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一个疗程的总剂量大于5g时可引起永久性的肾功
能损害。 • 本药与许多药物有配伍禁忌,因此宜单独滴注。 • 本药宜缓慢避光滴注,常规制剂每次静脉滴注时间 为4至6小时或更长。
16
注意事项
• 两性霉素B可增加其他药物的肾毒性,与 环孢菌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时需密切 监测肾功能。
17
注意事项
• 本药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因可产生沉 淀,故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pH值应在 6.0至6.5,浓度不超过1mg/ml。 • 本药治疗如中断7日以上者,需重新从小剂 量(0.25mg/kg)开始,逐渐增至所需量。
• 嘧啶类为5- 氟胞嘧啶,其与两性霉素 B 及三唑类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22
氮唑类
• 又分为咪唑类和三唑类,
• 咪唑类:酮康唑,但因其有显著的肝毒性,
目前已较少使用。
• 三唑类:临床常用的有氟康唑、伊曲康唑
和伏立康唑等
23
• 与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结合、抑制真菌细 胞色素P450介导的14α-去甲基酶(将羊毛 甾醇转化为麦角固醇)的活性。 • 麦角固醇缺乏、羊毛甾醇和其他14α甲基固 醇的堆积,使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膜结 合酶活性(如内源性呼吸)和角质素合成 异常,终致细胞生长受抑、细胞死亡。
12
• 是治疗许多危重深部真菌感 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两性 霉素B
• 抗真菌谱:念珠菌属、新型隐 球菌、球孢子菌属、皮炎芽 生菌、孢子丝菌属、组织胞 浆菌、曲霉属、毛霉属等。
13
药代动力学特点:
• 几乎不被肠道吸收,静脉给药较为理想。 •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1%-95%,可通过胎盘 屏障,血浆半衰期为24h,肾脏清除很慢。 • 本药不易被透析清除。 • 在碱性尿液中药物排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