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一、目的与意义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幼儿园幼儿五官管理,确保幼儿视力、听力、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健康发展,预防五官疾病,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幼儿,以及幼儿园教职工。
三、五官管理要求1. 视力管理(1)每日开展眼保健操,指导幼儿正确进行眼保健操,预防近视。
(2)定期对幼儿进行视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家长。
(3)避免幼儿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
(4)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阅读、书写姿势正确,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
2. 听力管理(1)教育幼儿注意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
(2)定期对幼儿进行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家长。
(3)教育幼儿正确使用耳机,避免音量过大。
(4)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噪音干扰。
3. 嗅觉管理(1)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2)为幼儿提供新鲜、卫生的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3)定期对幼儿进行嗅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家长。
4. 味觉管理(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
(2)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满足幼儿生长发育需求。
(3)定期对幼儿进行味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家长。
5. 触觉管理(1)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触觉体验活动,如手工、绘画等。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3)定期对幼儿进行触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家长。
四、五官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五官管理档案,记录幼儿五官健康状况。
2. 加强教职工培训,提高五官管理意识。
3. 定期开展五官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幼儿五官保护意识。
4.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五官健康。
五、监督检查1. 幼儿园领导定期检查五官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2. 教职工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家长对幼儿五官健康状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幼儿园沟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五官保健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幼儿园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五官保健制度,确保幼儿的五官健康得到有效保护。
一、视力保健1.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幼儿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视力异常的幼儿,并通知家长带幼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 幼儿园应当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确保幼儿在室内活动时眼睛得到充分的保护。
3. 幼儿园应当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避免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等。
4.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幼儿进行眼保健操,增强幼儿的眼部肌肉力量,预防近视的发生。
二、口腔保健1.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如龋齿等,并通知家长带幼儿进行治疗。
2. 幼儿园应当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等。
3. 幼儿园应当提供适合幼儿使用的口腔护理产品,如儿童牙刷、牙膏等。
4.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口腔健康意识。
三、听力保健1.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异常的幼儿,并通知家长带幼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 幼儿园应当提供良好的声音环境,避免过大的噪音对幼儿的听力造成损害。
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等。
4.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听力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听力保护意识。
四、鼻喉保健1. 幼儿园应当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鼻喉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挖鼻孔等。
2.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鼻喉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鼻喉保护意识。
五、其他保健措施1.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全身检查,及时发现其他可能影响幼儿健康的疾病,并通知家长进行治疗。
2. 幼儿园应当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源等,确保幼儿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等。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幼儿园应当严格执行,确保幼儿的五官健康得到有效保护。
幼儿园幼儿五官保健制度办法(一)儿童眼部保健1.管理对象:园所全体儿童,对视力高危儿童(已诊断弱视、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或家族中有高度视力低常者)应重点管理。
2.管理内容:1)建立定期视力检查制度:4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早期发现异常,及时确诊治疗。
2)对视力低常儿童进行管理。
3)了解弱视儿童的矫治方法,督促协助在园弱视儿童坚持弱视训练。
4)对视力低常儿童每3个月测查一次视力,记录在“视力矫治登记册”。
