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异同点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一、选择题(一)单选1.以下哪种效应不是M受体激动剂效应:A.心率减慢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C.胃肠道平滑肌收缩D.腺体分泌减少E.睫状肌收缩2.受体阻断药(拮抗药)的特点是:A.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B.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有内在活性C.对受体无亲和力而有内在活性D.对受体无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E.对受体有亲和力及较弱的内在活性3.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限速酶是:A.酪氨酸羟化酶B.多巴脱羧酶C.多巴胺β羟化酶D.单胺氧化酶(MAO)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二)多选1.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1论述正确的是:A.是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的同义词B.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稍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C.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D.受利血平抑制E.一般发生在神经组织二、名词解释1.胞裂外排2.摄取1三、填空题1.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受体存在的部位是_______或________,受体与递质或药物结合具有_________。
2.破坏去甲肾上腺素的酶是_________和_______,破坏乙酰胆碱的酶是_________。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可见心脏兴奋,________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支气管平滑肌与胃肠道平滑肌___________,有利于机体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
四、判断题1.突触前膜的β受体兴奋时可促进NA的释放。
2.突触前膜的α受体兴奋时可反馈性地抑制NA自末稍释放。
3.摄取2是指非神经组织中MAO对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灭活。
五、问答题1.传出神经药物的基本作用方式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之。
2.传出神经受体的分类及分布如何?3.作用于外周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有哪些?简述它们的主要用途。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一选择题(一)单选1.下列各药中,只兴奋M胆碱受体的药物是:A.乙酰胆碱B.阿托品C.新斯的明D.毛果芸香碱E.毒扁豆碱2.毛果芸香碱对眼睛可出现的作用是:A.缩瞳,远视B.散瞳,远视C.缩瞳,眼内压升高D.散瞳,眼内压升高E.缩瞳,眼内压降低3.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A.兴奋胃肠道平滑肌B.兴奋膀胱平滑肌C.兴奋骨骼肌D.缩小瞳孔E.增加腺体分泌4.有机磷酸酯农药中毒的解救:A.单用阿托品即可B.单用解磷定即可C.先用阿托品,不能完全控制症状时再加用解磷定D.先用解磷定,不能完全控制症状时再加用阿托品E.同时大剂量使用解磷定和阿托品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血压下降,休克B.心力衰竭C.呼吸中枢麻痹D.中枢兴奋,惊厥E.肾功能衰竭(二)多选题1.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是:A.降低眼内压B.调节睫状肌痉挛C.抑制腺体分泌D.缩小瞳孔E.加快心脏传导2.新斯的明的作用原理包括:A.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B.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C.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N2受体D.直接激动M受体E.促进运动神经末稍释放乙酰胆碱3.新斯的明在临床可用于:A.重症肌无力B.手术后腹胀气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D.筒箭毒碱中毒的解救E.琥珀胆碱中毒的解救4.新斯的明禁用于:A.机械性肠梗阻B.支气管哮喘C.琥珀胆碱中毒D.手术后尿潴留E.胆碱能危象二填空题1.毛果芸香碱可选择性激动M受体,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用最明显。
四种肾上腺素区别及作用在人体内,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它由肾上腺中的肾上腺髓质分泌而来。
肾上腺素具有多种重要作用,它能够调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生理功能。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肾上腺素也存在不同的种类,它们之间有着区别和特定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肾上腺素,并解释它们的区别及作用。
1.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是较常见的肾上腺素之一,它主要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末梢。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去甲肾上腺素参与调节注意力、情绪和学习记忆等功能,使人处于警觉状态。
而在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能够收缩血管,增加心率和血压,以应对压力和紧急情况。
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还参与调节胃肠蠕动,促进脂肪分解,供能以应对体力活动。
2. 肾上腺素(Epinephrine)肾上腺素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种肾上腺素,它也被称为“肾上腺素素”。
相较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更多地存在于肾上腺髓质中。
肾上腺素在体内起到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它能够促进心脏收缩,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从而增强心血管功能。
其次,肾上腺素能够扩张支气管,促进呼吸。
最后,肾上腺素还能够通过提高血糖水平,调节体内能量代谢过程。
