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精品】10、水墨画风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的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掌握树木树叶的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出教室,领略大自然的美、中国园林之美。
教学重点:作画过程中能合理运用点、线、墨块、色块。
教学难点:墨色浓淡变化和景物虚实处理的方法。
树木的表现方法。
教法学法:观察、欣赏、讲解、演示示范、自主表现教学准备:水墨工具(毛笔、墨汁、墨碟毛毡、镇纸等)宣纸、国画颜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让学生看幻灯片,猜画面的内容。
2、继续展示下一页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提问:有谁知道是一幅什么画吗?3、生答,师总结,导出本课的课题《水墨画风景》,板书课题:《水墨画风景》。
二、赏析作品:1、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幻灯片中得作品。
A、师提问:大家仔细观察,在这幅画的空白处,表现的事物形象是什么?生答师总结:空白处表现的事物形象是——天空、云雾、水、地。
B、师提问:大家再仔细观察画面,除了刚才这些事物形象外,画面当中还画了哪些事物形象。
生答师总结:树、石、山、房子等。
2、引导学生欣赏一组水墨山水作品(幻灯),学生边欣赏老师边介绍水墨山水的特点:水墨山水画是通过对树木、山石等形象的描写,来表现山川自然风景,其笔法以勾、皴、擦、点、染为主,其墨法在于浓淡干湿,笔墨结合,作画讲究立意,借景抒情,往往还在空白画面中留白,表达虚实相生的意境。
3、引导学生赏析比较本课首页中的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在如下三个方面赏析比较:A、水墨表现的整体效果,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所营造的氛围。
B、树木、山石造型的生动姿态,大小、前后、轻重、呼应组合关系和效果。
C、树木、山石的画法。
三、看微课视频、学画山石与树木:1、山石的画法2、单树树干的画法。
A、下笔先取势,确定树干姿态。
B、从上往下画起,注意树枝的穿插,前后左右的关系。
C、注意树木自然的生长规律。
2、树叶的画法。
《水墨画风景》教案安庄镇中江小学梁中华一、导入:1、让学生看幻灯片,猜画面的内容。
2、继续展示下一页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提问:有谁知道是一幅什么画吗?3、生答,师总结,导出本课的课题《水墨画风景》,板书课题:《水墨画风景》。
二、赏析作品:1、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幻灯片中得作品。
A、师提问:大家仔细观察,在这幅画的空白处,表现的事物形象是什么?生答师总结:空白处表现的事物形象是——天空、云雾、水、地。
B、师提问:大家再仔细观察画面,除了刚才这些事物形象外,画面当中还画了哪些事物形象。
生答师总结:树、石、山、房子等。
2、引导学生欣赏一组水墨山水作品(幻灯),学生边欣赏老师边介绍水墨山水的特点:水墨山水画是通过对树木、山石等形象的描写,来表现山川自然风景,其笔法以勾、皴、擦、点、染为主,其墨法在于浓淡干湿,笔墨结合,作画讲究立意,借景抒情,往往还在空白画面中留白,表达虚实相生的意境。
3、引导学生赏析比较本课首页中的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在如下三个方面赏析比较:A、水墨表现的整体效果,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所营造的氛围。
B、树木、山石造型的生动姿态,大小、前后、轻重、呼应组合关系和效果。
C、树木、山石的画法。
三、学画树木:1、单树树干的画法。
(幻灯)A、下笔先取势,确定树干姿态。
B、从上往下画起,注意树枝的穿插,前后左右的关系。
C、注意树木自然的生长规律。
老师讲解完后,作现场示范。
学生尝试练习。
2、树叶的画法。
(幻灯)点叶法、夹叶法老师讲解完后,作现场示范。
学生尝试练习。
3、完整一棵树的画法。
(幻灯)强调在向树干加叶子的时候,要注意叶子的疏密关系,注意树木整体造型。
学生尝试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分组展示、生评、师评。
五、板书设计:水墨画风景一、赏析作品二、学画树木。
【精品】《水墨画风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出树的点.线.面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临摹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水墨山水画中树的表现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墨山水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毛笔中锋、侧锋以及点、勾、擦各种用笔方法完成一幅关于树的水墨作品。
二、教学难点:能够将墨色的浓淡表现于画面当中。
教学手段多媒体运用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二、学习方法:观察法、临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相关知识及用笔、用墨的方法。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关于水墨画的一课《水墨画风景》。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引出新的教授内容】二、探究学习1.观察课本中的三幅作品,从中得出什么是水墨山水画,我们重点来学习水墨山水画中树的画法。
【设计意图:出示作品直观感受水墨画的特点】{2.通过对三幅作品中树的不同感知,了解中国画的不同表现技法。
3.说一说我们肃南县常见的树(杨树、柏树、松树),重点来学习杨树的水墨画表现。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技法】4.微课播放水墨画表现杨树的教学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感受了解水墨画中树的表现】5.师示范分步骤来表现杨树。
(分步讲解并进行示范)步骤一:先立干。
