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4
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中考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总结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2020届中考145个文言实词表说明:根据上海市最新考纲整理,打*号的是新增字词,释义从古汉语常用字典整理。
整理:悠悠的雨(一)145个文言实词比鄙兵病乘持从达当道得尔伐犯方负赋更苟故顾观归过好号还会惠及极计济假间简见竭尽进居举具俱聚遽决绝类临虑论漫明名命难平戚强窃请穷求取去全任入若善少舍涉生胜师施实食使释市恃数属说素汤徒亡为委务鲜向效谢信行形兴修徐许寻业遗贻夷异易诣益阴引盈余狱御缘远云章知止志致质专走足卒作坐卑鄙布衣菲薄其实亲戚驱驰无论牺牲鸿儒白丁1.比:①并列,靠近②及,等到(……的时候)2.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3.兵:①兵器,武器②军队③战争4.病:①生病②毛病③辱,耻辱5.乘:坐、架(车)6.*持:①拿着,握着②掌握③保持④一只手从下托扶⑤控制,挟制⑥对立,对峙7.从:①跟从,跟随(求学于)②听从,顺从③采取某一种办法④自,由8.*达:①通②豁达,心怀宽阔③表达,传达④得志,显贵⑤通行的,共同的9.当:①在(某时,某处)②应当,应该③将要,就要④占着,挡着,阻挡⑤对着,面对⑥掌管,主持10.道:①路,途②道理,规律③道义④说,讲11.得:①得到,收获(看到,看见)(领会)(找到)②能够,可以③同“德”,感恩12.*尔: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②指示代词,这,那③近④形容词或副词词尾⑤语气词,通“耳”,相当于“而已”13.伐:①砍伐②攻打,讨伐14.犯:①侵害,危害②触犯,违犯15.方:①方圆,周围②区域,地方③将,将要16.负:背,以背载物17.赋:一种文体18.更:①交替,轮换,更换②又,另,还③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19.*苟:①苟且,不严肃②姑且,暂且③连词,如果,假设。
20.故:①过去,原来,照旧②原因,缘故③所以,因此④特意21.顾:①回头看,看,看见(环顾,四顾)②拜访③还,反而22.观:①仔细看,看(观赏)②景象23.归:①归来,返回②归还③归属,归依(归到一处)24.过:①经过②次,回,遍③过去,过后④过失,过错⑤犯过失,犯错⑥过分,过于⑦超过,过了25.好:喜欢,爱好26.号:①大叫,呼啸②称号,别号27.还:①返回②交还,归还28.会:①会合,聚会,集会②盟会,宴会③适逢,正好,恰巧29.惠:①恩惠,(给人以)好处②同“慧”,聪明30.及:①到,至②等到……时③比得上④以及,和,与31.极:①尽头,极点,穷尽②到极点(直达)③很,非常32.计:①计算,计量②盘算,谋划,商议③计谋,诡计,策略33.济:有利,有益34.假:①假装,与“真”相对②借35.间:①中间②期间③间或,偶尔④夹杂,参与36.简:①挑选②选拔37.见:①看见,看到②拜见,谒见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38.竭:尽,完(耗尽,消失)(全部用上)39.尽:①完,没有了(吃光)②全部,都(毫无保留)40.进:①前进,与“退”相对②到朝廷,出来做官③进献,奉献41.居:①停留②居住,安居③处在,处于(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42.举:①举起,抬起②选拔,推荐43.具:①具备,具有②器具,用具③通“俱”,全部,详细地44.俱:①一起,在一起②全,都45.聚:集合,征集46.遽:①立即②就,竟47.决:①决断,判定②解决48.绝:①断②与世隔绝的③极,非常④停止,消失49.类:①类推,类比②类似,像50.临:①靠近②来到③面对,对着④正当,将要,就要51.虑:①考虑,打算②思虑,思想,心思③担心,顾虑52.论:①说②议论,谈论③评定,判定53.漫:随意,随便54.明:①明亮,光明(透亮)(普照,明媚)②清楚,明白,明确③英明④次,下一个55.名:①名字,名称②命名,给……取名③名声,名望④有名,出名⑤说出,指出56.命:①命令,号令②任命,委派③教导,告诫④生命,性命⑤规律,法则57.难:①不容易,困难②灾难③反驳,驳诘,诘问58.平:①平坦②填平,铲平③平常,往常④公平,公正59.戚:①悲伤,忧愁②亲属(指族外)60.强:①强悍,强大②竭力,尽力(勉强,硬要)③有余,略多61.窃:偷取62.请:①请求,请你(允许)我做(某事)②请求,请你做某事63.穷:①生活困难②穷尽,完结(走到尽头,走完)③极64.求:①寻找,寻求②探求,探索,追求,谋求,奢求③索取,要求,需求④乞求,请求65.取:①拿②索取(要回)③获得,讨取(招致)(开辟)④选取,采用66.去:离开②失去,损失(花掉)③去除,除掉④距,距离67.全:①完整,整个②保全68.任:①责任,职责②委任,任用③处理69.入:进入,与“出”相对(深入)(跳入)(注入)(进宫廷)(进入朝廷,在国内)*70.若:①香草名,杜若。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咬文嚼字细推敲——文言实词词义推断五法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正确判断法教学重点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多义词及古今异义词的准确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多义词及古今异义词的准确含义。
教学过程一一词多义【知识梳理】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多种含义,乃至拥有不同词性。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最为普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一般来说,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之分。
类型阐释举例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中的“斤”,篆文作,像一把斧子,本义为砍伐树木的工具。
在这句话中“斤”用的就是本义。
引申义就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中的“兵”篆文作,两只手举着斧头,此处是本义,武器;而在“而秦兵又至矣”中则是引申义,“拿着武器的人”,指“士兵”了。
比喻义就是由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意义。
“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中的“苗”和“裔”现在已经是一个词了,表“后代”的意思。
其实“苗”是庄稼以及一般植物的幼株,“裔”是衣服的边缘。
在《离骚》中,这两个字用的就是比喻义。
假借义指一个汉字被借为别的字而出现的与原义无关的意义。
“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中的“悟”同“晤”,其假借意义为“面对”。
另外,文言文考查有“教考衔接”这一特点,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课文或熟知的成语典故或同义组词找到相关依据。
因此要充分展开联想,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
【方法导航】巧辨一词多义“三法”1.知识积累是基础文言实词的积累,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只有脑中储备了足量的文言词语,记住了它们的常见义项,才能在阅读时游刃有余。
2.语境分析是关键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6篇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1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ng,形容词:重新,再次。