3. 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另一种重要的肾上腺素,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多巴胺参与调节多种脑功能,如情绪、动机、记忆等。
此外,多巴胺还参与控制运动和行为反应,以及调节内分泌系统。
多巴胺是一种镇痛剂,也被广泛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疾病。
4. 血管收缩素(Vasopressin)血管收缩素是一种与肾上腺素有关的肽类激素,它由下丘脑通过后垂体分泌。
血管收缩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适应体内的水分状况。
它通过收缩血管,增加皮肤和内脏血流量,以及减少尿液的排泄,从而提高血压。
血管收缩素还参与调节体温、呼吸、情绪等多个生理过程。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有什么区别
1.来源差异
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分泌,分为髓质和皮质。
髓质主要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主要是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由神经末梢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释放,但分泌相对较少,属于一种激素。
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来源是肾上腺髓质,也有一部分是药用去甲肾上腺素,是人工合成的。
2.药理学差异
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递质。
其药理作用是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
使用后可增加心率和血压。
常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是急救必备。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脑内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
是后者释放的主要递质,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分泌,但含量较少。
循环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髓质。
3.功能差异
去甲肾上腺素能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其作用主要是使血管收缩引起的血压升高。
同时还能提高心率,多用于感染性休克或低血压休克的抢救治疗。
肾上腺素能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
此外,它还能改善心肌收缩力、血压和血糖。
临床上主要用于过敏性休克和心脏骤停的治疗。
总之,这两种药物对心脏和血管的不同作用来自于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不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合强度,所以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症状进行辨证,以免延误疾病的治疗。
各种肾上腺素区别及作用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物质,由肾上腺髓质释放。
它在人体中起着关键的调节和影响作用,涉及多个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各种肾上腺素的区别及作用。
历史背景肾上腺素最早由日本科学家长谷川实在1900年发现。
他在犬肾上腺髓质中发现了一种能够收缩血管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肾上腺素。
后来,人们发现它还具有提高心率和收缩支气管等作用。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别及作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内分泌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物质。
它们在分子结构、生理作用和效应上有一些区别。
1.分子结构: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OH),而去甲肾上腺素则没有。
2.生理作用:肾上腺素主要通过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作用,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加快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和支气管,同时还有抑制消化道蠕动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通过α1肾上腺素受体作用,具有收缩血管、提高血压的作用。
3.相互影响: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体内相互转化。
去甲肾上腺素在体内可以被儿茶酚胺氧化酶转化为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也可以通过儿茶酚胺N-甲基转移酶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不同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们与不同的受体结合所引起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们可以在体内互相转化。
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的区别及作用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也是内分泌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物质。
它们在分子结构、生理作用和效应上也有一些区别。
1.分子结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是儿茶酚胺类物质,而多巴胺则是苯乙胺类物质。
2.生理作用:肾上腺素主要通过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作用,而多巴胺主要通过D1和D2多巴胺受体作用。
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能够提高心脏收缩力、加快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和支气管,并抑制消化道蠕动。
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中作用较为明显。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参与运动调节、认知等功能;在肾脏中,多巴胺可以扩张肾脏血管,增加尿量。
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受体的不同选择性和作用部位的差异。
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外点作业(本科)1.试述肝药酶对药物转化的作用及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药物的生物转化要靠酶的促进,主要是肝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
