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当代艺术传播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新媒体艺术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给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和挑战,对于现代设计师来说,了解和掌握新媒体艺术的原理和技术将会对其设计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媒体艺术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一、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利用数字、网络、交互等新兴媒体技术创作的艺术形式。
它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跨界性:新媒体艺术常常融合了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2. 互动性:新媒体艺术作品通常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
3. 虚拟性:许多新媒体艺术作品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通过数字化技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
以上特点决定了新媒体艺术作品与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同时也为现代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空间。
1. 形式的拓展新媒体艺术所展现的各种数字化、虚拟化的艺术形式对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挑战。
传统的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等形式受到了新媒体艺术的冲击,设计师需要学习并掌握数字化和虚拟化的设计技术,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产品展示,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多媒体广告设计等等,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对传统设计形式的拓展和影响。
2. 内容的丰富新媒体艺术通常可以呈现更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传统的平面设计仅仅局限于纸面上的表现,而新媒体艺术可以通过动画、声音、互动等多种方式使作品呈现出更加生动和丰富的内容。
这对于现代设计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和机遇,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技术,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从而使设计作品更加吸引人,更具艺术感和创意性。
3. 传播方式的变革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也迎来了一场变革。
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可以更快速地传播到全球各地,设计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作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文化艺术研究 A Study of Culture and Art217浅析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新媒体艺术孔莹莹(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000)摘要:中国当代艺术系统中的艺术形式多样而丰富,而艺术的发展又与社会环境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本文以新媒体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分析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探讨新媒体艺术的独特属性和艺术观念,并试图解析新媒体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技术;当代艺术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下,科技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不仅发展速度迅猛,而且成果斐然。
近几年,数字技术异军突起,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出电子信息技术、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全新领域,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并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其中也包括艺术。
技术与艺术在这一时期互相交融、充分结合,其深度和广度使得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当代艺术的发展路径变得扑朔迷离、错综复杂。
科技与艺术互相影响与吸收,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
这一方面体现在与新技术、新媒介相伴相生的新的艺术类型,如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上,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也使传统艺术的传播、接受等生存状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由此衍生出来的新媒体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技术的催生下成为当代艺术里一支重要的队伍,并在技术的推动和艺术家们的创作努力下,逐渐派生出一些独特的艺术观念,形成了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一些独特风格。
一、新媒体艺术特点如果说新媒体艺术是寄生于技术发展的一种艺术流派,那么它除了艺术的普遍基本特征以外,还打上了技术的烙印,贴上了“新”媒体的标签。
在高新科技的加持下,这种艺术形式改变了艺术家们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同时也扩大了艺术传播范围,丰富了艺术交流的途径。
我们不妨先来梳理一下处于当代艺术系统中的新媒体艺术的几个基本特征:(一)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形式灵活自由新媒体艺术系统中的艺术创作活动具有更加自由灵活的形式,源自它对于传统化的媒介约束限制的摆脱。
新媒体艺术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艺术正在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影响也逐渐渗透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平面设计、影视设计等形式,新媒体艺术通过数字技术、互动媒体等方式为视觉传达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媒体艺术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并尝试探讨其中的一些变化和影响。
1.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新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这种数字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绘画、电脑制图、二维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这些数字化技术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无论是平面设计、包装设计还是广告设计,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来进行创作和制作,这也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2.互动性和参与性的增强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是单向的视觉呈现,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互动性和参与性。
在虚拟现实作品中观众可以通过VR设备进行互动,二维码设计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互动体验。
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性的增强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设计作品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3.跨界融合的趋势加速新媒体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也加速了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新媒体艺术常常与舞台艺术、音乐、影视等结合,形成了全新的艺术呈现形式。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为艺术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也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更多新的创意和灵感。
