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对绝经期妇女子宫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35.91 KB
- 文档页数:1
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分析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分析一、引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子宫切除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尤其是在围绝经期。
但是,术后绝经前后的身体状况和证候的变化对于中医辨证施治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中医的角度,对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的诸证进行辨证分析。
二、绝经前后的基本变化子宫切除术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通常会进入绝经期。
绝经期的到来伴随着一系列的身体变化。
首先是月经的停止,由此而来的是荷尔蒙水平的变化。
此外,由于子宫切除手术的创伤,女性还可能出现一些手术并发症,如术后出血、感染等。
三、辨证分析(一)肾阴虚、肝肾不交证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肾阴虚是一个常见的证候。
手术的创伤对肾脏有一定的伤害,造成阴虚的情况。
在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也会导致肾阴虚,出现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症状。
同时,肝肾不交也是一个常见的证候,手术的创伤导致肝肾之间气血不畅,引起阴血亏损的情况。
(二)血瘀证子宫切除术本身就是一项创伤性手术,术后可能会导致瘀血的产生。
在绝经期,雌激素的下降和血液循环减慢,更容易导致血瘀的产生。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瘀斑、瘀点、瘀块等症状,甚至出现疼痛不适。
(三)气虚血瘀证绝经期的到来伴随着气血运行的减慢,容易导致气虚和血瘀并存的情况。
患者可能会出现气短懒言、面色无华、肢体乏力等气虚的症状,同时伴有瘀斑、瘀点等血瘀的症状。
四、中医治疗方案(一)滋阴养肾针对肾阴虚、肝肾不交证,可采取滋阴养肾的治疗方案。
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党参五味子汤等滋阴养肾的中药进行治疗。
此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补充营养,如多吃黑豆、黑芝麻、核桃等滋阴养肾的食物。
(二)活血化瘀对于血瘀证,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
可以使用当归、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治疗。
此外,运动也有助于活血化瘀,可以适当进行散步、跑步等有氧运动。
(三)益气活血对于气虚血瘀证,可以采用益气活血的治疗方案。
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摘要】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1]。
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渐下降,在绝经过渡早期,FSH水平升高,导致雌二醇分泌过多;在卵泡完全停止生长发育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
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
上述一系列症状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补充治疗,并鼓励锻炼身体和健康饮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关键词】围绝经期雌激素变化与症状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正常的生理变化时期。
北美绝经协会(NAMS)中说围绝经期指自绝经前2-8年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一般开始于40多岁,也有些女性在30多岁已经有围绝经期的症状。
英国PRODIGY(英国NHS指南)中说围绝经期指自卵巢功能开始下降(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潮热症状),至末次月经后12个月。
卵巢为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明显减少且易发生卵泡发育不全,最终,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导致卵巢功能衰竭。
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妇女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
现将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变化与症状,以及处理综述如下。
1 雌激素的变化绝经前后最明显变化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卵巢功能衰竭[2],卵巢功能衰退的最早征象是卵泡对FSH(促卵泡生成素)敏感性降低。
抑制素是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它的生理作用是选择性地抑制垂体FSH的产生,包括FSH的合成和分泌。
绝经后妇女抑制素浓度下降,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显,可能成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更敏感的标志。
抑制素有反馈抑制垂体合成分泌FSH作用,此期抑制素浓度下降,而FSH水平升高。
女性围绝经期各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摘要】通过对绝经过渡期、绝经期、绝经后期各个阶段激素水平的说明,体现围绝经期女性生理的变化。
【关键词】绝经过渡期绝经期绝经后期激素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竭,生殖能力终止。
卵巢功能衰退是渐进性的,以往一直用“更年期”来形容这一渐进的变更时期,但由于更年期定义模糊,1994年WHO提出废除“更年期”这一术语,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一词。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间,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1]。
1.绝经过渡期1.1雌激素绝经过渡早期雌激素水平呈波动状态,其原因是FSH升高对卵泡过度刺激引起雌二醇分泌过多,导致雌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卵泡期水平。
在绝经过渡期中,即使雌激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卵泡对FSH的耐受也逐渐增加。
对促性腺激素的相对耐受在临床围绝经期之前就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一过程在进行IVF刺激卵泡的妇女中显示得比较清楚。
在平均年龄小于30岁的妇女,如果每天用225IU的FSH刺激,雌激素水平很容易高于1000pg/ml。
相反,大多数年龄超过40岁的妇女,即使给予3倍剂量的促性腺激素,也很少达到这一水平。
卵巢对激素刺激的耐受,可解释一些妇女为什么雌激素水平正常却产生潮热症状。
