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保健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4.98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五官保健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幼儿园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五官保健制度,确保幼儿的五官健康得到有效保护。
一、视力保健1.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幼儿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视力异常的幼儿,并通知家长带幼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 幼儿园应当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确保幼儿在室内活动时眼睛得到充分的保护。
3. 幼儿园应当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避免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等。
4.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幼儿进行眼保健操,增强幼儿的眼部肌肉力量,预防近视的发生。
二、口腔保健1.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如龋齿等,并通知家长带幼儿进行治疗。
2. 幼儿园应当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等。
3. 幼儿园应当提供适合幼儿使用的口腔护理产品,如儿童牙刷、牙膏等。
4.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口腔健康意识。
三、听力保健1.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异常的幼儿,并通知家长带幼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 幼儿园应当提供良好的声音环境,避免过大的噪音对幼儿的听力造成损害。
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等。
4.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听力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听力保护意识。
四、鼻喉保健1. 幼儿园应当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鼻喉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挖鼻孔等。
2.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鼻喉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鼻喉保护意识。
五、其他保健措施1.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全身检查,及时发现其他可能影响幼儿健康的疾病,并通知家长进行治疗。
2. 幼儿园应当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源等,确保幼儿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等。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幼儿园应当严格执行,确保幼儿的五官健康得到有效保护。
卫生室眼保健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卫生室眼保健工作,维护员工视力健康,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二、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卫生室内所有员工。
三、卫生室眼保健规章制度是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违反规定的员工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眼保健工作要求一、员工在工作中长时间使用电脑,需每小时休息5-10分钟,远眺一会,保护眼睛。
二、员工需要按时进行眼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三、员工需要加强营养,保证眼睛的营养需求。
四、员工需要保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导致眼部疲劳。
五、员工需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注视近距离物体。
第三章眼保健工作措施一、卫生室将定期组织眼部检查活动,员工需配合参加。
二、卫生室将向员工提供眼保健知识宣传,帮助员工提升眼部保健意识。
三、卫生室将提供必要的眼部保护用具,如护目镜等。
四、卫生室将定期组织眼保健讲座,员工需参加并学习相关知识。
五、卫生室将建立眼部健康档案,员工需定期体检并记录相关信息。
第四章眼保健工作考核一、卫生室将定期组织眼保健知识考核,员工需参加并合格。
二、卫生室将根据员工眼部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对问题较大者进行重点关注。
三、卫生室将根据员工眼部健康情况进行奖惩,对积极参与眼保健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
第五章眼保健工作监督一、卫生室将建立眼保健工作监督机制,对眼保健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二、卫生室将建立眼部健康追踪系统,对员工眼部健康状况进行长期监测。
三、卫生室将组织专家对眼保健工作进行评估,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第六章眼保健工作保障一、卫生室将提供必要的眼部保健用具和设施,保障员工眼部健康需求。
二、卫生室将向员工提供必要的眼部保健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眼部保健意识。
三、卫生室将建立健全的眼部健康保障体系,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眼部保障服务。
第七章眼保健工作总结一、卫生室将定期对眼保健工作进行总结,分享工作成果和经验,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参考。
二、卫生室将根据员工反馈意见和建议,对眼保健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幼儿园幼儿五官保健制度办法(一)儿童眼部保健1.管理对象:园所全体儿童,对视力高危儿童(已诊断弱视、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或家族中有高度视力低常者)应重点管理。