二、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启示1.注重用户体验和情感共鸣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特点启示我们,视觉传达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情感共鸣。
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个性化体验。
设计师们需要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和喜好,从而创造出更具情感共鸣的作品。
2.突破传统界限,拥抱多样性新媒体艺术的跨界融合也启示我们,视觉传达设计需要突破传统的界限,拥抱多样性。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书法的传播5篇第1篇示例: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书法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
传统书法的传播以往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如书籍、展览等方式,而现在通过互联网、手机应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传统书法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很多书法家、爱好者会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分享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也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书法的魅力。
传统书法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更好地与当代文化相结合。
通过在网络上发布书法作品,传统书法可以与时尚、艺术、设计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创作出更富有现代感的书法作品。
一些书法家会将书法作品应用于时尚品牌的文化衫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的包装设计等领域,将传统书法与当代文化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书法的传播方式、形式、受众群体等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变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传统书法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也为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传统书法在新媒体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力量。
希望传统书法在新媒体环境中能够继续传递中华文化的瑰宝,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传承传统书法文化。
第2篇示例:新媒体为传统书法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书法爱好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人,吸引更多的喜爱书法的人士关注。
传统书法作品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在互联网上,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欣赏到书法之美,从而拓展了传统书法作品的传播范围。
新媒体提升了传统书法作品的传播速度和效果。
在过去,传统书法作品只能通过展览、出版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而在新媒体时代,一篇微博、一个视频就可以迅速吸引大量目光,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书法艺术。
网红书法家的出现更是在新媒体平台上迅速积累了粉丝,成为了书法界的新宠儿,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传统书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关注。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新媒体艺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新兴科技手段创作的艺术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艺术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领域的热门话题。
未来,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新媒体艺术的重要方向。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艺术家将能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更加逼真、沉浸式的艺术作品。
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作品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的艺术体验,这将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其次,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计算机可以模拟和模仿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生成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艺术家将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出更加独特和创新的艺术品,这将为艺术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再次,互动性将成为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特征。
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新媒体艺术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通过互动装置和技术,艺术家可以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使观众成为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和参与者。
这种互动性将为艺术带来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表达方式,也将使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加强烈。
最后,跨界合作将成为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趋势之一。
新媒体艺术不再停留在单一的艺术形式中,而是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模式。
与科学、工程、设计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将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常态,通过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创意的碰撞,艺术家将能够创作出更加独特和有趣的作品。
总之,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应用、互动性的加强以及跨界合作的趋势。
这些趋势将为新媒体艺术带来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也将推动艺术创作形式的不断创新和演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新媒体艺术在未来发展的更加美好的前景。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当代艺术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其中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逐渐在当代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媒体艺术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和数字媒体,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得以凸显是因为其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家可以利用各种数字工具和软件来创作艺术作品。
他们可以运用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如数字绘画、互动装置、虚拟艺术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艺术表达上也能够更加精准地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得以提升。
其次,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其对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的要求上。
