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肝病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44
胆汁淤积性肝病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胆汁淤积性肝病(C1.D)是一类由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导致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的肝胆疾病总称,一项基于上海市慢性肝病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4660例慢性肝病患者中,胆汁淤积的患病率为10.26%.C1.D起病隐匿,临床早期无明显症状,进展期可出现黄疸、尿色加深、皮肤瘙痒等一系列高胆红索血症相关表现,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出现肝衰竭等终末事件。
C1.D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包括胆道闭锁(BA)、胆石性肝病、药物性0目汁淤积性肝病(D1.C)、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IgG4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Q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C1.D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困难,治疗亟需解决.为了加深对C1.D本身的认识,同时帮助临床医师在探究C1.D机制和寻找新疗法的研究中更科学、合理地选择工具本文就C1.D的动物模型的制备、机制、优缺点作一综述.1、BA动物模型BA是一种发生于婴儿时期的肝脏内胆管异常狭窄、阻塞或者完全缺失的疾病,可导致胆汁淤积、胆道反复炎症、胆管纤维化。
新生儿胆汁淤积症患病率为1/2500,约34%~43%为BA e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如不及时诊治,可迅速进展至肝硬化、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而致死亡.因此,对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预防疾病尤为关键,而BA模型的构建是为其提供重要条件。
(1)胆总管结扎BA模型:2008年,国内学者张守华等通过结5~6周龄BA1.B/c 小鼠月且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炎症细胞变化与BA实际情况相符,术后剖腹可见近端胆总管囊性扩张,胆寰增大,肝脏呈淤胆性改变,但该模型存在以下缺陷:①成年小鼠的胆道系统已经发育成熟,与发生于婴J1.M月的BA年龄不匹配;②临床症状方面未很好地复现出BA的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③病理组织学方面可见肝小叶结构模糊,胆汁淤积及大量增生的胆管,以及片状坏死的肝细胞,但未见到肝内外胆管消失、肝纤维化甚至假小叶形成.而后国内学者菌军涛等对该模型进行改良,通过结扎新生BA1.B/c小鼠(出生后5~7天)的胆总管建立BA模型,术后2天出现黄疸、小便深黄、陶土样大便、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等症状,这与临床上BA临床症状有较为相似,术后10天左右出现实验组小鼠死亡高峰期.该模型的优点在于造模方法相对简单,重复性好,周期短,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死亡小鼠解剖后可见增宽的胆总管、大胆囊,黄染的肠道及肾脏,但未见严重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衰竭等情况,这与临床上患儿终末期表现不相符,其次该动物模型制备在小鼠出生后5~7天进行,无法完全模拟围生期胆管闭锁情况。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一、本文概述《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旨在汇集全球肝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为医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一类以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为特征的肝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本文将从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本文将重点关注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早期诊断方法、鉴别诊断要点、治疗策略选择以及长期随访管理等方面,以期提高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还将强调多学科协作在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提倡跨学科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胆汁淤积性肝病研究的深入发展。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以期提高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为肝病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病理过程,其病因多种多样,发病机制也各不相同。
了解这些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大致可以分为肝内和肝外两大类。
肝内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这些疾病可以影响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
肝外病因则主要包括胆道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等,这些疾病可以直接影响胆道系统的通畅性,引发胆汁淤积。
发病机制方面,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涉及胆汁分泌不足、胆汁排泄受阻和肝细胞损伤等几个方面。
胆汁分泌不足可能是由于肝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胆汁酸合成减少或分泌障碍。
胆汁排泄受阻则可能是由于胆道系统梗阻或胆道运动功能失调,使得胆汁无法正常流入十二指肠。
肝细胞损伤则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坏死或凋亡,使得肝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胆汁分泌和排泄功能。
