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0课 水墨画风景|湘美版(2018秋)2 (共17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6.18 MB
- 文档页数:1
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水墨画风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水墨画风景》是湘教版美术五上第10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介绍、名家的水墨画作品欣赏以及创作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水墨画技法的掌握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尚未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学生对于自然风景的观察和描绘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名家的水墨画作品,学生能启发思考,培养审美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法创作出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描绘自然风景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然风景的韵味和意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水墨画作品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水墨画,引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导入新课。
2.欣赏与讨论: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名家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技法和意境。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见解。
3.技法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学生在旁边观察和模仿,尝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绘画实践。
4.练习与指导: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自主进行水墨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学习水墨山水画的传统笔墨表现方法。
2、认识水墨山水画“笔、墨、趣”立意构图手法,发挥个性创作水墨山水画。
3、培养学生追求人文个性,在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4、在欣赏中认识不同时代中国山水画作品,关注生活,培养人文精神,激发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创作欲望。
2学情分析在上一节课山水画临摹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勾、皴、染、点”的表现方法。
本课教学主要以水墨山水画立意与构图为主,注重创意,充分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通过毛笔运用点、线、面的各种笔墨表现,大胆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并用水墨的干湿浓淡进行进景、中景、远景层次感的水墨山水画表现。
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生性活泼,有的学生则生性腼腆,每个学生的感受、认识、理解和表达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因此,本课教学过程如果过分强调水墨山水画的传统知识表现,会使其难以接受和理解,影响创造力的发挥。
因此,教师在技法的讲解上要注重简练,对点、线、面的各种笔墨表现知识要简练讲解,便于学生技法表现。
为了便于学生创作有所创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绘画步骤及技法教学,只讲解水墨的干湿浓淡及“进景”、“中景”、“远景”层次表现的讲解,技法上则不作重要讲解。
因此,本课要注重对课本中不同画家绘画创意中的个性化表现的欣赏,激发学生的个性,便于创作运用,增强学生作品创作的个性表现力。
所以,只要注重激发学生个性发挥,尤其是中华精神文化内涵中“笔、墨、趣”的发挥就可以了。
本课教学程序设计为:复习导入—欣赏探究—步骤讲解—创作表现—评析交流。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欣赏与了解不同山水画的风格中,学会运用“笔、墨、趣”立意手法表现自己风格的山水画,并注重水墨的干湿浓淡进行进景、中景、远景层次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