2.管理内容:1)建立定期视力检查制度:4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早期发现异常,及时确诊治疗。
2)对视力低常儿童进行管理。
3)了解弱视儿童的矫治方法,督促协助在园弱视儿童坚持弱视训练。
4)对视力低常儿童每3个月测查一次视力,记录在“视力矫治登记册”。
5)转诊:儿童单眼视力低常或双眼裸眼视力相差两行或两行以上时,2周-1个月后应复查一次,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督促家长带儿童到设有儿童眼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并追踪诊断结果。
6)当幼儿出现视物行为异常的表现或眼外观检查发现可疑异常或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发现异常,均应及时转诊至区妇幼保健机构或医疗机构的相关专科门诊进一步诊治,并追踪诊断结果。
7)视力搜检结束后,数据准确、完整的录入北京市妇幼信息系统,定期进行数据的质量掌握,按要求进行汇总上报。
并填写“五官保健统计表”。
3.预防措施:1)保护儿童视力:室内光线充足,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画、游戏。
儿童延续近间隔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
2)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写字姿式,把握正确的握笔办法。
眼与书本之间间隔坚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应呈30°-40°角度。
3)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每次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眼睛与各种电子产品荧光屏为其对角线5~7倍的距离,平面略低于眼高。
4)预防眼传染病:教诲和督促儿童经常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
发觉眼部传染病及时断绝患儿,不带得了传染性眼病的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场所活动,定期对玩具、毛巾进行消毒,以预防眼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5)预防眼外伤:注意儿童糊口环境安全,根绝儿童眼外伤的发生。
6)屈光不正儿童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或眼镜验配机构进行正规散瞳验光,调整眼镜屈光度,不使用劣质及不合格眼镜。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是对幼儿园儿童的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五官是人体感知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的重要器官。
因此,实施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是本文对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的介绍。
一、视力保健1. 视力保健教育在幼儿园中,要开展视力保健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视力保健知识,学会进行正确的用眼习惯和眼保健操。
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幼儿不要过度用眼,学会远视眼保健操,进行眼部按摩等活动,增加眼部防护和保护。
2. 健康环境幼儿园的教室和活动室都应当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避免灯光过强或过弱。
教室环境灰尘,妨碍幼儿用眼,因此要保持幼儿园环境的干净卫生。
3. 定期检查每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幼儿的眼睛健康,及时发现幼儿的视力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
二、听力保健1. 听力长期监测幼儿听力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前提条件。
在幼儿园内,要长期监测幼儿听力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听力问题,及时干预和治疗。
2. 环境噪声控制幼儿敏感的听力器官很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幼儿园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噪声环境,减少在教室和活动室中的噪声,保证听觉环境的正常发育。
3. 保护幼儿听力幼儿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该受到很好的听力保护。
对于一些噪声环境较差的活动,如强体育活动和节庆活动,要适当采取隔音措施,保护幼儿的听力。
三、口腔保健1. 定期检查定期对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口腔问题及时处理和干预。
2. 教育幼儿口腔卫生习惯要教育幼儿保持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刷牙、漱口,以及避免生食过度在嘴里咀嚼太久的食物,等等。
3. 提供健康饮食在幼儿园提供健康饮食,避免儿童进食过于油腻、甜食类的食物。
要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清淡食物,以保护儿童口腔健康。
四、鼻腔保健1. 教育幼儿对鼻腔卫生的重视要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鼻腔卫生教育,教育幼儿要注意使用鼻帕,避免频频漏鼻涕,不要挖鼻孔等行为。
2. 环境清洁要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防止教室和活动室内的灰尘、细菌等影响到幼儿的鼻腔健康。
一、总则为了规范五官科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五官科设立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等职位,负责科室日常管理工作。
2.五官科下设门诊、病房、手术室、检验室、药房等部门,各部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
三、人员管理1.五官科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法规和技术规范。
2.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科室定期组织内部考核,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者进行培训和指导。
四、工作制度1.门诊工作(1)医护人员应按时到岗,认真接待患者,做好病史采集、检查、诊断、治疗等工作。
(2)严格执行挂号、就诊、检查、治疗、收费等程序,确保患者就诊流程顺畅。