5)转诊:儿童单眼视力低常或双眼裸眼视力相差两行或两行以上时,2周-1个月后应复查一次,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督促家长带儿童到设有儿童眼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并追踪诊断结果。
6)当幼儿出现视物行为异常的表现或眼外观检查发现可疑异常或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发现异常,均应及时转诊至区妇幼保健机构或医疗机构的相关专科门诊进一步诊治,并追踪诊断结果。
7)视力搜检结束后,数据准确、完整的录入北京市妇幼信息系统,定期进行数据的质量掌握,按要求进行汇总上报。
并填写“五官保健统计表”。
3.预防措施:1)保护儿童视力:室内光线充足,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画、游戏。
儿童延续近间隔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
2)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写字姿式,把握正确的握笔办法。
眼与书本之间间隔坚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应呈30°-40°角度。
3)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每次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眼睛与各种电子产品荧光屏为其对角线5~7倍的距离,平面略低于眼高。
4)预防眼传染病:教诲和督促儿童经常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
发觉眼部传染病及时断绝患儿,不带得了传染性眼病的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场所活动,定期对玩具、毛巾进行消毒,以预防眼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5)预防眼外伤:注意儿童糊口环境安全,根绝儿童眼外伤的发生。
6)屈光不正儿童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或眼镜验配机构进行正规散瞳验光,调整眼镜屈光度,不使用劣质及不合格眼镜。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是对幼儿园儿童的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五官是人体感知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的重要器官。
因此,实施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是本文对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的介绍。
一、视力保健1. 视力保健教育在幼儿园中,要开展视力保健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视力保健知识,学会进行正确的用眼习惯和眼保健操。
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幼儿不要过度用眼,学会远视眼保健操,进行眼部按摩等活动,增加眼部防护和保护。
2. 健康环境幼儿园的教室和活动室都应当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避免灯光过强或过弱。
教室环境灰尘,妨碍幼儿用眼,因此要保持幼儿园环境的干净卫生。
3. 定期检查每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幼儿的眼睛健康,及时发现幼儿的视力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
二、听力保健1. 听力长期监测幼儿听力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前提条件。
在幼儿园内,要长期监测幼儿听力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听力问题,及时干预和治疗。
2. 环境噪声控制幼儿敏感的听力器官很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幼儿园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噪声环境,减少在教室和活动室中的噪声,保证听觉环境的正常发育。
3. 保护幼儿听力幼儿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该受到很好的听力保护。
对于一些噪声环境较差的活动,如强体育活动和节庆活动,要适当采取隔音措施,保护幼儿的听力。
三、口腔保健1. 定期检查定期对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口腔问题及时处理和干预。
2. 教育幼儿口腔卫生习惯要教育幼儿保持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刷牙、漱口,以及避免生食过度在嘴里咀嚼太久的食物,等等。
3. 提供健康饮食在幼儿园提供健康饮食,避免儿童进食过于油腻、甜食类的食物。
要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清淡食物,以保护儿童口腔健康。
四、鼻腔保健1. 教育幼儿对鼻腔卫生的重视要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鼻腔卫生教育,教育幼儿要注意使用鼻帕,避免频频漏鼻涕,不要挖鼻孔等行为。
2. 环境清洁要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防止教室和活动室内的灰尘、细菌等影响到幼儿的鼻腔健康。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一、视力保健1、四岁以上的幼儿每年体检一次,发现视力异常儿童、及时通知家长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提高矫治率。
2、采取有效的视力保护措施,室内保证充足的采光,室内照明符合儿童的需要,不要过强或过弱。
幼儿连续写字、画画、看书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以免损伤视力,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杜绝外伤发生。
3、对体检中发现的视力异常和可疑的儿童两周后复查,并存记录。
对于已确诊的儿童做好家长的配合治疗。
二、口腔保健1、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2、牙齿保护措施,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3岁以上的幼儿开展餐后刷牙,局部用氟进行防龋(做氟保护)纠正咬物、咬唇、口呼吸、偏侧咀嚼等可能引起各种牙侧面畸形的不良习惯。
3、体检中发现患龋的儿童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早治疗,提高矫治率。
三、听力保护1、建立听力筛查制度,每年检查一次,及时发现高危儿童,对异常儿童及时进行监控,发现后及时去上级医院进行复查。
2、听力保护措施,及时发现遗传因素,慎重使用有毒药物。
3、对有后天致聋因素的幼儿如,传染病史,中耳炎史,使用过耳毒性药物及客观反应不良的加强监护。
。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1.眼部保健: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玩耍中常常需要使用眼睛,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幼儿眼部的保护。