微粒体是内质网碎片在超速离心时形成的小泡,内含多种酶,加上匀浆可溶部分的辅酶II(NADPH)形成一个氧化还原酶系统。
该系统对药物的生物转化起主要作用,又称肝药酶。
主要的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NADPH来自细胞呼吸链,提供电子经黄蛋白等传递给氧化型P450,使之还原再生,又称单加氧酶。
肝药酶的作用专一性很低,许多药物经此酶系统作用而生物转化。
此酶系统活性有限,达到极限后则数种药物间会发生竞争抑制现象。
此酶系统个体差异很大,除先天遗传性差异外,生理因素如年龄、营养状态、疾病等均影响肝药酶的活性。
2.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各有什么特点?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
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如纳洛酮和普萘洛尔均属于拮抗药.激动药或称兴奋药,指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能产生该受体的兴奋的效应。
3.试比较毛果芸香碱与阿托品的作用。
答:(1)、阿托品对眼的作用:①散瞳:阻断虹膜括约肌M受体。
?②升高眼内压:散瞳使前房角变窄,阻碍房水回流。
?③调节麻痹:通过阻断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松驰,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扁平,屈光度降低,以致视近物模糊,视远物清楚。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①缩瞳:激动虹膜括约肌M受体。
?②降低眼内压:缩瞳使前房角间隙变宽,促进房水回流。
?③调节痉挛:通过激动睫状肌M受体,使睫状肌痉挛,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以致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4、毒扁豆碱与毛果芸香碱对眼部作用的异同点是什么?毒扁豆碱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AChE)药,抑制AChE去水解ACh,AC h在突触间隙中积聚,产生M样和N样作用,所以是一个间接的拟胆碱药。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别
令狐采学
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髓质所分泌,两者对心和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这是因为它们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不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不同所致。
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临床常作为强心急救药;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皮肤、肾、胃肠的血管收缩,但对骨骼肌和肝的血管,生理浓度使其舒张,大剂量时使其收缩,故正常生理浓度的肾上腺素,对外周阻力影响不大。
去甲肾上腺素也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使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血压升高,故临床常作为升压药应用。
可是,在完整机体给予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通常会出现心率减慢。
这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升高血压的这一效应,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而使心率减慢,从而掩盖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的直接作用之故。
功用作用: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具
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兴奋心脏及抑制平滑肌的作用都比肾上腺素弱。
临床上主要利用它的升压作用,静滴用于各种休克(但出血性休克禁用),以提高血压,保证对重要器官(如脑)的血液供应。
</P><P> 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引起血管持续强烈收缩,使组织缺氧情况加重。
应用酚妥拉明以对抗过分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常能改善休克时的组织血液供应。
药理学目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鹿怀兴主编《药理学》第一版(兰色字新宋体为参考答案)第1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既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
3.毒性反应: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4.受体激动剂:指对受体既有亲和力,也有内在活性的物质(或药物)。
5.内在活性:药物兴奋受体的能力。
6.生物利用度: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
7.首过消除:某些口服药物在首次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8.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9.特异质:是由于遗传异常并在药物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应。
10.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方可呈现应有的治疗作用,称为耐受性。
11.成瘾性:反复使用某些药物,使机体对该药产生依赖现象,停药时可产生戒断症状的药物。
如吗啡。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后,患者对药物产生的主观和客观上需要连续用药的现象。
可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
)麻醉药品:是指具有依赖性潜力,不合理使用或者滥用可以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药用原植物或者物质,包括天然、半合成、合成的阿片类、可卡因、大麻类等。
12.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短时间先、后应用。
13.常用量: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极量小的量,既为常用量。
二、填空题1.药物不良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许多,一般说,药物分子______ 、脂溶性_______、溶解度_______、解离度____者易吸收。
3.弱酸性药物在弱碱性环境中,解离度_____,分子极性_______, 脂溶性______。