它提示潮热或许与促性腺激素水平突然变化导致雌激素水平波动或其他卵巢激素(如抑制素)水平过低有关[3]。
1.2孕酮孕酮主要由颗粒细胞产生,且在黄体中期达到高峰。
在绝经过渡期中很少发生排卵,总孕酮产生量下降。
在另一些妇女,虽然排卵继续出现,但黄体期孕酮水平却低于年轻的妇女。
1.3促性腺激素绝经过渡期FSH水平升高,呈波动型,LH仍可在正常范围,但FSH/LH仍<1。
1.4催乳激素绝经过渡期由于雌激素具有肾上腺能耗竭剂的功能,可抑制下脑分泌催乳激素抑制因子(PIF),使催乳激素水平升高。
绝经后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来源:青年人() 更新时间:2010/3/15 14:10:37 【字体:小大】1绝经后的子宫内膜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开始衰减,绝经后则更进一步衰退,雌激素分泌低下,内膜萎缩。
此种萎缩的内膜一般呈单纯萎缩和囊性萎缩两种组织学形态。
两种不同形态的萎缩内膜可能与绝经前的末次月经周期有无排卵有关。
绝经前的末次月经如有排卵,绝经后内膜往往呈单纯萎缩;如末次月经系无排卵月经,内膜多为不规则增生或简单型增生过长,则绝经后腺体大小不一的形态可被保留,而形成囊性萎缩。
有时内膜腺体开口被堵塞,也可致个别腺腔扩大[1]。
1.1单纯萎缩(simple atrophy)内膜很薄,功能层与基底层界限不清;腺体少而分散,腺腔小而直,腺上皮单层,呈立方形或低柱状,核杆状,生长不活跃,见不到分裂相;间质细胞致密呈梭形,间质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螺旋小动脉因萎缩而见不到。
1.2囊性萎缩(cystic atrophy)内膜很薄,腺体大小不一,相差悬殊,但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无增生活跃表现,见不到核分裂相。
2绝经后出血的子宫内膜绝经后出血的情况可见于炎症、功能性内膜、功能失调性内膜和内膜的良、恶性赘生性病变。
2.1炎症性子宫内膜2.1.1老年性子宫内膜炎(senile endometritis)萎缩的内膜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可导致原发性慢性子宫内膜炎。
内膜腺体萎缩,间质中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严重时局部有溃疡形成,往往因引流不畅而导致宫腔积脓。
慢性炎症时,内膜表面上皮可有各种化生性变化,特别是鳞形细胞化生。
广泛鳞化使大片鳞形上皮覆盖整个宫腔内壁,称为子宫鱼鳞癣[1]。
老年性子宫内膜炎系良性病变,但必须警惕肿瘤合并存在的可能。
2.1.2子宫内膜软化斑(malakoplakia)子宫内膜软化斑可能是绝经后出血的罕见原因。
组织学表现为肉芽肿性内膜炎,间质内有组织细胞浸润(Von Ha nsemann细胞),含有细胞内或细胞外的钙化体(Michaelis-Gutmann小体)及棒状细菌。
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目的: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对其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
对照组利用谷维素单独治疗,观察组选择补佳乐、安宫黄体酮以及达英-35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激素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使机体激素水平得以有效改善,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有效缓解,值得广泛应用。
本研究具体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经激素替代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评价性激素治疗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8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1)纳入标准:血雌二醇(E2)20 IU/L;3个月内未使用过性激素类药物;Kupperman Index量表(KI)评分≥10分,且其中有一项症状≥2分[1]。
(2)排除标准:不明原因的子宫内膜增生或是阴道流血;半年内出现活动性静、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乳腺癌;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耳硬化症、血卟啉症;伴有相关于性激素的恶性肿瘤;相关于孕激素的腦膜瘤;妊娠;子宫肌瘤;乳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乳腺良性疾病;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史或血栓形成倾向;子宫内膜异位症;哮喘、胆囊疾病、高泌乳素血症、偏头痛、癫痫[2]。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41~53岁,平均(46.2±2.3)岁;病程5个月~3.7年,平均(2.1±0.9)年;保留子宫患者16例,切除子宫患者26例。
小剂量雌、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研究杨静;高凤霞【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37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妇科收治的137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LH、E2、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9、16.06、-7.57,均P<0.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4,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乳房肿痛、阴道出血、阴道瘙痒以及乳腺增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6、-8.92,均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86、-1.635,均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能明显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ow dose estrogen combined with progeste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nopausal syndrome.Methods Totally 137 patients with menopausal syndrome admitted in Pinggu District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Control group was given low dose estrogen treatment based on conventional therap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low dose of progesterone based on the treatment for the control parisons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nducted.Results The LH, E2 and FSH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value was -6.89, 16.06 and -7.57, respectively, all P<0.001).