(3)做好患者病情记录,及时反馈病情变化,确保医疗安全。
2.病房工作(1)医护人员应按时查房,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院内感染。
(3)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3.手术室工作(1)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进行手术,确保手术安全。
(2)做好术前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术后做好患者护理,预防并发症。
4.检验室、药房工作(1)检验室、药房人员应按时到岗,做好检验、药品供应等工作。
(2)严格执行检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检验、药品质量。
(3)做好患者检验、药品使用记录,确保医疗安全。
五、设备与物资管理1.五官科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药品、耗材等物资应严格按照规定采购、储存、使用,确保质量。
六、感染控制1.五官科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规定。
2.医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预防院内感染。
3.科室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
七、考核与奖惩1.科室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业务水平、服务质量、职业道德等方面。
2.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者进行培训和指导。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一、视力保健1、四岁以上的幼儿每年体检一次,发现视力异常儿童、及时通知家长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提高矫治率。
2、采取有效的视力保护措施,室内保证充足的采光,室内照明符合儿童的需要,不要过强或过弱。
幼儿连续写字、画画、看书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以免损伤视力,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杜绝外伤发生。
3、对体检中发现的视力异常和可疑的儿童两周后复查,并存记录。
对于已确诊的儿童做好家长的配合治疗。
二、口腔保健1、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2、牙齿保护措施,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3岁以上的幼儿开展餐后刷牙,局部用氟进行防龋(做氟保护)纠正咬物、咬唇、口呼吸、偏侧咀嚼等可能引起各种牙侧面畸形的不良习惯。
3、体检中发现患龋的儿童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早治疗,提高矫治率。
三、听力保护1、建立听力筛查制度,每年检查一次,及时发现高危儿童,对异常儿童及时进行监控,发现后及时去上级医院进行复查。
2、听力保护措施,及时发现遗传因素,慎重使用有毒药物。
3、对有后天致聋因素的幼儿如,传染病史,中耳炎史,使用过耳毒性药物及客观反应不良的加强监护。
。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1.眼部保健: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玩耍中常常需要使用眼睛,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幼儿眼部的保护。
在教室中要保持良好的照明,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同时,要教育幼儿正确使用眼睛,不用眼过度疲劳。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介入。
2.耳朵保健:幼儿的听力对于语言和沟通的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要确保幼儿的耳朵保持清洁和健康。
教室和活动区域要注意噪音控制,避免过大的噪音对幼儿的听力造成伤害。
同时,要定期检查幼儿的听力,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3.口腔保健:幼儿的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饮食和语言发展。
为了保护幼儿的口腔健康,幼儿园应当加强口腔卫生教育,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饮食习惯。
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龋齿等问题,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鼻部保健:幼儿园应注意保持空气清洁,减少可能对幼儿呼吸道造成刺激的因素。
同时,教育幼儿正确的鼻腔清洁方法,如擤鼻涕时使用纸巾等。
定期检查幼儿的鼻腔健康情况,帮助幼儿解决鼻塞等问题。
5.面部肌肉保健:幼儿的面部肌肉保健对于表情和语言表达非常关键。
幼儿园应加强对面部肌肉的保健,可以通过操练简单的面部表情活动,如眨眼、张嘴等,促进幼儿的面部肌肉发育和健康。
6.体验自然:提倡幼儿在公园、花坛等自然环境中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促进五官的健康。
同时,避免幼儿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控制幼儿园内有害辐射的设备数量。
7.家长配合: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宣传幼儿五官保健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
鼓励家长帮助幼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有助于维护幼儿的五官健康。
综上所述,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幼儿的五官健康,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应该与家长共同努力,确保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一、总则1. 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儿童五官保健水平,预防和减少五官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小学、托儿所等儿童教育机构。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儿童五官保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儿童五官保健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开展五官保健工作。
