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乡愁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4
席慕蓉《乡愁》原文及赏析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乡愁》课文详细解析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段析】小时候离家在外读书,唯有通过那枚寸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
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
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
【品味】“小小的”与下文中“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正语反出,以轻描淡写的形式,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一枚”与下文的“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运用得极准确。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段析】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远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
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托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上。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品味】“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段析】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
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下到沟通了,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诗到了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氛围更强!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①“乡愁”应该是一种很有分量的盛情。
请你找一找诗歌中每个形象的前面部用了哪些修饰诗,它们有着怎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歌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有人说把诗歌的第四节删去会更好,你认为呢,)【品味】“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
【段析】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故乡分开了,而且无法逾越。
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
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答案速查①“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②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画龙点睛,把个人的思乡之愁升华为普遍的家国之思了(国愁与民愁)。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乡愁
《乡愁》是中国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经典诗歌。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成长与变化。
以下是《乡愁》的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那缕袅袅的炊烟,
是院子里的老槐树,
是故乡小河边的玩伴,
是爷爷奶奶温柔的笑颜。
长大后,
乡愁是那封破旧的家书,
是远方思念的脉脉眷恋,
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流泪,
是隔着千山万水的盼望归期。
后来啊,
乡愁是革命先烈遗留的火种,
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是伟大祖国历史长河中的波澜壮阔,
是一代代英勇儿女矢志报国的誓言。
而现在,
乡愁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凝望,
是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是祖国母亲百年风雨历练的坚强,
是华夏儿女心中永恒不灭的烛光。
《乡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成长与变化。
诗人通过描绘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和现在四个阶段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乡、家人、朋友和祖国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望。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课文原文、教
案及知识点
一、课文原文
梦里不觉秋已深,身在何处?忘了归程。
[我又回到了那小溪,小溪蜿蜒着穿行在田野中。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从那里赶来了一位面容黝黑的老翁,他弯下腰,拢起水,用手掬向嘴里。
]辞家欲上长堤路,寂寞踟蹰意漫悠。
[我再向河边走去,这是我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河滩,现在却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
]长亭短亭前后影,又是关山岸畔头。
二、教案
1. 教学目标
•了解最初的“乡愁”何以而生
•理解杨绛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必会词汇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乡愁”的起源和表达方式
•难点:理解杨绛笔下的故乡情结
3. 教学过程
Step 1 自由阅读
学生们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
Step 2 背景知识
教师介绍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的《乡村四月》诗,引导学生探讨“乡愁”这一古老的情感。
Step 3 课文学习
教师解读课文中的生字和必会词汇,并让学生自行翻译、理解。
Step 4 读懂课文
教师分段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每一段课文的大意。
Step 5 探究乡愁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乡愁。
【导语】《乡愁》是余光中诗集《⽩⽟苦⽠》中的⼀⾸,和《民歌》《乡愁四韵》《罗⼆娃⼦》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阅读。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3课《乡愁》课⽂原⽂ ⼩时候 乡愁是⼀枚⼩⼩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后 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头 ⽽现在 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陆在那头 ⼀九七⼆年⼀⽉⼆⼗⼀⽇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3课《乡愁》教案 【教学⽬标】 1.通过抄写诗作,感知诗⾏、诗节等作品外观特征; 2.通过诵读诗作,体验这⾸诗回环往复的声韵特⾊; 3.通过替换喻体,探究本诗运⽤的表达⼿法和效果。
【课前准备】 复印余光中《乡愁》⼿迹及40岁左右青年照(本诗写于作者43岁时),制作PPT。
(⼿迹和照⽚见百花⽂艺出版社《余光中集》第⼀卷、第五卷书前照⽚页) 印发本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 ⼀、导⼊诗歌 PPT投影余光中《乡愁》⼿稿,导⼊新课,简介余光中及其创作⼿稿。
让学⽣照着⼿稿把诗歌抄写在笔记本上。
抄好后,要求轻声读⼀读,⽤笔勾画出最能打动⾃⼰的诗句。
⼆、读诗之外观 观察学⽣是“横抄”还是“竖抄”,借此点出现代诗歌“诗⾏”和“诗节”的概念,明确诗⾏和诗节是现代诗歌重要的表达⼿段。
明确:这⾸诗⼀共4⼩节,共16⾏。
外观布局排列整齐,⼀⾏⾏、⼀节节排列下来,给⼈爽朗之感。
三、读诗之声韵 齐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说说这⾸诗在声韵上有什么特点。
(学⽣⼀般回答是押韵。
辨析何为押韵——韵母相同的字。
) 明确:此诗并不押韵。
追问:此诗并不像常见诗歌那样采⽤押韵的⽅式,但为什么读起来会有如押韵⼀样的、和谐顺畅的声韵效果? (教师带领学⽣勾画诗歌每⼩节相同的句式以及重复的诗句,圈出表明时间的词:⼩时候—长⼤后—后来啊—⽽现在。
) 明确:这⾸诗⾳律上的特点是回环往复。
九年级上册语文《乡愁》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九年级上册语文《乡愁》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乡愁》教案5篇《乡愁》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乡愁》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