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Z=-2.004,P<0.05).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pain, vaginal bleeding, vaginal itching and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0.05).After treatment, the endometrial thickening in two groups was great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t value was -6.56 and -8.92, respectively, both P<0.001).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in endometrial thickening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found respectively (t value was 1.186 and -1.635, respectively, both P>0.05). Conclusion Low dose estrogen combined with progesterone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menopausal syndrome, and improve treatment effect, which has high safety.So it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6(027)003【总页数】3页(P314-316)【关键词】小剂量雌激素;孕激素;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作者】杨静;高凤霞【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妇产科,北京平谷101200;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妇产科,北京平谷10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5[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ow dose estrogen combined with progeste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nopausal syndrome. Methods Totally 137 patients with menopausal syndrome admitted in Pinggu District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low dose estrogen treatment based on conventional therap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low dose of progesterone based on the treatment for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s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nducted. Results The LH, E2 and FSH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value was -6.89, 16.06 and -7.57, respectively, all P<0.001).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2.004,P<0.05).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pain, vaginal bleeding, vaginal itching and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endometrial thickening in two groups was great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t value was -6.56 and -8.92, respectively, both P<0.001).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in endometrial thickening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found respectively (t value was 1.186 and -1.635, respectively, both P>0.05). Conclusion Low dose estrogen combined with progesterone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menopausal syndrome, and improve treatment effect, which has high safety. So it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low dose estrogen; progesterone; menopausal syndrome; clinical efficacy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卵巢功能以及雌激素水平的退行性改变,致使女性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生殖系统萎缩等精神和躯体异常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器质性病变的疾病症候群[1]。
雌激素在妇产疾病中的作用袁文芳打张艳琼1,2(三峡大学医学院器官纤维化与药物靶向治疗研究所生物病原与免疫学系2,湖北宜昌443002)摘要:雌激素是主要的性激素之一,主要作用于女性生殖系统,在女性青春期、妊娠期及绝经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动态监测孕妇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可用于评价卵巢和胎盘的功能、预测胎儿宫内状况和早孕期妊娠结局等,为临床妇产科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雌激素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于绝经前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主要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以雌激素受体为治疗指标遥此外,在妇产科领域,雌激素制剂还可以用于治疗低雌激素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老年性阴道炎和绝经综合征等遥本文就雌二醇、雌三醇、雌四醇概述及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雌激素;乳腺癌;阴道炎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1.10.015文章编号:1006—1959(2021)10—0054—05The Role of Estroge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YUAN Wen-fang1,ZHANG Yan-qiong1,2(Institute of