在教室中要保持良好的照明,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同时,要教育幼儿正确使用眼睛,不用眼过度疲劳。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介入。
2.耳朵保健:幼儿的听力对于语言和沟通的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要确保幼儿的耳朵保持清洁和健康。
教室和活动区域要注意噪音控制,避免过大的噪音对幼儿的听力造成伤害。
同时,要定期检查幼儿的听力,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3.口腔保健:幼儿的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饮食和语言发展。
为了保护幼儿的口腔健康,幼儿园应当加强口腔卫生教育,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饮食习惯。
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龋齿等问题,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鼻部保健:幼儿园应注意保持空气清洁,减少可能对幼儿呼吸道造成刺激的因素。
同时,教育幼儿正确的鼻腔清洁方法,如擤鼻涕时使用纸巾等。
定期检查幼儿的鼻腔健康情况,帮助幼儿解决鼻塞等问题。
5.面部肌肉保健:幼儿的面部肌肉保健对于表情和语言表达非常关键。
幼儿园应加强对面部肌肉的保健,可以通过操练简单的面部表情活动,如眨眼、张嘴等,促进幼儿的面部肌肉发育和健康。
6.体验自然:提倡幼儿在公园、花坛等自然环境中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促进五官的健康。
同时,避免幼儿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控制幼儿园内有害辐射的设备数量。
7.家长配合: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宣传幼儿五官保健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
鼓励家长帮助幼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有助于维护幼儿的五官健康。
综上所述,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幼儿的五官健康,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应该与家长共同努力,确保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29.五官保健制度——幼儿14标准化管理文档范本模版
五官保健制度
(一)眼保健:
1.建立泄期视力检查制度对4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力、眼位的检査,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
早期发现视力异常儿童,给予积极的侨治。
2.保护视力有关措施室内光线要充足,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内照明符合要求:儿童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画;连续看书、写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写画姿势,眼与书本之间距离保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应成品率30~40度角:看电视时,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其距离大于电视机对角线的5~7倍:教冇儿童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杜绝儿童眼外伤的发生。
(二)口腔保健
1.建立定期口腔检查制度每半年对幼儿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舗齿及时治疗。
2.保健措施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控制糖食物的摄入量与摄入次数:局部用氟防顒。
(三)听力保健
1.建立听力检査制度可在儿童入园时,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每年对有听力髙危因素和客观反应不良的儿童进行复查。
2.预防措施左期听力筛选:积极预防可致后天耳聋的危险因素。
一、总则1. 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儿童五官保健水平,预防和减少五官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小学、托儿所等儿童教育机构。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儿童五官保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儿童五官保健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开展五官保健工作。
2. 儿童五官保健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儿童五官保健工作,定期对儿童进行五官检查,开展五官保健宣传教育。
3. 儿童保健医生:负责儿童五官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对儿童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三、儿童五官保健工作内容1. 儿童视力保健(1)开展儿童视力筛查,对视力异常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2)普及视力保健知识,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定期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发现视力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矫治措施。
2. 儿童听力保健(1)开展儿童听力筛查,对听力异常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2)普及听力保健知识,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3)定期对儿童进行听力检查,发现听力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矫治措施。
3. 儿童口腔保健(1)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对口腔疾病进行早期干预。
(2)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口腔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4. 儿童鼻喉保健(1)开展儿童鼻喉检查,对鼻喉疾病进行早期干预。
(2)普及鼻喉保健知识,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鼻喉卫生习惯。
(3)定期对儿童进行鼻喉检查,发现鼻喉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四、儿童五官保健工作要求1. 各级教育机构应将儿童五官保健工作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定期开展五官保健宣传教育。
2. 教师应关注儿童五官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儿童五官保健工作,关注儿童五官健康状况。
