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史第七讲当代中国体育的曲折发展(1977-2008)(推荐完整)
- 格式:ppt
- 大小:195.00 KB
- 文档页数:5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共同回顾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感受那份历经曲折、砥砺前行的体育精神。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讲述一个关于中国体育的故事,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奋斗的故事。
一、艰难起步20世纪初,我国体育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国家积贫积弱,民众体质孱弱,体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1910年,我国首次参加远东运动会,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它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迈出了第一步。
此后,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我国体育事业逐渐发展壮大。
二、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在这段历程中,我们也经历了曲折与磨难。
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体育事业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
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我国运动员的成绩并不理想。
面对困境,我们坚定信心,积极调整战略,终于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2. 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我国运动员屡创佳绩,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过度商业化、功利主义等。
3.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体育强国”战略的引领下,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
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三、砥砺前行回顾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深知,体育事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1. 坚定信念,勇于担当。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念,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运动员全面发展。
我们要关注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竞技场上展现风采。
3. 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激发体育事业发展活力。
简答题
1 宗教改革对现代体育有什么影响?
答:一些教派在体育批判灵肉二元论和重灵魂教化、轻身体锻炼的教育传统,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路德要求废除体罚,适应儿童求知和活动的兴趣,运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
论述题
1 我国的体育体制改革经历了那几个时期?
答:(一)我国体育的调整与初步改革
1.中国体育的三年调整(1977-1980)
2.体育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1981-1985)
(二)体育体制的全面改革
1.体育体制的全面改革(1986-1995)
2.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入(1995-2008)
(1)体育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
(2)竞技和训练体制改革
(3)从足球改革开始的职业化改革
2 古人关于体育运动中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有哪几种解释并谈谈对度的认识?
答:古人主张在动态中把握阴阳平衡,进而达到中和,把握动态平衡的关键是“度”,儒家和管子一派主张用“礼”规范自己的行为:食饮衣服,居处动静,有礼则和节;不由则触陷生疾。
道家一派认为度就是道的自然状态,就是自然无为。
华佗把度解释为运动之度: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这使他比别人更接近体育的本质
3 谈谈体育全国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
《体育史》课程习题与活动建议第一章原始体育习题:1.学习本章后你对体育本质和体育起源等问题的认识有没有变化?请说明这些变化的情况或没有变化的理由。
2.仔细阅读本章的四篇阅读文献,联系身体活动在从猿到人过程中的变化思考体育起源的问题。
3.与哪些因素有密切关系?4.关于原始舞蹈的社会作用有哪些?5.原始文化中的体育因素有哪些?6.关于体育起源主要有哪些理论?活动建议:1.参观学校所在地博物馆的原始社会文物陈列,或在线浏览“原始社会”网络课件(/program/data/2.ppt),进一步了解原始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并思考它们与体育起源和原始体育状况之间的联系。
2.试着模仿旧石器时代的工具打制一件石器,体会当时人类的生存条件和劳动技能。
注意:不要使用现代工具。
3.调查你家乡一项节日民俗活动的起源和发展情况。
第二章不同特色体育文化区域的形成习题:1.古代埃及体育活动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2.古代两河流域有哪些体育活动?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3.古代印度体育活动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4.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社会的体育有哪些共同点?5.古代亚欧草原游牧社会有哪些体育活动?其特点是什么?6.古代美洲社会有哪些体育活动?其特点是什么?7.原始体育与经验体育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活动建议:一、集体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学习成绩记入总分)1.分小组根据本章内容自拟研究题目和研究提纲,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有关资料。
2.进行分组讨论,分工合作完成研究报告。
3.每个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
4.围绕问题开展班级讨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二、作一个介绍某区域古代体育的课件。
第三章古代中国体育习题:1.简述武术体系的形成。
2.简述古代导引术的形成和发展。
3.简述我国古代军事战争对体育的影响。
4.谈谈中国古代体育与道德教育的密切联系。
活动建议:1.参观当地博物馆的中国历史文物陈列,联系思考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特点。
“体育史”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韩春利执笔人:曹莉周芳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体育史课程编号:142214, 142114, 142408,142502,142301英文名称:Sports Histor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验学时: 0学分:2开设专业:体育教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运动训练、休闲体育、舞蹈学(体育)先修课程: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1.通过系统介绍体育的运动形态、体育观念形态和体育组织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三者之间和它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各个时代和民族体育文化形态的本质、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发生的历史过程,把握体育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把握体育发展规律,为更好发展体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
2.结合各个历史年代发生重大体育事件、人物和体育文化变迁历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在历史方面对体育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对有关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培养问题意识;学习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不同时期体育的不同特点2.掌握古代中国体育养生体系的发展概况3.掌握现代体育形成的历史过程4.掌握中国传统体育的危机与现代体育在中国的初步确立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原始体育第一节体育的起源与史前体育形态1.了解体育起源的社会历史背景2.了解体育起源的原因第二节原始体育的内容与特征1.掌握原始文化中的体育内容与形式2.了解原始体育的特征第二章不同特色的区域体育文化的形成第一节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社会的体育1.了解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体育的内容2了解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社会体育的共同特点第二节古代亚欧草原游牧民族的体育1.了解古代亚欧草原游牧民族体育的内容及特点第三节古代美洲体育1.了解古代美洲体育的内容及特点第三章古代中国体育第一节古代中国体育体系的形成(先秦两汉时期)1.了解强调整体健康的元气体育观2.掌握内外兼修的体育方法3.了解礼法制度和宫廷体育4.了解诸子学说中的体育思想和重要的养生著作第二节和而不同、多族共荣的体育发展(魏晋隋唐时期)1. 理解晋唐时期养生思想的发展及特征2.掌握体育方法的发展和繁荣3.了解重要的养生代表人物与著作4.掌握武举制的创立和发展第三节体育的世俗化和休闲化(宋元明清时期)1.掌握武术体系形成的时期与标志2.掌握武术理论包含的内容、武术流派的分类和特点、有代表性的武术派别3.掌握八段锦等养生术4.了解民族民间体育活动5.掌握重要任务与著作第四章古希腊罗马体育第一节古代奥林匹克祭典的兴起于衰落1.了解古代奥林匹克竞技起源2.了解古代奥运会的起止时间及其遗产第二节古希腊城邦社会中的体育与竞技1. 理解斯巴达和雅典体育教育的主要特征和区别第三节古代罗马体育1.了解古罗马体育的特点第四节古代希腊人的体育思想1.掌握有代表性的希腊体育思想家及其思想第五章古代阿拉伯与欧洲中世纪体育第一节基督教文明对古代体育的影响1.了解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2.了解基督教文明对古代体育的影响第二节骑士教育中的体育1.了解骑士制度的兴起2.掌握骑士教育中的“骑士七技”第三节中世纪后期欧洲的民间体育活动1.了解中世纪欧洲乡村的体育2.了解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的体育第四节阿拉伯帝国的体育1.了解伊斯兰教与体育2.了解伊本·西纳的主要贡献第六章现代体育的形成与确立第一节欧洲三大文化运动与体育的教育化1.了解文艺复兴运动产生背景2.掌握文艺复兴运动与现代体育萌芽的关系3.了解宗教改革运动与现代体育的兴起4.掌握第一个现代体育教师-维多里诺及其贡献5.掌握“近代学校体育之父”夸美纽斯作出的贡献6.理解洛克与绅士体育第二节体育的课程化与学校体育的确立1.掌握巴塞多与学校体育的初步课程化2.掌握古茨穆斯与体育课程的初步体系化3.掌握体育课程内容的体系化和体育的初步社会化4.掌握现代体育思想的初步形成第七章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1896-1945)第一节科学体育与体育科学的发展1.了解现代体育科学的初期发展2.了解体育学科的初步形成第二节职业体育的形成与初期发展1.了解英国职业体育的形成2.了解美国职业体育的形成第三节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1.掌握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的三条途径。
