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日历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
浙江大学校历
浙江大学成立于1902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也是中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
浙江大学严格按照规定编撰校历,校历包括了每学期的学期时间表,以及每学期开学、结学、寒暑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之间的时间等等。
每学期的学期时间表由学校安排。
通常来说,每学期都是从八月到次年二月,每月有20天左右的课堂时间(每月16至18天)。
而每周五晚上,学校有专门安排的活动,一般是聚餐,或者其他社团活动。
每学期的寒暑假时间是另外安排的,寒假通常在一月到二月,暑假则是从六月到七月,每次假期大概有一个月到一个月半的时间。
考试时间也是学校安排的,考试一般在每学期的期末之前,期中考试一般是在考试一开始前的一个月左右;而期末考试则是在学期结束前的一个月左右。
学校还为学生们安排了一些特殊活动,比如毕业典礼,导论课,大学生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在学期结束前,学生们有机会结识新朋友,确立跟朋友之间的友谊。
浙江大学校历是学校按照规范编撰,为学生们安排了每学期的学习时间表,以及寒暑假和考试之间的时间安排,以及一些特别的活动等等,这些安排让学生们有规划的去安排自己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结交新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在浙江大学度过一段快乐而充实的学习生活。
- 1 -。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日历
周数: 8 周(2004 /2005 学年第秋学期)主讲教师:祁才君
周学时: 6 学时辅导教师:
学分: 42 学时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专业年级:电自
考核方式:闭卷或综合考核学生人数:177
评分标准:闭卷(期末70%+期中20%+平时10%)上课时间:周二/三/五第6,7,8节;周四第3,4,5节
使用教材:《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电子学,高教出版社出版
上课地点:玉泉教7-502
参考教材:Donald Dietmeyer. Logic Design of Digital System.3rd ed. Allyn and Bacon,Inc.Boston.1998
说明:
1.按照教学大纲编排教学日历时应参照校历将假日考虑进去。
2.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备课,确保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3.本日历由教师在假期认真备课填好后,开学第1周送所在系(中心)教学主任审核签字后,送学院本科生科上学院网公布。
主管教学主任签字:张伯尧
04 年 9 月9 日。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周数:16周学时:3+1课程学分:3.5面向对象:三年级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一、课程介绍(100-150字)《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微机的汇编指令体系及汇编程序设计方法,以及常用接口技术及其软硬件设计方法,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达到初步具有微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 学习目标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处理机基本结构和组成,各部分工作原理和引脚特性;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定时器/计数器和异步串行通讯口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中断方式和中断处理过程;微机系统中存储器和I/O 的扩展方法,人机接口(按键与显示)和模数、数模接口技术,以及微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二)可测量结果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1.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建立微机系统的概念。
2.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 掌握微机中存储器系统及存储芯片与CPU的连接方法和系统应用扩展的基本原理4. 掌握中断、定时器、串行接口、人机交换等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 了解当前市场主流微处理器的功能及技术特色。
6. 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1、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2、实验环节每周1学时,共计16学时。
3、结合各章节授课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量,用于巩固教学和实验内容。
4、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一定的课后拓展训练。
(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建立微机系统的概念;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微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15年8月21日本科生新生报到注册时段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8月22日-9月8日本科生新生始业教育、军训19月10日研究生新生报到29月11日-10月11日研究生新生始业教育上午39月11日本科生老生、研究生老生报到注册、学年小结49月14日秋学期开始上课59月23日-30日秋季研究生毕业教育及离校610月1日-7日国庆节放假710月23日-25日秋季校运动会(10月10日补10月23日课)下午811月9日-11日补秋学期周一至周三课程911月12日-16日秋学期考试1011月17日冬学期开始上课1112月23日-31日冬季研究生毕业教育及离校1212月31日浙江大学学生节132016年1月1日元旦放假1月12日补周四长学期课程法定节假日1月13日补周五长学期课程周末1月14日-23日全校停课考试寒假、暑假1月24日始学生寒假(2月8日春节)春节晚上15:55—16:4016:45—17:3020:10—20:5511:30—12:1513:15—14:0014:05—14:5014:55—15:4018:30—19:1519:20—20:05上课时间8:00—8:458:50—9:359:50—10:3510:40—11:252016年2月26日本科生、研究生老生报到注册,2016春季入学博士生报到时段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2月29日春学期开始上课13月24日-30日春季研究生毕业教育及离校(3月30日春季毕业典礼)24月4日清明节放假上午35月1日国际劳动节放假44月23日-27日564月28日夏学期开始上课75月21日春季校运动会下午86月9日端午节放假96月24日-30日毕业教育及离校(6月30日夏季毕业典礼)106月24日-7月3日全校停课考试117月4日始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及实践课程127月4日-31日安排暑期小学期13法定节假日周末寒假、暑假晚上春学期考试(本科生4月25日-27日)8:00—8:45上课时间13:15—14:0014:05—14:508:50—9:359:50—10:3510:40—11:2511:30—12:1516:45—17:3014:55—15:4015:55—16:4020:10—20:5519:20—20:0518:30—19:15。
本科课程选课流程及说明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每学年安排个选课周期,秋冬选课周期安排秋季小学期、冬季小学期、秋冬长学期和短学期(暑期)课程的选课;春夏选课周期安排春季小学期、夏季小学期和春夏长学期课程的选课。
每个选课周期分个选课阶段,在上一个学期的期末安排第一、二阶段的选课,在两个小学期开学前后分别安排第三、四阶段的选课。
下面以秋冬选课周期为例介绍选课流程,春夏选课周期对应秋冬学期来参照。
新生第一学期第一、二阶段的选课安排在进校报到后。
一、选课各阶段安排和有关限制情况.选课时间安排和选课限制情况学生选课各阶段时间安排和选课限制情况见表。
表:学生选课各阶段时间安排和选课、退课限制情况.网上申请补选、补退时间安排和学期限制情况除四个选课阶段外,选课与考试中心在上一个夏学期期末和秋学期开学初各安排一次网上申请补选课程,秋、冬小学期第周各安排一次网上申请补退课程,选课学生每人每次可申请补选至门课程、申请补退门课程。
网上申请补选、补退课程时间安排和学期限制情况见表。
表:网上申请补选、补退课程时间安排和学期限制情况注:“+”表示可申请补选课程;“-”表示可申请补退课程。
网上补申请的具体时间以选课通知为准。
二、各阶段选课筛选处理说明.第一阶段:本阶段选课根据教学班容量进行筛选。
本阶段选课结束后,选课与考试中心将根据学生选课需求和资源状况,在第二阶段酌情增开部分教学班。
()通识必修课、大类课、专业课、辅修课∙当本大类(或本专业)选课人数未超过教学班容量时:本大类(或本专业)选课学生均能选上;跨大类(或跨专业)选课学生选课记录保留,暂不进行筛选,与第二阶段跨大类(或跨专业)选课学生选课记录合并处理。
∙当本大类(或本专业)选课人数已超过教学班容量时:本大类(或本专业)选课学生根据教学班容量,按志愿优先级进行随机筛选;跨大类或跨专业选课学生不能选上。
()通识选修课、体育课∙当选课人数未超过教学班容量时:选课学生均能选上;∙当选课人数已超过教学班容量时:选课学生根据教学班容量,按志愿进行随机筛选。
2023年下半年大学校历表
一、开学日期及假期安排
1. 开学日期:2023年9月1日(周五)
2. 中秋节:2023年9月13日(周三),放假一天
3. 国庆节:2023年10月1日(周日)至10月7日(周六),
放假一周
二、考试时间安排
1. 期中考试:2023年10月16日(周一)至10月20日(周五)
2. 期末考试:2023年12月18日(周一)至12月22日(周五)
三、假期及放假安排
1. 元旦假期:2024年1月1日(周一)至1月3日(周三),
放假三天
2. 寒假:2024年1月22日(周一)至2月26日(周一),共
计五周,其中春节假期为2月16日(周五)至2月22日(周四),放假一周
四、其他重要日期
1. 高考:2024年6月7日(周五)至6月9日(周日)
2. 毕业典礼:暂定于2024年7月初进行,具体日期将另行通
知
五、注意事项
1. 所有日期及假期安排可能会因特殊情况而变动,请密切关注
校内通知或公告。
2. 请在假期结束后准时返校,不得迟到早退。
3. 学生们在放假期间要合理安排好个人时间,注意安全和健康。
以上为2023年下半年大学校历表,仅供参考,如有变动以校
方通知为准。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2009年10月修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为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6〕46号)文件精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教学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包括所有全日制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包括实习和毕业环节。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课程",即某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即“人·课”。
三、评价指标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双语课分别制订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四、评价人员及权重1。
评价人员参加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二是同行及管理人员,包括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
2。
权重原则上,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权重占30%(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占10%)。
五、评价方式和流程学生评价和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均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系统首先剔除每一个评价对象即“人·课”的最高5%和最低5%学生评价分,再与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分汇总,经过加权统计,得出综合评价分,并将综合评价分按类别由高到低排序。
评价工作流程见附件3。
六、评价结果及等级评定1. 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按同类可比的原则分类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等级.2。
全校课程按以下类别统计评价结果。
(1)通识课程:思政类、军事理论类、公共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经济与社会类、技术与设计类、新生研讨课等。
