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验技能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85
心理测量学知识+心理测验技能1.参照点就是拟定事物的量时, 计算的()。
选项: A.起.B.中.C.终.D.重点对的答案: A答案解析.2.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 这种说法()。
选项: A..B.不拟.C..D.不存在对的答案: C答案解析.3.一般来说, 心理测量是在()变量上进行的。
选项: A.命.B.顺.C.等.D.等比对的答案: B答案解析.4.全国性常模, 样本量一般要在()之间。
选项: A.1000~202.B.2023~300.C.3000~400.D.4000~5000对的答案: B答案解析.5.在()量表中, 个人的分数指出了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在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选项: A.年.B.态.C.智.D.人格对的答案: A答案解析.6.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一西蒙量表中, 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所有题目, 5岁组通过3题, 6岁组通过2题, 7岁组通过1题, 其智龄为()。
选项:A.4岁3个.B.4岁6个.C.5.D.5岁2个月对的答案:C答案解析.7.四分位数是将量表提成四等份,相称于百分等级的()、()和()相应的三个百分数提成的四段。
选项:A.25%、50%、75.B.5%、65%、95.C.15%、55%、85.D.35%、65%、95%对的答案:A答案解析:8.标准九分是一种标准分数系统, 其量表是个9级的分数量表。
它是以()为平均数, 以()为标准差的一个量表。
选项: A.5;.B.6;.C.8;.D.10;7对的答案: A答案解析.9.若儿童的心理年龄高于其生理年龄, 则智力较一般儿童高, 若心理年龄低于其生理年龄, 则智力较一般儿童低。
但在实践中发现, 单纯专心理年龄来表达智力高低的方法缺少不同()儿童间的可比性。
选项: A.性.B.来.C.出.D.年龄对的答案: D答案解析.10.由于个体智力增长是一个由快到慢再到停止的过程, 即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增长, 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者。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
症状量表
有抑郁情绪,确定其严重程度和状态:SDS、HAMD
有焦虑情绪,确定其严重程度和状态:SAS、HAMA
存在躁狂状态的精神病状态:BRMS
儿童是否存在行为问题:CBCL
神经症确定其人格特征:MMPI、16PF、EPQ
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EPQ、MMPI
怀疑或存在智力缺陷的成年人:WAIS-RC、CRT
怀疑或存在之力缺陷的未成年人:W AIS-CR、中国比内测验
怀疑或确定来访者属于精神病:BPRS、MMPI
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总结,球,二流斯尔,衣领起舞一二。
考试量表还包括:儿童行为量表(CBCL);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
心理咨询师技能教材(三级)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初诊接待目的:1、搜集整理材料以进行诊断; 2、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开始。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单选)不可直接逼问保密原则:1.需要保密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
(多选)2.保密例外情况: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求助者可能对他人或自身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多选)应确保求助者了解以下内容: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心理咨询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多选)第二单元摄入性谈话会谈目标中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弄清其中的关系,把问题分清前后、主次,再依次提问,进行摄入性会谈。
开放式提问理由:1、促进求助者充分自由表达;2、帮助咨询师收集更详细的临床资料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11.11多)1.释义(内容反应)2.中断3.情感反射: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刺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
(11.11单)4.引导会谈的种类(1)摄入性会谈: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
(3)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
(13.11单)凯利提出6种不恰当提问(识别哪一种,掌握特征;改错题)(1)“为什么..”的问题。
这类问题可以改变形式,可改为“怎样”和“什么”的形式。
(2)多重选择性问题。
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
改变的办法是去掉选择性问题提(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
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工作程序: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初诊接待工作程序: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2、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初诊接待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在的保密原则。
4、说明咨询测量功能的有限性.5、咨询时的仪态。
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2、确定提问方式3、倾听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5、对会谈内容归类6、结束会谈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会谈过程中了解求助者思想和行为的工作提纲:1、外表和行为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及功能5、情绪6、灵感与判断不恰当的问题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不恰当的提问类型:1、“为什么……”:具有强烈的暗示性。
2、多重选择性问题: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
3、多重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
