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状液类型鉴别方法1共1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8
实验四乳状液的制备及类型鉴别一、实验目的1.了解乳状液的制备方法;3.学习乳状液的类型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1.乳状液的定义和组成乳状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乳剂,是指由固体或液体颗粒悬浮于水或油的介质中,形成微小的乳状系统。
乳状液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内相(也称为分散相)和外相(也称为连续相)。
内相是指悬浮于乳状液中的颗粒或液滴,外相是指围绕内相的介质。
根据不同的乳状液类型,内相或外相可以是水或油。
乳状液的制备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个或多个物质加入一个过量的连续相中。
(2)增加搅拌速度,使物质分散均匀。
(3)继续搅拌,直到所需尺寸的颗粒形成。
(4)调整温度和pH等条件以促进颗粒稳定。
(5)将制得的乳状液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式进行纯化和分离。
根据内相和外相的性质,乳状液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水/油乳状液(W/O乳状液)内相是水,外相是油,称为水/油乳状液。
水/油乳状液通常具有较高的黏滞度,较低的清洁性和透明度低等特点,通常用于制备油性膏霜。
三、实验步骤所需材料:羊毛脂5克、液体石蜡5克、甘油5克、蓖麻油5克、鱼胶原蛋白5克、纯净水50克。
(1)将羊毛脂、液体石蜡和甘油放入烧杯中,用水浴加热至材料融化,然后取出冷却。
(2)将蓖麻油加入烧杯中,用手持搅拌机在高速下搅拌3-5分钟。
(4)放置至室温下冷却,即得到W/O乳状液。
2.制备O/W乳状液所需材料:十八烷基硅氧烷5克、甘油5克、磷脂5克、水15克、十二酸可的松5克、酸性物质苹果酸1克。
所需材料:甘油10克、甜菜碱10克、蒟蒻粉5克、柠檬酸1克、玫瑰花水30克、橙花水20克。
(2)将蒟蒻粉分别加入橙花水和玫瑰花水中,搅拌10分钟后将两种蒟蒻粉混合。
(3)将第一步的混合物和第二步的蒟蒻粉混合,用手持搅拌机在高速下搅拌3-5分钟即得到W/W乳状液。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制备得到的W/O乳状液呈现出乳白色半透明液体,触感具有一定的质地感,但不油腻。
这种类型的乳状液适用于制备油性膏霜,能够保湿并为皮肤提供柔软性和保护。
实验四乳状液的制备及类型鉴别一、实验目的1、掌握乳状液的制备方法。
2、熟悉乳化剂的使用及乳状液类型的鉴别方法。
3、熟悉乳状液的一些破坏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状液是指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乳状液有两种类型,即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
只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是不能形成稳定乳状液的,要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必须有乳化剂存在,一般的乳化剂大多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表面能、在液珠表面形成保护膜、或使液珠带电来稳定乳状液。
乳化剂也分为两类,即水包油型乳化剂和油包水型乳化剂。
乳状液的类型可用外观法、稀释法、染色法、滤纸润湿法、电导法等方法进行鉴别,而乳状液的破坏可用加破乳剂法、加电解质法、加热法、电法等三、实验仪器及药品100mL 具塞锥形瓶 2 个,大试管 5 支,25mL 量筒 2 个,100mL 烧杯 3 个,滴管3个、滤纸苯(化学纯),油酸钠(化学纯),3mol/L HCl 溶液 1%、5%油酸钠水溶液,2%油酸镁苯溶液,0.25mol/LMgCl2 水溶液,饱和NaCl 水溶液,亚甲基蓝溶液。
四、实验内容1.乳状液的制备在 10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 15mL 1%油酸钠水溶液,然后分别加入 15mL 苯,(每次约加 1mL),每次加苯后剧烈摇动,直到看不到分层的苯相。
这样制得Ⅰ型乳状液。
在另一个 10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5mL 2%SPAN苯溶液,然后分别加入 15mL 水,(每次约加 1mL),每次加水后剧烈摇动,直到看不到分层的水相。
这样制得Ⅱ型乳状液。
2.乳状液类型鉴别(1)稀释法:分别用小滴管将一滴Ⅰ型和Ⅱ型乳状液滴入盛入自来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2)染色法:取两只干净试管,分别加入 1~2mL Ⅰ型和Ⅱ型乳状液,向每支试管中加入一滴亚甲基蓝溶液,观察现象。
(3)滤纸润湿法:取一张滤纸,用玻璃棒将配制好的乳状液滴在滤纸上,观察现象,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乳状液的类型。
