废品组合,比如破木箱、铜管来组成家具或者其他用品,与意大利的前卫和激进设计运动的作品有相似之处。
这是德国设计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内容。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统一以后,前联邦德国的设计面临如何改造落后的前民主德国设计问题。
前民主德国的企业水平非常低,统一以后,大部分原国有企业都变为私有,设备落后,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几十年没有变化,与先进的前联邦德国设计无法立即接轨。
统一以前,大部分前民主德国设计师都在政府的设计部门Kombinate中工作,负责为全国各种企业提供设计,是中央计划经济下的刻板设计体系,难以达到好的效果。
而政府不允许私人的设计事务所发展,几十年中,前民主德国只有非常少的独立的、私有的设计事务所,对于企业和经济发展根本起不到促进作用。
前民主德国的消费产品设计长期以来都处在拙劣地模仿前联邦德国的设计水平,但是它们没有能够超过布劳恩设计的高度,根本没有新的探索。
统一以后,一旦企业变成私有,设计就成为市场竞争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前民主德
国的设计问题变得非常严重。
目前,德国设计界正与工业界联合,设法为转型中的前民主德国产品找出一条新的折衷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