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298.50 KB
- 文档页数:12
河南省洛阳市东苑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把金属钠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HClB.Na2SO4C.FeCl3D.CuSO4【答案】CD【解析】钠投入到FeCl3和CuSO4溶液中都有沉淀生成,所以溶液质量减轻。
2.“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工程,“西气”指的是( )A.石油气 B.天然气 C.水煤气 D.煤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西气东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延至杭州,全长4000km。
“西气东输”的“气”是指的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B。
3.已知2.5克KClO3粉未和5.2克研细的碘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式定量反应:a KClO3 + bI2 + cHCl = eICl x + fKCl + gH2O,其中x的取值为A.1 B.3 C.5 D.7【答案】B【解析】氯酸钾和碘单质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02mol,则氯酸钾在反应中得到0.12mol,所以1mol单质碘即失去6mol电子,则碘在氧化产物中的价态是+3价,即x=3,答案选B。
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 mol N2中含有2mol氮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错误;B.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错误;C.氯化氢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因此在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含有2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错误;D.24 g O2分子中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4g÷32g/mol×2=1.5mol,和24 g O3分子中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4g÷48g/mol×3=1.5mol,所以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正确。
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Si:28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均是109°28’B.粒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其熔点一般不会很高C.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不能含有共价键D.金属阳离子只能存在于离子晶体中2.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A.丙烯分子有7个键,1个键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C.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3.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桂>碳化硅B. Na>Mg>AlC.NaF<NaCK<NaBrD. CL >CBr4 >CCL >CH44.下列晶体的结构不遵循“紧密堆积”原则的是A.金属铜B.氯化钠C.金刚石D.干冰5.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6.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洛阳名校2016—2017学年下期第二次联考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1—5 DBACC 6—10 CCBDA 11—15 DDCCA 16—18 CDB
19.(15分)
(1)氨基、羧基(2分)红外光谱(1分)
(2)(2分)
(3)取代(1分)
(4)(2分)
(5)9(2分)
(6)①②③④(2分)
(3分)
20.(8分)
(1)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2分)
(2)2(1分)
(3)直线型(2分) SCN- (或CNO-或OCN-等)(2分)
(4)Ti(钛)(1分)
21.(11分)
(1)N>O>S>Cu (2分) Cu(OH)2 + 4NH3 =[Cu(NH3)4]2++2OH-(2分)
(2)乙醇分子极性比水分子极性弱,加入乙醇降低溶剂极性,从而减小溶质的溶解度(1分)(3)正四面体(1分) sp3(1分)
(4)NH3>H2O (1分)Array
(5)3d10(1分)
(2分)
A
22.(12分)
(1)否(1分) sp3杂化类型呈正四面体结构(或配位数最多只能为4) (1分)
(2)15N A(1分)低于(1分)
(CH3)2C=CHCH2OH分子间含有氢键,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沸点升高(2分)
(3)①AD (2分)②平面三角形(1分) NO3- (或CO32-等其他合理答案)(1分)
(4)Cr(1分) 1s22s22p63s23p63d54s1(1分)。
河南省河南大学潭头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71a - B .a 43 C .)1(76a - D .)1(1312a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乙酸的化学式为C 2H 4O 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 2n ,则混合物中C 与H 之间的数目比为1:2,其质量比为(12×1):(1×2)=6:1,又混合物中共三种元素,氧的质量分数为a ,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a ,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1166-⨯+=7)1(6a -。
故选C 。
考点: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2.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CO 2通人到CaCl 2溶液中 B .NH 3通人AlCl 3溶液中C .用脱脂棉包裹Na 2O 2粉末露置在潮湿空气中D .稀盐酸滴加到Fe (OH )3胶体溶液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 CO 2与CaCl 2溶液不反应,符合; B .NH 3通人AlCl 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不符, C .用脱脂棉包裹Na 2O 2粉末露置在潮湿空气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选, D .稀盐酸滴加到Fe (OH )3胶体溶液中,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错误;答案为A 。
考点:化学实验3.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Fe3+→Fe2+B .Zn→ Zn 2+C .H 2→H 2OD .CuO→CuCl 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Fe3+→Fe2+发生还原反应,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 正确;Zn→ Zn 2+发生氧化反应,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 错误;H 2→H 2O 发生氧化反应,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 错误;CuO→CuCl 2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河南省洛阳市复旦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 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A.A-x B.A-x-n C.A-x+n D.A+x-n【解答】答案B:阳离子R n+,质量数为A,核外有X个电子,所以其质子数Z=X+n,由于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故质子数=A-(X+n)=A-x-n。