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 处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辞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赐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从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
战者请从(a 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当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道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
B通"导",引导)得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
b.动词:适合,中意。
c.动词:能够)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2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ng,形容词:重新,再次。
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 处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字说:字的意思是传说、故事。
例如:“人皆有不可穷食之需,不覆一方城之壁,不形一立天地之势。
一儿凿壁逐兔,人不饥也,即见其勇盖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
志:志的意思是志向、愿望。
例如:“实践证明,只有坚定的志向,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这句话出自《古今注疏·诗·毛诗序》。
智:智的意思是智慧、才智。
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有智慧和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
思:思的意思是思考、思维。
例如:“思者大勇,知者大智。
”这句话出自《菜根谭·利世》。
虑:虑的意思是考虑、思量。
例如:“人生不知不觉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所以我们要多虑未来,做好准备。
”这句话出自《庄子·山木》。
情:情的意思是感情、爱情。
例如:“真正的情感是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它从平淡的细节中流露出来。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
行:行的意思是行为、举止。
例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只有通过他的言行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
迹:迹的意思是痕迹、痕迹。
例如:“人生要留下一点痕迹才有价值。
”这句话出自《圣经》。
品:品的意思是品质、素质。
例如:“眼界决定境界,品味决定视野。
”这句话出自《黑格尔哲学史讲稿》。
念:念的意思是思念、记忆。
例如:“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但是永远会念念不忘的人,永远不会忘记。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
量说:量说的意思是讨论、推敲。
例如:“对待问题要善于量说,并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射:射的意思是发射、射击。
例如:“一箭双雕,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这句话出自《战国策》。
引:引的意思是引导、引领。
例如:“引用他人的观点可以丰富自己的文章,但要注意注明出处。
”这句话出自《文心雕龙·引》。
震惊:震惊的意思是震动、惊讶。
文言文常用实词一词多义一览表初中常见文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1.安(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曾(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3.从(1)跟,随。
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3)追寻。
例:溯洄从之(《蒹葭》)(4)依从。
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6)在。
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7)堂房亲属。
例:赠从弟(《赠从弟》)(8)向。
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4.得(1)能够。
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2)领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同“德”,恩惠,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4)实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得意。
例:怡然自得(《童趣》)(6)得到,获得。
例:优劣得所(《出师表》)5.道(1)(正确的)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主张,思想,学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3)路。
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4)政治的理想境界。
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5)仁政。
第14篇答谢中书书[南朝齐梁]陶弘景知识盘点一、易考实词梳理1. 古今异义(1)晓雾将歇.古义:___________ 今义:休息(2)夕日欲颓.古义:___________ 今义:消沉,萎靡(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古义:__________ 今义:和,同。
2. 重点实词(1)古来共.谈★共:_____________ (2)高峰入.云★入:_____________(3)五色交.辉交:_____________(4)四时俱备....四时:___________★俱:______________(5)猿鸟乱.鸣★乱:_____________(6)夕日欲.颓欲:_____________(7)沉鳞竞...跃沉鳞:___________★竞:_____________(8)实是欲界..欲界:___________ ..之仙都仙都:___________ 二、一词多义全扫描高.峰入云[F]常有高.猿长啸[F](《三峡》)而年又最高.[F](《醉翁亭记》)晓雾将.歇,猿鸟乱鸣[F]其将.归见其亲也[F](《送东阳马生序》)将.以下骑送迎[F](《周亚夫军细柳》)未复有能与其奇.者[F]奇.山异水[F](《与朱元思书》)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元方时.年七岁[F](《陈太丘与友期行》)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有时.朝发白帝[F](《三峡》)春冬之时.[F](《三峡》)年与时.驰(《诫子书》)三、重点句子翻译1.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四、探究设问○理○解○概○括 1. 《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统编课后思考探究)【答案】《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
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一词多义汇总【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1.安①表疑问或者反问,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②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
