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杨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5
毛白杨是日本进来的吗?毛白杨的原产地
与危害
毛白杨的树体高大挺拔,姿态雄伟,是非常好的绿化树种,常用作行道树、园路树、庭荫树等。
但是,由于每年的4月份毛白杨为出现飘絮现象,给市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了困扰,因而竟有人发布言论说毛白杨是日本引进的,呼吁全面铲除。
那么,毛白杨是日本进来的吗?又有什么危害?现将毛白杨的原产地与危害介绍如下。
一、毛白杨的原产地
毛白杨不是日本进来的。
毛白杨是中国的特产,在辽宁(南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均有分布,以黄河流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区。
而杨絮,据《本草纲目》记载,是具有清热解毒、益肝明目等功效的,所以,毛白杨是我国的特产,而不是由日本引进的。
二、毛白杨的危害
毛白杨的主要危害在于漫天飞舞的杨絮。
首先杨絮极易钻入人们的眼、耳、鼻及口中,甚至随人们的呼吸通过口鼻进入呼吸道中,使人感到奇痒难当,容易引起流鼻涕、打喷嚏、呼吸急促等症状,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再者公路、城区、村镇等地段密集的飘絮,
会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视觉,并通过绒絮对人们口鼻的剌激,分散、干扰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交通安全。
【本人结语】毛白杨的原产地是中国,在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区均有分布。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毛白杨的原产地与危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毛白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毛白杨是一种常见的树种,但它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护毛白杨,我们需要了解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毛白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1. 病害(1)炭疽病:炭疽病是毛白杨常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特点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更加严重,病害表现为树上生出大量黑色小点,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2)锈病:锈病主要在气候潮湿时发生,病害表现为树叶上生出黄色或橙红色的斑点,影响树叶的光合作用,降低树木的生长速度。
2. 害虫(1)毛毛虫:毛毛虫是毛白杨的常见害虫之一,其幼虫会在树叶上产生大量捕食,导致树叶凋谢,影响树木的生长。
(2)蚜虫:蚜虫会在毛白杨的幼叶和嫩枝上产卵,叶片被蚜虫吸食汁液后会出现萎缩、变形等现象,影响树木生长。
二、毛白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 病害的防治(1)炭疽病的防治:在潮湿季节,可采取喷洒杀菌剂进行预防,定期修剪病害严重的树枝,保持树冠通风、光照充足。
(2)锈病的防治:及时清除附近的草木杂草,保持毛白杨周围的环境整洁,精心管理树木,预防病害的发生。
2. 害虫的防治(1)毛毛虫的防治:可以采用生物性杀虫剂进行喷洒,也可以利用天敌控制毛毛虫的数量。
(2)蚜虫的防治:可以利用天敌或者喷洒植物源性杀虫剂来控制蚜虫的数量,还可以在毛白杨树附近种植一些对蚜虫有驱避作用的植物。
毛白杨虽然易受病虫害的侵袭,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保护这种优秀的树种,让其健康茁壮地成长。
希望大家都能加强对毛白杨的保护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第二篇示例:毛白杨,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由于其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以及根系发达,毛白杨被广泛用于风景美化、生态恢复以及防护林地的种植。