故选B。
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点评:本题考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的关系以及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难度较小,掌握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即可顺利解答.要理解、熟记相互间的关系。
2.实验室中配制250mL 0.20mo1·L-1NaOH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解答】答案C,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必须使用容量瓶,答案选C。
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通入溴水 B.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C.乙醇蒸汽在铜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 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解答】答案B:A、乙烯与溴水反应为加成反应,错误;B 、苯与液溴在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为取代反应,正确;C、乙醇蒸汽在铜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为氧化反应,错误;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置换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SO2、NO2、NO、氟氯烃、CO2等均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物质C.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解答】答案D:A.不正确,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导纤维的材料;B.不正确,SO2、NO2、NO等均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物质,氟氯烃引起臭氧空洞,CO2引起温室效应;C.不正确,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浓H2SO4、HNO3都是氧化性酸,HCl和稀H2SO4是非氧化性酸。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均是109°28′,例如金刚石中碳碳键之间的夹角B.粒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其熔点一般不会很高C.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不能含有共价键D.金属阳离子只能存在于离子晶体中2.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A.丙烯分子有7个δ键,1个π键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C.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3.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桂>碳化硅B.Na>Mg>AlC.NaF<NaCl<NaBr D.CI4>CBr4>CCl4>CH44.下列晶体的结构不遵循“紧密堆积”原则的是()A.金属铜B.氯化钠C.金刚石D.干冰5.卤代烃RCH2CH2X的化学键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B.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C.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6.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5H12有2种同分异构体B.C8H10中只有三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C.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D.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7.如图为冰的一种骨架形式,依此为单位向空间延伸,请问该冰中的每个水分子有几个氢键()A.2 B.4 C.8 D.18.由碘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A.取代、加成、水解 B.消去、加成、取代C.水解、消去、加成 D.消去、水解、取代9.从溴乙烷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A.CH3CH2Br CH3CH2OH CH2=CH2CH2BrCH2BrB.CH3CH2Br CH2BrCH2BrC.CH3CH2Br CH2=CH2CH2BrCH3CH2BrCH2BrD.CH3CH2Br CH2=CH2CH2BrCH2Br10.烷烃是烯烃R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简式有()A.4种B.5种C.6种D.7种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1.关于SiO2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60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B.60 g SiO2晶体中,含有2N A个Si﹣O键C.晶体中与同一硅原子相连的4个氧原子处于同一四面体的4个顶点D.SiO2晶体中含有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12.某烷烃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这种烷烃的名称是()A.正壬烷B.2,6﹣二甲基庚烷C.2,2,4,4﹣四甲基戊烷D.2,3,4﹣三甲基己烷13.将1一氯丙烷跟NaOH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产物再跟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得到一种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有(除它之外)()A.2 种B.3 种C.4 种D.5 种14.某有机具有手性碳原子,经下面的变化后仍一定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是()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氯代反应D.水解反应15.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能使溴水褪色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3 mol H2反应D.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醇溶液反应16.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六方最密堆积③为体心立方堆积④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个,②2个,③2个,④4个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④12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17.通常情况下,氣化钠、氯化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分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些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的元素与另一相同元素所形成的化学式相似的物质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B.氯化钠、氯化铯和二氧化碳的晶体都有立方的晶胞结构,它们具有相似物理性质C.二氧化碳晶体是分子晶体,其中不仅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而且也存在共价键D.二氧化硅晶体不是密堆积结构18.正硼酸(H3B0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03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层状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含1 mol H3BO3的晶体中有6 mol氢键B.