肾上腺素vs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用药有何区别?3表搞定*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何区分这3个药?1化学结构上的微小差别[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化学结构是β-苯乙胺。
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在苯环的第3、4位碳上都有羟基,形成儿茶酚,故均称为儿茶酚胺类。
图1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化学结构式如上图所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3者的母体结构相同,但与“NH”(氨基)相连的基团不同,导致了名称上的差异。
肾上腺素氨基上连接的甲基若被氢取代,则为去甲肾上腺素,可减少对β1受体的活性;被异丙基取代,则为异丙肾上腺素,可进一步增加对β1、β2受体的作用,而对α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
这些基团既影响药物对α、β受体的亲和力及激动剂受体的亲和力,也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具体作用比较可见表1。
表1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分类及基本作用比较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表2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同时激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显著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平均动脉压、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回心血量,被推荐作为休克治疗的一线升压药物[1]。
围术期低血压原因较多,在排除容量绝对不足或者低心输出量的情况下,应酌情使用α1激动剂及时纠正低血压。
在心血管手术患者围术期,对于心功能不全的低血压或心率偏慢,宜选去甲肾上腺素[4]。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患者和手术,α1激动剂联合都应进行适当的容量管理,在避免过度补液造成的危害同时,较好地维持组织器官灌注并改善预后。
治疗溃疡性胃出血:小剂量口服治疗溃疡性胃出血,8mg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钠注射液50ml。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刺激α和β两类肾上腺素受体,产生强烈快速而短暂的兴奋α和β型作用。
α型作用可增加心肺复苏(CPR)期间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在心脏骤停(CA)时使用肾上腺素对CA患者有益。
实验题目:探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所作用的受体类型实验目的:通过分别阻断α、β受体,进而研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所作用的受体类型。
实验原理:α受体是能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之一。
血管平滑肌上分布有以α1为主的受体,激动时可以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进而使血压升高。
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可增加心肌收缩性,自律性和传导功能β2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平滑肌,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等,介导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等作用,进而有降低血压的作用β3受体主要分布于白色及棕色脂肪组织,调节能量代谢,也介导心脏负性肌力及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实验动物、器材与药品家兔,RM-6240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哺乳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血压换能器,20%氨基甲酸乙酯,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β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实验步骤:1 麻醉与固定于家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氨基甲酸乙酯(5ml/kg),麻醉成功标准为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紧张减弱、呼吸深而平稳。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 减去手术部位的被毛,在甲状软骨下正中切开皮肤5-7cm,钝性分离出颈动脉并做动脉插管。
插管内应预先充满肝素溶液,并通过血压换能器连接到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描记血压。
3 用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覆盖创面,打开计算机并启动系统。
实验观察:1 记录一段正常的血压曲线。
2 静注肾上腺素,描记血压变化;待血压恢复正常后静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随后静注肾上腺素,描记血压变化;待血压恢复正常后静注β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随后静注肾上腺素,描记血压变化。
3 静注去甲肾上腺素,描记血压变化;待血压恢复正常后静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随后静注去甲肾上腺素,描记血压变化;待血压恢复正常后静注β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随后静注去甲肾上腺素,描记血压变化4 静注异丙肾上腺素,描记血压变化;待血压恢复正常后静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随后静注异丙肾上腺素,描记血压变化;待血压恢复正常后静注β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随后静注异丙肾上腺素,描记血压变化。
家兔血压测量实验鉴别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第一大组第二小组:陶慧珊、査翔南、李想、赵书峰、吴凡、张永波【实验目的】1、掌握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异丙肾上腺素(ISO)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的区别;2、学会用试验方法鉴别三者。