4. 儿童保健医生应定期对儿童进行五官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五、监督检查与考核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儿童五官保健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幼儿园五官保健教育方案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五官保健教育尤为重要,因为五官是儿童感知外界世界的主要途径,对于幼儿园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五官保健教育方案,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眼睛保健教育1. 眼睛保健知识普及在幼儿园中,通过课堂教学和活动,普及眼睛保健知识,教导幼儿正确使用视力,保护眼睛健康。
2. 眼保健操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眼保健操,通过眼球转动、按摩眼睛周围穴位等方式,帮助幼儿放松眼睛,缓解视觉疲劳。
3. 眼睛保健环境营造良好的光线环境,保障幼儿看书写字时的光线充足,同时也要避免幼儿长时间暴露在电子设备的光线下。
三、耳朵保健教育1. 聆听训练通过游戏、音乐等活动培养幼儿聆听能力,提高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促进语言发育。
2. 耳朵保健环境保持安静环境,避免噪音污染,减少幼儿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
3. 耳朵生活习惯教导幼儿正确的耳朵卫生习惯,如不用尖锐物品挖耳朵,保持耳朵清洁干燥等。
四、口腔保健教育1. 牙齿保健知识向幼儿普及牙齿保健知识,教导正确的刷牙方法和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 口腔保健饮食指导幼儿选择适合口腔健康的食物,少食甜食,多食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口腔保健定期检查定期组织口腔保健专家到幼儿园为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并做好处理。
五、鼻子保健教育1. 鼻腔卫生教导幼儿正确的鼻腔卫生习惯,如学会用纸巾擦鼻涕,避免用手直接擦鼻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 鼻子保健知识向幼儿讲解鼻子保健知识,如预防感冒、鼻炎等常见鼻部疾病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健能力。
3. 鼻子保健环境保障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保持空气新鲜,减少对鼻腔的刺激。
六、结语五官是儿童感知外界世界的重要器官,对幼儿园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幼儿园的五官保健教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制定科学的方案,并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
幼儿园幼儿五官保健制度眼保健1.建立定期视力检查制度,每学期为幼儿测视力一次,协助医院对视力不良者进行及时治疗,并指导教师、家长做好矫治配合工作,资料须存档。
2.保护眼睛以及视力的有关措施(1)水源清洁,便于洗手、洗脸。
(2)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幼儿的脸巾一人二巾,每次用后清洗干净,每天消毒,毛巾悬挂于通风处,两巾间距10cm。
(3)幼儿教学、生活设施应符合保健要求。
室内光线充足,照明符合要求,儿童不在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画。
桌椅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体格发育随时进行调整。
(4)教学时间和内容要安排合理,连续看书、写画或每次看电视时间均不得超过半小时。
看电视的距离是屏幕对角线五倍以上,同时不要关闭室内照明。
(5)培养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勤洗手、脸,学会使用纸巾,不用手揉眼睛,多在户外活动,多观赏绿色植物,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胸距桌一拳,眼距桌一尺,手指距笔尖一寸。
(6)杜绝眼外伤的发生。
口腔保健1.建立定期口腔检查制度,每学期对儿童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2.保健措施(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2)早晚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确:牙刷在牙齿上下滑动,竖向刷牙,牙缝、牙面、里里外外均要刷干净。
(3)饭后漱口,清洁残留于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4)少食糖类及酸性食物,吃糖后要及时刷牙或漱口。
(5)多进食粗纤维食物,以利于清洁牙面。
(6)每半年进行一次护齿,局部用氟防龋。
(7)经常对幼儿、家长宣传有关预防龋齿的知识。
(8)设立幼儿口腔保健治疗档案,定期追踪治疗结果。
听力保健1. 建立听力检查制度每学期对全园幼儿进行一次听力检查,平时注意观察有听力高危因素和客观反应不良的儿童。
(1)听力高危因素既往有脑膜炎、乙脑、猩红热、白喉、伤寒、风疹、腮腺炎、麻疹、疟疾病史。
患有急性、慢性、化脓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并反复发作。
曾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奎宁等。
幼儿园五官保健教育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幼儿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身体健康,也要注重五官保健教育。
五官保健教育是指通过对视力、听力、口腔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五官疾病的发生。
下面我将就幼儿园五官保健教育方案进行讨论。
一、视力保健1.进行视力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会损害视力,如长时间盯着屏幕、用眼过度等。
2.进行简单的视力保健操,保护幼儿眼睛健康。
3.定期进行幼儿视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二、听力保健1.进行听力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会损害听力,如过度噪音、频繁使用耳机等。
2.学习简单的听力保健操,保护幼儿听力健康。
3.定期进行幼儿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三、口腔保健1.进行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幼儿了解牙齿健康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刷牙习惯。
2.教授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日常口腔护理方法。
3.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四、综合保健1.进行全面的五官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幼儿了解五官保健的重要性。
2.进行全面的五官保健操,锻炼幼儿的五官肌肉,增强幼儿五官的健康。
3.定期进行全面的五官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家庭配合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与幼儿一起进行五官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