(2)大类课程: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工程类、设计及艺术类、经管类和文史哲类等。
选课程序及相关规定一、选课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本大类(专业)的培养方案。
大类(专业)培养方案是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年限(4年制或5年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反复论证,并经学校组织的专家审核后制定的,充分考虑了课程前后衔接的逻辑关系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规律,是选课的指导性文件。
学生一般应按培养方案的课程安排顺序修读,提前修读可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滞后修读则有可能影响学生按时毕业。
诚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和学习特点自主制定个性化的修读计划。
但在选课时一定要注意课程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
学生必须修读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相关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并取得最低毕业学分后方可通过毕业资格审核。
2.认真了解课程开设情况。
每学期的课程开设是根据大类(专业)培养方案和大类(专业)学生数以及教学资源状况而安排的,是学生可选课程的根本依据,学生应该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开设情况选择本学期应该修读的课程。
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不同,课程安排也有所区别,同类型或同名课程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不同,学时数及学分数也不同。
即使学时数相同的同名课程,对不同的大类(专业)其教学内容也有可能各有侧重。
学生选课时应注意选择修读本大类(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注意课程代码)。
如学生修读非本大类(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所修学分按选修课学分计算。
若学生选择同名、同类型课程的学分数高于本专业该课程学分,即同类型、高一层次的课程,学校同意用高层次课程替代本大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同类型课程。
(如《有机化学(甲)》可替代《有机化学(乙)》等)3.检查本人学习进度情况。
学生在选课前应检查本人学习进度,特别要检查是否有前期应修读而尚未修读的课程,或已修读但未取得学分的课程。
如有此类课程,应在下次选课时首先选择修读此类课程,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进程。
为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最长年限内顺利完成学业,建议每一选课周期(每一长学期)修读课程平均在25学分左右,最少不得低于15个学分。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日历
周数: 17周(2003/2004 学年第一学期)主讲教师:李玉玲
周学时: 3学时辅导教师: 张武军
学分: 3学分课程名称:电路原理(甲)专业年级:2002级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学生人数:211
评分标准:平时+期中30% 期末70% 上课时间:周二6-8节
周四3-5节使用教材:《电路原理》范承志等主编上课地点:西1-203
西2-103
期末考前一天
注:此教学日历中的时间以周四为准,周二的具体时间为此日历的时间推算。
此日历仅供参考,具体进度以上课为准。
说明:
1.按照教学大纲编排教学日历时应参照校历将假日考虑进去。
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备课,确保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2.本日历又教师填好后送所在系,经系主任审核签字后,一份送学院或留系存档。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日历
周数: 17周(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主讲教师:倪光正
讲课: 34学时辅导教师: 熊素铭、倪培宏习题课: /学时课程名称:电磁场数值计算专业年级:全院三年级
实验: /学时学分: 2.5 学生人数:20
上机: 12学时上课时间:周五6,7节;
周二8,9节(单)讨论课: /学时上课地点:9-226,2-123(单)总共:(法定假日停课4学时,总应为50学时)答疑时间:
说明:
1.按照教学大纲编排教学日历时应参照校历将假日考虑进去。
2.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备课,确保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3.本日历由教师在假期认真备课填好后,开学第1周送所在系(中心),经系(中心)主任审核签字后,送学院本科教学管理科存档。
4.请各位任课教师翻印若干份,开学第1周发给任课班级每小班1份。
主管教学主任签字:
03 年4 月10 日。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日历
周数: 17 周(2003 /2004 学年第2 学期)主讲教师:杜丽
周学时: 2 学时(课程)辅导教师:
学分: 2(课程)+0.5(课程)课程名称:电力电子电路专业年级:自动化01
考核方式:考试+实验+作业+课堂学生人数:118
评分标准:期末考试(70)+实验(10)+作业(10)+课堂(10)上课时间:周三六、七节使用教材:《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王兆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上课地点:教七406
参考教材:《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林渭勋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年答疑时间:周五一、二节
说明:
1.按照教学大纲编排教学日历时应参照校历将假日考虑进去。
2.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备课,确保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3.本日历由教师在假期认真备课填好后,开学第1周送所在系(中心)教学主任审核签字后,送学院本科生科上学院网公布。
主管教学主任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