2. 儿童五官保健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儿童五官保健工作,定期对儿童进行五官检查,开展五官保健宣传教育。
3. 儿童保健医生:负责儿童五官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对儿童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三、儿童五官保健工作内容1. 儿童视力保健(1)开展儿童视力筛查,对视力异常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2)普及视力保健知识,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定期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发现视力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矫治措施。
2. 儿童听力保健(1)开展儿童听力筛查,对听力异常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2)普及听力保健知识,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3)定期对儿童进行听力检查,发现听力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矫治措施。
3. 儿童口腔保健(1)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对口腔疾病进行早期干预。
(2)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口腔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4. 儿童鼻喉保健(1)开展儿童鼻喉检查,对鼻喉疾病进行早期干预。
(2)普及鼻喉保健知识,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鼻喉卫生习惯。
(3)定期对儿童进行鼻喉检查,发现鼻喉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四、儿童五官保健工作要求1. 各级教育机构应将儿童五官保健工作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定期开展五官保健宣传教育。
2. 教师应关注儿童五官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儿童五官保健工作,关注儿童五官健康状况。
4. 儿童保健医生应定期对儿童进行五官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五、监督检查与考核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儿童五官保健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医院五官保健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提高医院五官科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五官科保健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门诊、住院、急诊等。
二、工作职责1. 负责职业健康体检五官科检查。
2. 掌握五官科知识和检查技术,熟悉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程序,详细询问既往史,进行五官科相关项目的检查,将结果填写在《职业健康检查表》中的相应检查栏内,并签全名。
3. 建立阳性结果登记本,列出阳性结果,尽快报职业卫生科。
4.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仪器定期保养、维护、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体检室清洁,提供良好体检环境。
5. 积极做好用眼卫生、牙病防治等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6. 对待受检者应亲切、耐心、仔细,服务应主动。
三、职业防护制度与保健措施1.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2.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3. 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a.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b. 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c. 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4. 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或为隔离患者治疗护理时,应当穿隔离衣、戴面罩、眼罩、穿鞋套等防护措施。
5. 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6. 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
7. 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8. 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四、科室管理制度1. 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 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标准。
眼部养护管理制度内容一、眼部健康检查1.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健康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检查等项目。
及时发现眼部问题,有助于及早治疗。
2. 注意家族遗传史:一些眼部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近视、白内障等眼部疾病,要及时进行眼部检查,预防遗传性眼病的发生。
3. 注意眼部症状:如果出现眼睛干涩、疼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二、日常护理1. 远离辐射: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要注意保护眼睛,每小时休息一次,远离辐射源。
2. 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盯着物体看,适当调节用眼时间,注意休息间隔。
3. 合理饮食:多吃绿色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持眼部健康。
4. 视力保护:使用适合自己度数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并定期更换。
5. 避免揉眼:揉眼容易造成眼部感染或损伤,要注意避免这种行为。