(先画树干)起笔自顶上往下画,用笔以中锋为主,先蘸水,再蘸墨。
步骤二:画枝干。
用笔以中锋为主,有前有后,穿插自然,先蘸水,再蘸墨。
步骤三:添叶。
以中锋为主,给树干添上叶,先蘸水,再蘸墨。
步骤四:晕染。
先蘸水,再蘸墨,用笔以侧锋为主,大面积晕染树的各个部分,适当留有空白。
步骤五:整理画面。
以中锋、侧锋两种表现方法将整个画面的墨色进行调整,让画面色彩微妙,意境丰富。
【设计意图:直观感受画杨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三、学生创作结合毛笔中锋、侧锋以及点、勾、擦各种用笔方法完成一幅关于树的水墨作品,能够将墨色的浓淡表现于画面当中,可以添加其他内容将画面丰富起来。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水墨画风景︳湘美版小学美术湘版五年级《水墨画风景》教案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小学苏静教材分析: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文人墨客都为祖国的锦绣山河所倾倒。
画家们走遍三山五岳、大江南北、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
中国的水墨风景画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景观美,同时又包含着画家对大自然的审美选择和情感寄托。
教材中选用两幅现代写意名家的画,如黄宾虹的《山水》,画家以浑、厚、华、滋四字来体现造化的内美,即把大自然画得雄浑、厚重、华美、滋润,以此透露内在的生生不息之意。
此画山石树木融为一体,同时又觉浓密之极,厚重之极,层次非常丰富,仿佛深层之中蕴含着一种意象。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写意风景,初步了解中国水墨风景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
掌握水墨风景画的步骤方法,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义。
通过对中国水墨风景画作品中表现的传神与魅力特点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掌握美术欣赏、评价、表现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水墨风景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风景画的四个步骤。
教学难点:能用笔墨表现树石的特点,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学准备:教师:共同收集中国古代和现代风景画图片资料和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
学生:水墨画工具材料,如毛笔、墨汁、宣纸、颜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感受水墨风景画全体师生聆听《高山流水》,引导学生吟诵古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对比分析哪幅画为它配画合适?想一想,为什么?国画的意境,追求的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强调的是景中有情,情寓景中。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2、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教学难点: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用具准备: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宣纸、旧报纸、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激趣。
中国名家花鸟画欣赏,使学生对中国画花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随意几笔示范花卉的画法(强调随意几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画法,并感受到学中国画并不是很难的事,增强学生信心。
2、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为尝试绘画做准备。
(1)用朱砂画花瓣,侧锋用笔。
(2)淡墨中锋画枝。
(3)淡墨侧锋添叶。
(4)浓墨中锋画花蕊、叶筋。
3、四种用笔的演示:(1)用笔调淡墨后,在笔锋上蘸浓墨一笔画完。
(2)用笔调墨后,在笔锋上蘸较浓的颜色一笔画完。
(3)先用墨画,再用色染。
(4)先用色画,再用墨点。
三、尝试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尝试绘画,亲身感受一下绘画的乐趣。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指出不足,发扬优点。
四、学生练习。
运用点和色的变化来表现一幅花卉图。
五、学生掌握笔、墨、色的不同表现方法,试着画自己熟悉的蔬果。
通过用笔的变化和墨的干湿浓淡来表现对蔬果的感受,对蔬果的形状发挥个人想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进行造型。
六、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自由创作绘画。
七、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激趣,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绘画进行自评或互评。
湘版五年级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1、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的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2、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能够用山水画小品进行表现。
教学重难点墨色浓淡变化和景物虚实处理的方法。