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其一)》]③养。
衣食所安.(《曹刿论战》)④安稳,稳固。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安逸,安乐。
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防备。
军细柳:以备.胡(《周亚夫军细柳》)3.比①等到。
比.至陈(《陈涉世家》)②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4.鄙①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5.兵①兵士。
可汗大点兵.(《木兰诗》)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兵器,武器。
兵.甲已足(《出师表》)6.并①一齐,一起。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②都。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②用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③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9.诚①的确,实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诚心。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10.从①跟随。
隶而从.者(《小石潭记》)战则请从.(《曹刿论战》)一狼仍从.(《狼》)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人知从.太守游而乐(《醉翁亭记》)②顺从,听从。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③顺,随。
从.流飘荡(《与朱元思书》)④由,自,在。
重点实词及一词多义梳理训练中考常考重点实词梳理训练第一组1.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2. 躬.耕于南阳(《出师表》)3.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竟.不可得(《河中石兽》)5. 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6. 恐.托付不效(《出师表》)7.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8. 百里奚举.于市20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 余幼时即嗜.学(《送东阳马生序》)第二组10. 悉.如外人2016(《桃花源记》)11. 咸.来问讯(《桃花源记》)12. 清风徐.来(《核舟记》)13.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14.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15. 诣.太守(《桃花源记》)16. 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17.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1 —18.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第三组19. 莫说相公痴.(《湖心亭看雪》)20. 杂然而前陈.者2016(《醉翁亭记》)21.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22. 惟吾德.馨(《陋室铭》)23. 凡.河中失石(《河中石兽》)24. 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25. 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26.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27.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第四组28.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29. 乃大惊.(《桃花源记》)30.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31. 斯.是陋室2017(《陋室铭》)32. 俟.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33.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34. 宜.乎众矣2014(《爱莲说》)35. 愿.陛下亲之信之2019(《出师表》)36. 执.策而临之2011(《马说》)37.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 —中考常考一词多义梳理及训练第一组1. 安2011:①安乐,安逸;②疑问代词,怎么;③指安身;④安定(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2011(3)衣食所安(《曹刿论战》)(4)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2. 备:①挂着;②详尽(1)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3. 鄙:①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②见识短浅(1)肉食者鄙(《曹刿论战》)(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4. 毕:①完成、结束;②尽、全(1)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2)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5. 蔽:①遮挡、遮蔽;②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1)隐天蔽日(《三峡》)(2)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6. 薄:①迫近,接近;②看轻,看不起(1)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妄自菲薄(《出师表》)—3 —7. 曾:①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②竟然;③同“增”,增加(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 朝:①早晨;②朝见的地方,朝廷;③朝见(1)有时朝发白帝(《三峡》)(2)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3)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9. 称:①著称;②称赞(1)不以千里称也(《马说》)(2)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10. 诚:①诚心;②真正,确实(1)帝感其诚(《愚公移山》)(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第二组11. 出2015:①指在国外;②露出;③拿出;④出来;⑤由内而外,与“入”相对(1)家无井而出溉汲(《穿井得一人》)(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5(3)皆出酒食(《桃花源记》)(4)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5)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12. 