DOI:10.13822/ki.hxsj.2021007745化学试剂,2021,43(1),34〜40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刘洪涛",杨玉鹏",任炳楠"(河北省人民医院a.药学部,b.口腔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摘要: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胆汁形成、分泌、排泄异常,从而引起肝脏发生病变。
目前,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药物主要为熊去氧胆酸(UDCA),但近一半的患者对UDCA应答不充分或不耐受。
这部分患者仅有奥贝胆酸(OCA)可用。
随着近几年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急需新型有效的治疗药物。
临床研究表明,FXR激动剂、PPAR-a/y激动剂和ASBT抑制剂能够有效改善胆汁淤积,有望成为新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治疗药物。
针对以上靶点,对近几年较有前景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此类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酸;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图分类号: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8-3283(2021)01-0034-07Progress in Clinical Research on Drug Therapy for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LIU Hong-tao*a,YANG Yu-peng h,REN Bing-nan a(a.Department of Pharmacy,b.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ebei General Hospital,Shijiazhuang050051,China),Huaxue Shiji,2021,43(1),34〜40Abstract: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refers to the abnormal formation,secretion and excretion of bile caused by various reasons,resulting in liver lesions.Currently,ursodeoxycholic acid(UDCA)is the main drug used to treat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but nearly half of patients have inadequate or intolerant response to UDCA.Only aubercholic acid(OCA)was available in these patients. With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ffective therapeutic drugs.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XR agonists,PPAR-a/y agonists and ASBT inhibitor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holestasis and are expected to be used as therapeutic agents for the new type of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Aiming at the above targets,this work reviews the promising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in recent year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this kind of drugs.Key words: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bile acid;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由于遗传缺陷、机械性障碍、免疫系统调节异常、毒素作用等原因导致胆汁形成、分泌、排泄异常,引起肝脏发生病变⑴。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治(市二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一、恶性胆道梗阻的微创引流1.无痛性黄疸为肝门部胆管癌的首发表现参考答案:错误2.术前减黄时间为2-3周,待黄疸消退,肝脏功能基本正常时再行手术治疗参考答案:错误3.在B超介导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是,下列操作不恰当的是()参考答案:穿刺针与胆管长轴的夹角要适当,一般45°为宜4.合并肝硬化、活动性肝炎,或术前黄疸持续时间超过4周者,建议术前行胆道引流减黄,使总胆红素降至()以下再进行手术,以降低联合大范围肝切除术后发生肝衰竭的风险参考答案:50umol/L5.支架再狭窄的原因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诊治进展1.针对症状管理,以下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乏力是单种因素的,无需PBC以外的原因2.针对PBC的一线治疗药物的熊去氧胆酸(UDCA),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推荐剂量3.诊断PBC的条件,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不需排除肝外胆道梗阻4.熊去氧胆酸(UDCA)应答不佳的原因不包括()参考答案:稳定期PBC5.PBC患者UDCA单药治疗标准,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有自身抗体gp210和sp100三、肝脏活检的病理解读1.对肝脏活检病理诊断中,不包括以下病因()参考答案: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2.以下关于临床穿刺技术注意事项的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使用12号针获取标本大小3.针对肝脏组织结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经典肝小叶属于内分泌模式4.关于肝脏活检的适应症,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乙型肝炎患者5.肝脏常见的病理的不同变化,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气球样变:常见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四、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策略1.