树木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国画用具、宣纸板书设计水墨风景空间感树木穿插自然枝叶适度前后关系教学反思拓展作业教学流程一、赏析作品:引导学生对首页三幅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赏析要点:1、湿润淋漓的画面效果是怎样产生的?感受水墨表现的画面整体效果,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所盈造的气氛,点线的疏密变化以及物象空间的处理等等。
2、画中树木和现实中树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树木生动的造型?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树木是对光影照射下的物象的视觉感受,而水墨画中的树木被程式化,类似线条写出的符号,它之所以生动是因为画家抓住了树木生动的姿态。
3、中国画的表现运用以线为主的手段。
以线为主的树木山石的画法(双勾法和没骨法、中锋和侧锋用笔、造型的方圆趋向等)。
树木山石造型的生动姿态以及大小、前后、轻重、呼应组合关系和效果。
4、谈谈你对作品的感受,这些作品表达了什么意境,为什么这样理解?气氛:平静、热烈气候:春夏秋冬、雨后、早晨、黄昏心情:你处在画中会是什么心情?结合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教师演示讲解,包括笔墨基本方法,点线的运用,中锋和侧锋的用笔方法。
二、学画树木:要点如下:1、下笔先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根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2、树木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
3、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原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4、树木的组合要有大小之别,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忌讳根顶俱齐,等距排列。
5、点叶则要注意聚散,增枝点叶须适度。
6、点叶、勾叶演示。
7、画大小两棵树,表现它们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水墨画风景美术教案【篇一:经开四小张正权美术《第十课、水墨画风景》教案】经开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教学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十课《水墨画风景》教案张正权经开区第四小学教学目标:1、认识水墨画的特点;2、认识几位水墨画大师及其作品特点;3、尝试树石的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图片)请看张老师左手拿着的是什么?(红墨水)右手拿着的是什么?(蓝墨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墨水)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我手里拿的确实是墨水,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墨水,而是叫做水墨的一种东西。
(出示图片“水墨”?)谁来猜猜“水墨”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出示图片文字描述【齐读】:(水墨一般是指水墨画,它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它一般利用清水和墨汁来作画。
相对外国画种而言,水墨画也叫做“中国画”。
)2、欣赏水墨效果视频提问: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鱼、鸟龙等)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若隐若现、变换莫测)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画里面有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叫做“写意”,它就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力求笔情墨趣,以追求画面的“神似”谋求意境)(图片出示完整叙述)二、学习新课师:水墨画在绘画过程中不要求太细致的刻画,要追求神似,大胆概括,大胆表现,下面我们来认识几位水墨画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1、欣赏黄宾虹大师、陈子庄大师、张朋和李可染大师等的水墨画作品(图片出示相关大师的简介和代表作品)观察提问:这副景物中近景是什么?中景是什么?远景又是什么?(教师板书:近景、中景、远景)2、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呢?为什么?师:同学们,现在我跟大家介绍另一位国画大师,他的名字叫戴畅,请看他的简介。
(出示图片和简介)设问:看完他的简介,你最想问张老师什么问题?3、展示认识“一平方尺”大小的宣纸。
设问:你想成为一位有名的国画家吗?你想让你的绘画作品也很值钱吗?那就认真地和张老师一起学习,享受绘画的乐趣吧!三、学习石头和树的画法1、2、3、4、5、教师利用宣纸示范石头的画法教师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选出优秀者上台示范或给同学示范教师点拨:无限的石头堆积即成了山!师生观看视频《树的画法》四、练习作业展示和小结2015年10月14日【篇二:幼儿园美术教案水墨画】幼儿园美术教案水墨画:葡萄活动目的:1、知道水墨画是我国的国画,学习使用毛笔、墨汁等画葡萄,体验画水墨画的乐趣。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水墨画风景湘美版【精品】水墨画风景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墨风景画。
2.认识水墨山水画的表现特点。
3.学习树、山石的画法。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水墨山水画的一般常识。
2.学习水墨山水画中树木、山石的画法。
3.学生临摹体验画简单的树、山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趣。