【实验原理】1、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心脏—作用于β1和β2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加速传导,加快心率,提高心脏兴奋性,心排出量增加。
血管—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以皮肤、黏膜血管最强烈,肾脏血管也显著收缩,对脑、肺血管作用微弱,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上的受体密度高,血管收缩明显,静脉和大动脉受体密度低,作用较弱。
另外还可以作用于β2受体使血管舒张,如骨骼肌、肝脏血管及冠状动脉。
血压—静脉滴注时先升后降。
小剂量E,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不变,脉压上升(β受体对低浓度E较敏感,心脏兴奋,心排出量增加,收缩压上升,但骨骼肌血管舒张,抵消或超过黏膜血管收缩作用,故舒张压不变或下降);大剂量E,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上升(α受体对高浓度E较敏感,缩血管反应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
而酚妥拉明作为α受体拮抗剂,与N一起使用时,使得N仅能激动β受体,因而仅产生强心和舒张冠脉作用,失去缩血管作用,大剂量N也只能导致血压下降,即“肾上腺素翻转”作用。
2、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动α受体,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心脏—较弱的激动β1受体,整体情况下,因总外周阻力增加而致心排出量不变或下降,心率由于血压升高而反射性减慢。
血管—激动血管的α1受体,使血管,尤其是小动、静脉收缩,但冠状动脉因心肌代谢产物增加引起舒张,同时因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灌注压升高,冠脉血流增加。
血压—小剂量NE,因心脏兴奋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增大;大剂量NE,因血管强烈收缩,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收缩压升高的同时,舒张压也明显增高,脉压减小。
与酚妥拉明同时使用时,激动α受体作用被拮抗,失去升压作用。
肾上腺素区别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区别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付肾素)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
药用Ad由家畜肾上腺提取或人工合成,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忌与碱性药配伍。
[药理作用]Ad对α和β受体均有较强的激动作用,主要效应如下:1.兴奋心脏直接作用于民受体,使心脏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但由于心肌耗氧量增加,剂量过大或滴注过快可引起心率失常,出现期前收缩甚至心室纤颤。
2.舒缩血管Ad的效应视各类血管平滑肌受体的种类和密度不同而异。
通过激动。
受体占优势的内脏(如肾)及皮肤粘膜使血管收缩,对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括约肌的收缩作用明显,对静脉和大动脉作用较弱;通过激动β2受体,能使β2受体占优势的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扩张,冠状血管扩张与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可直接扩张血管)增加有关。
3.影响血压在治疗剂量或低浓度静脉滴注时,由于Ad的强心作用和对全身血管的复杂作用,首先出现明显的升压反应,继而由于骨路肌等血管扩张,舒张压不变或稍降。
如果剂量较大,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当升压效果消失后,血压出现短暂的下降,即所谓“双向反应”。
4、扩张支气管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产生强大的舒张作用,尤以痉挛状态作用明显。
此外Ad还使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哮喘时粘膜水肿而增加通气量。
5.促进代谢明显提高机体代谢率和耗氧量,促进糖原脂肪分解,使血糖升高,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
[药代动力学]皮下注射因收缩血管吸收缓慢,作用可维持1小时左右。
肌注可扩张骨路肌血管,吸收迅速,作用可维持l0-30分钟,静注立即生效,作用仅维持数分钟。
吸收后可被肾上腺素神经末梢摄取或被组织中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及单胺氧化酶破坏。
因此本药特点是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短。
[临床应用]1.过敏性休克Ad是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过敏所致休克)的重要药物。
主要利用它的对症治疗作用如兴奋心脏、收缩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以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脏微弱、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全身血容量降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等。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血压影响的比较?
肾上腺素:为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小剂量的肾上腺素通过兴奋心脏使心排血量增加,造成收缩压中度升高,同时作用于骨骼肌血管上的β2肾上腺素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减低舒张压;
较大剂量时,作用于骨骼肌血管上的α肾上腺素受体使血管收缩,增加周围血管阻力,从而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
去甲肾上腺素:为非选择性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β2-受体几无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较强,小剂量时由于心肌兴奋和血管收缩作用使收缩压升高,此时血管收缩作用尚不十分剧烈,故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加大;大剂量时血管收缩强烈,外周阻力明显增加,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且脉压变小,使肝、肾等组织的血液灌注量明显减少。
异丙肾上腺素:为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α-受体几无作用。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受体,使骨骼肌血管明显舒张,肾、肠系膜及冠状动脉也不同程度舒张,血管总外周阻力下降。
其心血管作用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