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现代设计的发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28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在不同时期的设计来了解设计在德国的成熟过程,同时了解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世界的设计关键词:德国设计工业一、德国的工业设计1、背景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高速持续的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设计不仅得到重视,而且也开始出现职业的设计师。
2、发展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时,德国曾派出了由建筑家哥德弗莱德·谢姆别尔率领的代表团,通过参观,谢姆别尔认识到德国设计落后的同时,认为必须改革德国的设计现状.此后,德国的设计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视,开始了改革。
1876年谢姆别尔在慕尼黑组织举办了一次国内范围的工业展览,以显示改变德国各邦过去那种粗犷,野蛮的畸形风格,而进入普遍的文艺复兴古典式样时期的高雅设计。
与此同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的发展迅速。
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第二年,G·戴慕尔发明了四轮汽车,后来两人合作成立了"本茨汽车公司",这是后来风行世界的"奔驰"汽车的缘起.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欧洲英,法等国家一样,存在着外观设计丑陋的毛病.1896年,德国政府举办了一次博览会显示出这个问题,导致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中"青年风格"设计的出现.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1、背景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
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德国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国家之一。
长期以来,德国的设计在世界设计中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设计影响到世界设计的发展,德国的设计理论也影响到世界的设计理论形成,德国对于设计的理性态度,对于设计的社会目的性的立场,使德国的现代设计具有最为完整的思想和技术结构。
从德国设计的讨论中,可以找到许多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规律和趋向来,也同时可以找到许多潜在的问题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两个部分,东德的设计发展落后,直到目前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本章将不讨论东德的设计。
德国的现代设计在1933 年前后开始遭到纳粹政权的扼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这一年4 月份包豪斯设计学院被强行关闭。
因此,德国设计在纳粹上台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由于纳粹政权的反对和压制,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基本结束,包豪斯也被强行关闭,对于国际设计运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挫折。
与此同时,现代主义运动在意大利、俄国也遭到挫折,整个现代主义运动到30 年代中期左右,基本在欧洲停顿了。
1933 年元月,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德国进人纳粹时期,也就是所谓“第三帝国”时期,这个时期从1933 年一直延续到1945 年,在德国纳粹被盟军彻底打败之时结束。
德国纳粹的极端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立场,对于德国的文化、艺术和设计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纳粹乐于提倡所谓的民族社会主义革命,这个口号不但是一个社会改革的纲领,同时也在相当深的程度上涉及到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
这个巨大的社会和政治转折,完全改变了魏玛政府时期的软弱的民主特色,而在文化上、设计上都显出德意志民族主义、古典复兴主义的强悍特色,而曾经在包豪斯一度达到国际高度的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试验,几乎全部停顿下来,即便包豪斯本身,也在1933 年4 月被希特勒下令关闭。
可以说,从总体来讲,德国的现代主义试验基本结束了。
世界现代设计史常考关键词一、重要人物及历史地位1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真正的实践者是威廉·莫里斯,被称为“20世纪真正的先知”,理论倡导者是约翰·拉斯金。
2 德国工业同盟的奠基人和活动开创者,德国现代艺术的先驱是穆特休斯。
3 机械美学的奠基人,法国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大师是勒·柯布西耶,他设计的“新精神宫”开启了现代主义与装饰艺术的对抗。
4 美国最重要的装饰艺术建筑师是艾里·坎,他被称为“美国版本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5 美国现代建筑和现代设计的最重要的奠基人物之一,美国现代主义的先驱是弗兰克·赖特。
6 本世纪初德国追求有机风格的奠基人是汉斯·沙隆现代抽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是瓦西里·康定斯基7 ①“现代设计之父”是威廉·莫里斯②“德国现代设计之父”,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是彼得·贝伦斯。
③“瑞典现代家具之父”是卡尔·马姆斯登④“美国汽车之父”是亨利·福特⑤“波普艺术之父”是理查德·汉密尔顿。
⑥“美国工业设计之父”,美国工业设计的奠基人是雷蒙·罗维。
8 ①世界第一个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家是弗兰克·盖里。
②德国第一个提出设计革命的人是哥德佛雷特·谢姆别尔。
③美国第一个被《时代》杂志作为封面人物采用的设计师是雷蒙·罗维。
④现代意义上第一个时装设计师,世界上最早的设计师是保罗·布瓦列特⑤最早在美国推出流线型设计的设计师是诺曼·贝尔·盖迪斯,代表作为《地平线》(注:盖迪斯另一音译诺曼·贝尔·盖茨)⑥最早提出“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的人物是美国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⑦最早提出“人体工程学”概念的设计师是美国现代工业设计家亨利·德莱弗斯(注:另一音译德雷夫斯)⑧最早提出“设计理论”这一观点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他的代表作是《为真实世界的设计》。
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垄断性地位的一种设计风格,对世界各国的设计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德国是现代主义产生的发源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德国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缩影,从中能够看到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德国设计还集中体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理念、设计实践以及设计教育的形成和壮大。