2.提高学生热爱和传承民族传承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水墨山水画表现特点。
2.学习水墨山水中树、石的画法。
教学难点树、山石的画法。
教法生学法一、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指导。
二、学习方法:探讨、体验、练习。
教学准备宣纸、毛笔、墨汁、毛毡、课件学具准备宣纸、毛笔、墨汁、毛毡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本课的学习。
1.(板书)水墨风景画2.理解“水墨”含意,揭示水墨画风景的概念。
让学生感觉水和墨(动手调一调,在宣纸上画画看效果)水墨画风景就是用水调墨或墨调水画风景画,也就是中国画中的水墨画山水,画出来的画称它为“水墨山水画”,它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所以这节课我们学习画中国画。
二、认识水墨山水画出示课件:猜猜看显示出来的画面中画的会是什么呢,生答师总结:就是天、云、地面和水,这种画法叫做计白当黑,是中国画中虚实相生的哲理。
所以我们只要画好树和石头。
同时你也表现出了云和水。
一部分浅色景物用留白的方式表现,是中国画表现的一大特点。
这就是一幅较完整的水墨山水画作品。
水墨山水画是通过对树、山、石的描写,来表现山川自然风景。
其笔法以勾、皴、点、染为主,其墨法在于浓、淡、干、湿,笔墨结合,作画讲究立意,借景抒情,往往还在画面中留白,表达虚实相生的意境。
三、欣赏三幅山水画,说说画中的树、山石给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三幅作品1.黄宾虹的《山水》中的树分散生长,树干弯弯曲曲,树枝四处生出;石气势磅礴,怪石嶙峋。
2.陈子庄的《秋牧》中的树清秀挺拔,排列整齐;石层层叠叠,层次分明。
水墨画风景-湘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 前言本教案针对五年级美术上册《湘美》课程的第10课,主要介绍了水墨画风景的相关技法和知识点。
本课程将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水墨画的特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式;2.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水墨渲染、笔画压榨、晕染等;3.学会运用水墨画技法,创作具有湘西地方风景特色的水墨画作品;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
3. 教学内容1.水墨画的特点及表现方式;2.水墨画的基本技法;3.湘西地方风景的特色及表现方式。
4.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这几次课学习到的知识,提问:你们还记得学习过哪些画种或画法?这些画种或画法有哪些特点?第二步:讲解1.水墨画的特点及表现方式水墨画是国画中最为传统、最具有特色的画种之一,它以墨、水为主要材料,鲜有色彩,常常形成了以黑、白、灰为主的单色淡雅的画风,其表现方式主要有:笔墨独具、留白有度、意境空灵、气韵生动等。
2.水墨画的基本技法(1)水墨渲染:即在画布或宣纸上先涂上水,再在水面上放入适量的墨,使用毛笔晕染描画,可以产生烟云渐变的效果。
(2)笔画压榨:即选择功用不同的毛笔,通过挑选、拔、压等技法,让笔画的轻重、粗细得到充分的发挥。
(3)晕染:晕染技法可以产生多种云雾锦缎、水墨自然渐变的效果,对于表现山石、树木等自然景物的淡雅含蓄起到了绝佳的修饰作用。
第三步:实践1.示范画法:教师展示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帮助学生掌握技法的实际应用。
2.创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创作出一幅具有湘西地方特色的水墨风景画作品。
第四步:评价分析评价学生的作品,帮助他们发现和分析不足之处,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美学意识。
5. 教学重点及难点1.水墨画特点及表现方式的理解与掌握;2.水墨画技法的掌握和实践;3.创作一幅具有湘西地方特色的水墨画作品。
6. 教学工具水墨画、毛笔、水、宣纸、炭笔、橡皮、讲解用的幻灯片等。
水墨画风景一、教材分析:中国山水画以独特的方式描绘山川自然景观,是一种独特的风景画。
本课以以欣赏、临摹、创作等方式展开,帮助学生运用水墨技法进行创作表现,体会水墨的表现情趣,获得对山水画的初步认识,在学习中拓展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知道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山水画的特点。
2、技能: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方法,并能用山水画技法进行创作。
3、情感: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通过活动中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进一步掌握水墨画用笔、用墨基本技巧,运用水墨技法进行山水画创作。
2、难点:充分运用笔墨的变化生动表现树木组合,来表达山水画意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愉快的四十分钟。
今天,夏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自然里看一看。
走进大自然,我们会看到许多令人陶醉的风景,摄影师们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的景色,而一代大师们用一汪水和一方墨留住了这美好的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学大师们是如何用笔墨去表现这美丽的风景的。
(出示课题)二、学习笔墨技巧:(一)笔墨大热身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墨动物》,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哪些基本的笔墨知识呢?生:常用的笔法有:中锋、侧锋。
墨色丰富,因而有了“墨分五色”之说,分为:焦、浓、重、淡、清。
(二)眼力大比拼: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创作热情师:复习了笔墨的基本知识,现在夏老师要来考考同学们啦。
第一个环节:找笔法。