分子中硼原子、氧原子最外层均为8e﹣的稳定结构C.正硼酸晶体属于原子晶体D.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19.0.1mol某烃完全燃烧时生成30.8gCO2和12.6gH2O,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其结构中只含有两个﹣CH3,则该物质的结构(不考虑顺反异构)最多有()A.6种B.8种C.7种D.10种20.铁有δ、γ、α三种晶体结构,以下依次是δ、γ、α三种晶体不同温度下转化的图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δ﹣Fe晶体中与相邻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8个B.γ﹣Fe晶体中与相邻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12个C.α﹣Fe晶胞边长若为a cm,y﹣Fe晶胞边长若为b cm,则a﹣Fe和y﹣Fe两种晶体的密度比为b3:a3D.将铁加热到1500℃后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不同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烯烃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下而的流程进行反应.已知:D是请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2)流程中属于取代反应是.(填数字代号).(3)C的结构简式是.(4)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由D→E.由E→F.22.不锈钢是由铁、铬、镍,碳及众多不同元素所组成的合金,铁是主要成分元素,铬是笫一主要的合金元素.其中铬的含量不能低于11%,不然就不能生成致密氧化膜CrO3以防止腐蚀.(1)基态碳(C)原子的电甲排布图为.(2)•2H2O 中Cr的配位数为.(3)与铜属于同一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e的一种晶胞结构如甲、乙所示,若按甲中虚线方向切乙得到的A〜D图中正确的是.(5)据报道,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具有超导性.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镍原子有个,试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6)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回答下列问题.元素代号I1 I2 I3 I4Q 2 080 4 000 6 100 9 400R 500 4 600 6 900 9 500S 740 1 500 7 700 10 500T 580 1 800 2 700 11 600U 420 3 100 4 400 5 900①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②T元素最可能是区元素.若T为第二周期元素,F.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T、F形成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2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液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水从口进入(填“a”或“b”).(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氏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装置DI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4)反应结束后,将装置I中的水倒吸人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简述这一步骤的操作.(5)利用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5% 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④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⑤(填操作名称).24.I.CuCl和CuCl2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催化剂、颜料、防腐剂和消毒剂等.已知:①CuCl可以由CuC12用适当的还原剂如SO2、SnCl2等还原制得:2Cu2++2Cl﹣+SO2+2H2O2CuCl↓+4H++SO42﹣2CuCl2+SnCl2═2CuCl↓+SnCl4②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N、0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S0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与SnCL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的化学式为.(3)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乙二胺和三甲胺均属于子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的多,原因是.(4)②中所形成的配离子中不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字母).a.配位键b.极性键c.离子键d.非极性键(5)Cu (OH)2可溶于第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已知4CuO=2Cu20+O2,试从结构的角度解择这一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7)Cu与H可形成一种红色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则一个晶胞的质量为g.Ⅱ.铜单质晶体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8)若已知Cu的原子半径为d cm,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t,则该晶体的密度为(用字母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B【解答】解:A、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不一定是109°28′,如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键角为60度;故A错误;B、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容易断裂,所以粒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其熔点一般不会很高,故B正确;C、离子晶体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 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B错误;D、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所以金属阳离子存在于离子晶体或金属晶体中,故D错误;故选B.2.C【解答】解:A.丙烯分子有8个δ键,1个π键,故A错误;B.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为sp3杂化,双键上的2个碳原子都是sp2杂化,故B错误;C.存在C﹣C非极性键,故C正确;D.C=C为平面结构,最多2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故选C.3.D【解答】解:A.原子晶体的组成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则应有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A错误;B、金属键越大金属晶体的熔点越高,金属键:Na<Mg<Al,所以熔点:Na<Mg<Al,故B错误;C.因离子半径F﹣<Cl﹣<Br﹣,则熔点为NaF>NaCl>NaBr,故C错误;D、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则熔点越高,所以熔点高低顺序为CI4>CBr4>CCl4>CH4,故D正确;故选D.4.C【解答】解:A.金属铜属于金属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遵循紧密堆积原则,故A不选;B.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遵循紧密堆积原则,故B不选;C.