正因为其广泛分布和大面积种植,毛白杨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
本文将就毛白杨主要的病害和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毛白杨杨柳科杨属植物杨絮,别名:毛白杨花絮、杨棉、大叶杨花絮、树毛子,拉丁文名:Populus tomentosa ,属杨柳科、杨属植物,木材白色,纹理直,可做建筑、家具、箱板及火柴杆、造纸等用材,是人造纤维的原料。
毛白杨材质好,生长快,寿命长,较耐干旱和盐碱,树姿雄壮,冠形优美,为各地群众所喜欢栽植的优良庭园绿化或行道树;据《本草纲目》记载,杨絮具有清热解毒、益肝明目等功效;可杨树果实将要成熟,果实开裂杨絮就四处飞扬,大街上杨絮到处散播会造成环境污染,还能让人呼吸道不畅,因此,行道树禁止种植杨树,建议间种其他树种。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30米。
树皮幼时暗灰色,壮时灰绿色,渐变为灰白色,老时基部黑灰色,纵裂,粗糙,干直或微弯,皮孔菱形散生,或2-4连生;树冠圆锥形至卵圆形或圆形。
侧枝开展,雄株斜上,老树枝下垂;小枝(嫩枝)初被灰毡毛,后光滑。
芽卵形,花芽卵圆形或近球形,微被毡毛。
长枝叶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15厘米,宽8-1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深齿牙缘或波状齿牙缘,上面暗绿色,光滑,下面密生毡毛,后渐脱落;叶柄上部侧扁,长3-7厘米,顶端通常有2(3-4)腺点;短枝叶通常较小,长7-11厘米,宽6.5-10.5厘米(有时长达18厘米,宽15厘米),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上面暗绿色有金属光泽,下面光滑,具深波状齿牙缘;叶柄稍短于叶片,侧扁,先端无腺点。
雄花序长10-14(20)厘米,雄花苞片约具10个尖头,密生长毛,雄蕊6-12,花药红色;雌花序长4-7厘米,苞片褐色,尖裂,沿边缘有长毛;子房长椭圆形,柱头2裂,粉红色。
果序长达14厘米;蒴果圆锥形或长卵形,2瓣裂。
花期3月,果期4月(河南、陕西)-5月(河北、山东)。
树冠卵圆形或卵形。
树皮幼年时青白色,皮孔菱形;老年时树皮纵裂,呈现暗灰色。
嫩枝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
长枝之叶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缘具缺刻或锯齿,表面光滑或稍有毛,背面密被白绒毛,后渐脱落;叶柄扁平,先端常具腺体。
毛白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毛白杨,又称“大毛白杨”、“白杨”,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树木,现已广泛引种于世界各地。
毛白杨生长迅速,树型挺拔,叶片呈现一抹淡绿色,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虽然毛白杨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但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毛白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一、病害1. 白粉病白粉病是毛白杨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是白粉菌。
病害发生的主要特点是在高湿、低温的环境中容易流行。
植株叶片上会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状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为防治白粉病,可采取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除病叶等方法。
2. 疫霉病疫霉病是毛白杨另一常见的病害,病原菌为疫霉菌。
病害主要发生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中,其特点为在叶片上形成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片,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萎。
防治疫霉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善通风条件,控制湿度,加强施肥管理,及时清除病害叶片等。
3. 褐斑病二、虫害1. 蚜虫蚜虫是毛白杨上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发生在生长旺盛的时期。