辞:①推托;②告辞;③言辞—4 —(1)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2)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3)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13. 从:①跟、随;②顺从;③跟从;④由,自;⑤跟随(1)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十二章》)(2)一狼仍从(《狼》)(3)隶而从者(《小石潭记》)(4)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5)从流飘荡(《与朱元思书》)14. 当:①担当,承担;②应当,应该;③在(某处、某时)(1)卿今当涂掌事(《孙权劝学》)(2)但当涉猎(《孙权劝学》)(3)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15. 道:①说,谈论;②正确方法;③学说,思想;④讲述;⑤道路;⑥道理(1)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2)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3)伐竹取道(《小石潭记》)(4)虽有至道(《虽有嘉肴》)(5)策之不以其道(《马说》)(6)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16. 得:①出现;②找到;③领会;④取得;⑤得到;⑥能够;⑦同“德”,感恩、感激(1)吾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2)便得一山(《桃花源记》)—5 —(3)得其船(《桃花源记》)(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5)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7)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17. 等:①等同、一样;②表省略(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2)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出师表》)18. 独:①只;②老而无子;③独自(1)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2)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 19. 发:①出发;②兴起,指被任用;③显露、流露;④开放(1)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有时朝发白帝(《三峡》)(4)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20. 伐:①砍伐;②攻打,讨伐(1)伐竹取道(《小石潭记》)(2)齐师伐我(《曹刿论战》)第三组21. 拂:①违背;②同“弼”,辅佐—6 —(1)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2. 负:①凭借;②背着(1)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23. 复:①又;②恢复;③回答,答复。
2020届中考文言实词145个(一)145个文言实词比鄙兵病乘持从达当道得尔伐犯方负赋更苟故顾观归过好号还会惠及极计济假间简见竭尽进居举具俱聚遽决绝类临虑论漫明名命难平戚强窃请穷求取去全任入若善少舍涉生胜师施实食使释市恃数属说素汤徒亡为委务鲜向效谢信行形兴修徐许寻业遗贻夷异易诣益阴引盈余狱御缘远云章知止志致质专走足卒作坐卑鄙布衣菲薄其实亲戚驱驰无论牺牲鸿儒白丁1.比:①并列,靠近②及,等到(……的时候)2.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3.兵:①兵器,武器②军队③战争4.病:①生病②毛病③辱,耻辱5.乘:坐、架(车)6.*持:①拿着,握着②掌握③保持④一只手从下托扶⑤控制,挟制⑥对立,对峙7.从:①跟从,跟随(求学于)②听从,顺从③采取某一种办法④自,由8.*达:①通②豁达,心怀宽阔③表达,传达④得志,显贵⑤通行的,共同的9.当:①在(某时,某处)②应当,应该③将要,就要④占着,挡着,阻挡⑤对着,面对⑥掌管,主持10.道:①路,途②道理,规律③道义④说,讲11.得:①得到,收获(看到,看见)(领会)(找到)②能够,可以③同“德”,感恩12.*尔: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②指示代词,这,那③近④形容词或副词词尾⑤语气词,通“耳”,相当于“而已”13.伐:①砍伐②攻打,讨伐14.犯:①侵害,危害②触犯,违犯15.方:①方圆,周围②区域,地方③将,将要16.负:背,以背载物17.赋:一种文体18.更:①交替,轮换,更换②又,另,还③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19.*苟:①苟且,不严肃②姑且,暂且③连词,如果,假设。
20.故:①过去,原来,照旧②原因,缘故③所以,因此④特意21.顾:①回头看,看,看见(环顾,四顾)②拜访③还,反而22.观:①仔细看,看(观赏)②景象23.归:①归来,返回②归还③归属,归依(归到一处)24.过:①经过②次,回,遍③过去,过后④过失,过错⑤犯过失,犯错⑥过分,过于⑦超过,过了25.好:喜欢,爱好26.号:①大叫,呼啸②称号,别号27.还:①返回②交还,归还28.会:①会合,聚会,集会②盟会,宴会③适逢,正好,恰巧29.惠:①恩惠,(给人以)好处②同“慧”,聪明30.及:①到,至②等到……时③比得上④以及,和,与31.极:①尽头,极点,穷尽②到极点(直达)③很,非常32.计:①计算,计量②盘算,谋划,商议③计谋,诡计,策略33.济:有利,有益34.假:①假装,与“真”相对②借35.间:①中间②期间③间或,偶尔④夹杂,参与36.简:①挑选②选拔37.见:①看见,看到②拜见,谒见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38.竭:尽,完(耗尽,消失)(全部用上)39.尽:①完,没有了(吃光)②全部,都(毫无保留)40.进:①前进,与“退”相对②到朝廷,出来做官③进献,奉献41.居:①停留②居住,安居③处在,处于(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42.举:①举起,抬起②选拔,推荐43.具:①具备,具有②器具,用具③通“俱”,全部,详细地44.俱:①一起,在一起②全,都45.聚:集合,征集46.遽:①立即②就,竟47.决:①决断,判定②解决48.绝:①断②与世隔绝的③极,非常④停止,消失49.类:①类推,类比②类似,像50.临:①靠近②来到③面对,对着④正当,将要,就要51.虑:①考虑,打算②思虑,思想,心思③担心,顾虑52.论:①说②议论,谈论③评定,判定53.漫:随意,随便54.明:①明亮,光明(透亮)(普照,明媚)②清楚,明白,明确③英明④次,下一个55.名:①名字,名称②命名,给……取名③名声,名望④有名,出名⑤说出,指出56.命:①命令,号令②任命,委派③教导,告诫④生命,性命⑤规律,法则57.难:①不容易,困难②灾难③反驳,驳诘,诘问58.平:①平坦②填平,铲平③平常,往常④公平,公正59.戚:①悲伤,忧愁②亲属(指族外)60.强:①强悍,强大②竭力,尽力(勉强,硬要)③有余,略多61.窃:偷取62.请:①请求,请你(允许)我做(某事)②请求,请你做某事63.穷:①生活困难②穷尽,完结(走到尽头,走完)③极64.求:①寻找,寻求②探求,探索,追求,谋求,奢求③索取,要求,需求④乞求,请求65.取:①拿②索取(要回)③获得,讨取(招致)(开辟)④选取,采用66.去:离开②失去,损失(花掉)③去除,除掉④距,距离67.全:①完整,整个②保全68.任:①责任,职责②委任,任用③处理69.入:进入,与“出”相对(深入)(跳入)(注入)(进宫廷)(进入朝廷,在国内)*70.若:①香草名,杜若。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大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
多义词是“单义词”的对称。