乳状液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的方法乳状液有两种类型,其鉴别方法很简单,常用的一种是稀释法,用水去冲稀乳状液,如能混溶则其连续相必定是水相,因而是O/W型,如不能,则是W/O型。
另一种是染色法,乳化前在油相中加入少量染料,乳化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液珠带色是O/W型,连续相带色则是W/O型。
也可把染料溶于水相进行观察。
一般称此为班克罗夫特规律。
关于乳状液的稳定和破坏方法,常用的方法是加入乳化剂(表面活性剂)。
乳化剂分子的一端亲水,另一端亲油。
在乳状液中,乳化剂分子在水、油两相的界面定向排列,降低界面张力,增强乳状液的稳定性。
另外,乳化剂分子紧密地定向排列在油一水界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了液滴的自动聚集,使乳状液趋于稳定。
除了乳化剂之外,固体粉末也能使乳状液起到稳定作用。
易被水润湿的固体粉末有利于形成O/W型乳状液,易被油润湿的固体粉末有利于形成W/O型乳状液。
实验四乳状液的制备及类型鉴别
1.制备乳状液的方法主要取决于乳状液的类型和乳化剂的种类。
制备乳状液的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
机械法是借助各种机械力将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如搅拌、研磨、压榨、超声波等。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界面张力,使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如乳化剂的加入等。
物理化学法是利用物理化学作用使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如微乳状液的制备等。
2.鉴定乳状液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显微镜法、电导法、染色法、浊度法等。
显微镜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乳状液的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形态和大小,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和稳定性。
电导法是通过测量乳状液的电导率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和稳定性。
染色法是利用染料在乳状液中溶解度不同,使乳状液中的分散相和连续相呈现不同的颜色,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和稳定性。
浊度法是通过测量乳状液的浊度来判断乳状液的稳定性和浓度。
如何判定乳状液类型,是油包水还是水包油?分类:剂型配方 | 标签:乳状液油包水水包油2012-11-25 15:08阅读(1234)评论(0)如何判定乳状液类型,是油包水还是水包油?摘自书籍《农药制剂加工实验》,供自己学习使用。
乳状液有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W/O)两类,其类型可以根据油与水的一些不同特点加以鉴别,以下是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1)稀释法乳状液能与其外相液体相混溶,所以能和乳状液混合的液体应用外相相同。
例如:牛奶能被水稀释,而不能与植物油混合,故牛奶是O/W型乳状液。
注:不能混溶的很明显的表现出现油珠、分层等(2)染色法将少量油溶性染料加入乳状液中充分混合、搅拌。
若乳状液整体带色,并且颜色较深,则为W/O型;若色泽较淡,而且观察出只是液珠带色,则为O/W型。
用水溶性染料时情况相反。
同时使用油溶性和水溶性染料进行试验,可提高乳状液类型鉴别的可靠性。
(3)电导法乳状液中的油大多数导电性较差,而水(一般水中常含有电解质)的导电性较好,故电导的粗略定性测量即可确定连续相(外相):导电性好的为O/W型乳状液,连续相为水;导电性差的为W/O型乳状液,连续相为油。
但有时当W/O乳状液内相(水相)所占比例较大,或油相中离子性乳化剂含量较多时,则W/O型乳状液也可能有相当好的导电性。
还应注意,当用非离子型乳化剂时,即使是O/W型乳状液,导电性也可能较差。
加入少量NaCl可提高此种乳状液的电导,但要小心,有时NaCl的加入会引起乳状液的变型。
我觉得这个方法实用性不强,鉴别结果可靠性不高。
(4)滤纸润湿法对于某些重油与水构成的乳状液可以使用此法:在滤纸上滴一滴乳状液,若液体快速展开,并在中心留下一小滴油,则为O/W型乳状液;若液滴不展开,则为W/O型乳状液。
但此法对于某些易在滤纸上铺展的油(如奔、环己烷、甲苯等清油)所形成的乳状液则不适用。
乳状液的油珠大小与外观的关系如下:1、大液滴(≥100μm),外观为可分辨出两相;2、>1μm,外观为乳白色乳状液;3、0.1~1μm,外观为蓝白色乳状液;4、0.05~0.1μm,外观为灰白色透明液;5、<0.05μm,外观为透明液体。
乳状液的定义,类型及鉴别方法乳状液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形态,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乳状液的定义、类型和鉴别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乳状液的定义乳状液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物质所组成的分散体系,其中一种物质以微细的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并通过表面活性剂等稳定剂保持其分散状态。
