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观察法最新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34
第五章观察法第一节概述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
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弗洛伊德一、概念Eg:皮亚杰在对儿童进行液体守恒实验的同时,加上观察、谈话,他在儿童面前呈现两个相同的玻璃瓶,放上相同量的水,把一瓶水倒在高一点、窄一点的瓶子里,把另一瓶水倒在矮一点、粗一点的瓶子里,问这两瓶水是否一样多。
三岁的小朋友说不一样多。
问为什么,小朋友回答说,这瓶水高,那瓶水矮。
六岁的小朋友说一样多,“这瓶水高,可是窄一点,那瓶水矮,可是粗一点”。
从上看出六岁小朋友可以从二维角度看问题,具有补偿性。
观察可以了解儿童是怎样思维的,由此可以分析六岁儿童思维开始具有守恒性,即事物外表发生变化,事物本身不发生变化。
所谓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听其言、观其行”。
Eg:宝宝会从妈妈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妈妈的心情而决定自己的行为。
础和初级形式。
科学观察是研究者按照预定的计划,对于观察对象的范围、条件和方法做明确选择,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出于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
二、特点1、直接性指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直接接触与联系。
2、情感性指观察者往往容易受到个人的感情色彩和“先入为主”成见的影响。
观察在自然存在条件下进行,绝对不能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这样才能得到自然条件下的真实情况,否则所得到的事实材料反映反常的情况,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此外,如果观察对象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观察,就有可能使其预先考虑给予观察者以一定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对观察者的陌生感,以尽量控制观察对象的异常状态。
Eg:某校对一名曾经失足的女学生进行观察。
尽管失足已成为过去,又从工读学校回到原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但是,她的心灵已受到严重的创伤,对生活失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