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微粒间的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不遵循紧密堆积原则,故C选;D.干冰属于分子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遵循紧密堆积原则,故D不选;故选C.5.B【解答】解: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X被取代生成﹣OH;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生成碳碳双键和HX,故选:B.6.D【解答】解:A.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故A错误;B.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其不饱和度==4,故侧链为烷基,若有1个侧链,为﹣CH2﹣CH3,有一种;若有2个侧链,为﹣CH3,有邻、间、对三种,故符合条件的结构共有4种,故B错误;C.正丁烷有两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2种,故C错误;D.甲苯苯环上有3种H原子,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有正丙基、异丙基两种,所以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有3×2=6产物,故D正确.故选D.7.A【解答】解:由图可知,中心水分子与周围四个水分子形成四个氢键,每个氢键为两个水分子共有,平均到每个水分子含有氢键个数=4×=2,故选A.8.B【解答】解:反应如下:消去反应:CH2I﹣CH3+NaOH CH2=CH2+H2O+NaI;加成反应:CH2=CH2+I2=CH2ICH2I;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H2ICH2I+2NaOH CH2OHCH2OH+2NaI,故选B.9.D【解答】解:A.先水解后消去生成乙烯,操作较多,消耗原料多,故A不选;B.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产物复杂,生成多种副产物,故B不选;C.先与HBr加成后取代,生成副产物,且操作复杂,故C不选;D.先消去后加成,操作简单,消耗原料少,产物纯净,故D选;故选D.10.C【解答】解:根据烯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碳碳双键有如图:(标号处为碳碳双键的位置)所示6种,故符合条件的烯烃分子有6种,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1.C【解答】解:A.SiO2晶体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故A错误;B.1molSiO2晶体存在4molSi﹣O键,所以60gSiO2晶体即1mol含有4molSi﹣O键,故B 错误;C.晶体中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氧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四个氧原子处于同一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故C正确;D.SiO2晶体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硅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1:2,故D错误.故选C.12.C【解答】解:烷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结构对称,只有2种位置的H原子,A.正壬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2CH2CH2CH2CH3,其分子中含有5种等效氢原子,一氯代物有5种,故A错误;B.2,6﹣二甲基庚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2CH2CH(CH3)CH3,分子中含有4种等效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4种,故B错误;C.2,2,4,4﹣四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CH3)3,其分子中含有2种等效H,一氯代物只有2种,故C正确;D.2,3,4﹣三甲基己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H3)CH(CH3)CH2CH3,其分子中含有8种等效H,一氯代物有8种,故D错误;故选C.13.B【解答】解:在NaOH的醇溶液中,1﹣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CH2═CHCH3,丙烯加溴后,生成1,2二溴丙烷,即CH2Br﹣CHBr﹣CH3,它的同分异构体有,共3种,故选B.14.D【解答】解:A.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中间C连接2个﹣CH2CH3,不具有手性,故A不选;B.﹣Cl发生消去反应后,中间C连接2个﹣CH=CH2,不具有手性,故B不选;C.若最左侧的甲基发生氯代反应,中间C连接2个﹣CH2CH2Cl,不具有手性,故C不选;D.﹣CH2CH2Cl发生水解反应转化为﹣CH2CH2OH,中间C上连接4个不同基团,为手性碳原子,故D选;故选D.15.B【解答】解:A.含双键,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错误;B.含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C.苯环、双键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反应,故C错误;D.﹣Cl相连C的邻位C上没有H,则不能和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选B.16.B【解答】解: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体心立方堆积,③为六方最密堆积、④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故A错误;B.①中原子个数=8×=1、②中原子个数=1+8×=2、③中原子个数=1+8×=2、④中原子个数=8×+6×=4,故B正确;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12,④中配位数=3×8×=12,故C错误;D.空间利用率:①52%、②68%、③74%、④74%,所以原子利用率顺序:①<②<③=④,故D错误;故选B.17.B【解答】解:A.碳和硅同主族,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为空间网状结构,具有较高的熔点,二氧化碳为分子晶体,熔点较低,二者晶体结构不同,故A正确;B.氯化钠和氯化铯为离子晶体,二氧化碳为分子晶体,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C.二氧化碳分子晶体中,不仅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可形成化学键,如CO2含有C=O键,故C正确;D.二氧化硅中每个硅原子周围连有四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周围连有2个硅原子,形成原子晶体,不是密堆积结构,故D正确.故选B.18.D【解答】解:A、一个H3BO3分子对应着6个氢键,一个氢键对应着2个H3BO3分子,因此含有1 molH3BO3分子的晶体中有3mol氢键,故A错误;B、硼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与氧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因此B原子不是8e﹣稳定结构,故B错误;C、正硼酸晶体中存在H3BO3分子,且该晶体中存在氢键,说明硼酸由分子构成,是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内只有共价键,故C错误;D、稳定性是化学性质,取决于化学键的强弱,氢键是属于分子间作用,与分子的稳定性无关,故D正确;故选D.19.B【解答】解:二氧化碳质量为30.8g,n(CO2)==0.7mol,n(C)=n(CO2)=0.7mol;水的质量为12.6g,n(H2O)==0.7mol,n(H)=2n(H2O)=2×0.7mol=1.4mol,即0.1mol烃中含有0.7molC原子,1.4molH原子,所以该烃的分子式为C7H14,此烃不饱和度为1,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1个碳碳双键,若其结构中只含有两个﹣CH3,那么其结构可以为2﹣庚烯、3﹣庚烯、2﹣甲基﹣1﹣己烯、3﹣甲基﹣1﹣己烯、4﹣甲基﹣1﹣己烯、5﹣甲基﹣1﹣己烯、2﹣乙基﹣1﹣戊烯、3﹣乙基﹣1﹣戊烯、2﹣乙基﹣1﹣丁烯,故总共有8种,故选B.20.C【解答】解:A.δ﹣Fe晶体晶胞类型为体心立方,与位于体心的Fe原子,距离最近的Fe 原子位于顶点,共有8个,则配位数为8,故A正确;B.γ﹣Fe晶体晶胞类型为面心立方,位于顶点的Fe原子,被晶胞的三个平面共有,每个平面与其距离相等的Fe原子数目为4,则共有3×4=12,故配位数为12,故B正确;C.