一、早期的德国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源起和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等国,工业技术发展迅速,现代都市大量出现,各种工业产品、商业海报不断涌现。
面对大工业生产带来的新鲜事物,设计界却一筹莫展,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在工业、建筑、平面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法国新艺术运动囿于传统,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文明,提倡回到中世纪,提倡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没能找到正确的解决现代化大生产带来的设计丑陋的问题。
所以必须有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出现,来解决这些问题,为现代社会服务。
现代主义设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始于从20世纪初期,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德国、俄国和荷兰。
而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发展的最为完善,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体系。
(一)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萌起1907年,正当法国新艺术运动风行欧洲之时,穆特修斯、彼得·贝伦斯等人认识到功能性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意义,他们从受法国影响的“青年派”中分离出来,组成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意志工业同盟。
弗雷德里克·瑙曼起草了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宣言,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提倡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业。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
从宣言的内容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工业设计的统一化与标准化的雏形。
现代设计史发展历程的时间轴设计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包括各种设计领域,从工业设计到图形设计、时尚设计等。
以下是现代设计史的一些主要阶段和代表性事件的时间轴,涵盖了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关键时刻:1880-1910年代:艺术和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880年代至1910年代初,艺术和工艺运动崛起,强调手工制作、质量和艺术性,对后来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1919年:包豪斯学派成立* 德国包豪斯学派(Bauhaus)成立,提倡合理的工业制造与艺术的结合,对现代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0-19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 1930年代至19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盛行,注重功能性、简约、材料的真实性,代表人物包括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
1940-1950年代:工业设计的崛起* 1940年代至1950年代,工业设计开始崭露头角,设计师注重将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推动了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发展。
1950-1960年代:世界性设计运动*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世界各地的设计运动兴起,如意大利的设计重生运动(Renaissance of Italian Design)和日本的和风现代设计。
1960-19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设计师开始挑战现代主义的规范,强调个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1980年代:数字革命和计算机设计* 1980年代,数字革命催生了计算机设计的兴起,图形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逐渐成为主流。
1990年代至今:全球化和可持续设计* 1990年代至今,设计界面临全球化挑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设计理念逐渐兴起。
2000年代:用户体验设计和科技创新* 2000年代,用户体验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如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对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这个时间轴提供了设计史中一些主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事件的概览,然而,设计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设计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简述德国现代设计的开展以及对国际设计的影响德国现代设计的开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二战之前阶段,包括穆特修斯倡导的 "德国工业联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 等发展现代设计的理论探讨和设计实践,为现代设计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根抵,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为现代设计思想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这一阶段的德国现代设计思想既是德国的,也是世界的,成为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
此间也遭受了重大挫折,主要是纳粹对包豪斯的迫害。
二、二战后十余年,是德国现代设计的恢复阶段,主要表现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以及它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结合,把包豪斯思想推向新的高度,并大力推行"系统化设计"思想。
德国的产品到处表达着新理性主义、新功能主义、极少主义特征,形成为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
"系统化设计"思想虽然早在1927 年由格罗佩斯已经提出,但真正实现是在乌尔姆与布劳恩的结合过程中,其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再加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三、 60——70 年代,德国的现代设计在世界市场上占领重要位置,其产品以理性、高质量、可靠的性能而著称。
