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及创作
- 格式:ppt
- 大小:675.50 KB
- 文档页数:37
简述拜伦及其创作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早期作品(1)拜伦的早期作品有《懒散的时日》、《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东方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2)《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一次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内容独特而新颖。
长诗主人公恰尔德·哈洛尔德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
(3)《东方叙事诗》是以东方为背景的浪漫主义组诗,共6篇:《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纳》、《科林斯的围攻》。
在组诗中,诗人对封建的资本主义的现实提出了强烈抗议,进行了彻底否定。
由于这种抗议和否定带有浪漫主义的抽象性而缺乏明确的规定性,所以变成了对一切社会制度的抗议和否定,有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
(4)拜伦式的英雄拜伦诗中的主人公都是悲剧性的孤傲的叛逆者。
他们都有非凡的才能和力量,但在F败的社会中却无法施展。
他们为自己的无所作为而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才能和情感的虚耗而感到绝望。
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
在这些主人公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的明显印迹,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
2.现实主义的创作(1)拜伦于1820年参加了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秘密组织,投身炎热的斗争中。
这反映在诗歌创作中,他开始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进入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灿烂的时期。
(2)长诗《但丁的预言》是号召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的诗体宣言。
(3)《该隐》取材于圣J传说。
诗剧鲜明的反宗J倾向,在“神圣同盟”以宗J、神圣掩盖他们血*腥罪*行的历史条件下,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4)《青铜时代》是拜伦重要的政治讽刺诗。
拜伦在诗中痛斥“神圣同盟”的政策,歌颂西班牙人民的英勇斗争,颂扬俄国人民反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
(5)《堂璜》a.《堂璜》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叙事诗,是诗人最后也是最优秀的一部诗作。
拜伦(1788—1824)“我可以独自兀立人间,但绝不把我自由的思想换取一座王位。
”在他看来,为自由献身无比美好:“啊!自由,你在牢狱里才最灿烂!”一、生平和创作破败的贵族家庭思想的启蒙(1801-1808)进入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后,他一方面阅读各国文史哲著作,也结识了对他日后有深远影响的自由主义者。
1807年处女诗集《懒散的时刻》1809—1811年间游历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希腊、土耳其等国家,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一、二两章(三、四章是后来写的,完成于1817年)1813—1816 “东方故事诗”共6部:《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1816-1823年,(雪莱)意大利时期,创作的辉煌时期,政治,《哈》末两章;长诗《塔索的哀歌》《威尼斯颂》《但丁的预言》:激励意大利人反抗压迫;故事诗《别波》《马赛普》《岛》:人生的愉快和享乐;历史悲剧:民主政治思想、反暴政主题神秘剧《该隐》《天与地》:反抗主题讽刺诗《审判的幻景》《爱尔兰的化身》《青铜世纪》:讽刺统治者;最高成就:《唐璜》第一、二章:1809-1811年间诗人在葡萄牙、西班牙、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国的见闻。
第三、四章:为旅居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地的见闻。
长诗中有两个主人公:(1)哈洛尔德——孤独、忧郁、悲观的所谓“拜伦式的英雄”(2)抒情主人公“我”——目光犀利的观察家、批评家、热爱生活、善于斗争的民主战士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通过哈洛尔德的游历和抒情主人公的评论,反映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歌颂西班牙人民反对拿破仑侵略的斗争;同情受奴役的希腊人民;凭吊瑞士、比利时的古迹;谴责反动的神圣同盟;号召意大利人民为自由独立而奋起。
表达了渴望政治自由,憎恨暴君统治,反对侵略和奴役,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主题。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是忧郁、孤独、不满现实的资产阶级民主战士、青年漂泊者的形象。
拜伦的诗歌代表作有哪些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的作品有许多,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拜伦的诗歌代表作,欢迎大家阅读!1、《当初我们两分别》(texton Wiki source)当初我们俩分别,只有沉默和眼泪,心儿几乎要破裂,得分隔多少年岁!你的脸发白发冷,你的吻更是冰凉;确实呵,那个时辰预告了今日的悲伤!清晨滴落的露珠浸入我眉头,好冷——对我今天的感触仿佛是预先示警。
你把盟誓都背弃,名声也轻浮浪荡;听别人把你说起,连我也羞愧难当。
他们当着我说你,像丧钟响在耳旁;我周身止不住战栗——对你怎这样情长?他们不知我熟悉你——只怕是熟悉过度!我会久久惋惜你,深切得难以陈诉。
