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疾病 ---Abdominal disease
- 格式:ppt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25
abdominal 词根词缀Abdominal 词根词缀Abdominal 是一个常见的医学术语,它来自于拉丁语的词根abdomin-,意为“腹部”。
在医学领域中,abdominal 通常用来描述与腹部有关的疾病、症状和治疗方法。
除此之外,abdominal 还可以作为词根或词缀,用于构成其他医学术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以 abdominal 为词根或词缀的医学术语:1. Abdominoplasty:腹部整形手术,也称为“腹部吸脂”。
2. Abdominocentesis:腹腔穿刺术,用于诊断或治疗腹部疾病。
3.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腹肛切除术,用于治疗直肠癌等疾病。
4. Abdominal aorta:腹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之一,负责向下半身输送血液。
5. Abdominal cavity:腹腔,是人体内部的一个空腔,包含腹部的各种器官。
6. Abdominal muscles:腹肌,是人体腹部的肌肉组织,负责支撑和运动腹部。
7. Abdominal pain:腹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
8. Abdominal surgery:腹部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腹部疾病的方法。
以上这些医学术语都与腹部有关,其中的 abdominal 就是词根或词缀,用于表示与腹部有关的意思。
在医学领域中,词根和词缀的使用非常普遍,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和病人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疾病、症状和治疗方法。
总之,abdominal 是一个常见的医学术语,它可以作为词根或词缀,用于构成其他医学术语。
在医学领域中,词根和词缀的使用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和病人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疾病、症状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腹茧症例报告文献复习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是一种罕见的腹部疾患,由foo等于1978年首先报道并命名[1]。
本病原因不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以小肠全部或部分小肠被茧状包裹在一层异常的纤维膜内为特征,腹痛,腹部包块和肠梗阻为其特点。
此前,由于该病的特点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致密灰白色、质韧硬厚的纤维所包裹,因此各家命名不同,如局限性小肠系膜包绕症,特发性硬化性腹膜炎,小肠茧状包裹症。
目前,腹茧症之名为众家所接受。
编辑。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腹胀伴停止排气排便5 d”入院。
既往有“输卵管结扎史”20余年。
患者述以往亦有类似发作史,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给与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治疗后,症状可迅速缓解。
本次发病自觉饮食过多,在我院门诊行保守治疗3 d无效后入院。
入院查体:形体稍瘦,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黏膜无明显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稍膨,肝脾肋下未及,左下腹及脐周轻度压痛,无肌紧张,肠鸣音减弱,1~2次/min,移动性浊音阴性。
血生化检查基本正常。
入院后立位腹平片:低位肠梗阻,全腹ct:左下腹可见包块,肠梗阻。
手术探查:左下腹可见小肠与乙状结肠粘连,小肠广泛粘连,大网膜缺如,横结肠下垂,升结肠异常游离,术中诊断:腹茧症,考虑小肠为致密性粘连,遂终止手术。
术后给予胃肠外营养,抗感染,生长抑素等治疗,腹胀减轻,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患者出院。
2 讨论腹茧症为一罕见的腹膜病变,即腹腔部分或全部脏器被一层膜样物质包裹,形似蚕茧。
肉眼观察,包膜表面较光滑,厚约0.3~0.5 cm,镜下观察为正常腹膜样组织或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常伴有透明变性,慢性炎症,部分肠壁表面为增生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伴透明变性,肠壁黏膜层和肌层无显著变化。
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性别与地域:本病多发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以女性多见,这可能与女性的生殖道逆行感染有关。
一例罕见的小肠梗阻(腹茧症)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是一种罕见的腹部疾病,以小肠被茧状包裹在一层异常的纤维膜内为其特征,它的病因仍然不明[1]。
由于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2]。
【病历资料】患者,男,68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25小时”入院。
自述20多年前有类似发作病史,考虑“肠梗阻”住院治疗后好转,平素有慢性便秘,需服泻药。
否认腹部手术史。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BP:140/90mmHg,P:84次/分,T:36.5℃),神志清,一般情况可,肤目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心肺正常,腹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脐周均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似可触及压痛性含气包块,境界不清,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部分音调较高。
直肠指检未及肿块,退出指套无血染。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6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3.0%,血清化学和尿液分析均正常。
立位腹平片显示多个阶梯状气液平,无膈下游离气体(图1)。
腹部增强CT显示(图2~5)。
术后一周患者肠功能渐恢复,两周后康复出院。
出院后随访0.5年,患者状况良好,未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讨论】硬化性腹膜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特发性硬化腹膜炎或腹茧症最早在1978年由Foo等人描述[3]。
这种罕见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的假说有先天发育异常、感染、异物刺激、药物作用及补体激活导致的慢性炎症等[4]。
腹茧症的特点是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种白色、致密的纤维膜所包裹[5]。
在临床上,腹茧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或亚急性小肠梗阻,恶心呕吐,体重减轻和厌食,有时可扪及腹部包块。
大多数病人在剖腹手术中偶然发现,可不予处理,对症状明显及并发或伴随其他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X线和CT在腹茧症的术前诊断中起重要作用【5,6】。
钡餐透视提示造影剂长时间不能排空,小肠呈“菜花征”或“葡萄串状”[7];腹部增强CT的典型表现包括包裹小肠的纤维膜,其密度比周围组织高,增强后纤维膜延迟强化,肠管折叠排列,表面切迹加深,肠系膜血管影增粗,系膜脂肪混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