6. 强光防护:在阳光强烈时戴太阳镜,避免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7. 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眼部疲劳的缓解。
8. 减少吸烟:吸烟会加速眼部衰老,增加患眼部疾病的风险,要注意减少吸烟。
三、用眼注意事项1. 注意眼部清洁:定期清洁眼睛,避免眼屎、睫毛螨等对眼部的刺激。
2. 避免眼部暴露在有害物质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化学气体、烟尘等有害物质中,保护眼睛免受刺激。
3. 避免不良用眼习惯:比如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脑、阅读等,要适度减少这些行为,保护眼睛。
4. 避免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容易造成眼睛疲劳,注意适度使用。
5. 注意防护眼部:在户外运动时要戴眼镜、护目镜等眼部保护用品,避免眼部受伤。
以上是眼部养护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这些要求养成良好的眼部护理习惯,保持眼部健康,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珍惜眼睛,从点滴做起,让眼睛健康的陪伴我们一生。
幼儿园五官保健知识总结一、眼睛保健1. 眼睛保健的重要性幼儿园时期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眼睛保健尤为重要。
良好的视力不仅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益,还能对他们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 眼睛保健的基本方法(1)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孩子每天应保证10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以保证眼睛有充分的休息。
(2)远离电子屏幕:过度接触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建议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次不超过30分钟。
(3)注意用眼卫生:注意眼睛的清洁,保持眼睛周围的环境整洁,避免眼部感染。
3. 眼睛保健的日常练习(1)眼保健操:幼儿园可以进行适当的眼保健操活动,促进眼睛的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
(2)远眺练习:引导孩子远眺远处的景物,提高眼球灵活度,有益于保持视力。
二、耳朵保健1. 耳朵保健的重要性正常的听觉对幼儿的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耳朵保健也不容忽视。
2. 耳朵保健的基本方法(1)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避免让孩子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中,如火车、飞机、机器开启等。
(2)定期清洁耳朵:帮助孩子清洁耳朵,注意防止耵聱在耳道内生长。
3. 耳朵保健的日常练习(1)听力游戏:可以开展一些听力游戏,锻炼孩子的听觉灵敏度,培养孩子对声音的分辨能力。
(2)音乐欣赏:引导孩子接触各种音乐,增加音乐的乐趣,激发孩子对声音的好奇和热爱。
三、口腔保健1. 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口腔卫生对整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仅能预防口腔疾病,还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2. 口腔保健的基本方法(1)定期刷牙:每天至少两次,每次两分钟,选择适合幼儿的牙刷和牙膏,正确的刷牙姿势。
(2)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带孩子到专业的口腔医生那里检查口腔健康。
3. 口腔保健的日常练习(1)口腔保健教育:通过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意识,引导他们养成刷牙、漱口的良好习惯。
(2)饮食指导:指导孩子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一、视力保健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而视力的健康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
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应该重视孩子们的视力保健问题。
1. 注重室内光线幼儿园的教室应该保持明亮光线,避免过暗或过亮的环境。
要注意室内灯光的布置,避免产生灯光漏斗现象,以免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影响。
2. 定期眼保健操幼儿园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眼保健操,帮助他们缓解视觉疲劳,保持视力健康。
眼保健操可以包括眼球转动、远近视觉切换等动作。
3. 合理安排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现代社会,电子产品已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视力有害。
幼儿园应合理安排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
二、听力保健1. 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对孩子的听力造成影响,因此幼儿园要避免安排活动在噪音环境下进行,如在音乐课上提供耳塞等防护用具。
2. 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孩子们的听力问题。
对于有听力问题的孩子,要及时配备助听器或其他辅助设备。
三、口腔保健1. 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口腔卫生教育活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漱口等。
2. 控制甜食摄入过多摄入甜食容易导致龋齿等口腔问题,因此幼儿园要控制孩子们的甜食摄入,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鼻部保健1. 培养正确的呼吸习惯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呼吸训练活动,引导孩子们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避免口呼吸过多,有利于鼻腔的健康。
2. 定期清洁鼻腔幼儿园要定期引导孩子们清洁鼻腔,避免鼻腔堵塞,影响呼吸健康。
五、皮肤保健1. 保持皮肤清洁幼儿园要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洗手、洗澡习惯,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疾病的发生。