2. 家庭要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幼儿的五官保健风险。
3. 家长要定期带幼儿进行五官保健专科医师的检查,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幼儿园五官保健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园和家庭要通力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五官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五官疾病的发生,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各位家长和教师都能重视幼儿五官保健教育,共同努力,让每个幼儿都能拥有健康的五官。
在幼儿园五官保健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我们还可以继续扩展一些新的内容,以进一步促进幼儿五官健康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5 页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一、视力保健1、四岁以上的幼儿每年体检一次,发现视力异常儿童、及时通知家长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提高矫治率。
2、采取有效的视力保护措施,室内保证充足的采光,室内照明符合儿童的需要,不要过强或过弱。
幼儿连续写字、画画、看书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以免损伤视力,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杜绝外伤发生。
3、对体检中发现的视力异常和可疑的儿童两周后复查,并存记录。
对于已确诊的儿童做好家长的配合治疗。
二、口腔保健1、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2、牙齿保护措施,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3岁以上的幼儿开展餐后刷牙,局部用氟进行防龋(做氟保护)纠正咬物、咬唇、口呼吸、偏侧咀嚼等可能引起各种牙侧面畸形的不良习惯。
3、体检中发现患龋的儿童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早治疗,提高矫治率。
三、听力保护1、建立听力筛查制度,每年检查一次,及时发现高危儿童,对异常儿童及时进行监控,发现后及时去上级医院进行复查。
2、听力保护措施,及时发现遗传因素,慎重使用有毒药物。
3、对有后天致聋因素的幼儿如,传染病史,中耳炎史,使用过耳毒性药物及客观反应不良的加强监护。
第 2 页共 5 页幼儿园五月份工作计划B.做好幼儿的“六一”体检工作。
.做好患病幼儿的疾病矫治工作。
3.保育员业务培训活动。
4.加强晨检和各类清洁消毒工作,预防多发病和;传染病的爆发。
5.加强安全教育和对各项安全隐患的检查,杜绝事故的发生。
6.出好一期保育之窗,主要围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7.紧急疏散演练一次。
8.天气渐热,保育员要严格做好室内卫生及通风、牛奶插管等工作,防止细菌繁殖。
幼儿园幼儿五官保健管理制度
一、眼睛的保护
1、建立定期视力检查制度,每年二次。
2、注意幼儿的用眼卫生,室内自然光线充足,照明设备齐全。
3、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幼儿每天在家看电视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电视摆放的位置与幼儿视力平行。
距离不少于3米(对角线的5倍)。
4、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看书姿势。
5、桌椅高矮比例适当。
二、口腔保护
1、建立定期口腔检查制度,每年二次。
2、养成餐后漱口的良好习惯,保持口腔清洁。
3、向家长宣传幼儿口腔卫生要求,做到幼儿在家少吃零食、甜食,每天早晚刷牙,睡觉前不吃零食,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听力保健
1、教师带班低声教学,创造较安静的教养环境。
2、教育幼儿不大声喧哗。
3、播放音乐声音适度。
4、提醒家长孩子患病时要合理用药。
一、总则为了加强幼儿园五官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幼儿园成立五官保健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负责全面领导五官保健工作。
2. 设立五官保健室,配备专职保健教师,负责具体实施五官保健工作。
3. 各班级教师协助保健教师开展五官保健工作,做好日常观察、记录和报告。
三、保健工作内容1. 视力保健(1)定期对幼儿进行视力筛查,发现视力异常儿童,及时通知家长并指导家长带幼儿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室内光线充足,保证幼儿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3)教育幼儿正确使用电子产品,限制幼儿观看电视、玩手机等时间。
2. 口腔保健(1)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2)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岁以上幼儿餐后刷牙,局部使用含氟牙膏。
(3)纠正幼儿咬物、咬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3. 听力保健(1)建立听力筛查制度,每年对幼儿进行一次听力检查,发现听力异常儿童,及时通知家长并指导家长带幼儿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避免幼儿接触噪音环境,保护幼儿听力。
4. 鼻腔保健(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幼儿感冒。
(2)教育幼儿正确擤鼻涕,避免用手挖鼻孔。
5. 耳朵保健(1)避免幼儿接触尖锐物品,防止耳朵受伤。
(2)教育幼儿正确清洁耳朵,避免用力掏耳朵。
四、保健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幼儿五官保健意识。
2. 定期开展五官保健知识讲座,普及五官保健知识。
3. 开展五官保健活动,增强幼儿自我保健能力。
4. 建立幼儿五官保健档案,跟踪幼儿五官健康状况。
五、监督与考核1. 幼儿园定期对五官保健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幼儿园五官保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 将五官保健工作纳入幼儿园年度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最新政策执行。
五官保健课程计划第一部分:眼睛保健1. 认识眼睛:向幼儿介绍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导他们如何爱惜自己的眼睛。
2. 户外活动: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放松眼睛,预防近视。
3. 眼保健操:教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眼保健操,有助于缓解长时间用眼的疲劳。
4. 观察环境:指导幼儿注意周围的环境,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
5. 蔬菜水果饮食:鼓励家长给幼儿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有益于眼睛健康。
第二部分:耳朵保健1. 认识耳朵:向幼儿介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教导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远离噪音。