若α﹣Fe晶胞边长为acm,γ﹣Fe晶胞边长为bcm,则两种晶体中铁原子个数之比=(8×):(8×+6×)=1:4,密度比=:=b3:4a3,故C错误;D.将铁加热到1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温度不同,得到的晶体类型不相同,故D 正确;故选C.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1)(2)②(3)(4)+2NaOH+2NaBr+2H2O+2Br2→【解答】解:由D的结构简式可推知A为,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A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B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也生成C,故C为.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为,E与足量的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为.(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2)①③④⑥属于加成反应,②属于取代反应,⑤属于消去反应,故答案为:②;(3)由上述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4)由D→E的化学方程式:+2NaOH+2NaBr+2H2O,由E→F的化学方程式:+2Br2→,故答案为:+2NaOH+2NaBr+2H2O;+2Br2→.22.(1)(2)6(3)3d54s1(4)A(5)12MgCNi3(6)①R和U②P平面三角形sp2【解答】解:(1)C原子序数为6,则基态碳(C)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2)Cl•2H2O中Cr与4个H2O,2个Cl﹣形成配位键,所以配位数为6,故答案为:6;(3)与铜属于同一周期,则为第四周期,未成对价电子数最多的元素,该元素的3d能级上有5个电子、4s能级上有1个电子时,其未成对电子数最多,所以该元素是24号元素Cr 元素,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3d54s1),则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答案为:3d54s1;(4)甲中Fe位于顶点和体心,乙由8个甲组成,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形成的纵截面边长不相等,则排除B、D,由于每个小晶胞中的体心含有1个Fe原子,则应为A,故答案为:A;(5)该晶胞中,碳原子个数是1,镁原子个数=8×=1,镍原子个数=6×=3,所以其化学式为:MgCNi3,利用沿X、Y、Z三轴切割的方法知,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镍原子有4×3=12,故答案为:12;MgCNi3;(6)Q的电离能较大,且其第一电离能较大,应该为稀有气体元素;R第一电离能远远小于第二电离能,则R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属于第IA族元素;S第二电离能远远小于第三电离能,则S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属于第IIA族元素;T元素第三电离能远远小于第四电离能,则T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属于第IIIA族元素;U元素第一电离能远远小于第二电离能,则U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属于第IA族元素,①R和U属于第IA族元素,故答案为:R和U;②T属于第IIIA族元素,则T最可能是P区元素;若T为第二周期元素,T为B元素,E 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为Cl元素,T、E形成化合物为BCl3,BCl3中B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所以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P;平面三角形;sp2.23.(1)冷凝回流a(2)吸收溴蒸气(3)Ⅲ中硝酸银溶液内有浅黄色沉淀生成(4)反应结束后装置Ⅱ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5)蒸馏【解答】解:(1)冷凝管起冷凝回流的作用;采用逆向通水,即从a进水,使气体与水充分接触,冷凝效果好,故答案为:冷凝回流;a;(2)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中的溴蒸气,避免干扰溴离子检验,故答案为:吸收溴蒸气;(3)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故答案为:Ⅲ中硝酸银溶液内有浅黄色沉淀生成;(4)因装置Ⅱ中含有溴化氢气体能污染空气,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操作方法为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故答案为:反应结束后装置Ⅱ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5)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然后通过蒸馏操作,获得纯净的溴苯,故答案为:蒸馏.24.I.(1)1s22s22p63s23p63d104s1O>N>C(2)V型SO42﹣、SiO44﹣(3)sp3杂化乙二胺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4)c(5)Cu(OH)2+4NH3•H2O=2++2OH﹣+4H2O(6)Cu2+的价电子结构为3d9,Cu+的价电子结构为3d10,3d10为稳定结构,所以在高温时,Cu2+得一个电子变成稳定结构的Cu+(7)Ⅱ.(8)【解答】解:(1)Cu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电负性O>N>C,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O>N >H(2)SO2分子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含有1对孤对电子对,故SO2为V型结构;与SnCL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有SO42﹣、SiO44﹣等;故答案为:V型;SO42﹣、SiO44﹣;(3)乙二胺(H2N﹣CH2﹣CH2﹣NH2)中N原子呈3个σ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乙二胺(H2N﹣CH2﹣CH2﹣NH2)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故乙二胺的沸点较高.故答案为:sp3杂化;乙二胺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4)离子中存在配位键、C﹣N键、C﹣H键、N﹣H键、C﹣C键,其中C﹣N键、C﹣H 键、N﹣H键为极性键,C﹣C键为非极性键,故离子含有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不含有离子键,则选c;故答案为:c;(5)向Cu(OH)2的悬浊液中滴加氨水,氢氧化铜能与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溶液,即生成了铜氨络离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H2O=2++2OH﹣+4H2O;故答案为:Cu(OH)2+4NH3•H2O=2++2OH﹣+4H2O;(6)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Cu2+的价电子结构为3d9,Cu+的价电子结构为3d10,3d10为稳定结构,所以在高温时,Cu2+得一个电子变成稳定结构的Cu+;故答案为:Cu2+的价电子结构为3d9,Cu+的价电子结构为3d10,3d10为稳定结构,所以在高温时,Cu2+得一个电子变成稳定结构的Cu+;(7)该晶胞中含有铜原子个数铜原子个数=4+2×+12×=7,H原子个数=1+3+6×=7,则一个晶胞中含有7个CuH,晶胞的质量为g=g,故答案为:;(8)Cu晶胞中含有Cu原子数为8×+6×=4,晶胞的质量为,Cu的原子半径为d cm,有图丙可知晶胞平面对角线长为4dcm,则晶胞棱长为2dcm,晶胞的体积为(2dcm)3=16d3cm3,晶胞密度根据ρ===g/cm3,故答案为:.。