5、责备性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6、解释性问题:这类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会谈内容的选择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试技能》测验量表分类一、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 (WAIS-RC) 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中国比内测验适用范围16岁以上,分城市和农村5-75岁2-18岁,不分城市和农村评分标准算术及5项操作测验有时间限制;分量表转换为标准二十分:X=10,SD=3再转换为离差智商:X=100,SD=15 二级评分:对1、错0;采用离差智商:X=100,SD=15对得1分;根据实足年龄和总分,查相应智商离差智商:X=100,SD=16结果的解释极超常≥130 2.2%超常120-129 6.7%高于平常110-119 16.1%平常90-109 50%低于平常80-89 16.1%边界70-79 6.7%智力缺陷≤69 2.2%轻度50-69 85%中度35-49 10%重度20-34 3%极重度0-19 2%极优≥130 2.2%优秀120-129 6.7%中上(聪明) 110-119 16.1%中等(一般) 90-109 50%中下(迟钝) 80-89 16.1%边缘70-79 6.7%弱智≤69 2.2%轻度55-69中度40-54重度25-39极重≤24非常优秀≥140 1.6%优秀120-139 11.3%中上110-119 18.1%中等90-109 46.5%中下80-89 14.5%边缘状态70-79 5.6%智力缺陷≤69 2.9%愚鲁50-69痴愚25-49白痴≤24其他考点1.先言语,后操作;2.言语测验: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词汇、数广;3.操作测验:数符、填图、积木、图排、拼图;4.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5.WAIS-R 韦氏成人16岁以上;WISC-R 韦氏儿童6-16岁;WPPSI 韦氏幼儿4--5岁;6. P204 各分测验的主要功能( 与G因素关系大的1.共72副图案、分六个单元:A、A B、B为彩色图案;C、D、E为黑白图案。
心理咨询师三级课程目录一、基础理论知识(一)普通心理学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3、感觉和知觉4、意识和注意5、记忆6、思维7、语言8、动机和情绪9、能力和人格(二)社会心理学1、社会思维2、社会关系3、社会影响4、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三)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婴儿期的心理发展3、幼儿期的心理发展4、童年期的心理发展5、青春期的心理发展6、成年期的心理发展7、生命全程发展观(四)变态心理学1、变态心理学的对象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3、常见精神障碍4、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5、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6、压力与健康二、心理咨询技能(一)心理咨询概论1、心理咨询的概念和特点2、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与职业要求3、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任务和一般程序(二)心理咨询基本技术1、建立咨询关系2、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3、参与性技术4、影响性技术(三)心理咨询方法1、精神分析疗法2、行为疗法3、认知疗法4、人本主义疗法5、后现代主义疗法三、心理测量学(一)心理测量学概述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量的性质3、心理测量的分类(二)测验的常模1、常模团体2、常模的类型3、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三)测验的信度1、信度的概念和作用2、信度的评估方法3、影响信度的因素(四)测验的效度1、效度的概念和作用2、效度的评估方法3、影响效度的因素(五)项目分析1、项目难度2、项目区分度(六)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1、测验的目标分析2、测题的编写3、测验的编排和组织(七)心理测验的使用1、主试的资格2、测验的选择3、测验前的准备4、测验的实施5、测验结果的解释四、心理诊断技能(一)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1、初诊接待2、摄入性会谈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二)初步诊断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2、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3、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五、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法规(一)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二)相关法律法规1、精神卫生法2、未成年人保护法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测验的实施(HAMD)1.测验材料。
由汉密尔顿(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本量表有17项、21项和24项等3种版本,这里选用的是24项版本。
这些项目包括抑郁所涉及的各种症状,并可归纳为7类因子结构。
本量表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
可用于抑郁症、躁郁症、神经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之评定,尤其适用于抑郁症。
然而,本量表对于抑郁症与焦虑症,却不能较好地进行鉴别,因为两者都有类似的项目。
(1)评定方法:首先在入组时评定当时或入组前一周的情况,然后在干预2~6周后再次评定来比较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症状谱的变化。
(2)评分标准:HAMD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很重。
少数项目评分为0-2分的3级评分法:(0)无,(1)轻~中度,(2)重度总分:即所有项目得分的总和。
当2个人同时评定时,可以采用两者得分相加或算术平均数。
在一般的心理咨询、治疗和药物研究中,往往用一个人的评分。
因子分:HAMD可分为7个因子,分别为:(1)焦虑/躯体化;(2)体重,即体重减轻1项(3)认知障碍;(4)日夜变化;(5)迟缓;(6)睡眠障碍;(7)绝望感。
每个因子各项目得分的算术和即为因子分。
总分: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料,能较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而总分的变化能评价病情的演变。
按Davis JM的划界分,对于24项版本,总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或中等度的抑郁;如小于8分,病人就没有抑郁症状。
一般的划界分,HAMD17项分别为24分、17分和7分。
因子分:可以反映来访者或病人的抑郁症状的特点,同时也可反映心理或药物干预前后靶症状的变化特点。
关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主要用来评定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工具,为目前在世界上最常用的抑郁症状他评工具。
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有17项、21项和24项3个版本。
在评价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时多用17项版本,而在探讨抑郁病理症状时多用21或24项版本。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验技能课程
第 1 节:心理测验概述
第 1 单元:心理测验的进展史
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就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
(识记)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 Galton)。