与传统艺术形式相比,新媒体艺术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操纵装置等方式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甚至可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性使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与艺术家进行了更加直接的沟通和交流。
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也使艺术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此外,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其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挑战和突破上。
新媒体艺术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和数字媒体,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限制,创造出了全新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
例如,传统绘画只能在平面上表现,而数字绘画可以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实现立体感和动态效果;传统雕塑只能呈现静态形象,而互动装置可以通过观众的互动实现动态效果。
这些突破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实践,使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最后,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上。
新媒体艺术家通过创作作品,探讨当代社会和文化的问题,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一些新媒体艺术作品关注环境保护、科技发展、人机关系等议题,通过艺术的方式传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纵观美术发展史,美术紧跟时代的潮流,在不同的时期展现出不同的风貌。
新媒体的普及对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新媒体普及之前,美术传播的范围十分狭小,所能接触或参与传播的人也十分有限,往往只有上流社会高层次人群才能接触到。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改变了这一现象,大大提高了美术传播的效率。
同时,一些高新技术的出现也大大改变了美术绘画所呈现出来的风貌。
一、摄影艺术对美术的发展与传播产生的影响写实性的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最初是基于与描绘对象的相似性,其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艺术的产生大大降低了这类传统绘画艺术的意义,从而催生了绘画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也使艺术更广泛地为大众所认知。
例如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品,画面生动形象地刻画描写、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风貌和当时各行各业人民的生活状况。
该作品以原物为标准,画了大量鲜活的人、物,包括牛、骡子、驴等家畜,以及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塔等,并且生动反映了宋代时期建筑的特点。
正是这样一幅写实传世作品,生动地为我们现当代人展现了当时北宋都城繁荣的景象。
新媒体的发展让人们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
摄影艺术的出现,让人们告别了以手绘方式描绘自然的时代,能够永久保留下来转瞬即逝的画面,开始了通过新手段快速将事物转化为影像的新篇章。
有一种说法是古典绘画死亡了,或者,其实是绘画真正诞生了。
此后,画家卸掉了模仿和描绘客观对象的责任,重新梳理了比例透视、解剖结构、形式、空间和纹理的现实模仿等理论基础。
它甚至可以摆脱“再现艺术”的束缚,让画家描绘主观意志。
在此之后,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应运而生。
绘画就此发现了一个新的方向。
摄影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绘画的转型,记录一个画面场景变为不到一秒钟就能实现的任务,省去了画家为其耗时长达数日、数月甚至数载的时间。
传播学新媒体艺术研究新媒体艺术是在当代传播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展示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融合了传统的艺术媒介和数字技术,呈现出了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传播学新媒体艺术研究主要探讨了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新媒体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改变和创新。
传播学新媒体艺术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了重要的传播渠道和平台。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艺术家能够与观众进行更紧密的互动,使艺术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传播和获取。
同时,新媒体也带来了新的传播语境和传播策略,挑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和观众的传播视野。
因此,研究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对于理解和推动当代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新媒体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改变和创新。
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艺术形式得到了拓展和升级。
传统的绘画、雕塑等媒介通过数字技术的介入,变得更具立体感和互动性。
此外,类似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和参与艺术作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创作方式,不断突破传统的艺术边界,并且与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跨界合作。
因此,研究新媒体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改变和创新对于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传播学新媒体艺术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能对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理论角度来看,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分析和解读,深入探讨新媒体对传播过程的影响和创新,丰富现有的传播理论体系,提出新的理论框架。
在实践层面上,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展示的实践进行研究,推动新媒体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评价和批判,引导艺术家和观众对新媒体艺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总之,传播学新媒体艺术研究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以及新媒体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改变和创新,可以为当代艺术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艺术发展和传播的进步。
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艺术逐渐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形式。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及特点1. 新媒体艺术是什么?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互动装置等多种技术手段创作出来的当代艺术形式。
2. 新媒体艺术的特点(1)多样性:新媒体艺术形式多样,包括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互动装置等。
(2)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参与互动装置等方式与作品进行互动。
(3)数字化:作品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和存档。
三、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计算机图形学和数字音乐逐渐兴起。
2. 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虚拟现实和互动装置成为主流。
3. 21世纪至今: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四、新媒体艺术的现状1.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逐渐成为主流。
2. 新媒体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各大美术馆和展览中频繁出现。
3. 新媒体艺术市场逐渐兴起,成为当代艺术市场中的重要一环。