你能找出这两幅画主要用到的不同笔法吗?生:前者侧锋、后者中锋。
师:这位同学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出了两幅画主要用到的的不同笔法。
侧锋画出的屋顶,饱满、厚重。
而中锋画出的柳条,遒劲、有力。
接下来夏老师要提高难度啦!现在进入我们的快速抢答环节:请你们仔细的观察这一幅水墨风景画,我来指向画面的某处,然后你们快速的答出它所用的笔法。
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教师快速指,学生快速答。
水墨画风景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墨风景画。
2.认识水墨山水画的表现特点。
3.学习树、山石的画法。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水墨山水画的一般常识。
2.学习水墨山水画中树木、山石的画法。
3.学生临摹体验画简单的树、山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趣。
2.提高学生热爱和传承民族传承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水墨山水画表现特点。
2.学习水墨山水中树、石的画法。
教学难点树、山石的画法。
教法生学法一、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指导。
二、学习方法:探讨、体验、练习。
教学准备宣纸、毛笔、墨汁、毛毡、课件学具准备宣纸、毛笔、墨汁、毛毡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本课的学习。
1.(板书)水墨风景画2.理解“水墨”含意,揭示水墨画风景的概念。
让学生感觉水和墨(动手调一调,在宣纸上画画看效果)水墨画风景就是用水调墨或墨调水画风景画,也就是中国画中的水墨画山水,画出来的画称它为“水墨山水画”,它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所以这节课我们学习画中国画。
二、认识水墨山水画出示课件:猜猜看显示出来的画面中画的会是什么呢,生答师总结:就是天、云、地面和水,这种画法叫做计白当黑,是中国画中虚实相生的哲理。
所以我们只要画好树和石头。
同时你也表现出了云和水。
一部分浅色景物用留白的方式表现,是中国画表现的一大特点。
这就是一幅较完整的水墨山水画作品。
水墨山水画是通过对树、山、石的描写,来表现山川自然风景。
其笔法以勾、皴、点、染为主,其墨法在于浓、淡、干、湿,笔墨结合,作画讲究立意,借景抒情,往往还在画面中留白,表达虚实相生的意境。
三、欣赏三幅山水画,说说画中的树、山石给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三幅作品1.黄宾虹的《山水》中的树分散生长,树干弯弯曲曲,树枝四处生出;石气势磅礴,怪石嶙峋。
2.陈子庄的《秋牧》中的树清秀挺拔,排列整齐;石层层叠叠,层次分明。
3.张朋的《秋塘》中的树枝条柔美,婀娜多姿;石清秀挺拔,淡雅端庄,像着女的装少。
小学美术湘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精品】桂林市胜利小学何薇1、认知目标: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的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能够用山水画小品进行表现。
3、情感目标:体会水墨的表现情趣,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热爱爱园,追求美好生活和高尚情操的精神和理想。
4、教学重点是: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能够用山水画小品进行表现。
5、教学难点:学生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6、教师准备:(1)与山水画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2)山水画的工具材料。
学生准备:山水画的工具材料,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等。
7、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视频导入,感知水墨画的概念、发展历史、风景画的内容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师:这就是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也叫中国画。
它题材广泛,有花鸟、人物、山水。
它是水和墨的矫糅而成,气韵生动,意境丰富。
2.揭示课题:第10课《水墨画风景》师:今天,我们用水墨画的方式画风景。
(板书:课题)师:风景包括什么内容?生答1、2、3。
对!这就是风景画构成元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4页,一起走进第10课《水墨画风景》一课。
(二)、新授1.回顾旧知,明确墨分五色的概念师:在上课《水墨画动物》一课中,我们学会了用笔、用墨的方法进行绘画,那墨分五色,是指哪五色?来!老师来画你们来猜!2.我画你猜的游戏(1)教师示范:要点1:先把笔泡入清水,让笔肚的部分吃满水,再笔头沾点浓墨。
看!这是什么墨?你来猜!生答浓墨。
要点2:侧锋用笔,皴擦,水越来越少,墨色越来越淡!这是什么墨?谁来猜?生答淡墨、干墨。
要点3:我让笔吃满水,用点画的方式,这是什么墨?把笔的水吸干,沾一点黑黑的墨,画出来像烧焦的木头一样,这是什么墨?生答焦墨。
对!这就是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
(板书)(2)生尝试作业,大胆表现墨色师:同学是不是也想尝试动手画一画!要求大胆尝试运用不同的笔法来表现不同的墨色!时间为2分钟,好!准备好了吗?开始吧!(3)师巡视指导要点:你的握笔方式真标准!你会用中锋、侧锋!你对墨和水的把握不同,墨色很有变化。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水墨画风景 | 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然风景,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特点2. 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3. 水墨画的观察方法4. 水墨画的创作步骤5. 水墨画的评价标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观察自然的方法,水墨画的创作步骤。