河南省洛阳轴承集团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分析下表中的数据,不能形成合金的是()A.Cu和Al B.Fe和Cu C.Cu和Na D.Al和Na【答案】C【解析】2.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魂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成语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木已成舟B.蜡炬成灰C.铁杵成针D.滴水成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木已成舟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A错误;B.蜡炬成灰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铁杵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C错误;D.滴水成冰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变化判断及氧化还原反应。
3.在水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YO3n-+3S2-+6H+=Y-+3S↓+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在A、YO3n-中Y的化合价是+5B、n=1 ()C、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D、还原性:S2->Y-【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YO3n-+3S2-+6H+=Y-+3S↓+3H2O可知3mol S2-失去6mol电子,所以1molYO3n-就得到6mol电子,其中Y元素的化合价降低6个单位,所以在YO3n-中Y的化合价是=5价,则n=1,但Y的最低化合价是-1价,所以属于第ⅦA,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
依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选项D正确。
答案是C。
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分子数是0.5N AB.N A个氧气分子和N A个氮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7C.常温常压下,2.86 g Na2CO3·10H2O含有的Na+数为0.02N A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分子数目为0.5N A,A正确;B.N A个氧气分子和N A个氮气分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其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7,B正确;C.2.86 g 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为0.01mol,0.01molNa2CO3·10H2O含有Na+的数目为0.02N A,C正确;D没有说明体积,所以无法判断Cl-的个数,D错误,答案选D。
洛阳一高高二月考化学试卷命题人:审核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Al :27 S:32 Fe:56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
下列有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的发生都需要加热,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容易发生B.若某反应正向进行时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逆向进行时必为吸热反应C.由“C(石墨)=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不管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增大2.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 == 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 =O c kJ·mol-1、O=O d 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3.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H=﹣57。
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小于110。
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
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
3 kJ4. 分别取40mL的0.50mol/L盐酸与4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是确保盐酸完全反应B.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C。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6高一下·霍邱期中) 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②能跟强碱反应,但不能与水反应③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类似④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A . ①和②B . ③和④C . ②和④D . ②和③2. (2分) (2020高一下·宁波期末) 几种含硫物质的转化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可能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SO2 Na2SO3 溶液 Na2SO4溶液A . X可以是Na2CO3溶液B . Y一定是O2C .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SO2+2OH- =SO + H2OD . SO2、Na2SO3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 (2分) (2016高一下·黄陵期中) 下列反应可以表示如图的能量变化的是()A . Al和Fe2O3的铝热反应B .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 . 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反应D . 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4. (2分) (2019高二下·鹤岗期末)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B .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C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过量铁粉,然后过滤D . 因为Fe3+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来做净水剂5. (2分) (2018高二上·江苏期末) 下列有关氨或铵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NH3属于弱电解质B . 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 . 用盐酸滴定氨水,当溶液呈中性时,c(NH4+) = c(Cl-)D . 常温时,0.1mol·L-1NH4Cl溶液加水稀释,的值不变6. (2分) (2015高二上·河北开学考)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B . NH4Cl的电子式:C . 硫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D .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7. (2分) (2019高二上·扶余月考) 一定条件下,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2X(g)+Y(g) Z(g),经20s达到平衡,生成0.1molZ。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B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C 、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其体积都约为22.4LD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但不一定是原子,A 不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B 不正确;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其体积都约为22.4L ,C 不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D 正确,答案选D 。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与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检验。