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停药标准,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血清ALT或AST>12 ULN2.DILI病理诊断注意事项,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病理特点特异3.关于对人工肝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体外机械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补充物质,改善外环境,4.宿主因素中,肝脏最药物毒性的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肝脏对药物毒性具有特异性5.宿主因素遗传学因素药物代谢通路受抑或功能异常,以下不是药物代谢过程的是()参考答案:第五阶段:Ⅳ相代谢五、急性胆系感染微创治疗策略1.高龄急危重症胆囊炎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参考答案:合适的胆囊引流术2.预防BDI的要点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远离胆囊表面进行游离3.急性胆囊炎能耐受手术者,最佳手术时机()参考答案:72小时内4.关于急性胆管炎行胆管引流术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胆管支架在胆汁引流效果及并发症方面优于ENBD5.PTGBD通过()来确定是否存在胆汁流出道梗阻、隐匿性胆胰反流等胆胰汇合部疾病参考答案:以上均是六、儿童药物性肝损伤1.我国研究表明,引起儿童DILI的常见药物为()参考答案:化疗药、抗生素、抗结核药、抗癫痫药、中草药2.据Vigibase数据库记载,国外引起儿童DILI的常见药物不包括()参考答案:中草药3.灰婴综合征是()的严重不良反应参考答案:氯霉素4.采用RUCAM量表对药物与肝损伤的因果关系进行综合评估,4分则认为()有关参考答案:有可能5.DILI的诊断必须具备()参考答案:B和D七、肝脏代谢及功能不全概述1.正常腹腔内液约为50ml,腹腔内液超过多少时形成腹水()参考答案:200ml2.关于肝脏的代谢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毛细胆管排泄入胆汁中,再随胆汁排入肠道3.下列关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描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内毒素从结肠漏出减少4.下列关于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肝脏可分泌胆汁,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5.下列关于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VLDL可将胆固醇从肝外转运到肝内八、肝脏及其毗邻脏器超声1.男性,45岁,持续性黄疸伴皮肤瘙痒1月余,超声见肝内外胆管及胆囊均扩张增大,扩张的胆总管下端呈截断阻塞,局部隐约见一实性结节,主胰管扩张,宽约0.5cm,可能的阻塞原因是()参考答案:壶腹周围癌2.下列关于肝门的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左中右三支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为第三肝门3.下列哪项是胎儿期循环的遗迹()参考答案:肝圆韧带4.肝脏声像图上,肝中静脉右后方、肝右静脉前方实质性肿物的正确定位是()参考答案:右前叶5.充盈的胆囊前壁小息肉、小肿瘤容易漏诊,最可能的原因是()参考答案:混响伪像九、胆道闭锁肝脏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1.近年来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肝脏的信号通路在肝脏的()中起重要作用参考答案:发育、代谢、损伤修复、肝纤维化和肝癌的发生2.对于胆道闭锁,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是少见疾病3.Kasai术后,持续进展的()是影响胆闭患儿自体肝生存的关键因素参考答案:肝纤维化过程4.关于GPC3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不属于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类5.对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没有交集十、儿童胆汁淤积症的诊断进展1.Roto综合征患者的肝外观()参考答案:正常2.Gilbert吉尔伯特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通常()参考答案:<50 μmol/L3.PFIC3型MDR3缺陷早期非严重突变,使用()效果好参考答案:熊去氧胆酸4.婴幼儿胆汁淤积症主要临床表现是()参考答案:高结合胆红素血症,肝、脾大,肝功能异常,脂肪吸收不良5.苯巴比妥对Crigler Najjar综合征1型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是()参考答案:无影响十一、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1.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不包括()参考答案:将脂酸直接转变为糖2.饥饿时,肝内酶系活性增高的是()参考答案:脂肪酸合成3.下列()物质是肝细胞特异结合的参考答案:尿素4.胆汁的主要作用是A、保护小肠黏膜B、分解蛋白质C、激活胰蛋白酶原D、激活胃蛋白酶原E、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正确答案:E 参考答案: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5.下列()反应属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参考答案:苯酚形成苯β-葡糖醛酸苷十二、肝胆胰疾病与ERCP1.ERCP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参考答案:ERCP术后胰腺炎2.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主要适用于()参考答案:胰管结石取石3.ERCP术前有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建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至少停用()参考答案:7天4.对ERCP术操作时间较长()的手术,建议留置导尿管参考答案:>4 h5.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参考答案:胆源性胰腺炎十三、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技术1.PTCD术中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经穿刺针造影可有效评估活动性出血2.