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制备室方案
- 格式:vsd
- 大小:284.00 KB
- 文档页数:1
肠内营养配制室建设标准1. 什么是肠内营养配制室?说到肠内营养配制室,听上去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简单来说,这就是专门为病人配制肠内营养的地方。
你想啊,有些病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吃东西,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来补充能量。
肠内营养就像是为身体送去的“营养快递”,确保他们的身体不饿得发慌。
所以,搞好这个配制室,绝对是大事。
1.1 配制室的基本要求在建设这个配制室之前,我们得先想想,有哪些基本要求呢?首先,空间要够大,得让人有种“舒适”的感觉。
毕竟,配制营养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然后,环境要干净整洁,就像我们吃饭前一定要洗手一样,配制室也得保持卫生。
说白了,就是“干净为先”,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再来,配制室的设备得齐全,像搅拌机、量杯、称量器这些都得一应俱全,缺一不可。
想想看,没了搅拌机,咱们还怎么把营养粉搅拌均匀呢?那可真是“功亏一篑”啊。
1.2 人员培训说完了环境和设备,咱们再聊聊人。
这里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不能随便找个人就上岗。
想想,如果让一个连盐和糖都搞不清楚的人来配制营养,那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所以,培训不仅要教他们如何使用设备,还要讲解各种营养成分的知识,确保他们能根据病人的需要,合理配比。
2. 营养配制标准2.1 营养成分咱们再深入聊聊,肠内营养配制室的营养成分该怎么配呢?这可是个技术活!一般来说,肠内营养得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就像做菜一样,材料搭配得当才能做出美味的饭菜。
每一种成分都有它的作用,比如蛋白质能帮助身体修复组织,维生素则是提升免疫力的好帮手。
所以,咱们在配制时,一定得考虑到这些因素。
2.2 个体化配制当然,肠内营养可不是一刀切的,得根据每位病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比如,某些病人可能对某种成分过敏,那可就不能用。
再比如,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营养需求可不一样,咱得量体裁衣,因人而异。
3. 质量控制3.1 定期检测好的,咱们的营养配制室建设得差不多了,但接下来的质量控制可得重视。
肠内营养配制室消毒监控制度
(一)工作人员进入配制室需按六步法洗手,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
(二)台面消毒:每次操作完毕,用专用洁净毛巾取消毒剂擦拭台面。
(三)空气消毒:每日6:30打开空气净化机,配液结束后关闭。
每日的9:00、15:00通风两次,每次1小时。
每日中午12:00-13:00紫外线空气消毒1小时。
(四)营养液灌装容器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再消毒、六保洁。
先用蒸汽消毒30分钟,温度100'C,再用远红外线消毒柜消毒30分钟,温度125'C,放消毒柜中保存。
(五)监测:每月科室定期进行空气和营养素瓶等监测,并配合感染控制科每季度定期做好配制室空气、工作人员手、台面等生物学监测。
按II类环境要求,空气细菌总数≤200cfu/m',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cfu/m',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5cfu/m'.。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
一、肠内营养配制室应负责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工作。
二、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进出肠内营养配制室时应更衣,清洁双手或使用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三、配制人员应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根据营养治疗医嘱配制肠内营养制剂,仪器设备的使用应遵守有关规范。
四、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应遵守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要求,实行留样制度。
配制好的肠内营养制剂应分装入专用消毒过的容器中。
五、营养技师应遵守营养治疗核对制度,对配制好的肠内营养制剂的质量、发放对象检查确认后方可分发。
六、肠内营养制剂的分发应有交接制度,包括交接双方签名并注明日期。
分发至各病区肠内营养制剂的数量及配制时间应有记录等。
七、根据药品、食品等管理规范进行营养治疗产品的管理和储存,执行空气、物品清洁消毒规范,注意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
1.肠内营养配制室应负责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工作。
2.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进出肠内营养配制室时应更衣,清洁双手或使用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3.营养技师应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根据营养治疗医嘱配制肠内营养制剂,仪器设备的使用应遵守有关规范。
4.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应遵守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要求,实行留样制度。
配制好的肠内营养制剂应分装入专用消毒过的容器中。
5.营养技师应遵守营养治疗核对制度,对配制好的肠内营养制剂的质量、发放对象检查确认后方可分发。
6.肠内营养制剂的分发应有交接制度,包括交接双方签名并注明日期。
分发至各病区肠内营养制剂的数量及配制时间应有记录等。
7.营养技师应根据药品、食品等管理规范进行营养治疗产品的管理和储存,执行空气、物品清洁消毒规范,注意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后勤安全保障部营养科。
肠内营养小组实施方案背景介绍: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经胃管、肠管等途径给予患者所需的营养支持,以满足其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需要。
在临床上,肠内营养已经成为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的重要手段,包括消化道肿瘤、严重烧伤、胃肠功能衰竭等。
因此,制定科学的肠内营养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1. 评估患者情况。
在实施肠内营养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消化功能、代谢情况等,为后续的营养支持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 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结合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方案。