乳状液的特点是具有较小的粒径、良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二、乳状液的类型乳状液根据连续相和分散相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油乳状液、水乳状液和瓦乳状液三种类型。
1. 油乳状液(O/W)油乳状液是以水为连续相,油为分散相的乳状液。
在油乳状液中,油滴被水相包围,形成胶束结构。
典型的例子是牛奶,其中的乳脂球就是油滴。
2. 水乳状液(W/O)水乳状液是以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的乳状液。
在水乳状液中,水滴被油相包围,形成胶束结构。
典型的例子是乳霜,其中的水滴被油相包裹。
3. 瓦乳状液(W/O/W)瓦乳状液是由两层水乳状液构成的复合乳状液。
在瓦乳状液中,内层水相被油相包围,而外层水相则包裹在油相外面。
这种类型的乳状液在医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用于制备缓释药物。
三、乳状液的鉴别方法为了确定一种液体是否为乳状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鉴别。
1. 观察法通过观察样品的外观和性状来鉴别乳状液。
乳状液通常具有均匀的乳白色或乳黄色外观,质地柔软,具有一定的粘度和黏度。
2. 稀释法将样品稀释后观察其性状变化。
水乳状液在稀释后会变得更稀薄,而油乳状液在稀释后会变得更浓稠。
3. 稳定性测定法通过观察样品的稳定性来鉴别乳状液。
乳状液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相分离或沉淀现象。
4. pH值测定法通过测定样品的pH值来鉴别乳状液。
不同类型的乳状液其pH值有所不同,油乳状液的pH值通常较低,水乳状液的pH值则较高。
5. 电导率测定法通过测定样品的电导率来鉴别乳状液。
乳状液中含有电解质时,其电导率会较高。
乳状液的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的方法乳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互不溶性液体形成的稳定混合物。
在乳状液中,一种液体以微小的粒子形式均匀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连续性的相和分散性的相。
乳状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农药等领域。
乳状液主要分为油-in-水型(O/W)乳状液和水-in-油型(W/O)乳状液两种类型。
油-in-水型(O/W)乳状液是指以水为连续相、油为分散相的乳状液。
在这种乳状液中,油滴被水包围并均匀分散在连续相中。
油-in-水型乳状液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易于清洗和移除。
常见的油-in-水型乳状液包括乳液、乳膏和化妆水等。
水-in-油型(W/O)乳状液是指以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的乳状液。
在这种乳状液中,水滴被油包围并均匀分散在连续相中。
水-in-油型乳状液具有较高的保湿性和防水性,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如防晒霜和防护霜等。
乳状液的稳定性是指乳液中的油滴或水滴保持均匀分散状态的能力。
为了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能量输入法:通过剧烈搅拌、超声波处理和高压法等,向乳液中输入能量,使油滴或水滴保持均匀分散状态。
2. 表面活性剂:乳状液中常添加表面活性剂,如洗涤剂和乳化剂,以降低油滴或水滴的表面张力,增加它们的分散稳定性。
3. 构建液晶相:液晶是一种特殊的有序表面活性剂胶束结构,可以界面吸附油滴或水滴,从而增加乳液的稳定性。
4. 高分子增稠剂:添加高分子物质,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等,可以增加乳状液的粘度和黏度,从而增加乳液的稳定性。
乳状液的破坏主要是指乳液中的油滴或水滴聚集、凝聚或沉降,失去均匀分散的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乳状液破坏的原因:1. 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乳液中分散相的粘度和黏度变化,从而影响乳液的稳定性。
2. pH值变化:乳液中的水相和油相的pH值变化,会改变分散相和连续相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乳液破坏。
3. 震荡和振动:乳液受到震荡和振动会导致分散相聚集和沉降,从而破坏乳液的稳定性。
实验四乳状液的制备及类型鉴别一、实验目的1、掌握乳状液的制备方法。
2、熟悉乳化剂的使用及乳状液类型的鉴别方法。
3、熟悉乳状液的一些破坏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状液是指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乳状液有两种类型, 即水包油型(O/W) 和油包水型(W/0)。