Organ Fibrosis and Drug Targeted Therapy1,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Pathogens and Immunology2,School of Medicine,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443002,Hubei,China)Abstract:Estrogen is one of the main sex hormones.It mainly acts o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emale adolescence,pregnancy and menopause.Dynamic monitoring of estrogen levels in pregnant women during pregnancy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ovaries and placenta,predict fetal intrauterine condition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during early pregnancy,etc.,and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terventions.Breast cancer is a common female malignant tumor.Estrogen can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cells,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At present,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is mainly used for premenopausal hormone-dependent breast cancer,with estrogen receptor as the treatment index.In addition,in the field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estrogen preparations can also be used to treat low-estrogen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senile vaginitis and menopausal syndrom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overview of estradiol,estriol,estriol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trogen and breast cancer,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Estrogen;Breast cancer;Vaginitis雌激素(estrogen)按其化学结构属于脂溶性类固醇激素,游离的雌激素通过被动扩散或主动转运进入到靶细胞内,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结合后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更年期该不该补雌激素?激素治疗是把“双刃剑”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很多人会出现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心烦、爱发脾气、头疼、心悸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和膀胱炎也会慢慢出现,性功能明显减退。
除此之外,骨质疏松也悄悄逼近,我们看到很多老人身高变矮、弯腰驼背,甚至发生骨折。
研究证实,激素替代治疗是缓解绝经期症状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之一。
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提高绝经妇女的生活质量。
但激素治疗同样也可能会增加血栓、乳腺癌、脑卒中的风险,它与所有的药物治疗一样,是一把“双刃剑”。
如何恰当使用它,使人们既能从中获益,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这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激素替代治疗工作者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最关心的问题。
适应症与禁忌症须兼顾激素替代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措施,在应用时首先应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这是关键所在。
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症包括:一、绝经相关症状,潮热、盗汗、睡眠障碍、疲倦、情绪不振、易激动、烦躁、轻度抑郁等。
二、泌尿生殖道萎缩,阴道干涩、疼痛、排尿困难、反复性阴道炎、尿道炎和膀胱炎、夜尿次数多、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
三、有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或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激素替代治疗的禁忌症包括:一、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
二、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
三、严重肝肾疾病。
四、近6个月内患血栓栓塞性疾病。
五、系统性红斑狼疮、耳硬化症、血卟啉症。
六、脑膜瘤患者禁用孕激素。
以下情况应慎用激素替代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严重高血压及糖尿病、血栓栓塞史、胆囊疾病、偏头痛、癫痫、哮喘、垂体prl瘤、乳癌家族史。
在应用激素替代治疗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有适应症且排除禁忌症可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有激素治疗的适应症又合并其他疾病,排除禁忌症后,可在控制其他疾病的同时应用激素治疗。
由于更年期症状多种多样,难以即刻辨明症状是否与更年期相关时,若无激素治疗的禁忌症,可短期试验性应用激素治疗,约一个月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
家庭医药 2020.0870健康生活·性与心理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要警惕□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 姜红薇/博士 袁 犁子宫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备受广大女性朋友们的关注与爱护,一旦出现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就会紧张不安。
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超过一半都和子宫有关,其中子宫内膜增厚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子宫腔内覆盖的黏膜称为子宫内膜,内膜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