五、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1. 艺术家将更加注重作品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让观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2. 艺术家将更加注重作品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呈现出更多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主题。
3. 移动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新媒体艺术创作中,使得作品呈现更加真实和立体。
六、新媒体艺术面临的挑战1. 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
2. 艺术家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创作,避免过度依赖技术。
3. 新媒体艺术的市场需求和商业化程度尚未完全成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投资。
七、结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期待着更多优秀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出现,为当代艺术领域带来更多惊喜。
新媒体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艺术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和创新,并分析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对当代艺术的影响1.1 传播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
传统的艺术作品通常需要通过展览、画廊等渠道才能被观众欣赏到,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平台进行广泛传播。
艺术家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站、博客等渠道展示自己的作品,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收藏家。
1.2 创作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方式和工具。
传统的艺术创作通常依赖于画笔、颜料等传统媒介,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艺术家可以通过计算机、摄影、视频等数字化工具进行创作。
艺术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图像处理、视频剪辑等操作,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作品。
1.3 观众参与的增加新媒体的互动性使得观众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艺术作品中。
传统的艺术作品通常是观众被动地欣赏,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观众可以通过互动装置、虚拟现实等方式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手势识别等技术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新媒体对当代艺术的创新2.1 艺术形式的创新新媒体的出现为艺术形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传统的艺术形式通常是平面的、静态的,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艺术家可以通过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方式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艺术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操作,创作出更加生动、立体的艺术作品。
2.2 艺术表达的创新新媒体的出现为艺术表达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传统的艺术表达通常是通过静态的图像或文字来传达信息,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艺术家可以通过音频、视频、互动装置等方式进行更加丰富多样的表达。
艺术家可以利用声音、影像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思想,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
新媒体环境下的当代艺术传播
一、将此课标题分为主要的几个部分
1新媒体:介绍何为新媒体环境,媒体环境对于艺术传播的作用,区分所谓新媒体环境和之前旧媒体环境的差别。
从何表现新媒体之新,新媒体的特色以及带给人们的便利。
2当代艺术:何为艺术,何为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的最大特点及与所有艺术的共性。
展示最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让大家生动理解当代艺术以及艺术的理念。
3传播:传播的方式,传播的内容,传播的形式从古至今的变化。
以及传播对于艺术发展的重要性
主题分为这样3个主要方面,深刻剖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当代艺术传播。
二、分别深入概括主要特色
A新媒体
1 新媒体的13个特色(及时性、交互性、主体性、生产性、便宜性、海量性、无界性、图像化、仿像性、多介质性、全感化、分众化、隐匿性)具体介绍这13个特色的特点以及在对新媒体发展的作用。
2介绍曾经媒体发展的不同的阶段——以纸为媒介的传统报纸、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和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
3介绍互联网所带来的第四媒体。
(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传递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
4介绍各种新媒体传播介质例如手机、PDA电视电脑MP4 等。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对于当代艺术传播的促进作用。
B当代艺术
1当代艺术的意义。
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
2当代艺术的作用
3艺术的定义
4“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别。
详情见附录。
C传播
1传播的定义: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作用。
3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介绍传播方式、速度的迅速发展对于现代化文明社会的利与弊。
三、总结新媒体环境下的当代艺术传播。
1辩证的看待新媒体环境给予艺术传播的作用。
2新媒体环境给予艺术传播的利弊作用。
3多元化的展示新媒体环境下当代艺术,深刻感受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对艺术传播的便利。
附录
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别。
曾经与春儒探讨“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之区别,简言概之,据著名策展人范迪安先生对“现代艺术"的看法,可从两个方面看:
第一,“现代艺术”是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面貌的现代艺术,它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并且形成了许多艺术流派,一个时期以某种艺术流派为主导。
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等等。
当然,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其所反映和表现的都是现代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心理特征,都是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其中的积极成果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开拓了艺术的视觉表现空间;其中的问题是因为缺乏共同的艺术标准和过分的个性化,在艺术上也就良莠不齐,有的脱离公众,走向极端。
第二,在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都出现与自身社会发展特征相关的、具有自己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了现代精神。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上的先行,西方“现代艺术”对全球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的艺术就是西方的翻版。
中国的艺术在20世纪的百年发展中,就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上的“现代性”。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
之所以现在的展览普遍用“当代艺术”的提法,是因为用“现代艺术”的名词容易与已有过的“现代派艺术”混淆,同时,“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
“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
2011级广播电视编导
小组成员:1154112 高仲杰
1154117 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