只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是不能形成稳定乳状液的,要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必须有乳化剂存在,一般的乳化剂大多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表面能、在液珠表面形成保护膜、或使液珠带电来稳定乳状液。
乳化剂也分为两类,即水包油型乳化剂和油包水型乳化剂。
乳状液的类型可用外观法、稀释法、染色法、滤纸润湿法、电导法等方法进行鉴别,而乳状液的破坏可用加破乳剂法、加电解质法、加热法、电法等三、实验仪器及药品100mL 具塞锥形瓶2 个,大试管5 支,25mL 量筒2 个,100mL 烧杯3 个,滴管3 个、滤纸苯(化学纯),油酸钠(化学纯),3mol/L HCl 溶液 1 %、5%油酸钠水溶液,2%油酸镁苯溶液,0.25mol/LMgCl2 水溶液,饱和NaCl 水溶液,亚甲基蓝溶液。
四、实验内容1.乳状液的制备在10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5mL 1 %油酸钠水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5mL 苯,(每次约加1mL ),每次加苯后剧烈摇动,直到看不到分层的苯相。
这样制得I型乳状液。
在另一个10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5mL 2% SPAN苯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5mL 水,(每次约加1mL),每次加水后剧烈摇动,直到看不到分层的水相。
这样制得H型乳状液。
2.乳状液类型鉴别(1 )稀释法:分别用小滴管将一滴I 型和H型乳状液滴入盛入自来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 2)染色法:取两只干净试管,分别加入1〜2mL I型和H型乳状液,向每支试管中加入一滴亚甲基蓝溶液,观察现象。
( 3)滤纸润湿法:取一张滤纸,用玻璃棒将配制好的乳状液滴在滤纸上,观察现象,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乳状液的类型。
乳剂类型鉴别方法乳剂是由液体和固体混合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常见于化妆品、药品、食品和农药等各个领域。
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乳剂的类型鉴别对产品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管理至关重要。
开展乳剂类型鉴别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乳剂类型鉴别方法。
乳剂类型鉴别的方法之一是基于外观和性状的观察。
乳剂在外观和性状上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可以初步鉴别其类型。
油包水型和水包油型乳剂在外观上有所不同,前者呈乳白色浑浊液体,后者呈浑浊乳白色液体。
两者的性状也有所区别,油包水型乳剂在水中形成乳状乳液,而水包油型乳剂在油中形成乳状乳液。
通过外观和性状的观察可以初步鉴别乳剂的类型。
乳剂类型鉴别的方法之二是基于粒径和粒度分析的方法。
乳剂中的颗粒大小和分布对其类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粒径和粒度分析的方法来鉴别乳剂的类型。
通过粒度仪等仪器可以测定乳剂中颗粒的平均直径和分布情况,不同类型的乳剂其颗粒大小和分布会有所不同,从而可以通过这一方法进行鉴别。
乳剂类型鉴别的方法之三是基于稳定性和分离性的测试方法。
乳剂的稳定性和分离性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不同类型的乳剂在稳定性和分离性上会有所差异。
通过加速老化试验、离心试验等方法可以测试乳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分离性,从而鉴别其类型。
乳剂类型鉴别的方法之四是基于成分分析的方法。
乳剂的成分对其类型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对乳剂成分的分析来鉴别其类型。
常用的成分分析方法包括质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乳剂中的成分进行准确的鉴别和分析。
乳剂类型鉴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从外观和性状、粒径和粒度分析、稳定性和分离性测试、成分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鉴别。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准确鉴别不同类型的乳剂,为产品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希望上述介绍对乳剂类型鉴别方法的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1、稀释法:取乳剂少许,加水稀释,如能用水稀释的为OW 型,否则为WO型。