2. 防晒在户外活动时,要给孩子们带上防晒用品,避免暴晒对皮肤的伤害。
以上是幼儿园五官保健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们能够重视孩子们的五官健康问题,共同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六、维护儿童健康成长1. 健康饮食除了控制甜食摄入外,幼儿园也应鼓励孩子们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健康,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五官科规章制度【前言】五官科是医院中负责诊断和治疗眼、耳、鼻、喉等五官疾病的科室。
为了保障医疗质量、规范医务行为,本医院制定了五官科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官科规章制度内容及实施情况。
【一、专业知识和技术】1. 五官科医生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水平。
2. 医生必须准确诊断和鉴别五官疾病,对病情严肃负责,确保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案。
3. 医生需熟悉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流程,掌握相应的医疗技术。
【二、医疗保健】1. 五官科医生要切实履行医生职责,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2.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需求合理安排医疗资源,保证患者的就诊权益。
3. 医生应遵守医疗纪律,不得擅自开设、转诊、停止治疗,必要时需与其他科室协作。
【三、医疗流程】1. 五官科医生在接诊患者后,应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确保获得准确的诊断依据。
2. 医生应合理安排患者的治疗计划和手术安排,确保治疗的科学性、连贯性。
3. 医生应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手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四、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1. 五官科医疗机构应配置先进、齐全的医疗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2. 医院应加强药品管理,严格控制药品的采购、储存和使用,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患者权益保护】1. 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向患者提供详细、准确的医疗信息。
2. 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享有知情同意权。
3.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投诉和纠纷。
【六、医疗质量管理】1. 五官科医院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控和评估。
2. 医疗机构要重视医疗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医疗安全。
【七、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1. 五官科医生应坚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
2. 医生应遵守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不得做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一)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1、开展儿童保健门诊、高危儿管理工作,集体和散居儿童的健康检查、儿童营养咨询、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心理卫生及五官保健工作.2、定期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老师进行培训,协助当地幼儿园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3、开展儿童保健宣传、指导工作,编写科学育儿及小儿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4、及时了解国内外儿童保健动态,积极引进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技术.(二)儿童生长发育科工作制度1、做好身高(长)、体重测量仪的校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定期给小儿进行健康查体,严格按照《全国0-6岁儿童体格发育评价表》进行生长发育评价,观察其生长发育状况和发育趋势.及时发现偏离,正确指导、纠正偏离.3、积极预防各类营养性疾病,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诊疗措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4、开展健康宣教,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家长做好小儿喂养与保健.5、妥善保管各类门诊记录和相关资料,定期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
(三)儿童营养科工作制度1、开展儿童营养门诊的指导,为家长提供适合年龄的膳食指导.2、对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肥胖、贫血、佝偻病等儿童营养性疾病给予针对性指导,定期随访观察。
3、指导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及辅食添加。
4、开展儿童营养知识宣教工作。
5、妥善保管各类门诊记录和检查资料,不断提高保健服务质量。
6、随时了解国内外儿童营养研究新进展,新知识,结合本科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工作.(四)群体保健科制度l、负责对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督导和培训.2、负责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指导。
3、为儿童进行入托体格检查,并出具健康检查表.4、不得为入托儿童提供虚假证明。
5、做好资料保存收集工作。
一、总则为了加强幼儿园五官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幼儿园成立五官保健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负责全面领导五官保健工作。
2. 设立五官保健室,配备专职保健教师,负责具体实施五官保健工作。
3. 各班级教师协助保健教师开展五官保健工作,做好日常观察、记录和报告。