小编整理了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大全1.道:①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仁道)③策之不以其道(正确方法)④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⑤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道理)2.居:①不可久居(停留)②面山而居(居住)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④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在,坐)3.毕:①吾与汝毕力平险(竭尽)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全部,完全)4.亡:①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灭亡,死亡)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④亡羊补牢(失去,丢失)5.绝:①以为妙绝(极点)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③佛印绝类弥勒(非常,极)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⑤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妙)6.故: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②公问其故(原因,缘故)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因此)7.意: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想要)②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8.诚:①帝感其诚(诚心)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确,确实)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9.易: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交换)10.顾:①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11.举:①举大计亦死(发动)②众议举宠为督(推荐,推举)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起,抬起)12.分:①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②必以分人(分配,分给)③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13.去:①一狼径去(走开,离去)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14.业: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事业,功业)②武陵人捕鱼为业(职业)15.达: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到,达到)②不求闻达于诸侯(得志,显达)16.当:①当奖率三军(应当)②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介词,在)17.伐:①十年春,齐师伐我(讨伐,攻打)18.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到达)②初极狭,才通人(非常,很)③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极端)19.益: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好处)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增加)20.会: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会合,聚会)②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21.兵:①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武器)②可汗大点兵(军队)③上使外将兵(兵士)22.度:①道不通,度(duó)已失期(揣度,推测,估计)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过)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量词,表示次数)23.方:①方七百里,高万仞(方圆)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刚,将要)24.固: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25.尽: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完,消失)②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毫无保留)26.称:①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称赞,赞赏)②不以千里称也(著称)27.光:①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②仿佛若有光(光线,光亮)28.出: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外)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出去)③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露出)29.策:①执策而临之(马鞭)②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③策勋十二转(记录)30.归:①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回去)31.从:①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学习)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跟随,跟从)③从民欲也(依从)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顺着,随着)32.还:①还于旧都(返回,迁回)②计日以还(归还,交还)33.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赏)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景象)34.环:①四面竹树环合(围绕)②环滁皆山也(环绕)③如鸣珮环(玉环)35.食:①食不饱,力不足(吃)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食物)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喂养)36.舍:①便舍船,从口入(舍弃,表示离开)②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然(房舍,房屋)37.胜:①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美好的,壮丽的)②臣不胜受恩感激(能够承受)38.师: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②齐师伐我(军队)39.使:①送元二使安西(出使)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叫,让)40.通:①初极狭,才通人(使……通过)②政通人和(顺利,顺畅)③中通外直(贯通,通透)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41.