想当初幽期密约;到如今默默哀怨:你的心儿会忘却,你的灵魂会欺骗。
要是多少年以后,我偶然与你相会,用什么将你迎接?只有沉默和眼泪。
2、《给一位淑女》当人被逐出伊甸园门,在门首盘桓,不忍遽去,眼前的一切都枨触前尘,都叫他诅咒未来的境遇。
此后,他远走异域关山,学会了如何忍受悲苦;对往日良辰只付之一叹,借纷繁景象把心事排除。
亲爱的玛丽!我也像这般,不得不与你芳姿告别;倘若我在你左近盘桓,我也会叹惜往日的一切。
远游能使我明智地脱险,逃离此间魔障的引诱;只要我还能见到这乐园,就不甘默认我无福消受。
3、《雅典的女郎》趁我们还没分手的时光,还我的心来,雅典的女郎! 不必了,心既已离开我胸口,你就留着吧,把别的也拿走!我临行立下了誓言,请听:我爱你呵,你是我生命!凭着你那些松散的发辫——爱琴海清风将它们眷恋;凭着你眼皮——那乌黑眼睫亲吻你颊上嫣红的光泽;凭着你小鹿般迷人的眼睛,我爱你呵,你是我生命!凭着我痴情渴慕的红唇;凭着那丝带紧束的腰身;凭着定情花——它们的暗喻胜过了人间的千言万语;凭着爱情的欢乐和酸辛,我爱你呵,你是我生命!我可真走了,雅典的女郎! 怀念我吧,在孤寂的时光我身向伊斯坦布尔飞奔,雅典却拘留了我的心魂:我能够不爱你吗?不能!我爱你呵,你是我生命! 4、《希腊战歌》起来,希腊的儿男!光荣的时刻已到来!要效法我们的祖先,不枉作英豪的后代!起来,希腊的儿男!挥戈向敌人迎战!让他们腥臭的血川像河水在脚下奔窜!让我们高傲的抗拒土耳其暴君的强权! 让祖国眼见她儿女站起来,砸碎她锁链! 先王和先哲的英灵来检阅这场决战!希腊的列祖列宗听到号角的召唤,快从坟墓中苏生参加我们的战斗!向七山之城进军,让希腊重获自由!起来,希腊的儿男! 挥戈向敌人迎战!让他们腥臭的血川像河水在脚下奔窜! 醒来吧,斯巴达!今天你怎能睡梦沉沉?同你的老伙伴雅典,联合成无敌的大军! 唤列奥尼达回来——这历代讴歌的领袖,这刚强可畏的统帅他曾把你们拯救扼守在温泉险关,他英勇牵制敌寇,同波斯军队鏖战,让祖国得保自由;他率领三百勇士战斗中,始终挺立像威猛无敌的雄狮,在滔滔血海中沉溺。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简介拜伦,出生于英国伦敦,是19世界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拜伦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拜伦生平简介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拜伦,1788年出生在伦敦一间很破旧的房子中。
他的父母都是没落贵族中的人家,拜伦天生有一只脚是跛的,因此他对这个很敏感。
拜伦十岁的时候,他家族的世袭爵位以及产业都落到了拜伦的身上,所以拜伦成为了第六世勋爵。
在1801年,为了同拜伦的贵族身份相符合,家里便决定送她去一所有名望的学校读书,这所名为哈罗公学的大学是由约翰·里恩在1571年创建的,在英国历史上,这所大学培养了很多知名的大人物,其中对拜伦很崇拜的丘吉尔就是从这所学校中毕业的。
拜伦从哈罗公学毕业后,又进入剑桥大学,他是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很少听课,但却广泛的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等历史著作。
拜伦在学生时代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809年到1811年期间游历了很多国家,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在1824年拜伦不幸遇雨受寒,导致一病不起,在4月19日逝世,他的逝世使希腊人们深感悲痛,希腊的独立政府宣布拜伦之死为国葬,并且全国哀悼三天。
拜伦是同性恋吗拜伦长大成年后就长的十分帅气,他身高有1.78米,体重在60—89之间,他少年时候肥胖,但在进入剑桥大学后,减肥成功,甚至因为漂亮而出名。
之后拜伦很在意外表,甚至用节食来保持体形,睡觉头上还要戴卷发纸。
在拜伦二十四岁的时候,随着《恰尔德·哈洛尔德》的出版,便红透英伦。
参考资料拜伦及其作品《唐璜》拜伦及其作品《唐璜》一、拜伦生平英国诗人拜伦(1788-1824)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
10岁时承袭了拜伦爵士称号。
在剑桥大学就读期间,他发表诗集《闲暇的时刻》(1807)。
面对某些评论的围攻,他以长诗《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1809)作为反击。
这首长诗讽刺了文坛的权威,批评了湖畔派诗人,同时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内容和诗人的社会责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岁,他出国游历。
1811年回国。
这次旅行大开他的眼界,使他看到西班牙人民抗击拿破仑侵略军的壮烈景象和希腊人民在土耳其奴役下的痛苦生活。
在旅途中写下的长诗《哈罗尔德游记》,长诗在1812年3月出版后,轰动文坛,风靡全国。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哈洛尔德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记述了自己游历和旅居欧洲诸国后的见闻和观感。
在前两章中,拜伦描绘了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的社会风貌,谴责专制统治,支持各国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
后两章则歌颂欧洲山河的壮丽,缅怀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赞美欧洲的艺术。
诗歌中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是孤独失意、多愁善感的贵族青年,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感到厌倦,性格忧郁,“心是冰冷的”,“眼是漠然的”。
这一形象身上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某些思想情绪。
抒情主人公是生活的积极观察者和评论者,他爱好自由,歌颂革命,精力充沛,感情强烈,体现了拜伦思想的积极的一面。
长诗内容丰富,以强烈的浪漫主义抒情见长。
此后,拜伦又写了《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和《海盗》(1814)《该隐》(1821)《审判的幻景》(1822)等6部长篇叙事诗,总称为“东方叙事诗”。
作品以东欧、西亚一带为背景,充满异国浪漫情调。
诗歌中还塑造了一系列高标独举、孤行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
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