2. 教学难点:水墨画的笔墨运用,自然风景的表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引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
同时,向学生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如用水墨表现物象、讲究笔法、墨法等。
2. 新课学习(15分钟)(1)介绍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宣纸等。
(2)讲解水墨画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捕捉自然风景的特点。
(3)演示水墨画的创作步骤,如构图、勾勒、皴擦、点染等。
(4)讲解水墨画的评价标准,如笔墨运用、画面意境、造型表现等。
3. 实践环节(20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自然风景,构思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2)学生运用水墨画技法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强调优点和不足。
(2)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自然,尝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不同的自然风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自然、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3. 学生水墨画作品的创作水平。
4. 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水墨画风景一、教材分析:中国山水画以独特的方式描绘山川自然景观,是一种独特的风景画。
本课以以欣赏、临摹、创作等方式展开,帮助学生运用水墨技法进行创作表现,体会水墨的表现情趣,获得对山水画的初步认识,在学习中拓展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知道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山水画的特点。
2、技能: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方法,并能用山水画技法进行创作。
3、情感: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通过活动中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进一步掌握水墨画用笔、用墨基本技巧,运用水墨技法进行山水画创作。
2、难点:充分运用笔墨的变化生动表现树木组合,来表达山水画意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愉快的四十分钟。
今天,夏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自然里看一看。
走进大自然,我们会看到许多令人陶醉的风景,摄影师们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的景色,而一代大师们用一汪水和一方墨留住了这美好的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学大师们是如何用笔墨去表现这美丽的风景的。
(出示课题)二、学习笔墨技巧:(一)笔墨大热身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墨动物》,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哪些基本的笔墨知识呢?生:常用的笔法有:中锋、侧锋。
墨色丰富,因而有了“墨分五色”之说,分为:焦、浓、重、淡、清。
(二)眼力大比拼: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创作热情师:复习了笔墨的基本知识,现在夏老师要来考考同学们啦。
第一个环节:找笔法。
你能找出这两幅画主要用到的不同笔法吗?生:前者侧锋、后者中锋。
师:这位同学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出了两幅画主要用到的的不同笔法。
侧锋画出的屋顶,饱满、厚重。
而中锋画出的柳条,遒劲、有力。
接下来夏老师要提高难度啦!现在进入我们的快速抢答环节:请你们仔细的观察这一幅水墨风景画,我来指向画面的某处,然后你们快速的答出它所用的笔法。
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教师快速指,学生快速答。
第10课水墨画风景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掌握水墨画的绘画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水墨画风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然风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水墨画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特点:介绍水墨画的起源、发展及特点,如墨色浓淡、干湿、虚实等。
2. 水墨画的绘画技法:学习水墨画的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基本技法。
3. 水墨画风景的表现方法:分析水墨画风景的构图、布局、色彩搭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墨画的绘画技法及风景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然风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水墨画示范作品、教学视频等。