间: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间)④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⑤遂与外人间(jiàn)隔(隔绝,隔开)42.具:①百废具兴(通"俱",全,皆)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43.良: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真,实在)②此皆良实(善良)44.谓:①太守谓谁(是)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叫做,称为)45.寻: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寻找)②未果,寻病终(不久,随即)46.志:①必先苦其心志(志向,意志)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③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标记,记号)47.安:①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②衣食所安(养)48.作: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③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劳作)④一鼓作气,再而衰(振作)49.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②野芳发而幽香(开放)③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发出)④黄发(fà)垂髫,并怡然自乐(头发)50.信: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实情)51.忍:①忍能对面为盗贼(忍心)②动心忍性(使……坚强)52.名: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闻名,著名)②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③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命名,取名)53.朝:①朝服衣冠,窥镜自视(早晨)②皆朝于齐(朝见,朝拜)54.旦:①每至晴初霜旦(早晨)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第二天)55.秋: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季)56.善:①择其善者而从之(优点,长处)②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57.将:①将欲行(副词,将要)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带兵的人)③上使外将兵(带兵)58.属: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②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③召令徒属(部下)④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59.许:①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②杂然相许(赞同)③高可二黍许(上下)60.数:①珠可历历数也(计算)②扶苏以数谏故(多次,屡次)③夹岸数百步(几)。
范文2020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复习:文言文一词多义集1/ 10锦知识清单九文言文一词多义集锦多义词例句意思 1.备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口技》) 具备②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 周全、详尽 2.道①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 道路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道义,仁道③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正确方法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说,讲⑤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 道理 3.居①居十日,扁鹊复见。
(《扁鹊见蔡桓公》) 停留,经历②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居住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处在某种地位阳楼记》) 或某个地方④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核舟记》) 在,坐 4.毕①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 竭尽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全部,完全 5.亡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通”无”,没有山》)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灭亡,死亡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逃跑④成语:亡羊补牢。
失去,丢失 6.绝①以为妙绝。
(《口技》) 到了极点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停止,消失③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非常,极3/ 10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与人世隔绝的⑤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 绝妙 7.故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原来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见蔡桓公》) 特意③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原因,缘故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所以,因此 8.意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企图,想要②目似瞑,意暇甚。
(《狼》) 神情、态度 9.诚①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诚心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的确,确实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陈涉世家》) 表假设,连词,如果10.易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容易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
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
食者鄙《曹刿论战》)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
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
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
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第1 页共14 页。