2、染色法:将乳剂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用油溶性染料苏丹染液以及水溶性染料亚甲蓝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苏丹染液均匀分散的乳剂则为WO型,亚甲兰均匀分散的为OW型。
根据乳滴的大小,将乳剂分类为普通乳、亚微乳和纳米乳。
1、普通乳:普通乳的乳滴大小一般在1~100 μm,呈乳白色不透明的液体。
2、亚微乳(Subemulsions):乳滴大小一般在0.1~1.0 μm,亚微乳常作为胃肠道给药的载体。
静脉注射乳剂应为亚微乳,粒径一般在0.25~0.4 μm范围内。
3、纳米乳(Nanoemulsions):乳滴粒子<100 nm,一般在10~100 nm范围内,以往曾把纳米乳称作微乳(Microemulsions)。
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s,Emulsifier)是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乳剂的形成、稳定性以及药效发挥等起重要作用。
第十二章胶体化学乳状液的分类与鉴别,稳定和去乳化乳状液由两种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粗分散系统。
乳状液的分散度较低,分散相液滴在 1~5 μm 之间。
类型水包油,O/W,油分散在水中油包水,W/O,水分散在油中O +W +乳化剂乳状液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固体粉末乳化剂能够显著降低界面吉布斯函数,使乳状液稳定乳化作用乳状液类型的鉴别染色法:将油(水)溶性染料滴入乳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一相为油(水)相。
稀释法:将乳状液滴入水中或油中,若乳状液在水中能稀释,即为O/W型;在油中能稀释,即为W/O型。
导电法:O/W型乳状液的导电性能远好于W/O型乳状液,通过测电导可区别两者。
乳状液的稳定乳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乳化液能稳定存在,原因在于:(1)降低界面张力加入表面活性剂,γ↓,G表↓,稳定性↑例如:室温下,石蜡油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为40.6 mN/m,加入乳化剂油酸后,降为 31.05 mN/m,可形成稳定的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可决定形成乳状液的类型: HLB值 2-6: 形成 W/O 型乳状液;HLB值 12-18: 形成 O/W 型乳状液。
大头朝外,小头向内,表面活性剂可紧密排列,形成厚壁,使乳状液稳定。
(2)形成定向楔的界面二价碱金属皂类, 形成W/O 型乳状液: 一价碱金属皂类,形成O/W 型乳状液:(3)形成扩散双电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形成扩散双电层,使乳状液稳定。
(4)界面膜的稳定作用增强界面膜的强度,可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
(5)固体粉末的稳定作用某些固体粉末也可起乳化稳定剂的作用:水能润湿的固体粉末,可形成O/W型的乳状液,如粘土等,油能润湿的固体粉末,可形成W/O型的乳状液,如石墨,炭黑等。
乳状液的去乳化物理方法:离心分离,静电破乳,超声波破乳;化学方法:破坏乳化剂,加入破乳剂。
例如:1)加入异戊醇,它的表面活性很强,会替代原来的乳化剂吸附到界面上,但因它的链短又有分支,不能形成牢固的界面膜。
乳液类型的检验方法1.稀释法:把乳液挑出一点放在小容器中,放在少量的水搅拌,如果没有出现大片的水,能完全相溶就是水包油。
反之,放在水后不能相溶就是油包水。
用油测试,把乳液中放入油,出现大片的油,不能相溶就是水包乳液。
放入油搅拌后能很好相溶就是油包。
总之,水包油的水在外相当然就能和水很好的相溶。
油包水的油在外就能和油相溶。
2.润湿滤纸法:滴在滤纸上观察扩散情况,找一张滤纸,将乳液滴在滤纸上,如果乳液散开后外围是水内圈是油,则是水包油的乳液,反之扩散较慢,外圈是油,则为油包水。
感观检测色泽:取样品在非阳光直射条件下目测:优质雪花膏色泽鲜艳光亮,无论是白色还是黄色还是红色均不带灰色调,凡无光泽,颜色不鲜艳,发黑,发花和带灰色调的是劣质品。
香气:用滤纸取试样,用嗅觉进行辨别。
优质雪花膏香气清新,纯正,劣质雪花膏香气不佳,刺鼻结构:取试样擦于皮肤上在室内和非阳光直射的条件下观察。
优质雪花膏细腻,无颗粒,无结块,稀稠软硬适度,无油水分离现象耐热:仪器:温度计分度值为0.5,电热恒温箱灵敏度+1°c步骤:试样分别倒入2支20mm×120mm的试管内,使液面高度约为80mm,塞上干净的软木塞,把一支代验的试管置于预先调节至规定温度+1°c的恒温培养箱内,经24h后取出,恢复室温后和另一支试管的试样进行目测比较耐寒:仪器:温度计分度值为0.5,冰箱灵敏度+2°c步骤:试样分别倒入2支20mm×120mm的试管内,使液面高度约为80mm 塞上干净的软木塞,把一支代验的试管置于预先调节至规定温度+2°c的冰箱内,经24h后取出,恢复室温后和另一支试管的试样进行目测比较离心实验:仪器:离心机离心管刻度10ml步骤:于离心管中注入试样约3/2高度并装实,用软木塞塞好。
移人离心机中,并将离心机调整到2000r/min,旋转30min后取出观察渗油率的检验先将电热恒温箱调节至(40+1)°c,在己称量的培养皿中称取试样品约10g 约占培养皿面积的1/4,刮平,精密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