蚜虫取食植株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形,并分泌蜜露,诱发黑霉病的发生。
为防治蚜虫,可采取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培养天敌,保持植株健康等方法。
2. 蛀干虫蛀干虫是毛白杨的常见虫害之一,其幼虫在树干内蛀食,导致树木生长受阻,易折断。
为防治蛀干虫,可采取树干涂抹杀虫剂,定期检查幼虫孳生情况,及时清除虫害部位等方法。
3. 粉虱粉虱是毛白杨上常见的小型害虫,主要危害叶片。
粉虱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斑和卷曲,严重时可导致叶片脱落。
为防治粉虱,可采取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增加植物营养,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等方法。
三、综合防治措施1. 选择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2. 加强植物的管理,定期修剪植株,清除病害叶片,保持植株健康。
3. 改善生长环境,保持通风和排水良好,避免多雨多湿的环境。
毛白杨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毛白杨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具有很高的生长速度和适应性,因此受到了许多养殖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毛白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取适宜的土壤、播种和育苗、定植和管理等方面内容,以帮助读者成功养殖毛白杨。
正文:导语毛白杨是生长迅速并适应性强的树木之一。
它可以用来美化环境、控制水土流失,还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在养殖毛白杨时,需要合理选择地块、播种和育苗以及科学管理等多个方面要点。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毛白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一、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地块是成功养殖毛白杨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我们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进行养殖。
其次,要避免选取盐碱地或沉积层比较厚的地方,这些地方不利于毛白杨的正常生长。
最后,要考虑到灌溉和排水的方便性,选择靠近河流或水源的地块会比较合适。
二、播种和育苗在播种和育苗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取健康的种子,并将其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左右,以提高发芽率。
然后,将种子撒在细沙上,覆盖一层薄土,并保持湿润的环境。
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保温措施,加快发芽速度。
最后,当苗木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重新移植到独立的容器中继续培养。
三、定植和管理毛白杨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在合适的条件下,它可以生长得非常健壮。
然而,在定植和管理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保每株毛白杨之间的距离适当,一般要保持在1米左右。
这样有利于阳光的照射和空气的流通。
其次,在生长初期,要保持良好的灌溉和保湿。
每次浇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影响根系健康。
再次,要定期给毛白杨追肥,提供必要的养分。
一般可以选用有机肥或复合肥,每年施肥2-3次,精确计量以避免过肥或缺肥。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保证毛白杨的健康生长。
结语毛白杨是一种生长迅速且适应性强的植物,它在环境美化和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
1.树种简介别名白杨、笨白杨、独摇,杨柳科杨属。
树高可达30~40米,胸径 1.5米;树冠卵圆锥形。