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5~12毫米不等,其厚薄会受月经周期卵巢激素分泌的影响而出现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初期,随着子宫内膜的脱落,内膜处在最薄的状态,到了排卵期内膜逐渐增厚,然后经过黄体期内膜持续增厚,至下次月经来潮前达到最厚。
如果子宫内膜由于某些原因过度增长,超越了应有的厚度,即为子宫内膜增厚。
子宫内膜增厚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月经时间长短不一、月经周期紊乱等,如果出血量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会引发贫血。
育龄期妇女还可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等。
而内分泌紊乱可导致女性的皮肤、容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还会影响到女性的睡眠、精神状态,导致生活质量变差。
绝经后妇女因为雌激素的缺乏,子宫内膜会变薄,一般不超过5毫米。
如果子宫内膜增厚超过5毫米,大部分无阴道流血表现,以良性病变为主;厚度超过8毫米者,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厚度超过10毫米、绝经年龄≥55岁,同时合并阴道出血或排液、高血压等,子宫内膜癌变发生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故绝大数子宫内膜增厚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大家不用惊慌;仅少数有症状和高危因素的病例才可能发展为癌,需要警惕!子宫内膜增厚,通常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缺乏有关。
1.内分泌紊乱:雌激素过度分泌,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不孕或不育及绝经延迟。
2.其他妇科疾病导致: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也可以导致子宫内膜增厚。
雌激素对妇女围绝经与绝经期抑郁障碍的影响于学文;高成阁;任永惠;李学成;盛秋;李芬【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07(018)005【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的雌激素水平以及用雌激素治疗妇女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磁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了30例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血清雌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用雌激素(单用组)或联合应用抗抑郁药物(联合组)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并用Hamiltom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用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症状评分量表评估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血清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P<0.05).治疗后两组Hamiltom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下降(P<0.001);联合组和单用组的减分率分别为70.53%和58.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和单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联合组高于单用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01);联合组和单用组的减分率(73.99%和70.66%)、联合组和单用组的总有效率(96.67%和93.33%)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因此采用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在原来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雌激素对提高疗效的作用更明显.【总页数】3页(P371-373)【作者】于学文;高成阁;任永惠;李学成;盛秋;李芬【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幼保健中心,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幼保健中心,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幼保健中心,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幼保健中心,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幼保健中心,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3【相关文献】1.雌激素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我国围绝经期妇女抑郁效果评价的Meta分析 [J], 刘岱岳;钟明洁;任敏清;梁先锋;钟古华2.口服和经皮肤途径雌激素替代治疗对手术绝经妇女围绝经症状和T淋巴细胞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 [J], 夏贤;张绍芬;刘瑞梓;陈珣;刘康达3.绝经期妇女抑郁和焦虑症状与绝经年限及雌激素水平的关系 [J], 白琳4.雌激素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相关症状的影响 [J], 李长忠;赵英姿;兰守敏;张华玲;温泽清5.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障碍患者SSRI联合电针治疗疗效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 [J], 曾辉;姬方婧;尹雪风;王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绝经与雌激素有什么关系
很多女人一绝经就开始有了一种雌激素下降的现象,如果绝经之后雌激素下降了,那么合理补充雌激素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雌激素不赶紧补充的话,雌激素下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话就很容易引发很多对女人身体不利的疾病,甚至会有月经失调的现象,女人因为雌激素低下还有可能会有乳腺癌的发生,那么绝经与雌激素有什么关系呢?
在围绝经期,由于女性卵巢衰竭、性激素水平紊乱,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
月经失调是围绝经期开始的标志性症状。
除此之外,超过七成的女性还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其他症状,如潮热多汗、脾气暴躁、抑郁焦虑、皮肤萎缩和关节疼痛等。
对于围绝经期的症状,应给予足够重视与合理治疗,避免为骨折、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和老年痴呆等疾病埋下隐患。
女性在绝经前后到底该不该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什么时候要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很多人对此很困惑。