这包括确定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比例、给予途径、进食方式等。
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3. 管理并发症。
在实施肠内营养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出现腹泻、呕吐、肠梗阻等情况,需要及时调整营养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不受影响。
4. 专业团队协作。
肠内营养方案的实施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营养师、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密切配合,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和调整营养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营养支持。
5. 持续评估和调整。
肠内营养方案的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的评估,营养方案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
只有不断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结语:肠内营养方案的实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管理并发症、专业团队协作以及持续评估和调整,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能够共同努力,为患者的肠内营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要求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要求
一个核心:辅助临床营养师服务患者。
两个制度:核查制度及清洁制度。
核查制度: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七对:病区、床号、姓名、营养液剂量
营养液种类、营养液日期、营养液质量(是否
有残渣、是否涨袋)
清洁制度:1、配制器皿每餐清洗、高温消毒,配制结束后地面清洁
2、每4天进行1次全面清洁消毒,包括所有配制器材、器
皿、配制台面、桌面、墙面、地面。
3、每天留样,每季度不定时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质量监督。
五项技能:①配制和派送各种营养液;②灌装机的使用与维护;③器材的消毒工作;④营养标签的打印;⑤修改配制记录单。
十个基础:①营养液的配料表;②配制和派送时间;③营养液的保存;
④营养标签的打印;⑤灌装机使用常见问题解决;⑥冷藏箱、消毒柜、空气消毒机的使用及维护;⑦配制器材的清洁管理;⑧每日留样的统计及监控,⑨每日消耗的统计;⑩消毒注意事项及记录。
2016年度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计划
2016年度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计划
1.完全掌握新招标的各种营养制剂,进行各种试验配制之
后,了解其特点与作用。
2.尝试新的肠内营养液的配制方式,做出更符合本院患者病
情特点的肠内营养液,优化口服粉剂的配制流程,更精确更方便病人的服用。
3.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人员配合临床营养师完成营养风险
筛查工作,更好的为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服务。
4.继续配合感染科完成每季度的感控工作,维护保持好肠内
营养配制室的无菌环境。
5.每周制定岗位内部的学习(包括带教工作的指导与学习)。
6.总结上一年度肠内营养配制室与各岗位人员之间的工作
配合欠佳的地方,制定解决方案并与各岗位工作人员协商共同解决,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
7.肠内营养配制室功能区域设备与环境的更新优化,以便工
作流程完美衔接。
8.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人员完成继续教育与各项职称考试。
9.伴随工作经验的积累继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操作规范、
工作流程。
10.检查肠内营养配制室所有的硬件设备,做好及时维修与维
护工作,为本岗位的安全性上一把保险。
人民医院营养科肠内营养配置室工作制度
1、目的
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肠内营养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临床营养学的发展,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范围
营养科
3、标准
3.1、肠内营养配制室应负责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工作。
3.2、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进出肠内营养配制室时应更衣,清洁双手或使用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3.3、营养技师应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根据营养治疗医嘱配制肠内营养制剂,仪器设备的使用应遵守有关规范。
3.4、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应遵守食品卫生和安全
的要求,实行留样制度。
配制好的肠内营养制剂应分装入专用消毒过的容器中。
3.5、营养技师应遵守营养治疗核对制度,对配制好的肠内营养制剂的质量、发放对象检查确认后方可分发。
3.6、肠内营养制剂的分发应有交接制度,包括交接双方签名并注明日期。
分发至各病区肠内营养制剂的数量及配制时间应有记录等。
3.7、营养技师应根据药品、食品等管理规范进行营养治疗产品的管理和储存,执行空气、物品清洁消毒规范,注意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4、参考文献
卫生部医政司《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
1.肠内营养配制室应负责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工作。
2.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进出肠内营养配制室时
应更衣,清洁双手或使用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3.营养技师应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根据营养治疗
医嘱配制肠内营养制剂,仪器设备的使用应遵守有关规范。
4.肠内营养制剂的配制应遵守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实行留样制度。
配制好的肠内营养制剂应分装入专用消毒过
的容器中。
5.营养技师应遵守营养治疗核对制度,对配制好的肠
内营养制剂的质量、发放对象检查确认后方可分发。
6.肠内营养制剂的分发应有交接制度,包括交接双方
签名并注明日期。
分发至各病区肠内营养制剂的数量及配制
时间应有记录等。
7.营养技师应根据药品、食品等管理规范进行营养治
疗产品的管理和储存,执行空气、物品清洁消毒规范,注意
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后勤安全保障部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