布劳恩公司的一些设计人员,如汉斯 . 古格洛特〔Hansgugelot〕、迪特.兰姆斯( Dieter Rams ) 等把乌尔姆设计学院强调的设计的人体工学原那末、理性主义原那末、系列化设计思想表达在产品设计之中,影响到的德国其他企业的设计,既而影响到其他国家企业的设计。
现代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 地区的设计,其中的人体工学人机适应的特点,都是 "乌尔姆——布劳恩"设计思想的表达。
四、 80 年代之后,德国现代设计面临世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流行趋势、消费观念等的影响,德国设计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采用双重的设计战略。
德国设计在美国的"有方案废止制度"为中心的消费主义设计原那末的影响下,一些德国公司也放弃了德国以不变应万变的"理性、刻板、功能主义"的设计原那末,发挥形式主义的力量,设计出新潮的产品来,以在世界市场上与美、日产品发展竞争。
德国的设计风格简介德国的设计风格简介长期以来,德国的设计保持着功能良好、理性可靠的形象,德国的设计师们通常把设计看作是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合理和有序的有效手段,他们的设计作品自然是重技术、重功能、强调系统性、逻辑性和秩序感的。
德国设计的这种总体特征在平面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在其平面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简洁明确、高度理性化和功能化的特点,平面设计语言往往严肃工整、简单明了、主题突出。
纵观世界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德国平面设计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风格方面都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成熟作了巨大的贡献。
20世纪初,德国平面设计师卢西恩伯哈德开始强调在设计中做减法,强调简化的造型,他的作品和风格预示着现代主义的刺激和活力发。
伯哈德1905年为普莱期特火柴公司设计的招贴中,仅采最简洁的两根火柴的'视觉形象来有力地突出信息。
同时,色彩成为了重要的视觉传达元素,文字所使用的鲜明的蓝色和黄头的大红火柴,与深棕色背景形成对比,给人较强的视觉感受。
在后来的多幅作品中,伯哈德反复使用了通过平涂的简洁产品形象和产品名称来创作招贴的方法。
几乎同一时期,慕尼黑的“德国工业同盟”把包括平面设计在内的德国设计进一步推向了简洁清晰和功能化。
其代表人物彼德贝伦斯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开创了现代平面设计图形语言的先河。
他在无装饰线字体方面作出了创新,为AEG公司设计了一系列简洁严谨、高度统一的标志、广告、产品目录等,成为了最早的企业形象设计成功范例。
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设计学校,在20世纪现代设计史上所居的地位迄今未有任何团体和机构能够超越。
而莫霍伊纳吉、约翰尼斯伊顿和赫尔伯特拜耶等人则对包豪斯的平面设计思想和教育体系的形成功不可没。
约翰尼斯伊顿开设的基础课程包括色彩科学性和理性的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
作为包豪斯优秀毕业生的赫尔伯特拜耶则通过在字体、书籍封面、插图和海报等平面设计领域在出色表现让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实践中得到完美。
体现包豪斯造就德国设计风格的例子包豪斯是20世纪初德国最重要的设计学派之一,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以实用、简约和功能性为核心理念,追求将艺术与工业相结合,使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几个体现包豪斯造就德国设计风格的例子。
首先,包豪斯建筑体现了德国设计风格的特点。
包豪斯的建筑设计注重功能性和简约美。
例如,包豪斯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是魏玛包豪斯大楼。
这座建筑在形式上简洁而现代,采用了直线、平面和玻璃等元素,注重光线的利用和室内外空间的无缝衔接,创造了一种开放、宽敞的空间感。
另外,包豪斯的建筑也尝试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创造前所未有的建筑形式,如使用钢结构、混凝土和玻璃等。
这些特点在德国的现代建筑中至今仍然有所体现。
其次,包豪斯的家具设计也体现了德国设计风格的特点。
包豪斯注重功能性和简洁美,将家具设计看作是艺术和工业的结合。
包豪斯设计师尤金·皮特尔斯等人设计的家具,如椅子、桌子、灯具等,形式简单、线条明快,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和修饰,突出了实用性和舒适性。
同时,包豪斯的家具设计也注重材料的真实和工艺的高质量,追求细节的完美和耐久性。
这些设计理念对于德国家具设计影响深远,德国的现代家具设计往往也以实用主义、简约美和高品质为特点。
另外,包豪斯的平面设计也是德国设计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豪斯的平面设计以简约和功能性为核心。
包豪斯设计师提出了一种“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而不是为了装饰和炫耀。
包豪斯的平面设计追求简化的几何形状、清晰的排版和醒目的色彩对比,追求视觉的直接传达和信息的简洁明了。
这种平面设计风格在德国的广告、画册、海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对世界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为德国设计风格的培养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包豪斯创办的学校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设计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学生在学习中同时进行实践和实验,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来培养综合性的设计思维。
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第三章第四节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设计艺术领域的现代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在穆特修斯倡导下于1907年10月6日成立的德国工业联盟,在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德国包豪斯等的发展和完善下,到20世纪30年代趋于成熟,50年代趋于衰落的一种设计艺术思潮。
由于其在设计艺术理念上注重理性思考、注重产品的功能,因此又称为“理性主义”(rationalism)或“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
现代主义设计最早出现在欧洲,后来发展为“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
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思潮根源于20世纪初的一系列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设计师们开始以诚挚与理性的思考取代“新艺术运动”那种狂热的设计艺术梦想,也就是以科学性取代艺术性,所以被称为“机械时代的设计美学”或“机器美学”。
它的主要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功能第一,形式第二”。