(识记)
纵观心理测验的进展,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登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则是比内的智力测验的十年。
在此以后,心理测验要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
1、操作测验的进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进展
3、能力倾向测验的进展
4、人格测验的进展
第 2 单元:心理测验的差不多概念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确实是依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即依照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那个定义要紧包含了三个差不多的要素:行为样本、标准化、难度的客观测量。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心理测量具有独特的性质:
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第 3 单元:心理统计的差不多概念
一、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和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的指标。
其值越大,讲明离散程度大,其值小数据比较集中,它是统计描述与统计分析中最常应用的差异量数。
方差也称变异数、均方。
它是每个数据与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乘方后的均数,即离均差平方后的平均数,它是度量数据分散
程度的一个专门重要的统计特征数。
标准差即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差表明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二、相关分析
1、相关系数
2、积差相关
3、等级相关
三、概率分布
1、正态分布
2、二项分布
第 4 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1、智力测验
2、专门能力测验
3、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1、文字测验
2、操作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1、客观测验
2、投射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1、个不测验
2、团体测验
第 5 单元:正确对待和使用测验
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必须做到:
1、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
2、慎重选择测验量表
3、与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4、正确解释测验结果
5、注意测验的保密
第 6 单元:分数的解释与交流
一、解释分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差不多上他的遗传特征、测
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这三个方面都会对测验成绩有所阻碍。
2、为了对测验分数做出确切的解释,只有常模资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资料。
3、关于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二、如何向当事人报告分数
在报告分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使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
2、要保证当事人明白那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
3、要使当事人明白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较。
4、要使当事人认识到分数只是一个“最好”的可能。
5、要使当事人明白如何运用他的分数。
6、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阻碍。
7、要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第7 单元:心理测验与心理咨询
一般来讲,心理测验应在咨询关系尚未建立之前实施,进入正式的心理咨询程序之后,要尽量幸免心理测验。
因此也有例外。
咨询过程无法进行下去,咨询者也不知如何进行下去的时候,由心
理测验的结果能够再次确认与求助者的咨询关系以更好地达到对求助者的理解。
这种情况下,假如可能的话,最好将心理测验依靠于其他心理学工作者、专家实施。
第 2 节:测验量表的分数和常模
第 1 单元:量表分数的转换
一、学习目标
掌握进展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掌握百分位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掌握标准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二、操作步骤
(一)进展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1、进展顺序量表
2、智力年龄
(二)百分位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1、百分等级
2、百分点
3、四分位数与十分位数
(三)标准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1、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2、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3、智商的计算及意义
三、相关知识
1、进展顺序量表
最直观的进展常模是进展顺序量表,因为它告诉人们多大的儿童具备什么能力或行为就表明其发育正常,相应能力或行为早于某年龄出现,讲明发育超前,否则即为发育滞后。
这种常模对儿童家长来讲最易于理解,并能够监察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2、智力年龄
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智龄是年龄量表上度量智力的单位。
(二)百分位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百分位常模包括百分等级和百分点(percentile rank and point)、四分位数(quartiles)和十分位数(deciles)。
1、百分等级
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就越低。
2、百分点
百分点是计算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
3、四分位数与十分位数
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只是百分位数的两个变式,其含义相似。
百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100份,而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的25%、50%和75%对应的三个百分分成的四段。
十分位数也能够依此类推出,1%~10%为第一段,91%~100%为第十段。
(三)标准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
因为它的差不多单位是标准差,因此叫标准分数。
常见的标准分数有:z分数、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离差智商(IQ)等。
标准分数能够通过线性转换,也能够通过非线性转换得到,由此可将标准分数分为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