近代中国体育发展史近代中国体育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的动荡时期,而体育运动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中国的体育运动逐渐发展壮大。
20世纪初,中国体育运动的起步较为艰难。
当时,中国的体育运动主要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尤其是英国和美国。
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体操、田径等传统项目上,而且这些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还非常有限。
此外,当时的中国社会还存在着对体育运动的传统观念和限制,很多人对体育运动并不重视。
然而,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对体育事业的重视逐渐增加。
1924年,中国体育协会成立,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注重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的普及,各个运动项目也开始逐渐兴起。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体育运动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
当时,中国开始参加国际体育赛事,如东京奥运会和柏林奥运会等。
这些参赛经验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让中国的体育运动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然而,由于战争的爆发和社会的动荡,中国的体育运动在20世纪40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战争导致了体育设施的破坏和人员的流失,使得体育事业的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
但是,尽管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中国的体育运动并未停止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体育运动主要集中在军事体育和民间体育方面。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体育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52年,中国体育总局成立,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进入了集中领导和组织管理的新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各级体育学校和运动队相继成立。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提高了体育运动的基础条件。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体育运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
中国队在国际体育赛事上屡获佳绩,特别是在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项目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一系列的金牌。
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体育精神和实力。
国内体育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一直备受重视,体育运动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武术和射箭,到现代的足球和篮球,我国体育的发展一直与时俱进,不断追求进步。
在古代,我国的体育活动主要以武术为主,这是由于历史的原因。
古代的战争频繁,人们在战争中需要更好地保护自己,因此,武术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问。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武术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形成了多种门派,例如少林寺的少林拳、武当山的太极拳等等。
这些武术门派到现在依然广泛流传,成为了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现代时期,我国的体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西方的体育运动开始逐渐传入我国。
最早的传入是由一些留学生带回的足球和篮球。
这些新的运动形式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迅速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0世纪的上半叶,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24年,我国的第一座体育场馆——上海公共体育场建成,拉开了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序幕。
此后,我国开始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例如中国乒乓球的奠基人——庄晓玉、中国游泳运动的先驱——肖劲光等等。
他们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体育风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国家开始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体育部门,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促进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这些政策和计划的实施,使得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959年,我国首次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这个成绩标志着中国体育运动的崛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我国的体育运动开始与国际接轨。
1991年,我国首次参加了国际奥林匹克会议,并成功申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这使得我国成为仅有的五个奥运会举办国家之一。
通过举办奥运会,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改善,运动员的培养与选拔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史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逐渐接触到西方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
在这一时期,中国体育经历了从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的转变,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
首先,近代中国体育的起步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1895年,当时外国传教士引进了许多西方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田径等。
这些运动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参与。
到了20世纪初,体育活动开始在中国各地兴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体育运动仍然主要以外国人的组织和参与为主。
因此,中国的体育发展一直受到外国人的指导和影响。
但是,中国的体育领导者开始意识到体育对于国家强盛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始努力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体育开始由政府主导。
体育组织和机构开始建立,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体育政策和计划,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的体育运动参与者数量逐渐增加,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中国体育开始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崭露头角,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绩。
然而,中国的体育发展受到了战乱和政治动荡的影响。
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内战,体育事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国家计划之中。
体育的普及和发展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成为重点。
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中国体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绩。
中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取得了许多成功,并且中国的体育项目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此时期,中国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体育教练员和运动员,他们的努力使得中国体育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崭露头角。
1984年,中国成功申办了第11届亚洲运动会,并成功举办了这一体育盛会。
此次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体育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崛起。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体育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绩,中国人民对体育的关注和参与也日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