树皮幼时青白色,皮孔菱形;老时呈暗灰色,纵裂叶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圆形,缘具波状缺刻或锯齿。
雌株大枝较为平展,花芽小而稀疏;雄株大枝多斜生,花芽大而密集。
花期3~4月,叶前开花。
蒴果小,4月下旬成熟。
强阳性,喜温暖、凉爽气候,较耐寒冷;喜湿润、深厚、肥沃土壤,但不宜生于水浸之处,对土壤适应性较强。
生长快,萌芽性很强,易抽生夏梢和秋梢。
寿命为杨属中最长者,抗烟尘和污染能力强。
我国特产,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
2.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埋条、扦插、嫁接、留根、分蘖等繁殖。
(1) 埋条繁殖:于冬季11~12月间土地封冻前采当年生枝条,长1~2米、粗1~2cm,除去过嫩而生有花芽之顶部,放入长宽各2米、深约1米的坑内,与湿沙分层贮藏。
翌春3月下旬取出枝条,为促其生根,每隔30cm左右切割一刀。
然后平埋于深约2~4cm的沟中,条的方向要一致,沟距70cm左右,覆土厚度为条粗一倍,覆土后踏实灌水。
出芽期间要保持湿润,防止土表板结,约5~6天灌水一次,出芽后应及时摘芽间苗。
上述埋条法也叫“全埋法”。
另有改进的“段埋法”,即把枝条平放沟内后,每隔4天左右压一段土,土高8~10cm,段间露出冬芽2~3个。
这样既可保证埋条不受旱害,又便于枝芽萌发抽条。
此法对华北春旱地区特别适用。
(2) 扦插繁殖:枝扦插于6月中旬至7月初,从生长发育较好的2~4年生苗木上,剪取健壮、充实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10cm左右的插穗,每个插穗上端留1~2片叶,并剪去叶片 1/3~1/2,上切口平,下切口剪成斜面,距下端芽0.3cm左右。
剪取的插穗浸水6~12小时,使用1000mg/L的ABT2号生根粉速蘸5秒,如插床温度控制在25~30℃,一般10天左右开始生根。
(3) 嫁接繁殖:砧木为加杨,将加杨剪成8~10cm的小段,接穗是毛白杨,也同样剪成小段的接穗,放入盆中用湿布保湿,再进行嫁接。
毛白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毛白杨,属于杨柳科,是常见的绿化树种之一,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树种。
它的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受到许多荒山旱地园林绿化工程的青睐。
然而,像其他植物一样,毛白杨也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到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病虫害对毛白杨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毛白杨的主要病害防治1. 菌核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树干上长有黑色的小斑点,并逐渐发展成为大小不一的凸起的黑色菌核,菌核表面覆盖着菌丝。
菌核病在毛白杨上的影响是可怕的,容易导致树木的死亡。
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及时清除感染该病的枯枝、枯叶、病树等,以减少病菌的扩散。
(2)保持毛白杨四周的环境清洁卫生,不要让杂草等杂物长满,以减少病害的形成。
(3)适时使用药剂,及早干预治疗。
2. 褐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绿色树叶上,褐色的小斑点出现在上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斑点变成黑色,并最终导致叶子的枯黄和掉落。
如果叶片损失过多,则会影响毛白杨的生长和发育。
预防和治疗褐斑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及时清除受影响的叶子,并将其销毁。
(2)定期施肥,提高毛白杨的免疫能力。
(3)使用具有杀菌功效的药剂进行及时处理。
3. 叶蛾害叶蛾害是毛白杨易受的昆虫害虫之一,危害性很大。
蛾幼虫会在叶片下面建造丝状25-35天,造成叶片失去光泽并变得黄色。
当它们变成蛾的时候,叶子上会留下大量的白蛛网。
预防和治疗叶蛾害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及时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消除蛾卵和幼虫。
(2)手工清除在叶子下面的蛾卵和蛾。
4. 木虱害木虱是毛白杨易受的另一种昆虫,在夏季比较常见,会对毛白杨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毛白杨叶片出现黄化、干枯、瘪缩,叶片上有小黑点,这都可能是木虱的痕迹。