专家认为,补充雌激素对一些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但一定要掌握好时间。
女性在围绝经期如果出现症状就应该积极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激素补充等治疗。
绝经及出现相关症状,(如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神经或精神症状等)以及预防骨质疏松,是应用激素补充治疗的首要适应症。
而各种雌孕激素依赖性肿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和未查明原因的妇产科问题则属于禁忌症。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血栓栓塞性疾病史、乳腺疾病等属于慎用情况。
绝经和雌激素是有很大联系的,所以说绝经之后要尽快的检查自己的雌激素有没有任何的变化,如果雌激素有变化,会有低下的现象,那么就必须要及时给自己补充雌激素,让自己的身体尽快的调节起来,而在补充雌激素的时候还要记得合理运动,这样雌激素增加的效果会更好。
围绝经期妇女的生育和避孕问题【学习目标】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习者需要:1.掌握围绝经期妇女避孕方法。
熟悉围绝经期妇女生育能力的特点。
了解影响围绝经期妇女受孕率的因素。
2.能向围绝经期妇女介绍避孕方法。
3.尊重保护围绝经期妇女的隐私,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一、围绝经期妇女的生育能力绝经过渡期到绝经后妇女的生育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 卵巢功能走向衰退由于从绝经过渡期开始,卵巢功能走向衰退,卵泡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致使妇女的生育能力降低并最终丧失其生育能力。
2、FSH水平随着衰老逐渐增高尽管妇女月经停止12个月才可称为绝经,但FSH水平升高至少出现在绝经前5~10年。
研究证明,月经周期第3天的FSH水平测定可以作为IVF成功与否的标志,FSH水平>15mUml预示妊娠成功率低下。
一项研究表明,年龄在41~43岁的妇女行IVF助孕,其累计妊娠率仅为9%。
3. 生育能力减低,但仍有受孕机会随着卵集功能的衰退与月经周期的素乱,妇女的生育能力亦减低。
健康育龄妇女的生育概率为四分之一,进入围绝经期后生育率明显下降,但仍有受孕机会。
通常认为,妇女的生育高峰年龄是25岁,生育力早在30岁就开始下降,到35岁时生育力下降50%,45岁时下降95%,47岁时活产率为0.01%。
4.影响受孕率的其它因素受孕率降低除与生殖系统功能变化有关外,亦受心理、社会等因素对性行为的影响。
有的夫妇婚后多年未育,有的高龄新婚或丧子,虽进人围绝经期仍迫切要求争取生育一个孩子的最后机会。
这对于家庭生活美满,增进夫妻感情与晚年幸福都很有意义。
随着生殖医学、诱发排卵制剂和辅助生育技术的进展,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生育已成为可能。
二、围绝经期妇女的避孕方法选择此期的妇女虽然生育能力下降,如果不采取避孕措施仍有受孕机会,甚至在绝经之后还残存几个卵泡,所以在绝经12个月内仍需适当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
50岁以后妇女闭经一段时间后发生意外妊娠而受人工流产刮宫之苦,甚至发生浸润性葡萄胎而进行子宫切除的病例并不罕见。
雌激素对绝经期妇女子宫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05-16T11:22:40.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5期作者:颜冬梅刘密莹[导读] 减轻绝经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痛苦,了解雌激素对绝经期妇女子宫大小的影响。
颜冬梅刘密莹(大连市沙河口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辽宁大连 116021)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5-0201-01 【摘要】目的为了减轻绝经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痛苦,减少反复取器率,了解雌激素对绝经期妇女子宫大小的影响。
方法对292例来我站取宫内节育器的妇女用药前后子宫大小进行B超观察。
结果用药前后子宫大小无变化者30例;增大0-5mm者25例;6-10mm者83例;11-15mm者75例;16-20mm者51例;大于20mm者28例。
取器顺利者179例;拉丝取出者68例;宫内节育器变形者22例;断裂者13
例;缺失者10例;取器失败0例。
结论用药后子宫大小改变显著,取器成功率明显提高,减轻了取器过程中的疼痛等不适,减少了反复取器的发生。
【关键词】绝经期妇女取器 B超子宫大小
绝经期妇女的宫内节育器取器术一直受到广大妇女关注,基层计划生育门诊条件有限,致使手术过程中出现腹痛剧烈、流血量多、子宫或宫颈损伤、反复取器等情况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寻找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自2008年始至今来本站取器的已经绝经的妇女。
1.2方法:
1.2.1 用药方法:尼尔雌醇4mg 顿服停药7天后取器或倍美丽0.625mg口服日一连用7天,停药后取器。
1.2.2 测量方法:采用东芝240型B超(腹式)。
指定一名医生(以减低测量误差)测量子宫三个标准径线(子宫体横径为两侧子宫角之间的距离;长径为子宫底圆顶部外缘至子宫内口之间的距离;厚径为子宫体的最大前后径的距离) 1.2.3 诊断标准:采用子宫体三个标准径线之和,对用药前后的子宫大小进行对比。
2 结果
顺利取出指宫内节育器形态完整;IUD拉丝取出主要见于金属单环、双环或宫形宫内节育器,IUD部分或全部拉成一条丝,但IUD完整,没有断开; IUD变形取出指IUD呈水滴形,IUD完整;IUD断裂取出指IUD断开,但完整取出;IUD缺失取出常见于T形IUD、花式IUD、V形IUD等塑料为骨架的宫内节育器,其部分组件缺失。
3 讨论
3.1结果分析:
(1)用药后子宫大小改变占总数89.7%,效果明显。
(2)用药后随着子宫改变的增大,取器顺利的比例增大。
(3)尽管取器过程中出现了拉丝、变形、短裂等情况,但没有取器失败的(即没有重复取器的)。
而且,手术过程中腹痛、损伤等情况没有发生。
3.2原理:
由于绝径期妇女停止排卵,内源性雌激素仅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烯二酮转化产生。
口服雌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的分泌,从而起到作用。
3.3讨论:
(1)由于基层条件限制,在工作中仅仅依靠经验从事手术,心里没有底。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可以B超监测,了解子宫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盲目操作的弊端,对基层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本方法简单、方便、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2)因为观察的样本相对少,又没有设对照组,没有对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壁的变化进行观察,说服力相对差,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观察。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8-7-117-09668-3.
[2]毓星,吴乃森主编.计划生育超声诊断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