该题的关键是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即只能适用于气体,且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 。
2.某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分解生成的NO 2和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
在加热过程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35O N —24O N + 23--O N —O 2 生成8 mol NO 2得电子:8 mol ×(5-4)=8 mol生成1 mol O 2失电子:1 mol ×[10-(-2)]×2=4 mol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由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因此金属元素一定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A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容易进行B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 .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反应是否容易发生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B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C 、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其体积都约为22.4LD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但不一定是原子,A 不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B 不正确;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其体积都约为22.4L ,C 不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D 正确,答案选D 。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与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检验。
该题的关键是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即只能适用于气体,且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 。
2.某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分解生成的NO 2和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
在加热过程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35O N —24O N + 23--O N —O 2 生成8 mol NO 2得电子:8 mol ×(5-4)=8 mol生成1 mol O 2失电子:1 mol ×[10-(-2)]×2=4 mol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由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因此金属元素一定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A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容易进行B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 .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反应是否容易发生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
所以答案是C 。
4.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置换反应B .复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D .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点要有发生变化的,选A 。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5.化学与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纯度的单晶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反应D 、可溶性铜盐有毒,在生命体中铜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高纯度硅常制造芯片,二氧化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A 错误;B 、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和盐时,通过蒸馏、蒸发等物理变化就能实现,故B 错误;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故C 错误;D 、可溶性铜盐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铜离子,重金属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说可溶性铜盐有毒;铜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铜是人体健康内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D 正确;故选D 。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用途及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
6.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A .1 : 1B . 2 : 3C .3 : 2D .1 : 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l 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是:2Al+6HCl=2AlCl 3+3H 2↑;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若酸、碱足量,则反应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按照金属Al 金属,由于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则根据mV V n 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结合方程式中Al 与氢气的物质的量关系可知两份铝片的质量相等,故二者的质量比是1:1,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Al 与酸、碱反应产生氢气的有关计算的知识。
,7.检验一瓶氯水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可以采用的试剂是A .硝酸银溶液B .酚酞试剂C .碳酸钠溶液D .紫色石蕊试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氯水中的次氯酸光照完全分解:2HClO 2HCl+O 2↑,所以要证明氯水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只要检验溶液中有无HClO 即可。
若加入有色物质(如紫色石蕊试剂)褪色,则可说明。
酚酞试剂无色,与HClO 不会产生颜色变化。
考点: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性质8.下列是某同学对NaHSO4的物质类型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元素组成可判断是化合物B .因它电离会生成钠离子又符合盐的组成,故可属于钠盐C .因它电离会生成硫酸根离子又符合盐的组成,故可属于硫酸盐D. NaHSO4溶于水可电离出氢离子故可以称为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NaHSO 4是由钠元素、氢元素、硫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 正确;B .是由阴离子HSO 4-和阳离子Na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所以NaHSO4是钠盐,B 正确;C .NaHSO 4电离会生成硫酸根离子、氢离子和Na +,所以可以称为硫酸盐,C 正确;D .NaHSO 4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42-,阳离子有氢离子和钠离子,不符合酸的定义,它是酸式盐,D 错误,答案选D 。