三、保健工作内容1. 视力保健(1)定期对幼儿进行视力筛查,发现视力异常儿童,及时通知家长并指导家长带幼儿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室内光线充足,保证幼儿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3)教育幼儿正确使用电子产品,限制幼儿观看电视、玩手机等时间。
2. 口腔保健(1)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2)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岁以上幼儿餐后刷牙,局部使用含氟牙膏。
(3)纠正幼儿咬物、咬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3. 听力保健(1)建立听力筛查制度,每年对幼儿进行一次听力检查,发现听力异常儿童,及时通知家长并指导家长带幼儿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避免幼儿接触噪音环境,保护幼儿听力。
4. 鼻腔保健(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幼儿感冒。
(2)教育幼儿正确擤鼻涕,避免用手挖鼻孔。
5. 耳朵保健(1)避免幼儿接触尖锐物品,防止耳朵受伤。
(2)教育幼儿正确清洁耳朵,避免用力掏耳朵。
四、保健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幼儿五官保健意识。
2. 定期开展五官保健知识讲座,普及五官保健知识。
3. 开展五官保健活动,增强幼儿自我保健能力。
4. 建立幼儿五官保健档案,跟踪幼儿五官健康状况。
五、监督与考核1. 幼儿园定期对五官保健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幼儿园五官保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 将五官保健工作纳入幼儿园年度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最新政策执行。
儿童保健科管理制度一、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儿童保健科作为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肩负着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
为了加强儿童保健科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儿童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结构1. 儿童保健科设主任一名,负责科室的全面管理工作。
2. 儿童保健科下设儿童保健门诊、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儿童营养与膳食指导、儿童心理行为干预、儿童五官保健等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本小组的日常工作。
3. 儿童保健科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科室主任对本科室的各项工作负总责。
三、工作制度1. 儿童保健科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儿童保健工作。
2. 儿童保健科应定期开展儿童健康体检,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童健康问题。
3. 儿童保健科应积极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指导。
4. 儿童保健科应开展儿童营养与膳食指导,为儿童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
5. 儿童保健科应开展儿童心理行为干预,为儿童提供心理健康的支持。
6. 儿童保健科应开展儿童五官保健,为儿童提供五官健康的保障。
7. 儿童保健科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儿童的保健意识。
四、人员管理制度1.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
2. 儿童保健科应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3.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人员的考核制度,对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定期考核。
4.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人员的晋升制度,为优秀人员提供晋升机会。
五、物资管理制度1.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包括物资采购、库存管理、使用管理等。
2.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物资采购制度,确保物资的质量和供应。
3.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库存管理制度,确保物资的充足和合理使用。
4.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使用管理制度,确保物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六、安全管理制度1. 儿童保健科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医疗安全、信息安全等。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5 页幼儿园五官保健制度一、视力保健1、四岁以上的幼儿每年体检一次,发现视力异常儿童、及时通知家长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提高矫治率。
2、采取有效的视力保护措施,室内保证充足的采光,室内照明符合儿童的需要,不要过强或过弱。
幼儿连续写字、画画、看书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以免损伤视力,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杜绝外伤发生。
3、对体检中发现的视力异常和可疑的儿童两周后复查,并存记录。
对于已确诊的儿童做好家长的配合治疗。
二、口腔保健1、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2、牙齿保护措施,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3岁以上的幼儿开展餐后刷牙,局部用氟进行防龋(做氟保护)纠正咬物、咬唇、口呼吸、偏侧咀嚼等可能引起各种牙侧面畸形的不良习惯。
3、体检中发现患龋的儿童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早治疗,提高矫治率。
三、听力保护1、建立听力筛查制度,每年检查一次,及时发现高危儿童,对异常儿童及时进行监控,发现后及时去上级医院进行复查。
2、听力保护措施,及时发现遗传因素,慎重使用有毒药物。