超声引导下PTCD的目的,除外()参考答案:获得胆道系统病变的组织学诊断3.超声引导下的PTCD是在()开始应用于临床参考答案:1979年4.关于超声引导下的PTCD的适应证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对于阻塞性黄疸患者一定要在凝血功能完全正常后才能进行PTCD操作5.超声影像可应用于()方面参考答案:以上均是十四、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外科诊疗技术应用1.目前诊断胆道闭锁的金标准是()参考答案:胆道造影2.下列哪项不是胆道造影的指征()参考答案:反复呕吐3.下列哪项不是与外科相关性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参考答案:遗传代谢性疾病4.最早运用腹腔镜辅助经胆囊胆道造影用于鉴别诊断胆道闭锁是哪一年()参考答案:1980年5.下列不是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常见病因的是()参考答案:恶性肿瘤十五、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1.关于PFIC,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UDCA治疗均有效2.关于PFIC-5,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多无肝外表现3.关于PFIC-4,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以上都不对4.关于PFIC-2,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发病早,可很快进展为急性肝衰竭5.关于PFIC-6,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以上都不对6.下列关于孤独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0到14岁儿童孤独症数量可能超过200万,且女孩患病率高于男孩,男女比率大约在1:4或1:57.下列不属于孤独症的核心症状的是()参考答案:专注力强8.大多数孤独症要到()岁才能确诊参考答案:2.59.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诊断工具CARS不正确的()参考答案:总分≥10有诊断意义10.孤独症的诊断常用筛查量表不包括()参考答案:PEP-3。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一种发现频率较低的复杂的遗传性肝脏疾病,严重影响婴儿的正常健康和发育。
它主要是由缺乏β-糖苷酶引起的,可导致胆汁在肝脏中堆积,这会导致肝脏功
能障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和结构,从而导致肝脏硬化,肝硬化又会带来更多其他疾病,最终影响婴儿的全部生活质量。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疾病的病因,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整个遗传过程中缺乏β-糖苷酶招致的胆汁淤积,是造成婴儿胆汁淤积
性肝病的主要原因。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症状很类似于普通的肝病症状,但是由于受到胆汁堆积的影响,这种疾病会特别地容易导致肝细胞的变性,肝细胞出现衰老和损伤,有时甚至会导致肝癌。
总而言之,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肝脏疾病,主要由缺乏β-糖苷酶引起,可导致胆汁在肝脏中堆积,病理
改变会影响肝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结构,严重影响婴儿的正常健康和发育,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对于发现疑似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检查,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以保障小婴儿的健康和未来发展。
马雄教授谈: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末有福利)本周⼀,我们谈到了“肝胆相照”的话题:肝与胆是⼈体内的两个重要脏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
肝、胆任何⼀⽅罹患疾病,都可累及对⽅今天,我们请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马雄教授来谈谈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
专家简介马雄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
长期从事慢性肝病免疫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特别擅长⾃⾝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诊治。
特需门诊:周⼀上午(仁济东院)、周三上午(仁济西院)仁济医院⾃⾝免疫性肝病专病门诊:周五下午(仁济东院)认识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总称,各种肝内外因素所致的胆汁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均可导致胆汁淤积。
根据病因,可将胆汁淤积性肝病分为:肝细胞性胆汁淤积、胆管性胆汁淤积和混合性胆汁淤积。
常见疾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RIC)、进⾏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PFIC)等。
1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种主要累及肝内⼩叶间胆管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多见于中⽼年⼥性。
乏⼒是PBC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80%患者,严重的乏⼒可明显降低患者⽣活质量。
⽪肤瘙痒是其另⼀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机制尚不明确。
多项分析结果表明,熊去氧胆酸(UDCA)是⽬前治疗PBC最有效的药物,但仍有40%患者对UDCA治疗不应答。
针对UDCA治疗应答差的患者,⽬前尚⽆统⼀的治疗⽅案。
虽然贝特类药物、布地奈德、免疫抑制剂、奥贝胆酸(OCA)等可能有效,但仍需进⼀步研究证实。
对于终末期PBC患者,肝移植是唯⼀有效的治疗⽅法。
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种慢性胆汁淤积性⾃⾝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和肝外进展性纤维闭塞性胆管炎为特征,最终引起肝内、外⼤胆管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