预防和治疗木虱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清除受害的叶片和茎部,尽可能减少虫的数量。
(2)定期喷洒害虫防治药剂,控制虫害。
二、毛白杨的主要病虫害防治1. 病害预防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毛白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毛白杨(Populus alba)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其主要病虫害包括炭疽病、蚜虫、金龟子、毛毛虫和木虱等。
这些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防治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炭疽病炭疽病是毛白杨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主要发生在树叶、枝条和幼嫩的树皮上。
炭疽病的发病特点是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因此在夏季和雨季容易受到炭疽病的侵害。
炭疽病的侵害会导致叶片坏死、枝条枯萎和树干溃烂等症状。
针对炭疽病的防治,首先要做好树木的管理,保持树木的通风透光,并且要保持树木的健康状态,及时清洁树叶、修剪枝条等。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例如喷洒杀菌剂、杀虫剂等,以杀灭炭疽病菌和防治病害的发生。
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利用天敌来控制蚜虫的数量,以达到防治炭疽病的目的。
二、蚜虫蚜虫是毛白杨的常见害虫之一,它主要寄生在树叶和枝条上,通过吸食树木的汁液而导致叶片卷曲、枯萎等症状。
蚜虫的发生特点是在春夏季节较为活跃,尤其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下更易发生。
针对金龟子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比如用网子覆盖树冠,限制金龟子的活动范围,从而减少它们的危害。
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比如喷洒杀虫剂等,来杀灭金龟子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引入天敌来控制金龟子的数量,以减轻金龟子对树木的危害。
毛白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防治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充分发挥其防治效果。
加强对毛白杨的日常管理和修剪,提高树木的健康水平,也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只有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毛白杨的病虫害,保证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3、毛白杨(落叶乔木类)学名毛白杨别名白杨、笨白杨、独摇拉丁名Populus tomentosa Carr英文名Chinese White Poplar生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杨柳目、杨柳科、杨属、白杨组抗寒度耐寒土壤PH值稍耐碱植株习性用土覆盖间距?株高30米--40米冠幅 /花色?花期3月果期4月果实类型不结实果实名称/喜光性强阳性耐荫性(冬季补光?)?抗寒性耐寒越冬情况(太原)* 可顺利过冬植株形态/特征描述落叶乔木。
高可达30m以上,胸径1.5m,树干通直,幼时树皮光滑,灰白色或灰绿色,不开裂;皮孔菱形,散生或横向连生;老年树干灰褐色、纵裂;树冠卵圆形,小枝初有灰白绒毛,后渐脱落呈灰褐色;叶三角状卵圆形、深绿色,生于短枝上叶长3.5~12cm、叶背无毛,长枝上叶可达20cm,叶背密生白绒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褐色、着生于枝先端。
蒴果圆锥形或扁卵形,2瓣裂。
地理分布/资源丰度北起我国辽宁南部、内蒙古,南至长江流域,以黄河中下游为适生区。
主要遗传性状/植株用途/价值园林用途毛白杨树体高大挺拔,姿态雄伟,叶大荫浓,生长较低快,适应性强,寿降,是城乡及工矿区优良的绿化树种。
也常用作行道树、园路树、庭荫树或营造防本造防护林;可孤植、丛植`、群植于建筑周围、草坪、广场、水滨;在街道、公路、学校运动场、工厂、牧场周围列植、群植。
观赏应用毛白杨树体高大挺拔,姿态雄伟,叶大荫浓,生长较低快,适应性强,寿降,是城乡及工矿区优良的绿化树种。