由此派生出两条:一、不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二、抛弃传统。
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最早应该是从建筑设计领域开始的。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弗兰克?莱特(1869—1959)、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1868—1940)、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格罗佩斯、米斯?凡?德?罗(Walter Gropius,1886——1969)。
现代主义建筑从“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出发,采用清一色的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带形窗等的设计形式。
在产品设计上,现代主义追求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理念,使产品的生产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 德国工业联盟穆特修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先驱。
穆特修斯提出了“标准化”的理论,对传统的德国美术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倡导成立德国工业联盟。
1 德国工业联盟的成立1907年10月6日,在穆特修斯、彼得?贝伦斯、亨利?凡?德?威尔德等人的倡导下,德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组织德国工业联盟又称“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简称DWB)在慕尼黑宣告成立, 从此,德国工业设计进入了崭新阶段。
包豪斯设计学院设计理念包豪斯设计学院是20世纪初在德国建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被誉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
其设计理念是通过简约、功能主义和合理的材料运用来追求实用性、美学和技术的统一,以此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1.简约主义:包豪斯设计学院倡导去除一切多余的装饰和复杂性,追求简洁、干净、明快的设计风格。
他们认为简约的形式可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并且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生活方式。
2.功能主义:包豪斯设计学院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即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问题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设计师应该将产品的功能性放在首位,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实现其预期用途。
3.合理的材料运用:包豪斯设计学院强调使用合理的材料来实现设计的功能和美学。
设计师应该了解材料的特性和潜力,并在设计中合理运用,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可维护性。
4.机械化生产:包豪斯设计学院积极推崇机械化生产的设计方法,认为大规模生产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使设计更加普遍和可负担。
他们鼓励使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的要求。
5.提倡艺术与工艺的融合:包豪斯设计学院认为艺术和工艺是不可分割的,设计师应该注重艺术和美学的追求,同时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和可持续性。
他们鼓励设计师参与到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以更好地控制设计的实施。
6.社会责任:包豪斯设计学院鼓励设计师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设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
设计师应该为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将设计的力量用于社会的进步。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理念给当代设计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它强调了功能的重要性,注重简约和实用,推崇合理的材料运用和机械化生产。
这些设计理念都是现代设计所必需的,使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需求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设计概论包豪斯知识点设计概论:包豪斯知识点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德国建筑、设计和艺术学院,也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源地。
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德国本土,对全球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包豪斯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代表性作品。
一、包豪斯的基本概念包豪斯的字面意思是“建筑之家”,它的创立旨在实践“艺术与工艺合一”的理念。
包豪斯追求功能性与美学的结合,提倡设计与生产的紧密联系,打破了传统的艺术与工艺的界限。
它主张以简约、实用和现代化的设计风格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二、包豪斯的设计原则1. 设计的目标:包豪斯的设计目标是创造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功能性产品。
设计师们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持久性,力求使设计的美与实用相结合。
2. 形式的简约:包豪斯的设计风格追求简约、几何化的形式。
设计师们剔除了装饰性的元素,强调实用性和简洁性。
例如,包豪斯建筑的立面常常是简单的几何形状,焕发出简约而独特的美感。
3. 材料的真实性:包豪斯的设计原则强调使用真实的材料。
设计师们充分展示材料的本质和特性,避免虚假的装饰。
这种材料的真实性也体现了包豪斯对工艺与生产的重视。
4. 功能的优先:包豪斯注重产品的功能性,追求设计与实用的结合。
设计师们考虑到产品的实际使用需求,使功能成为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三、包豪斯的代表性作品1. 柏林包豪斯大楼:柏林包豪斯大楼是包豪斯运动的象征,也是包豪斯学院的校舍。
这座建筑以简约的几何形状和丰富的玻璃墙面为特色,展现了包豪斯设计风格的精髓。
2. 威廉·惠特纳的“V型扶手椅”:这款椅子是包豪斯设计师威廉·惠特纳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以金属管材和简约的几何形状为基础,结合了人体工学的设计理念,既美观又舒适。
3.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W2工作台”:这款工作台是包豪斯设计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作品。
它以金属框架和简洁的线条构成,具备可调节高度和倾斜角度的功能,为工作提供了便利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