3、对有后天致聋因素的幼儿如,传染病史,中耳炎史,使用过耳毒性药物及客观反应不良的加强监护。
第 2 页共 5 页幼儿园五月份工作计划B.做好幼儿的“六一”体检工作。
.做好患病幼儿的疾病矫治工作。
3.保育员业务培训活动。
4.加强晨检和各类清洁消毒工作,预防多发病和;传染病的爆发。
5.加强安全教育和对各项安全隐患的检查,杜绝事故的发生。
6.出好一期保育之窗,主要围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7.紧急疏散演练一次。
8.天气渐热,保育员要严格做好室内卫生及通风、牛奶插管等工作,防止细菌繁殖。
五官保健制度
一、儿童眼部保健
1.管理对象:园所全体儿童,对视力高危儿童(已诊断弱视、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或家族中有高度视力低常者)应重点管理。
2.管理内容:
(1) 建立定期视力检查制度:4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早期发现异常,及时确诊治疗。
(2) 对视力低常儿童进行管理。
(3) 了解弱视儿童的矫治方法,督促协助在园弱视儿童坚持弱视训练。
(4) 对视力低常儿童每3个月测查一次视力,记录在“视力矫治登记册”。
(5) 转诊:儿童单眼视力低常或双眼裸眼视力相差两行或两行以上时,2周-1个月后应复查一次,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督促家长带儿童到设有儿童眼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并追踪诊断结果。
(6)当幼儿出现视物行为异常的表现或眼外观检查发现可疑异常或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发现异常,均应及时转诊至区妇幼保健机构或医疗机构的相关专科门诊进一步诊治,并追踪诊断结果。
(7)视力检查结束后,数据准确、完整的录入北京市妇幼信息系统,定期进行数据的质量控制,按要求进行汇总上报。
并填写“五官保健统计表”。
3.预防措施:
(1) 保护儿童视力:室内光线充足,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画、游戏。
儿童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
(2) 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写字姿势,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眼与书本之间距离保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应呈 30°-40°角度。
(3) 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每次时间不宜超过 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眼睛与各种电子产品荧光屏为其对角线 5~7倍的距离,平面略低于眼高。
(4) 预防眼传染病:教育和督促儿童经常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
发现眼部传染病及时隔离患儿,不带患有传染性眼病的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场所活动,定期对玩具、毛巾进行消毒,以预防眼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5) 预防眼外伤:注意儿童生活环境安全,杜绝儿童眼外伤的发生。
(6)屈光不正儿童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或眼镜验配机构进行正规散瞳验光,调整眼镜屈光度,不使用劣质及不合格眼镜。
在
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适度使用眼保健产品。
(7)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 2小时。
二、儿童耳部保健
1.管理对象:园内全体儿童
2.管理内容:
听力筛查管理
(1)儿童入园体检应进行听力筛查。
(2)组织全园儿童每年应进行 1次听力筛查。
(3)具有听力损伤高危因素的儿童每半年监测 1次,测查两次正常,转入正常管理。
(4)了解新入园儿童听力筛查结果和有无后天致聋因素,及时进行防聋健康教育。
(5)及时通知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儿童家长持“北京市儿童听力筛查报告单”带领儿童到听力诊断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6)负责追访听力筛查未通过儿童的听力诊断结果,并将诊断单位、诊断结果以及诊断时间抄写在儿童听力筛查报告单背面。
同时将追访过程及结果录入北京市妇幼信息系统中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追访”模块。
记录”的首页疾病一栏中标明“听力诊断结果已上报”及“上报时间(年月)”
(7)听力筛查结束后,即时将筛查结果准确而完整地录入北京市妇幼信息系统中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追访”模块,定期进行数据的质量控制,按要求汇总上报,填写“五官保健统计表”。
3.预防措施
(1) 按时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脑膜炎、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
(2) 积极治疗中耳炎;避免头部外伤;慎用耳毒性药物;远离噪声环境。
三、儿童口腔保健
1.管理对象:在园全部幼儿
2.管理内容:
(1) 了解在园儿童牙齿检查结果和龋齿的原因,及时进行口腔健康教育。
(2) 学龄前幼儿每半年口腔检查一次,龋齿检查和矫治情况记录在“龋齿矫治登记册上”。
每年至少一次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
(3)当出现唇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舌系带过短、乳牙早萌或滞留、反咬合、龋齿,及时通知家长带儿童去医院相关口腔专业门诊进行诊治,负责追访就医儿童诊断结果,及诊治情况。
(4)口腔检查结束后及时准确并完整地录入北京市妇幼卫生系统,定期进行数据的质量控制,按要求进行汇总上报,填写“五官保健统计表”。
3.预防措施:
(1)制定适合小、中、大班级的年龄阶段的健康宣教,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等方面给予幼儿指导。
(2)合理饮食,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
(3) 进食富含纤维并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选择有益牙齿的食物:坚果、蔬菜、水果、牛奶、粗粮等。
(4) 进食后漱口或者喝白开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5)培养规律性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6) 有效的刷牙,注重刷牙效果,牙齿的每一面都要刷到,不能有遗漏。
(7)纠正幼儿不良习惯。
8)每半年检查牙齿一次,凃氟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