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硝酸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 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 格式:ppt
- 大小:540.50 KB
- 文档页数:9
第2课时 硝酸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掌握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的重要用途。
2.通过比较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硝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1.通过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硝酸的化学性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通过对实现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能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对硝酸相关性质进行探讨。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识点01 硝酸1.物理性质硝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2.化学性质(1)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与碱反应。
但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H 2。
硝酸与Ca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NO 3=Ca(NO 3)2+CO 2↑+H 2O 。
(2)不稳定性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HNO 3========受热或光照2H 2O +4NO 2↑+O 2↑。
硝酸的保存方法:密封贮存在低温、避光处。
市售硝酸常因溶有少量NO 2略显黄色。
(3)【实验探究】硝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1】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现象:试管中铜片溶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蓝色,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实验结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NO 2气体。
【实验2】铜与稀硝酸反应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实验现象:试管中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变蓝色,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实验结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NO 气体。
(4)硝酸的强氧化性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能与大多数金属(除Au 、Pt 等少数金属以外)、许多非金属以及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HNO 3与金属反应分别写出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 的反应方程式: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②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写出C 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三节硝酸教案一、教学目的1、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理解实验室制NO2、NO的反响原理3、使学生理解硝酸的用途。
二、重点、难点重点:硝酸的氧化性难点:硝酸的氧化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探究问题框架:1、硝酸的物理性质:〔直接给出〕2、从硫酸得到启示,硝酸有什么化学性质?〔引导发现〕【总结】初中我们已经学过硝酸的具有酸的通性,硝酸没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我们今天主要从氧化性来学习硝酸的特性。
【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响〔1〕与不活泼金属反响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与浓硝酸反响不需要加热。
推测产物,试写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推导】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设疑】我们知道稀硫酸不能与不活泼的金属铜反响,稀硝酸能不能与不活动的金属铜反响呢?并与稀硫酸与铜反响进展比较。
【指导学生实验】 【总结并板书】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引导总结】浓硝酸与稀硝酸与铜的作用有何不同;硝酸与硫酸氧化性哪一个较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
【学生实验探究】铜和稀硝酸的反响。
现象:产生无色气体。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铜在不断的溶解。
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结论:此无色气体是NO 。
因为:此气体遇空气变为了红棕色。
【推导】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总结】浓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 气体。
浓硝酸反响速率快,不需加热,稀硝酸反响速率慢,有时需要加热。
浓硫酸与铜反响需要加热,浓硝酸不需加热。
稀硫酸与铜不反响,稀硝酸可以反响。
可见,硝酸的氧化性比硫酸强。
【引导探究】冷浓硝酸与铝、铁活泼金属反响的情况怎样呢? 【引导探究】大家回忆,实验室能否用稀硝酸制取氢气?为什么呢? 【板书总结】〔2〕与活泼金属反响 在不生成稀硝酸中不生成H2、在浓硝酸中铝、铁钝化。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
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1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
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
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 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2一、元素周期表的规律: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硝酸一.物理性质纯净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
因其最早于干馏硝石制得而得名硝酸。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是69%。
98%以上的浓硝酸叫“发烟硝酸”。
浓硝酸为挥发性酸,打开瓶盖露置于空气中,瓶口上方观察到白雾。
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可配制王水。
二.化学性质硝酸是一种强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它本身的特性。
1.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2H2O+4NO2↑+O2↑为了防止硝酸的分解,必须把它盛在棕色瓶里密封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
常用浓硝酸略带黄色,是因为少部分硝酸分解而产生的NO2气体溶解在硝酸中的缘故。
若要消除黄色通入氧气即可。
2.硝酸的强氧化性硝酸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不论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有氧化性。
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
①铜、汞、银等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剧烈反应,一般认为生成硝酸盐和二氧化氮,而与稀硝酸反应通常需加热,产生金属硝酸盐和一氧化氮,在反应中硝酸均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Cu+4HNO3(浓)= Cu (NO3)2+2NO2↑+2H2O (此反应用于制NO2 收集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3Cu+8HNO3(稀)△3Cu (NO3)2+2NO↑+4H2O (此反应用于制NO 收集只能采用排水法)②铝、铁遇冷的浓硝酸产生钝化现象,即浓硝酸将它们表面氧化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进一步反应的缘故。
铁在过量的浓硝酸中加热发生反应为:Fe+6HNO3(浓)△Fe (NO3)3+3NO2↑+3H2O过量的铁在稀硝酸中发生反应为:3Fe+8HNO3(稀)△3Fe (NO3)2+2NO↑+4H2O③活泼金属跟稀硝酸反应,由于金属的强还原性,还原产物较为复杂。
例如:4Mg+10HNO3(稀)= 4Mg (NO3)2+NH4NO3+3H2O。
④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在热而浓的硝酸中剧烈反应:C + 4HNO3(浓)△CO2↑+4NO2↑+2H2OS + 6HNO3(浓)△H2SO4+6 NO2↑+4H2OP + 5HNO3(浓)△H3PO4+5 NO2↑+H2OP4 + 20HNO3(浓)△4H3PO4+20 NO2↑+4H2O⑤某些还原性的化合物能被硝酸氧化: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3H2S+2HNO3=3S+2NO+4H2O2NaBr+4HNO3(稀)△2NaNO3+2NO↑+Br2↑+H2O6KI+8HNO3(稀)=6KNO3+I2+2NO↑+4H2O三.硝酸的制法1、硝酸的实验室制法(难挥发性酸制取挥发性酸)硝酸有挥发性,所以在实验室里可以把硝酸盐跟浓硫酸共同加热来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