2.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调色盘、洗笔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欣赏水墨画风景作品,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特点、绘画技法及风景表现方法。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水墨画风景的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法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进行水墨画风景的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第10课水墨画风景2. 内容:水墨画的基本特点、绘画技法、风景表现方法、作品展示与评价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水墨画风景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技法。
2. 家庭作业: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水墨画风景的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和绘画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水墨画风景作品。
2.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讲解、学生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讲解,提高绘画水平。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学习水墨山水画的传统笔墨表现方法。
2、认识水墨山水画“笔、墨、趣”立意构图手法,发挥个性创作水墨山水画。
3、培养学生追求人文个性,在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4、在欣赏中认识不同时代中国山水画作品,关注生活,培养人文精神,激发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创作欲望。
2学情分析在上一节课山水画临摹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勾、皴、染、点”的表现方法。
本课教学主要以水墨山水画立意与构图为主,注重创意,充分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通过毛笔运用点、线、面的各种笔墨表现,大胆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并用水墨的干湿浓淡进行进景、中景、远景层次感的水墨山水画表现。
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生性活泼,有的学生则生性腼腆,每个学生的感受、认识、理解和表达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因此,本课教学过程如果过分强调水墨山水画的传统知识表现,会使其难以接受和理解,影响创造力的发挥。
因此,教师在技法的讲解上要注重简练,对点、线、面的各种笔墨表现知识要简练讲解,便于学生技法表现。
为了便于学生创作有所创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绘画步骤及技法教学,只讲解水墨的干湿浓淡及“进景”、“中景”、“远景”层次表现的讲解,技法上则不作重要讲解。
因此,本课要注重对课本中不同画家绘画创意中的个性化表现的欣赏,激发学生的个性,便于创作运用,增强学生作品创作的个性表现力。
所以,只要注重激发学生个性发挥,尤其是中华精神文化内涵中“笔、墨、趣”的发挥就可以了。
本课教学程序设计为:复习导入—欣赏探究—步骤讲解—创作表现—评析交流。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欣赏与了解不同山水画的风格中,学会运用“笔、墨、趣”立意手法表现自己风格的山水画,并注重水墨的干湿浓淡进行进景、中景、远景层次感的表现。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水墨画风景》省级名
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习水墨山水画的传统笔墨表现方法。
2、认识水墨山水画“笔、墨、趣”立意构图手法,发挥个性创作水墨山水画。
3、培养学生追求人文个性,在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
康人格。
4、在欣赏中认识不同时代中国山水画作品,关注生活,培养人文精神,激发表现祖国大好
河山的创作欲望。
2
学情分析
在上一节课山水画临摹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勾、皴、染、点”的表现方法。
本课教学主要以水墨山水画立意与构图为主,注重创意,充分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通过毛
笔运用点、线、面的各种笔墨表现,大胆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并用水墨的干湿浓淡进行进景、
中景、远景层次感的水墨山水画表现。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生性活泼,
有的学生则生性腼腆,每个学生的感受、认识、理解和表达的方式也就不一样。因此,本课
教学过程如果过分强调水墨山水画的传统知识表现,会使其难以接受和理解,影响创造力的
发挥。因此,教师在技法的讲解上要注重简练,对点、线、面的各种笔墨表现知识要简练讲
解,便于学生技法表现。为了便于学生创作有所创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绘画步骤及技法
教学,只讲解水墨的干湿浓淡及“进景”、“中景”、“远景”层次表现的讲解,技法上则
不作重要讲解。因此,本课要注重对课本中不同画家绘画创意中的个性化表现的欣赏,激发
学生的个性,便于创作运用,增强学生作品创作的个性表现力。所以,只要注重激发学生个
性发挥,尤其是中华精神文化内涵中“笔、墨、趣”的发挥就可以了。
本课教学程序设计为:复习导入—欣赏探究—步骤讲解—创作表现—评析交流。
3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欣赏与了解不同山水画的风格中,学会运用“笔、墨、趣”立意手法表现自己风
格的山水画,并注重水墨的干湿浓淡进行进景、中景、远景层次感的表现。
教学难点:
对水墨山水画立意的表现。
4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