也常用作行道树、园路树、庭荫树或营造防本造防护林;可孤植、丛植`、群植于建筑周围、草坪、广场、水滨;在街道、公路、学校运动场、工厂、牧场周围列植、群植经济用途木材轻而细密,淡黄褐色,纹理直,易加工,可供建筑、家具、胶合板、造纸及人造纤维等用。
雄花序凋落后收集可做药用。
植物生长周期描述(从播种到成熟整个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时间生长时间及要求)配照片种植信息植物生长时间表/播种办法及流程要求列明:毛白杨以无性繁殖为生,多用埋条、留根、压条、分蘖繁殖。
育苗技术重要提示埋条法具体措施一般冬季11~12月份土地封冻前采当年生枝条,长1~2m,粗1~2cm,除去过嫩而生有花芽的顶部,成捆置假植沟中埋藏。
第2年春天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取出枝条,平埋于深约2~4cm的沟中,条的方向要一致,沟距70cm左右,覆土厚度与条粗相等,覆土后踏实灌水。
出牙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地表板结,出芽后应及时摘芽间苗。
这种方法是平埋法。
另外也可用点埋法,即把枝条平放于沟内后,每隔40cm 左右压一段土,土高8~10cm,段间露出2~3个芽。
这样既可以保证埋条不受干害又利于枝芽萌发抽条。
5月中旬苗高达5~10cm左右,此时应结合中耕进行第一次培土。
5月下旬开始追肥,要求水带肥,苗小肥量应小。
6月中下旬再次培土,使埋条部位成为高垄,便于苗木生根且利于雨季排水。
6月份和7月份上旬是肥水管理的重要时期,同时注意防治蚜虫和透翅蛾危害。
雨季注意排水和除草工作。
7~9月份注意去蘖,去蘖时注意避免损伤叶片。
秋季落叶后,生长较好较高的单株(3m左右)可掘出入沟假植越冬;生长较差的弱苗,可截干,入冬浇足冻水越冬。
截干苗早春3月份应进行浇水,萌芽后,及时剪除残桩。
5月上中旬定芽,并应及时追肥浇水,满足苗木生长需要,及时清除杂草。
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可定期喷药防治透翅蛾危害。
经常去蘖,苗高2m以上后,蘖芽可以保留,作为树冠。
秋季掘苗前,将分枝作重短截,便于掘苗假植。
扦插法具体措施毛白杨扦插不易生根,一般成活率都低于50%,因此在扦插的时候注意以下环节可以提高成活率:插穗应尽量选用母条基部,因为基部生根率最高,梢部最差;插穗粗细是毛白杨扦插成活的关键,母条较粗,贮存营养较多,生根的可能性较大;插穗长度15cm以上长,成活率只能达30%,母条越短,成活率越低;插穗浸水或采用生根激素处理,例如插前用0.5%~5%蔗糖液处理插穗24h,或浸水3~7d(白天泡水,晚上捞起)后再插,扦插成活率能明显提高;地上部萌芽长至5~10cm左右时,需加强供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嫁具体措施接法在母条缺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砧木用加杨、合作杨、小叶杨等。
于9月中下旬芽接,嫁接部位应较低(距地面3~5cm),或于第2年春季用蜡封枝接。
接活后加强去蘖和水肥管理。
6月份苗高达100cm时在苗基部培土,培土厚度5~10cm,促使接穗生根,至秋季苗高可达3m以上大苗管理具体措施对于埋根法及扦插法培育的苗木第二年春季进行移植,一般行距 1.2m,株距1~1.2m,移植的当年春季水肥要供应及时,苗成活后,应进行追肥、去蘖除草等工作。
生长季节,加强病虫防治,雨季注意排水。
秋季落叶后应进行整形修剪工作,一般再培育一两年干径可长至4~5cm,即可出圃。
植株栽培至生产完成基质/ 种植/ 温度/日照/湿度/灌溉/施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虫害及预、防措施常见虫害: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1、白杨透翅蛾幼虫主要为害苗木及幼树的主干和枝梢,使受害部分形成虫瘿,易遭风折并影响树木干形和材质。
防治方法:(1)认真做好检疫工作,严禁带虫苗木调进和运出,要把有虫部分剪下烧掉;(2)成虫羽化前用毒泥(6%六六六可湿性剂1公斤,黄土5公斤)堵塞虫孔,以杀死其中成虫;或二人一组,根据虫粪寻找虫道,然后一人清除洞口虫粪,并用铁丝深挖洞内,另一人则用镊子将蘸有40%乐果乳剂50倍液的棉球送入洞内,再用黄泥密封洞口,(3)成虫产卵前要避免修枝和机械创伤,以免成虫在创伤处产卵;还可将雌蛾装入铁纱小盒内,于每天下午2~4时进行诱杀,(4)幼虫孵化末期用50%速灭松乳剂或50%杀虫脒1,000倍液喷洒苗木或幼林,以杀死其中幼虫;也可用6%六六六柴油溶液涂抹侵入不久的幼虫孔道,将其中幼虫杀死。
2、青杨天牛在北京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次年4月底5月初为成虫羽化盛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期。