考点:考查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等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向沸水中滴加FeCl 3溶液制备Fe (OH )3胶体:323Fe 3H OFe(OH)3H ++∆+↓+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 3-+H +=CO 2↑+H 2OC .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 2反应制Cl 2:2222MnO 2H 2Cl Cl Mn H O +-+∆++↑++ D .用FeCl 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 3++Cu=Fe 2++Cu 2+【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离子反应条件找出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再根据离子的来源判断书写的正误。
A 选项中应注明生或物Fe (OH )3为胶体,A 不正确,B 正确;C 、D 两选项电荷不守恒,皆不正确。
10.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 、B 两元素相邻,B 、C 、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 、E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B 和E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B .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 、D 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C .元素C 、D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D .C 的单质能与A 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E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E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属于第ⅥA 族,E 的原子序数最大,应为S 元素。
C 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C 应为Mg 元素。
B 、C 、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B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因此B 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2+5=7,即B 为N 元素。
A 、B 两元素相邻,A 的原子序数小于氮元素,则A 应为碳元素。
B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 、E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2+6=8,所以D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5=3,即D 为Al 元素。
则A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E 为S 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 2SO 3和H 2SO 4,其中H 2SO 3为弱酸,A 错误;B 、AlCl 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利用电解Al 2O 3冶炼铝,B 错误;C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元素C 、D 、E 分别是Mg 、Al 、S ,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Mg (OH )2、Al (OH )3、H 2SO 4。
Mg (OH )2和Al (OH )3不反应,C 错误;D 、Mg 在CO 2中燃烧生成C 和MgO ,为置换反应,D 正确,答案选D 。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1.标准状况下,若VL 氢气含有的氢原子数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 .V N 4.22 mol-1 B .4.22VN mol -1 C .2.11VN mol -1 D .V N 2.11 mol -1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VL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 ,每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H 原子,mol -1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知识。
12.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 ,其中Cu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将其全部投入50mLbmol·L -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 是唯一的还原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B .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 3+C .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mL 气体(标准状况),则b=0.3D .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 3+、Cu 2+时,则a 与b 的关系为:b≥80y(1-a/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若金属有剩余,说明溶液中有硝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相当于又存在硝酸,金属均能溶解,所以A 正确,不选;B 、当铁的量较多时,可以将生成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铁离子,故正确,选B ;C 、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5到+2,当产生336毫升气体时,即0.015摩尔一氧化氮,显示氧化性的硝酸为0.015摩尔,所以起氧化剂作用的硝酸的浓度为0.015/0.05=0.3mol/L ,还有一部分小孙显示酸性,所以b>0.3,故C 错误;D 、根据铁和铜与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分析,做酸性的硝酸在硝酸铁和硝酸铜中为3y(1-a)+2ya ,做氧化剂的硝酸得到的电子等于铁和铜失去的电子数,因为只生成一氧化氮,所以做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3y(1-a)+2ya]/3,所有的硝酸的总量为4[3y(1-a)+2ya]/3=4y(1-a/3),所以硝酸的浓度为4y(1-a/3)/0.05=80y(1-a/3),因为硝酸还可能有剩余,所以b≥80y(1-a/3),所以D 正确。
故选C 。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跟碱反应,不能和任何酸反应B .水玻璃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2-3+CO 2+H 2O===H 2SiO 3↓+CO 2-3C .石英可以用来生产玻璃D .晶体硅常被用来制造光导纤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错误,不选A ;B 、硅酸钠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钠和碳酸氢钠,错误,不选B ;C 、石英是二氧化硅,可以与碳酸钠和碳酸钙制取玻璃,正确,选C ;D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错误,不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