2. 听力游戏:组织以声音为主题的游戏,锻炼幼儿的听力和观察力。
3. 耳朵卫生:指导幼儿正确清洁耳朵,告诫他们不要用尖物插入耳朵。
4. 音乐欣赏: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好,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
5. 定期检查:建议家长定期带幼儿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和纠正听力问题。
第三部分:口腔保健1. 认识牙齿:向幼儿介绍牙齿的重要性,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刷牙和保护牙齿。
2. 刷牙乐趣:组织创意的刷牙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刷牙的乐趣。
3. 健康饮食:饮食习惯与口腔健康息息相关,教导幼儿少吃糖果和酸性食物,注重蔬菜水果的摄入。
4. 口腔卫生习惯:培养幼儿养成定期漱口、使用牙线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蛀牙和牙龈问题。
5. 定期复诊:建议家长定期带幼儿到口腔医生处复诊,检查牙齿和口腔健康状况。
第四部分:鼻子保健1. 认识鼻子:向幼儿介绍鼻子的作用,教导他们如何健康呼吸和正确擤鼻涕。
2. 空气清新:注意室内空气质量,多开窗通风,让幼儿呼吸新鲜空气。
3. 鼻腔清洁:教导幼儿正确清洁鼻腔,预防感冒和鼻炎。
4. 预防过敏:指导家长避免让幼儿接触过敏原,预防过敏性鼻炎。
5. 鼻腔保湿:饮食中摄入足够水分,保持鼻腔湿润,防止鼻腔干燥和不适。
总结:幼儿园五官保健课程计划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希望家长与幼儿园老师共同关注幼儿的五官健康,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
(一)眼保健常规
1.保护儿童视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每年五月份对全园儿童进行—次视力斜视眼位的筛查。
2.做到早期发现异常,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弱视发生率,提高弱视治愈率。
3.室内光线充足,不在强光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字、画画,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4.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写、画姿势,眼与书本之间距离保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应成30度一40度。
5.看电视时与屏幕的距离大于其对角线5--7倍,连续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6。
预防眼传染病,教育儿童不用脏手揉眼睛,发现眼传染病及时隔离患儿。
定期对玩具、毛巾进行消毒,以预防眼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7.注意儿童生活环境安全,杜绝儿童眼外伤的发生。
(二)听力筛查
1.筛查对象:在册的全部及新入园儿童。
2.监测对象:筛查未通过者及有后天致聋因素者。
3.测查室内保持安静,周围墙壁无镜子。
4.测查者应将玩具置于儿童视野范围之外,在儿童身后距耳30—35厘米处给声音刺激,玩具出气孔应避开耳部皮肤。
5.给声时应给短促声音,如无反应,间隔一分钟重复一次,测试三次,其中二次有反应为真正有反应,视为通过。
(三)口腔保健
1.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龋齿发生率。
2.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检查结果在体检
表中按牙式填写,龋齿要早发现早治疗。
3.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三餐后漱口、早晚刷牙,教会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4.使用保健牙刷和保健牙膏。
5.每学期为全园幼儿做一次防龋氟泡沫治疗。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
(一)眼保健:
1. 建立定期视力检查制度对4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力、眼位的检查,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
早期发现视力异常儿童,给予积极的矫治。
2. 保护视力有关措施室内光线要充足,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内照明符合要求;儿童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画;连续看书、写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写画姿势,眼与书本之间距离保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应成品率30~40度角;看电视时,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其距离大于电视机对角线的5~7倍;教育儿童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杜绝儿童眼外伤的发生。
(二)口腔保健
1.建立定期口腔检查制度每半年对幼儿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2.保健措施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控制糖食物的摄入量与摄入次数;局部用氟防龋。
(三)听力保健
1.建立听力检查制度可在儿童入园时,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每年对有听力高危因素和客观反应不良的儿童进行复查。
2.预防措施定期听力筛选:积极预防可致后天耳聋的危险因素。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
一、视力保健1、四岁以上的幼儿每年体检一次,发现视力异常儿童、及时通知家长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提高矫治率。
2、采取有效的视力保护措施,室内保证充足的采光,室内照明符合儿童的需要,不要过强或过弱。
幼儿连续写字、画画、看书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以免损伤视力,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杜绝外伤发生。
3、对体检中发现的视力异常和可疑的儿童两周后复查,并存记录。
对于已确诊的儿童做好家长的配合治疗。
二、口腔保健1、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2、牙齿保护措施,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3岁以上的幼儿开展餐后刷牙,局部用氟进行防龋(做氟保护)纠正咬物、咬唇、口呼吸、偏侧咀嚼等可能引起各种牙侧面畸形的不良习惯。
3、体检中发现患龋的儿童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早治疗,提高矫治率。
三、听力保护1、建立听力筛查制度,每年检查一次,及时发现高危儿童,对异常儿童及时进行监控,发现后及时去上级医院进行复查。
2、听力保护措施,及时发现遗传因素,慎重使用有毒药物。
3、对有后天致聋因素的幼儿如,传染病史,中耳炎史,使用过耳毒性药物及客观反应不良的加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