初孵幼虫起初为害韧皮部,约经10~15天即蛀入木质部内。
虫瘿近乎纺锤形。
成虫羽化后在虫瘿上咬一圆形羽化孔。
防治方法:(1)结合冬春修剪,将有虫瘿的枝、梢剪下烧毁,以消灭越冬幼虫,(2)成虫大量羽化时喷洒50%马拉松乳剂或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百治屠乳剂都市000倍液,并可兼杀初孵幼虫。
病害及预、防措施主要病害包括:毛白杨锈病、毛白杨黑斑病、毛白杨根癌病、毛白杨破腹病等。
1、毛白杨锈病毛白杨锈病是幼苗和幼林的主要病害之一。
病菌主要在芽内潜伏越冬,来年发芽时就可见带有大量夏孢子的新叶,它是春季的发病中心。
防治方法:(1)摘病芽、剪病枝。
自发芽开始,每隔3~5天调查一次,发现病芽立即摘掉;(2)加强营林措施,氮肥不应过多。
防止徒长,苗木密度不要太大;(3)选用抗病树种。
毛白杨锈病只侵害银白杨,新疆杨和毛白杨。
发病严重的地区可改种其它派的杨树;(4)喷药防治。
自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药。
可选用以下农药:波美0.3~0.5度的石灰硫磺合剂;1:2:200的波尔多液;65%可湿性代森锌400~500倍液;50%退菌特500~1,000倍液;敌锈钠200倍液;(5)感病严重的苗木可行截干移植。
2、毛白杨黑斑病毛白杨黑斑病主要为害实生苗。
扦插苗受害较轻。
2年生以上的幼树和根萌的植株发病也很重。
病菌在有病的嫩梢上和落叶上越冬。
实生苗的初次侵染来源于生病大树。
病叶正面先产生针头大的黑色小斑点,中央有乳白色分生孢子堆,严重时叶背和叶柄,嫩梢上也有发生,病斑密集汇合成片,病叶枯死早落。
防治方法:(1)该病是由杨棒盘孢引起,此病菌随落地病叶及感病枝梢越冬,所以秋季落后到第二年新叶发生前,一定要彻底清除落病叶及感病枝梢。
(2)合理密植、加强管理,实行大垄撒播、条播或插条,密度过大时适当音苗或打去底叶3~5片,密切注意观察,发现病株及时除掉可减少病害发生。
(3)药剂防治一般于6月下旬向幼苗喷药,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1:125-170的波尔多液,每半个月喷1次,共喷3~4次。
3、毛白杨根癌病毛白杨根癌病病株根部、根颈、有时也在树干上出现木质肿瘤,初青灰色,后逐渐扩大,硬化,大者达20厘米以上。
瘤皮脱落,露出许多小木癌。
癌很硬,斧砸后即成小的碎块。
本病由根瘤细菌寄生引起。
病菌存在活的病瘤皮层内。
当瘤皮破裂后,即留在土壤内,可活一年以上。
一般两年内若遇不上寄主,即丧失生活力。
靠流水及地下虫等传播,由伤口侵入(如剪口、锄伤、虫咬等)。
在皮层内繁殖,而形成病瘤。
碱性地、低湿地和毛白杨连作苗圃地发病率较高。
防治方法:(1)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掉;(2)育苗时,插条要用0.1%昇汞水消毒(3)老苗圃应进行轮作或休闲。
4、毛白杨破腹病因冻裂所致,树干西南面自基部向上开裂,木质部裸露,常自裂口流出红褐色液汁,俗称“破肚子”。
发病原因是冬季或早春树干受日晒,昼夜温差过大,使树皮开裂。
管理粗放、土壤干旱瘠薄、病虫害较重的树木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冬季树干涂白或扎草绳,选择抗病类型。
修剪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整形修剪方式1、高干自然式卵圆锥形毛白杨:首先要定干,定干后选留主枝。
毛白杨是主轴极强的树种,每年在主轴上形成一层枝条。
因此,新植树木修剪时每层留3个主枝,全株共留9个主枝,其余疏掉。
然后短截所留枝,一般下层留30~35cm,中层20~25cm,上层10~15cm,所留主枝与主干的夹角40°~80°、剪后长成圆锥形。
以后每年正常修剪,5年以后保持冠高比3/5左右即可。
对树干内的密生枝、交叉枝、细弱枝、干枯枝、病虫枝疏除。
对竞争枝、主枝背上的直立徒长枝,当年在弱芽处短截,第二年疏除。
如果有卡脖枝要逐年疏除,防止造成环剥影响生长。
侧枝或副侧枝的粗度,控制在其着生主枝粗度的1/3左右,侧枝修剪下长上短。
2、中央领导干形:毛白杨顶端优势明显,保留主梢作为中央领导干。
主梢顶芽缺损时,应剪除缺损部分,选萌发的壮芽继续作中心领导干培养。
防止出现竞争枝,出现多头。
当定植苗为截干苗时,仍以培养中央领导干树形为主。
冬季应在主干顶部选留一健壮、直立的枝条作为主干延长枝培养,其余枝条去强留弱,树冠成形后可逐年疏除这些枝条。
生长期中,及时短截竞争枝、抹除萌芽。
整枝技术?繁殖方法?生产实践中经验、技巧、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毛白杨雌株春季有飞絮现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绿化中多要求使用雄性毛白杨。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